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文摘   财经   2023-11-18 18:18   天津  


文/不是一兮

ps:3086字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草木凋零 蛰虫休眠


11月的市场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上个月的观点是后期指数重点博弈区间为3130-3190,情绪偏多,关注300指数和中特估。


上个月发文,沪指收盘3058.71,曾以为市场会秉承着要脸原则,结果没想到3050的压力位突破之后成了舒适区,并且还真的又一次上演了3000点保卫战。虽然只用了四个交易日收复阵地,但这不禁让人有一丝疑虑,3000点这个数字到底还重要不重要?再破的时候是否需要按惯性买入?


就目前的形势分析,3000点早已失去了内涵,从曾经的荣辱线变成了及格线,未来可能更多是对经济复苏预期及格与否的验证,而不是市场估值和情绪的验证。


01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数据“10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降至收缩区间,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消费品价格下降0.1%,服务价格下降0.1%。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1】


10月的经济数据表面无法摆脱季节性因素和假期因素的影响,但给人营造的复苏后劲儿不足的感觉是真实存在的,需求端的活力仍然无法激活。猪肉的价格下行,对消费价格指数的贡献就是负值,这波猪周期的时间较历次猪周期的时间明显拉长。以此推测,10月的基数效应会让本年最后两个月的数据同比和环比继续改善,但效果需要降低预期。今年没有跟踪评论进出口数据,但随着本月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海外欧美市场需求的缓慢提升,进出口数据的拐点预计也将接踵而至。


02


10月末召开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会议通稿公布,全市场立刻聚焦“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看着疲软不堪的行情,大家都学会自发地抽丝剥茧寻找政策利好,甚至这一句话再次激活了券商板块的想象空间,率先走出了一波小行情。


但引起我注意的是另一句内容“强化市场规则,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促进长期资本形成。”


“强化市场规则”未来趋势是否要转变为市场自己决定自己的运行轨迹,减少政策的直接影响?“打造规则统一、监管协同的金融市场”是不是混业监管即将更进一步?因为最终目的很明确,是"促进长期资本形成”。这也算政策层直面残酷的现实:境内资本市场参与者中,能被称为长期资本的寥寥可数。


长久以来大家将市场波动归咎于散户自身的短视,那未免有失偏颇,机构资金没比散户看得远多少,否则也不会出现前两年抱团取暖和风格漂移的投资方式。


如果投资一级市场不能在二级市场变现,何方资金愿意损失巨大的机会成本?如果年底行业各种排名和评奖不能直接影响次年负债端的结构稳定,谁愿意阳奉阴违出奇兵率先砸盘与同业分道扬镳?但当未来制度直面这个问题的时候,希望是全行业的福音而不是吹响彻底同质化的号角。


这么一梳理,行情走成这样就有点艺术气息:


第一阶段政策希望培养市场独立性,又不希望市场太悲观一路南下,于是鼓励投资者进场扭转悲观情绪;


第二阶段投资者按惯性思维想赚快钱,不见兔子不撒鹰要政策支持,所以政策前期对市场呵护备至;


第三阶段聪明资金一个波段赚钱跑了,政策覆水难收,只能面对现实,考虑制度层面的优化和市场情绪的内生性转变。


现阶段我对后市的观点是:年底前指数重点博弈区间为3150-3210,情绪偏多,关注300指数、交运设备和中特估。





打破刚愎的循环

这个月让我产生思考的词是“刚愎”,现代汉语解释为“倔强执拗,固执己见,不肯接受他人的意见”。


01 初步探究


看到这个词你们脑海中一定会在自己身边找到一个原型人物,可能以中老年人居多,然后将他们对号入座。我曾经一度思考一个人刚愎会不会是与生俱来的性格特征,甚至将刚愎和天生反骨相结合思考,后来我排除了这个想法。


因为在孩童时期,一个孩子如果持续固执己见不听话,家长可以选择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以最简单粗暴的方式举例:选择直接一顿揍,简单粗暴,疗效奇好。可能有人站在道德高点唾弃这种行为,理由是教育孩子要选择谆谆教导、循循善诱,如果都使用暴力,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全然不顾我的前提假设是一个孩子如果持续固执己见不听话。


我并不崇尚暴力,但谆谆教导的前提是孩子能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你见过那种你让他往东他往西,你让他追狗他撵鸡的孩子吗?当你发现谆谆教导的结果是自己心脏搭桥之后,你可能就顿悟了,拳头大的时候必须发挥拳头的优势,真理只在臂长的范围之内。这么多年书确实白读了,因为没有精读武林秘籍,使暴力变得更加高效。


按这个逻辑外推,一个人先天具备刚愎的性格特征概率很小。所以刚愎更有可能是一种后天养成的习惯,类似一种心理疾病,发病期集中在中老年时期,并且发病特征伴随人们的社会地位提升而有所加剧。更不幸的是,如果一个人曾经从这种疾病中受益过,他可能会陷入认知障碍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02  逐步探索


静下心来回忆,大部分人心态的变化历程:涉世未深的时候心态最为开放和包容,充分吸收世界的养分。在二次消化过程中,根据个体对知识过滤能力的不同,奠定了个体的认知基石。


随着年纪增长加之被社会的蹂躏,部分人的心态开始变得半开放半闭合。这本值得歌颂,当个体具备信息过滤能力后,自然可以轻易区分观点与事实,而且会逐渐构建成个体认知逻辑去对抗世界。对所遇到的人和事迅速做出判断并在脑海勾勒出一套应对公式,最后严格执行,让工作和生活变得高效。若执行的效果与预期一致,又会反向增强个体自身对这套逻辑的信心,最终产生强烈依赖。


刚愎的温床就是这个阶段,人们逐渐开始对游离在自己认知逻辑之外的事情毫不关心,内心笃定自己已经具备了高效的认知逻辑体系,潜意识将任何不能与自己想法和逻辑相契合的观点,都视为对自我的挑战和冒犯,全然不顾正是曾经开放的心态帮助自己打磨了这套体系。


时而久之,当年纪再长一些,部分人的心态开始变得闭合,很难撬开哪怕一个微小的窗口去接纳新鲜事物,个体正式陷入被高效认知体系反噬的轮回,迷失在追求确定性的路途中:自己过去正确的行为成就了正确的自己,自己目前正确的成绩是对曾经正确行为的最佳反馈,得出结论自己是正确的。只要有悖于自己想法的观点,就是站在了正确的对立面,虽然暂时不能将其证伪,但只要这个想法不能自证是真理,自己就可以选择不接受,这个阶段刚愎便习久成性。


03  抽离审视


思考这个词令我豁然开朗,我觉得比打造一套高效的认知逻辑体系更重要的是驾驭这套体系。一个人日常的所见所闻都是内心欲望裹挟下的本位主义,所谓的客观评价不过是一群视角雷同的人表现出来的羊群效应。

人生在世,如果最初心态开放是为了最终闭合去证明自己是正确的,那我们的一生似乎也太过寡淡。还不如一辈子心态开放充满好奇地接受世界的鞭挞,过程中不用执着追求结果正确与否,不用承受逻辑被证伪的痛苦或喜悦,以弹性包容的心态面对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以温和坚定的信念聆听他人的想法,坦然接受哪怕是错误的自己,避免沉沦在刚愎的轮回中。


以上是我对刚愎的思考,献给阅读本文的你们,共勉。



参考资料: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




题图摄影:三皮

题图拍摄时间及地点:2019.03 beijing china

图片授权基于:三皮授权发布

插图摄影:小披风

插图拍摄时间及地点:2023.10  zhangjiakou china

图片授权基于:小披风授权发布

个人转载本公众号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知音难觅,点个 在看 

神迹鬼手
当你把姿态降到最低的时候,虽福未至但祸已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