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烦。
很多朋友知道,上个月初我遇到了一个碰瓷的朋友,用三个号在若干平台上追着辩经、嘲讽和举报,然后到月底又遭遇了一天被举报删除22篇文章、三天28篇文章下架的大规模举报事件。本来以为到这个月可以消停一点了,结果昨天又遇到了同一篇文章被连续举报删除的离奇遭遇。
这篇完全不涉及国内、完全搬运自民主党自己的喉舌POLITICO和《华盛顿邮报》、关于拜两个弟弟腐败案、介绍共和党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文章,发出来一次,就被举报掉一次,然后略作修改后又能再顺利发出来——就好像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我们这边的社交网络上做着一板一眼的挡拆一样,想方设法地不想让别人读到二弟三弟的事迹。
如果把同时发到其他平台上的一模一样的文章作为参考系,这种感觉更加强烈,其他平台上的安然无恙和公众号这边的腥风血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有趣的是,在我把公众号这边的文章设成付费,增加了举报成本,并且把题目改得像是对共和党的“揭发”后,文章神奇地存活了下来——当然代价是一波短暂的取关潮。
这两年写这个公众号,遇到了许多之前没想象过的事,感觉像有两只无形的大手,隔着大洋在规训你。
比如今年写美国大选,搬运美国新闻,搬运两党轮流攻击对方的黑料,隔一阵子会突然出现一波新关注的小高潮(没有写什么高阅读量文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然后紧接着一连几天,就会明显感觉到只要搬运不利于某一方的新闻,就会立刻有明显的取关潮,而搬运相反信息时就不会有,仿佛是一种信号,或者说一种暗示。
比关注和取关更显眼的信号是打赏。像我们这种小号,平时就没有多少打赏,一篇文章超过十个人打赏,就足够印象深刻的了。这种情况下,批评一些群体的文章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更容易获得打赏,批评国内的文章比批评国外的文章更容易获得打赏,然后生搬硬套地乱骂国内的文章比严肃分析批评并提出解决思路的文章更容易获得打赏,冥冥之中就好像有一根指挥棒,在引导着你写作的方向,把作者塑造成一种统一模板印制出来的模样。
我一直在想,还好我不是靠这个吃饭的,对这些都不太在乎——这两年也意外出过两篇十万加,每次出完我就赶紧写些难懂的读书笔记,好把一些轻率关注的朋友吓跑,算是洗粉——我觉得这种任性是一种幸运,如果我靠这东西吃饭,是不是早就被“看不见的大手”以及那手的主人,给驯服了?
之前曾经还发生过一件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是细思极恐。
很早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美国对华报道圈子的文章,然后我的部分个人信息就被某个喜欢打小报告的境外平台账户给挂了。这个账户的关注者里有不少美国的所谓“中国问题专家”以及上了我们这边黑名单的BBC记者什么的。
这个账户天天挂人,后来有一天踢到了铁板,真身似乎被别人给搜出来了,疑似是我们这边某所高校的某位政治系年轻老师。然后大家就发现,这位年轻学者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比较善于举报,曾经给美国某位议员写信,要求议员对学者自己的祖国做某些类型的事情。可能当时这位学者还比较年轻,没有料到江湖险恶,自己的举报信和姓名被议员给当作政绩挂在了竞选网站上。
在真身疑似暴露之后,我写了篇不点名的揶揄文章,调侃这位学者火速隐藏自己在单位网站上的简历的操作——然后文章发出来第二天一位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就联系我,喊我去参加他的聚会。同学特意告知,说同席的会有xx报社、xx布、xx智库的同龄人,都是青年才俊。
因为我比较社恐,还有就是对认识xx社xx单位的人也没有兴趣,所以直言相告原因之后就婉拒了。再后来通过别的朋友才得知,那位善于举报的年轻学者,正是xx智库的研究员。想来老同学的邀约,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都说是“看不见的大手”,其实再想想也不尽然,想看也能看得见,它第二天就能摸过来。
人生有很多的组成部分,写文章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有一天这个号不在了,这些匪夷所思的经历,也依然会是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首页置顶精选《2024年读书写作计划》中的“系统读中国”读书笔记包含了本号最用心写的文章;
首页目录区还有系统搬运的新冠防护系列文章,包括房屋改进建议及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患者和儿童家长等群体的专门建议;
为防走失,也请各位顺手关注一下小号“林一五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