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逃避的人,可能和内在母亲失去了连接

情感   2024-10-19 13:26   广东  

作者:王玺
来源:王玺心理空间(ID:wangxixinli)


01

上周,跟一位好友相约见面,喝咖啡聊天。

我们相交多年,情同家人,几乎无话不说。那次聊天,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关系和感受。我们有一个共识:现在抑郁的人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跟缺乏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内在感受无法流动有关。

她讲了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她曾在一家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工作,手下带领着一个团队。她对团队的伙伴很关照,这种关照是发自内心的爱护。她看到他们的优秀,同时也看到他们的短板。曾有一位小伙伴想要离职,去从事跟身心灵相关的工作,来找她交流,她对他说:能够很早地开启自我觉察,去探寻和认知自我,关注身心灵的成长,是很好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样,就不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打磨自己,不去亲自经历那些痛苦和喜悦,过早进入到只专注追寻灵性成长的层面,而忽略了现实生活,就不一定是灵性成长,反而可能是一种灵性逃避。

我赞道:你说得太好了,应该对他有帮助。

她说:我不知道他能不能听进去。我是因为看到他的状态,才二十多岁,对探索自我和他人有兴趣,对自我成长有很强的驱动力,但他的从业经历、生活阅历还相对单薄,所以当时这么跟他聊的......现在想想,其实人生所有的大修行和大功课,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里,每时每刻每件事。

02
很多时候,人是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状态里的。
如果有人看到你,适时点拨你一下,其实很重要。

逃避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许多人习惯在心灵层面合理化,却逃避现实,逃避关系,逃避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受。

我有一些来访者就是这样。他们有才华,有理想,擅长思考,却和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封闭、退缩,不愿跟人接触,不愿社交,无法跟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过,人独处的时间越长,对外部世界的敌意就越重。独处久了,有些人神思恍惚,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或把自己的想象当作是现实。与外界隔绝,不进入真实的生活和关系,会让人失去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会怀疑、否定自己,对自己有很多负面评价,从而陷入更深的抑郁之中。

和现实脱节的人,通常和自己内心的感受离得很远,情绪压抑,无法表达。即使在痛苦时刻,他们常常也像抽离出来的旁观者。曾有来访者在谈起亲人朋友的死亡时,表现异常冷漠,仿佛在讲述跟自己毫不相干的人。

03
喜欢逃避的人,可能和内在母亲失去了连接。
内在母亲,是在我们生命的最初阶段,和现实母亲的互动中,母亲留给我们的印象。这个印象,内化成了我们内在世界的一部分。

经常有人说,他们很难亲近自己的母亲。追溯起来,往往和其早年的经历有关,比如婴儿出生后交由母亲以外的人抚养,或婴儿出生后,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和母亲分离。婴儿感受到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最终演变成绝望、愤怒。就算之后母亲再回到孩子身边,孩子仍会因为内心强烈的痛苦记忆,不愿亲近母亲,会把母亲推开。

我有一位来访者,小时候被父母送到奶奶家养育,中学时离开家,去异地租房上学。他很想妈妈,天天哭,给妈妈打电话,请求她来陪伴自己,都被妈妈拒绝了。后来,当妈妈主动靠近他,想陪伴他的时候,他冷漠而坚定地拒绝了。

另一位来访者是早产儿,刚生下来就住进保温箱,一住就是一个月。从小到大,无论父母对她多好,她跟他们不亲,跟任何人也不亲。后来,她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把自己的抑郁、焦虑以及和父母的关系,都归因为自己刚出生就住进保温箱的分离创伤。

还有一位来访者,在咨询中跟我分享了她的觉察:我今天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容易逃避现实,看不清事实......我从一生下来,就被妈妈严重忽略,她完全看不到我。当我需要妈妈回应的时候,被她拒绝了无数次,所以我害怕面对现实,害怕跟人打交道,这对我来说太难、太恐怖了。

有些妈妈跟我诉苦: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跟我不亲?

恰恰相反,不是孩子长大了才跟父母不亲,是从小就埋下了不亲的种子。孩子小的时候意识不到,等他长大了,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就会爆发。

跟母亲分离、被母亲拒绝,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心理创伤,这个创伤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就像最后这位来访者,她和母亲的关系,也投射到她和其他人的关系中。看上去她渴望拥有亲密关系,却又在潜意识里不断破坏、逃离,几次恋爱都以分手告终。

一个人失去和母亲的连接,无法亲近母亲,通常也无法亲近其他人。这样的人,不仅会在关系中逃避,也会逃避工作,逃避金钱,逃避成功。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模式,可能终其一生都会重复上演相同的剧情。


End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情感情绪等困惑欢迎联系微信13418107173答疑。


详情请戳图👆👆


你也在看吗

家庭治疗研究院
致力于家庭教育、两性亲密关系、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原生家庭等方面的科普、疗愈,以及传播家庭系统排列、萨提亚模式、催眠、NLP等学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