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023.12,天津城区运河的黄昏
1月份读书成绩还可以,读完了四本书,分别为:
杨绛的《我们仨》(2小时15分钟)
马未都的《长安的荔枝》(3小时27分钟)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5小时30分钟)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14小时9分钟)
《我们仨》和《长安的荔枝》我推荐,一个是真情,一个是细节。
看《我们仨》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感叹,一个女儿,在父母的生命里出现60年,又归于无,也没有留下个孩子,父母该是多痛苦,杨绛在送走女儿之后(1997年),又接着送走老伴钱钟书(1998年),然后一个人在世间孤苦伶仃地又生活了18年,直到2016年才辞世,享年105岁。
钱钟书评价杨绛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两个人携手相伴走过了六十多年,只得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呢,也是努力用功,不负培养,可是大环境混乱的情况下,一嫁不长时间,丈夫被逼自杀,二嫁所托宜人,但是没有自己的孩子,做了二十年后妈,最终癌症去世,做父母的如何能不痛心。
我想起了我外婆,她今年90岁出头了,年轻的时候当过10年妇女主任和政治队长,是一个强势干练的农村妇人,和外公一起养育了4个孩子,我舅舅、二姨、小姨和我妈,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2013年之后不到四五年的时间里,先是我外公过世,然后小姨过世,又不多久二姨过世,虽然说农村人生死见得多,情感没有那么细腻,不会用文字表达无尽的悲思,但是当死神收走老伴,又带走两个女儿的时候,那种怆然和伤心是抹不去的。
我外婆可能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晚年只得舅舅和我妈养老,而对她最热情的小女儿和命运坎坷的二女儿竟然先她而去,没成想以前最不抱希望的三女儿(我妈)成了她晚年可以依傍的人,和我舅舅一起给她养老送终。
她时常感慨,不住地念叨,担心自己命太长、太硬,拖累子女,然后又天天求各路神仙保佑,即保佑自己,又保佑一大家子,俨然老佛爷一尊。
人生路很奇妙,没什么好事是可以一直持续的,美好的东西不长久,我们把握当下就好,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而《长安的荔枝》呢,则是细节取胜。
我们都听说过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但是却很少有人深思荔枝到底如何从岭南运到长安,作者从这个角度切入,写了唐朝一个小官吏,如何调动朝廷上下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很多情节细致入微,向我们展示了盛唐时期的画面,包括民间借贷、唐朝官制、交通运输、政府文书流转、驿站制度、饮食风俗等等,也从一个侧面窥探了盛唐衰败的内幕:穷奢极欲、官僚腐败、奸臣当道。
现在有很多文字,总是不缺宏大叙事,动辄就是上下五千年,大江大河,气势磅礴,但是呢,我总觉得细节更吸引我。
在细节中,我们才能够体会人生的流转,时间的消逝,光阴似箭。
就像我大姐说的,没孩子的人看着别人的孩子,半年一个样,芝麻节节高,一转眼孩子就大了,但是只有自己带了孩子之后,才知道那是一分一秒养出来的,多少个日日夜夜含辛茹苦养育,才得小孩长大成人。
文字也是一样,描写细节的内容,如果处理得当,总是最吸引人的。
《红楼梦》就是细节描写的典范,很多人以为荣宁二府兴衰荣辱,惶惶百年,都是在宏大叙事中完成的,殊不知,曹雪芹是细节描述的高高手,人物出场,总是借他人之口道出穿戴模样,什么体型、什么衣服、什么靴子、什么首饰,交代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你脑海中有一个立体的形象,而不止是硬生生的文字。
再看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凤姐喂她吃“茄鲞”,刘姥姥觉得有茄子香,但又不是茄子,就问怎么做的,凤姐就来了一大段:
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钉儿,拿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鸡瓜子一拌就是了。
这样的细节描述,让整本书变得厚重,也让读者看到了贾府奢靡的生活,曹雪芹在前半部分极尽能事写贾府的盛,为后面贾府的衰败做了最大程度的铺垫,草蛇灰线,伏线千里。
余秋雨的《千年一叹》嘛,文化底蕴自然很深厚,不过由于没有照片或者视频,所以看起来略显干枯,对于北非中东南亚文化发源的描写,也很片段,不够系统,如果不是了解全貌的人,看了之后还是一头雾水,如果能够配以全球通史之类的书,再去看余秋雨的这本书,似乎更妥当。
不过他对这些文明的考察之后,再反过来思考中华文明赓续不断的原因,倒是很真实贴切,没有落入空洞考据、闭门造车之流。
我总是觉得人类文明的发源很神奇,各个文明的形式趋同性也都很强,大家都有数字、宗教、文字、政治,都有皇帝,也都有恶棍,比如数字上,大家都使用十进制的计算用于日常生活,然后大家也都在早期选择了基本同样的食物(各类谷物、牛羊猪等大体型动物),这些到底是神的安排,还是我们本来就是一拨人,只是最后分开了而已?
我们看《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可以看到早期人类运行的足迹、文明的传播、早期人类食物的选择,其实都是环境使然,而人类争夺的根本目标就是资源,对资源的争夺是一切冲突的根源。
中东乱局纷纷,殊不知就是资源争夺的一个缩影。
以犹太人为主体的以色列,在世界其他地方无立足之地,然后作为入侵群体,占据了原巴勒斯坦的地盘,以武力将原住民压缩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两个地方,创造了全世界最大的监狱,并且自己在此建立国家后,反而不允许原住民建立巴勒斯坦国,鸠占鹊巢,霸道至极。
后来以色列为了获得水资源,继续用武力控制了原本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中东水塔)和约旦河整个河道,同时占领了这些河流发源地的大部分地方,以武力夺取资源,这就是人类社会不变的强理。
而资源缺少,人口密集的地方,争夺自然更加激烈,余秋雨走过的这些地方,大多属于这种类型。
我们应该庆幸,中华文明西边是高山荒漠,东边是大江大海,北边是寒沙草地,中华文明始终处于这样的封闭大环境内,物产丰富,地域辽阔,外族侵扰相对少,文化趋同性更强,文明可以延续不断地发展,文脉不断,文明不绝,这真的是我们的幸运,强大的文化积蓄了无数的智慧,任由我们采撷,菁华无穷无尽,我相信中华文明还能继续五千年。
溥仪的《我的前半生》,我不是很推荐大家看,看似是末代皇帝的自传,以为会气势恢宏,将自己融入社会巨变当中,思考国家命运,殊不知,这些都没有,整本书就是鸡零狗碎,就是黄粱美梦。
20世纪初,国运凋零,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军阀混战不断,封建帝制走到尽头,溥仪作为两千年封建帝制最后一位,极具象征意义,但是你从他的书中,看不到任何社会景象,也看不到任何民间疾苦,当然也不会看到变革,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那个精致的巧克力梦幻小屋里,外界的冷暖和社会巨变,在溥仪心里毫无波澜,只有那个恢复帝制的黄粱美梦可以左右他的情绪,也正是这个美梦,将他引导到了超级大汉奸的角色,并且无人威逼,只有利诱,他自己呢,主动求之。
在他的世界观里,哪有什么汉奸和卖国贼,只有一个皇帝梦,在哪儿做皇帝不重要,可以在紫禁城里,也可以在天津张园和静园里,还可以在日本人的使馆和租界内,当然也就可以在伪满洲国里,只要能做皇帝,其他的无所谓,什么老百姓死活、国土沦丧、共和大义、民族尊严,都不值一提,也无关紧要。
这就是我在溥仪的书里看到的世界。
至于后半部分写改造之后,看新中国的变化,也是了无趣味,更像是一个罪人的忏悔书,一个美梦被迫醒了之后睁眼看世界的样子。
总之,不推荐大家看《我的前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