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赵邦洪的散文《油榨坊的故事》
文化
文化
2024-11-08 00:00
湖北
油榨坊的故事
赵邦洪
说起老家那一带的榨油坊,不仅是对一段往事的回忆,而且,还是一个时代的深刻印记,更是见证了农村生活与农耕文化的变化与发展。 农村采用古法木榨榨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曾有过记载。唐代以木榨油作为朝廷的贡品,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也记载了古法榨油的相关细节。“凡榨木,巨者,围而合抱,而中空之,其樟木为上,而檀杞次之”。可见,过去的古法榨油,堪称是民间榨油技艺,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农村榨油方法从人工制作,转向了机械化生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时候,在我的老家农村那一带,就有好多的土法榨油作坊。我们邻近的王姓村庄,在离村庄不远百米的地方,建有一个榨油作坊。其规模不大,一间大套屋,内面打榨间、碾盘房,合在一起。外面搭了个偏舍,对屋内开门,内起连二式柴火灶,外灶是炒油籽之用,内灶则是熏蒸碾好的油料粉。墙角处,还搭了个简易柴火灶,专门是打榨人员用来煮饭炒菜的。当时主里这油榨坊的师傅是本村人,叫王守富,人称"油大王"。 说到王师傅,他勤劳善良,诚实本分,一辈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是一位纯农民。小学没毕业,就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后来又到队里的砖瓦窑上当做瓦工。不久,经村里榨油师傅王贵云介绍,才进入榨油作坊来,干着"打榨头"的活。这个榨油坊,是解放前建的,最后轮转到了王守富师傅手上,已经历过几代人了。 起初的榨油坊,是由民间发起创办的,后来转为集体所有,方圆几里,独此一家。油榨坊平时没活干,到了春夏季节,油菜泛黄收割,打下了菜籽,才打开门户,最忙的时候是夏天,温度越高,榨油坊越忙。一季归一季,时间不等人,地里的油菜籽、黄豆、芝麻、棉花籽等油料作物成熟了,就得马上收回来打榨,宁可收割早一点,也不能让它们烂在地里。榨油坊,就是这些油料作物的一个归宿之处,各种植物食用油,也是从这里走进千家万户的。 听王师傅说,每年到了榨油的季节,这里都要忙那么一阵子,人来人往,烟火不料。榨油的时候,屋内的人,一个个都只穿一件短裤头,肩上搭头澡巾,光着身膀干活。因与房内的油、气打交道,干起活来满头大汗,汗水与油味粘合在一起,扰来一身难闻的油腻味儿。 榨油作坊的榨油工艺,是从选料开始的。其间要经过炒籽、磨碾、蒸料、圈饼,再到上榨、撞榨、接油、缸醒等,一般需经过十多道工序。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蕴含老百姓的智慧,体现着农耕人的勤劳和朴实。 炒制榨油原料,是榨油第一个步骤。所有送榨的油料籽,包抱黄豆、芝麻料等,必须先炒制。即把榨油的原料,放在大铁锅中炒制一番,炒到一定火候时再起锅。榨油坊的锅,不是平放的,而是斜放的,主要是方便炒制。炒制的工具是个半圆形的木枷,用木枷在锅里不停地搅动翻炒。榨油师傅站在一旁,时不时会从锅里抓上一把,看颜色、闻香味,或听原料炒制的声音,据此,来判断榨油原料的成熟度。油料籽炒制好后,接着就是将其碾细,将已炒的油料籽送到碾房,均匀地倒在圆形的碾槽里,然后,用牛拉动碾盘,通过碾子反复碾压,让油料籽细碎成粉状即可。熏蒸榨油原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决定出油率高低的关键一步。大铁锅里水烧开后,在锅上方搁一个铁架子,再铺一块大的棉包袱,将原粉料放在包布上,对榨油原料进行熏蒸。这时,榨油师傅会经常用一双长竹筷子,来回翻动包布上的油料粉,合理掌握熏蒸的时间,以及它的干、湿度。一般情况下,熏蒸粉料的干、湿度,决定了出油率高低,这是保证油质的关键所在。 做完前三步,榨油的基础工作算是完成了,接下来的是包饼。包饼,是一种脚、手一起动的"功夫活",也是最能考验和体现榨油师傅水平的技术活。先将两个直径约60公分的铁箍(钢圈),叠放在地上,再将一把稻草的外枯层梳理掉,旋转成一个草窝。然后,平铺在铁箍上,将蒸好油粉料与包袱一起提起,倒进放稻草的铁箍中,这样,稻草里面是料,外面是两个起保护作用的钢圈,再进行包饼。榨油师傅一边将箍外的余草往上拂,一边用脚踩压收编,直到四周及上、下面完全平整,形成一个大圆饼,才算包好,码放一边。还要将每个钢圈周边的稻草整理畅顺,包裹严实,以确保上榨后,里面的粉料不会外漏,打榨时不会"炸箍"。有句榨油谚语说:一炒二碾,三包四打。包饼如包得过紧,或未包平伏,油就会藏在草里面出不来,而要将四周踩得一样平,饱饼中间又不藏有"空芯",形成一个的原料饼才算了事。 榨油,是油榨坊最核心的"重头戏",也是整个榨油坊内,最能显现榨油过程的精彩场面。可以说,榨油是集上榨、打榨、压饼、出油于一身的关键一环。先要将包好的原料饼,一个挨一个,上到油榨膛里,一般一次放进20个以内的原料饼,再将油木楔扣紧料饼,一切就绪,只等打榨。 榨油膛的正前方,用一根粗麻绳悬着一根油光发亮的油锤,油锤是由一根约5米长的木料制成,前头用圆铁包裹,变成"铁头"木尾。用它来撞击油膛上的木楔,挤压原料饼,而使其出油的关健工具。打榨时,一般有3一一5人参加,前头1人,即榨头,一般是榨油师傅打榨头,后面2人或4人,各站两边,紧握绳索和油锤木柄,来回使力。榨头人要紧抱油锤头,对准前方油膛上的落点,确保每一次撞击成功。一根木楔打进后,看油膛内的出油情况,如油滴慢了,加上一根木楔,打进去。这样,反复加,反复打榨,黄亮的料油,从膛榨底部汩汩流出,直到油饼内的油全部漏出流干为止。打榨到最后,将榨干的油料饼从榨膛内一一取出,除开油饼上的钢圈,扯去油饼上的稻草后,集中放在一边。待全部油榨打完,一次将油饼搬运至生产队的仓库存放。油菜籽、黄豆、棉花籽等各种打榨的油料饼,都是养牲畜的上好饲料和庄稼地的上等农家肥。 据王师傅介绍,每100斤油菜籽,手艺高的榨油师傅能榨出30多斤的菜籽油来。出油率也要根据菜籽的质量和工序技艺而定。传统的木榨人工打出来的植物油,地道、味正、醇香,深受每个农村家庭和广大老百姓的青睐,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队里安排了七个男劳力去榨菜籽油,我父亲也在其中。早上,队长叫父亲把我们家养的黄牛,赶到油榨坊去碾菜籽。于是,父亲挑担箩筐,让我牵着那头黑黄牯牛,一同前往。我顺手拿了根竹条,就随父亲出门了。 一听说要去油榨坊,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因为油榨坊里有的是油,可以做好多好吃的菜,还可以炒油盐饭吃,还能到榨油坊内的碾房坐碾子,心想,这回该是碰上运气了。一路上,我们紧赶慢赶,五里路的行程,赶在太阳未出来之前,就快步到了油榨坊。刚准备进碾房,我看到油榨坊边的树上,一群小鸟欢叫着。那绿郁浓荫的树上,鸟儿跳上跳下,大概也是赶来闻这菜油香的吧。这时,我发现那棵大槐树上,还有一个鸟窝,几只小鸟爬在窝边,张开小口,叽叽喳喳地叫,像似等待母鸟给它们喂食物。原来,它们的家,就在这油榨坊旁边,油坊打榨时候,能听到打榨的脆响,还能闻到油香,真是很幸运的。 趁父亲上碾的间隙,我细看油坊内的摆布。高大的油榨膛立在一侧,油梁横在上方,正对着油榨膛。榨膛是横着的木圆柱体,有三人抱不的大小,中间被掏空,里面挤放着稲草密匝、缠裹着油饼,上面沾满了菜油。下方是油槽,接住油膛顺着稻草缝隙流下来的菜油。底下放着一个大油坛,不时发出有节奏的叮咚的响声。父亲告诉我,那是油膛内打榨时,挤压油饼发出的滴油声。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打榨的师傅和劳力都歇了下来,这时,我忽然发现榨油坊门外,有个人影闪过。于是,我慢慢向门口走去,远远望见有个男孩,鬼头鬼脑地趴在大门边,当近前一看,不是别人,正是村里的同伴小胖子。他对我说,听说我来榨油坊了,便约了哈巴、细狗两个,一起来玩玩。一见到他们,我心中暗喜,总算有玩伴了。于是,我领着他们一起进到里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说后,没有丝毫责怪的意思,还半开玩笑地说,来得正好,中午给你们一个个"油炸"了(意思是饭菜里多放油)!随即,父亲先带我们到碾房这边,让我们挨个坐碾子,玩一会。碾房内有个大圆形的碾盘,是用一头牛拉动的,赶碾的人坐在碾架上,挥动鞭子,吆喝着牛走动。一场碾得两小时左右,实际上,坐碾子就是人坐到碾架上,跟着牛的脚步,一起转圈圈。父亲一到,便叫停了碾,吩咐赶碾的叔叔,让我们几个轮流坐碾子,千万要注意安全。随后,父亲又给队长说了此事,队长笑了笑,嘱咐父亲:中午多加个菜,多放点油。于是,父亲迅速去到灶台旁,给我们四个每人炒了一大碗油盐饭。吃饭的时倾,我们各人端起饭碗,望着那油光发亮,香气扑鼻的油盐饭,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你望着我,我看着你,一个个稚嫩的脸上,写满了甜滋滋的快意。 我高中毕业回乡的第二年,经生产队推荐,大队批准,我被选上我们队的生产队长。当时正是秋冬时节,记得当队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到的扩大油料作物种植面积,解决村民"吃油难"的问题。第一次队委会上,我明确提出在田间栽油菜,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改变过去在地里播菜籽种油菜的作法。会上,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主要是水田里栽油菜,会影响到水稻面积减少的问题,对此有些争论不一。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我去大队,去乡里向有关领导汇报,并找来乡里农技站的技术员,到村里现身说,给大家当辅导员。农技站的同志告诉大家,在水田里栽油菜已不是先例,本乡和外乡早有人种过,不仅不影响种植水稻,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土地暂时闲置面积,且产量又高。入冬之前栽上油菜秧苗,次年的四、五月就可收割油菜籽,再抢种早稻,这种"油稻稻"的种植做法,正是当前农村值得提倡的。听到这里,队委会成员眼前豁然开朗,眼前一亮,个个举手同意。结果,那年我们生产队除了地上种的,还有田间栽的油菜,一下子增加了近20亩的种植面积。到了第二年的夏收时节,我们生产队的油菜籽喜获丰收。收上来的油菜籽,除上交国家公粮任务外,全部用在了菜籽油打榨。打榨时,队里派了6个正劳力,将油菜籽挑到榨油作坊,仍由王师傅主理打榨。打榨好的菜籽油入库后,赶在小麦收割前,按村里每个人口3斤的标准,分到了村里的各家各户,社员和干部,个个喜笑颜开。记得当时村里有个高奶奶,是个"五保户",一人一家。我让会计给她多分点,她开始拿了个2斤的油瓶,会计说小了,高奶奶又回去拿了个5斤装的土陶油罐,分到油后,高奶奶兴奋地提起油罐回家,可走半路,就跌了一跤,将油罐也打破了,菜籽油洒了一地。高奶奶急了,边哭边用手将半边油罐拿住,将洒在地上的混着土的油,捧进破油罐里,悻悻地回家了,还生了一场病。后来,我和会计知道了这事,没有犹豫,破例给高奶奶家又补了5斤菜籽油,高奶奶感动得哭了,逢人便说:"咱队里有个好队长啊!" 岁月的流逝,时代的进步,过去那种古法榨油的场景和技法,已渐渐地远去,甚至不复存在;但那醇和浓郁的油香,那款款深情的故事,却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
赵邦洪,湖北省大冶市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音乐,书法等。偶有作品散见于《长江诗歌》《湖北杂文》《黄石日报》《荆门晚报》《铜草花》等报刊和"黄石文学""新东西"等网刊。出版诗集《空出的那部分》。
由于微信公众号修改了推送规则,没有经常留言或点“在看”的,会逐渐收不到推送哦!温馨提醒您,可将“新东西”设置为星标,每次看完后,点击文章底部右下角“赞”+“在看”,就会正常收到我们的每次推送啦!顺手点点文中的广告,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新东西》编辑部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3、投稿作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新东西》或添加主编微信hbxtx168及时查阅作品刊发情况。如果没有关注公众号,谢绝来稿。
4、关于稿酬:20元以上的微信赞赏一半归作者,一半用于平台管理;20元以下以及七天之后的零星打赏不再分配。
5、投稿邮箱:2963654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