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1
长期胜利效应引起广泛性攻击性
图1、长期胜利效应引起广泛性攻击性
2
不同强度胜利经历引起VMHvl-Esr1神经元
不同突触可塑性变化
电生理实验发现经历1天和连续5天胜利小鼠的VMHvl-Esr1 神经元的自发性和微小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均增强,但连续10天胜利的小鼠并没有出现这种变化。形态学实验发现经历1天和连续5天胜利小鼠的VMHvl-Esr1 神经元树突棘密度增加。此外,胜利经历并不影响VMHvl-Esr1神经元抑制性突触后电流变化。
杏仁核后部(posterior amygdala,PA)是内侧下丘脑的兴奋性输入的主要来源。研究人员通过离体实验发现1天胜利经历的小鼠并不影响光诱发的PA→VMHvl-Esr1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但连续5天和10天胜利经历能够增强上述电流。经历10天的社交刺激也并不增强光诱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在体实验也进一步证实了反复胜利可增强PA→VMHvl-Esr1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连接。
图2、反复胜利可增强PA→VMHvl-Esr1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连接
3
人为重复诱发VMHvl-Esr1神经元突触可塑性
可模拟长期胜利效应
图3、人为重复诱发VMHvl-Esr1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可模拟长期胜利效应
总结
本文揭示了长期“胜利者效应”从特定攻击性转向广泛性攻击性的多阶段的突触可塑性机制:VMHvl-Esr1神经元长距离谷氨酸能输入持续增强,局部连接短暂性增强,细胞兴奋性持续增加。
创作声明:本文是在原英文文献基础上进行解读,存在观点偏向性,仅作分享,请参考原文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Yan et al., The multi-stage plasticity in the aggression circuit underlying the winner effect, Cell (2024),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4.09.030
文章中图片均来自于原文
加群方式:添加小编微信Neuroscience-week,留言“学校-姓名-研究方向”
往期精彩推荐
【1】Immunity:科学家揭示小胶质细胞依赖的APOE内吞和异常聚集促进AD发生
【2】Sci Transl Med:科学家揭示早期生活应激引起注意力障碍的分子机制
【3】Neuron:科学家揭示外侧缰核兴奋性神经元过度激活介导应激敏感性的发生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际团队揭示下丘脑-交感神经-肝轴调控应激性即时高血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