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要有教育的风格和风骨,校长更是如此。大中小学校长,一校之长,掌管着教书育人和培养后代的责任,来不得半点儿虚假,就要有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风范和风度。只可惜,好多时候,囿于恶劣的传统劣根性,向权力和金钱低头,缺失了教育人的特立独行的个性和性格。教育人或者是校长,就要唯才是举,更要拥天下人才而教之。
那是在1928年,蒋介石有一次去视察安徽大学,而刘文典就是安徽大学的校长,两人话不投机,互相看不惯,蒋介石嫌刘文典是个老封建,刘文典则骂蒋介石是个新军阀,管好你的军队就行了,不要管大学里的事。最后,蒋介石一怒之下,抬手扇了刘文典两个耳光。刘文典也不是好惹的,飞起一脚,踹在蒋介石的肚子上。多亏旁边的人及时拉住两人,才没有发生更严重的斗殴事件。这次事件,让刘文典火爆大名,成为不畏强权、独立自主的代表人物,也是拍案叫绝,很为刘文典的风骨而喝彩!这就是一位不畏权贵耿直要命的大学校长。
在坊间流传着北大丁石孙校长拒收毛教员的孙子读北大的故事,真是体现出历史的厚重与人格的挺拔。话说,1988年7月,毛教员孙子北大附中毕业,高考成绩不理想,总分109分。其母曾找到北大校长丁石孙,说“咱家三代都属于北大”。而丁石孙却说,“无此必然性啊”。人家说,“他就该上北大”。丁石孙又言,“北大校风自由,同学好动,我担心他进来无法保障安全”。无奈之下,最终只能屈尊就读了别的大学。年逾八旬的丁石孙曾经说,“我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妨碍我心灵自由的时候,绝不妥协。”不知是真是假,但故事折射出一个道理,那就是读大学凭借的是才能和分数,而不是什么出生和家族,同时也让丁石孙校长名气和底气大放异彩、直抵权力,这才是做校长的人格和人品。
校长嘛,就得远离权力和金钱,就得拥有属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甚至就是独特的个性、优秀品格和高尚道德。当校长缺乏对于权力和金钱说不得胆识和勇气的时候,往往让学校因为屈居某些所谓的特殊关系而不得而为之的时候,学校的风气和方向就会因此而发生反转和蜕变,这样的教育要不得,这样的学校缺独立,这样的校长少骨头,这样的办学无促进。不知道当下就像这两位典范校长有多少、知多少?网友评论区留言讨论、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