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了:“孩子,考得再好,我也不奖励!”妈妈一席话,刷爆朋友圈

教育   2025-01-14 17:09   陕西  

便每天找到「海尔森心理」,只需三步“设为星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海尔森心理”→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


前几天有个朋友找我求助,说孩子之前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她就想了很多办法来激励孩子:

考到80分,就带他吃顿大餐;

考到前20名,奖励新玩具;

考到前10名,就奖励去迪士尼乐园。

家长煞费苦心,孩子的成绩却不见起色。

一开始,孩子对于这套奖励制度,效果也非常明显。

但没过几次,孩子就开始不耐烦起来,成绩不升反降,这次考试更是考得一塌糊涂,朋友非常苦恼。

奖励手段确实是一种“简单粗暴”、见效很快的教育方法,它代表着家长对孩子的正面行为进行肯定和激励。

但如果家长每次都企图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进步,这样很难帮助孩子真正改掉毛病。

时间长了,孩子反过来会利用奖励来“要挟”家长。

尹建莉老师曾说过:

“把奖励当做学习的诱饵提出来,是一种成人要求儿童以成绩回报自己的行贿手段。”

即使短时间内,物质奖励能够刺激孩子做出一些改变,那也是暂时性的,持续不了多久,反而对孩子的认知和性格塑造非常不利。

尹老师说,自己女儿考试成绩不管多优秀,她都不会去进行物质奖励。

反之,考砸了,也不会批评,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这次考不好的原因。

她要让孩子把学习看做一件纯粹的、发自内心愿意自己执行的事情,而不是和一些鸡毛蒜皮的“奖励”连接起来。

01

为什么你越奖励,孩子越懈怠?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莱帕实验”,值得我们深思。

心理学家莱帕博士挑选了一些爱画画的孩子,分成两个组。他对第一组的孩子们说:

“如果你们画得好,就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对第二组孩子说:

“老师很喜欢看你们画画,希望你们画出更好的作品。”

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拿起画笔开始创作,第一组得到了相应的奖励,第二组得到了莱帕的分析点评。

持续三周之后,莱帕发现,第一组孩子的绘画兴趣明显降低,很多人甚至不愿再尝试创作。

而第二组的孩子,仍然兴趣盎然,和以前一样热爱绘画。

后来,莱帕博士把这个实验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做了多次论证,得到的结果均大同小异。

教育学上,把人们做事的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是人能够发自内心去做好某件事的信心和热情,体现着我们对做好某件事的自我效能感、求知欲和驱动力;

孩子发自内心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愿意身体力行把事情做好,就属于内部动机,也是我们追求的完美境界。

外部动机,是由外界刺激所引发的做事动力,常常需要鼓励、鞭策、奖赏才能维持下去。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故事吗?

一位老人不堪忍受天天在他窗户底下踢易拉罐的熊孩子,就想了个办法,告诉孩子们,踢一天易拉罐,就有十块钱奖励。

天上掉馅饼,孩子们高兴得不行,每天踢得格外起劲。

过了三天,老人告诉他们:

“对不起,养老金还没发下来,抱歉只能给你们五块了”。

孩子们很不高兴,渐渐也不太卖力了。

又过了几天,老人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对不起,收入缩减了,现在我只能给你们一天一块钱。”

“一块钱?”一个孩子嚷道:

“一块钱就想让我们每天这么辛苦地给你卖命?不干了!”

从此之后,熊孩子再也没有出现在老人家门前过。

同样地,父母如果长期采用奖励的方式来引导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把奖励当成是目的,把学习、做家务这些本应属于自己分内事的责任和义务,当成是为了达到奖励采取的手段,从而阻碍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有甚者,过分的奖励会让孩子对物质的欲望无限膨胀。

有位教育工作者说:

“靠奖励激发出来的行为,就必须靠不断升级的奖励来继续维持。”

如果家长把奖励作为唯一鞭策孩子的手段,那孩子的胃口也会水涨船高,愈发功利,甚至爆发出不可调和的家庭矛盾。

02
怎样奖励孩子最科学?

做到这几点

一味想用奖励来“偷懒”,督促孩子进步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我们也不必“赶尽杀绝”。

奖励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自然也会有正面积极的作用:

1. 不要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承诺奖励

现在天冷,我女儿赖床不想上学,我一着急,就说,你要是立刻起来,妈妈今天给你买麦当劳,女儿一听,吭哧吭哧就爬起来了。

后来我越想越觉得自己做的方法欠妥,晚上就把她叫到跟前说:

“今天你和妈妈都犯了错误,你不愿意上学不对,妈妈为了让你赶紧起来,就承诺给你买好吃的,这样也不对。

因为你可能以后会觉得,有了好吃的吃才会乖乖上学,是这样吗?”

小好低着头说:“对不起妈妈,我今天不应该这样的。”

我又说:

“因为你今天做的事情是不对的,所以今天的麦当劳不能算是奖励,妈妈作为惩罚,会把今天吃麦当劳的钱在你下个月的零花钱里扣除。

同时,妈妈也要惩罚自己,一星期不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你可以监督妈妈吗?”

没想到,女儿真的还答应了,她还跟我表决心:妈妈,我今后一定不会再像今天这样了!

2. 精神奖励胜过物质奖励

其实,比起具体的物质奖励,有时候精神奖励更加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动力。

欧美有些国家的小学老师,会采取很多丰富的精神奖励方式,比如:

和他喜欢的人一起午餐;——享受自主选择的权利

教师给学生家长打表扬电话;——与家长分享进步和成就的快乐

排队时站在最前面;——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荣耀

减少作业量;——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殊权利

挑选午餐音乐,让学生从家里带来磁带或CD;——享受自主选择快乐

把班里的录音机带回家一晚;——享受因个人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很欣赏这样的奖励方式,这样更多体现的是孩子的责任感、荣耀感和成就感。

比起三分钟热度的玩具、下肚子就没的零食,如果能给孩子一些特别的精神奖励,会让孩子觉得印象更加深刻,对父母也有更多的信任依赖感。

3. 与其鼓励结果,不如鼓励过程

当然,如果孩子成绩考得好,给孩子买一件心仪已久的玩具、带他吃平时没机会吃的大餐,都是对孩子的肯定和认可。

我们经常说:期末考试考到多少多少分,就奖励你什么什么。却很少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具体来达到这个目标?

如果孩子很努力了,但是没有达到预设的目标,如果不给孩子一定的鼓励,孩子会不会灰心丧气?

因此,我们不妨奖励孩子努力的过程,而不是奖励结果,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奖励的作用真正落到实处。

比如,我们跟孩子说好了,考进前十名,就会奖励一套他梦寐以求的《哈利波特》,但成绩出来,孩子只考了15名,这时候,还要不要奖励?

与其责骂孩子,取消奖励,不如和孩子一起做一个总结复盘,如果孩子真的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认真地准备考试,也要对孩子这段时间的复习成果表示肯定。

可以采取奖励减半的方式,安抚孩子挫败的心,也能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温柔的陪伴和鼓励。

最后,我们在制定奖励计划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也能够更加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斗志和兴趣,也能够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

养孩子没有捷径可以走,当初偷的懒,后面都要加倍还。

奖励不是一劳永逸的育儿之策,养孩子更需要我们付出心血,根据孩子的性格品行“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


(本文转载自爸妈视界)


如果您需要心理咨询帮助
请点击识别下方客服预约
海尔森心理将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海尔森心理
在海尔森,你可以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焕发生命活力;提高职场情商,增强职场竞争力;掌握亲子教育技巧,与孩子一起成长;收获阳光心态,提升幸福能力;改善亲密关系,让家更美好;在帮助他人走出心灵苦旅的同时,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