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劳积思积情 绘出太行魂魄——纪念当代山水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吕云所先生逝世十周年作品赏析

文摘   2024-05-18 19:28   天津  

编者按


在吕云所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2014年5月19日——2024年5月19日),为纪念先生为艺术做出的贡献,展示他毕生的学术、艺术成就,本刊特加刊一期专集,以示纪念。


吕云所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美术家、当代太行画派的开创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奠基者之一。被誉为当代"太行画风"的创始人,重振"北派山水"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代中国画坛上,是一位极富创新活力的山水画、人物画、连环画国画大家。


吕云所先生1940年生于河北涉县,又名吕云。上世纪50年代末期考入天津美术学院,读书期间师从于秦仲文、刘君里、孙其峰、王颂余等先生。1962年毕业并留校任教,画艺日臻 


吕云所先生一生钟爱太行山,他的作品都与太行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把对美术教育的挚爱和艺术的执着融入画笔,用太行情、太行赤子之心,来表现太行的英雄气魄,故,他被世人称之为“太行之子”。 独领“太行画风”之风骚,其艺术创作和开拓精神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他创作的太行画卷从具象写实对太行山造型、山石结构、境象进行高度归纳,通过心象抽象概括,将心中太行内在张力及生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实现了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象征。


表现技法上,他在继承老师们精湛技法的同时,广泛研究对比古今各家各派各画种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博采众长,巧用南北宗笔法,将南宗的柔润与北宗的刚劲融于一体。形成了其独特的积墨山水画风格,重新硕造了太行山的魂魄,将太行脊梁的雄健,豪放、苍凉、丰神、大自然之壮美的画面呈现在观者面前。


云所先生生在太行,长在太行,爱在太行,从年少到暮年无数次行走于太行写生,将物象、心象有机结合,挥动健笔,正如已故天津美协主席秦征先生评价云所先生:"积半百人生,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创作出了一系列表现太行山脉气势磅礴的优秀作品。承蒙云所先生公子名画家吕大江先生的作品提供,本期加刊先生部分作品,敬请关注欣赏。




山水画大家吕云所先生

(1940——2014)


吕云所先生在天津

美院为研究生授课


吕云所先生带领学

走进太行山写生


吕云所先生向孙其峰大师请教


1994年中央军委副主席

李德生参观吕云所画展


1994年中央军委副主席

洪学智参观吕云所画展


1994年著名画家黄胄

先生参观吕云所画展


孙其峰大师、歌唱家于淑珍参观吕云所先生画展并合影


1999年吕云所先生

尼中国画艺术展


吕云所先生及夫人在美国

弗吉尼亚州美术学院讲学


2009年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工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成立


北省涉县吕云所故居对外开放



艺术家简历


吕云所(1940——2014)

又名吕云,1940年出生于河北省涉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读书期间师从于秦仲文、刘君里、孙其峰、王颂余等先生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


天津美协顾问


中国美协高研班导师


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导师


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工作室导师


天津美院硕士生导师


全国太行中国画学会总顾问


艺术成就及作品揽胜

吕云所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家、中国当代太行画派的开创者、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1962年在天津美院毕业创作《漳河畔》组画问世,引起美术界关注


1963年作品《老来红》问世,分别获得全国美展大奖


八十年代后,推出一批表现太行深厚特质的积墨作品,其作品浑厚、博大、凝重、深沉、雄壮的交响乐般的阳刚之气,成为当代水墨太行的又一典型


九十年代之后至新世纪以来,完成了由"太行的笔墨"(积墨黑色太行)向"笔墨的太行"(意笔太行)的升华


199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吕云所画展",展出了具有独创的代表性作品《黑色太行系列》。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生、洪学智以及美术界、评论界、学术界陈丹青、刘曦林、郎绍君等知名人士2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众多专家、学者、评论家对画展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中国画界引起了强烈的阵动和反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新世纪以来,钟情于传统笔墨文化"写意精神"在太行中的体现与探索

作品曾获四、五、六、八届全国美展大奖


分别应邀赴美国、日本、澳洲、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举办个展并多次应邀出国讲学


2007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


2008年被评为"辉煌2008——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升值潜力的中国画金鼎12家"


2009年被评为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与市场升值潜力的12大名家


2010年——20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及升值潜力的20位山水画家之一


2012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及升值潜力金鼎十家


2013年3月在合肥参加《论古证今》首届中国地域美术发展略论

坛暨当代中国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3年8月随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赴泰国曼谷参加"东盟战略合作十周年——中国名家精品展"


2013年9月与孙克、范扬、霍春阳等参加在沈阳举行的"中国梦.民族魂.全运情"第十二届全运会并获杰出贡献奖


2015年7月,为纪念著名画家吕云所去世一周年,展示他毕生的学术成就和艺术造诣,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举办“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作品研讨会。”作品《老来红》、《板山云岭》、《元气》等三幅代表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纳入中国美术馆20世纪经典收藏系列,为中国美术馆在20世纪美术收藏上增添了新篇章


2016年5月,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太行画风的开创者、山水画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吕云所先生的太行故居对外开放。对研究和弘扬“吕云所精神”、“太行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年4月,为纪念吕云所先生逝世三周年,总结、弘扬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由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面解读展示了吕云所先生一生在绘画、学术、文献、教学、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作品收藏

作品广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作品收录及专著

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百年中国画集》、《1979-1999中国当代美术》、《1949-2009新中国美术大记》、《中国当代山水画研究》、《中国美术备忘录》、《丹青本色-当代百名最具艺术原创力的国画家》、《画坛巨匠》、《巨匠之门》等。辞条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及国内外多部名人录


著有《怎样学习山水画笔墨》《怎样学习山水画构图》《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吕云所卷》《中国山水画名家谈名画一一吕云所谈龚贤》《中国高等院校范例—吕云所山水画个案》  《吕云所画集》《太行人、太行情、写太行风—吕云所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一一吕云所》《吕云所山水画教学课徒画稿》等


作品远播

中央电视台等50多家各大媒体均作专题报道


     



































太行天下脊 69x180cm


山情 177x147cm


太行喻象


——吕云所对于山水

        现代精神的求索


文/尚辉


山水画的现代精神显然是建立在山水画现代语言之上的现代人文精神构建。它一方面要求山水画语言能够相对摆脱对于山水自然形象的依附性,而强化笔墨、结构与图式自身"完型"的审美独立性: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在这种现代语言体系建立的同时,能够赋予这种相对抽象的语言体系以一种忧患悲怆。深沉博大的人文精神,从而疏离传统山水画恬淡悠然的田园诗情。在20世纪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演进历程上,人们着重于三个路向的转换:一是现实性转向,即将清末民初传统形态的、疏离现实社会的文人山水画转向现实社会,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的崛起以及李可染倡导的写生山水画的兴盛,都是这种艺术转向的成功案例:二是形式语言转向,即寻找和发掘隐藏在自然山水形态内的形式结构,并予以"完型"性的抽象整合与重构,这主要指新时期以来受现代主义艺术思潮影响而形成的现代水墨以及从山水内部进行的形式语言分析:三是在经历现实性与结构性转向之后进行的传统笔墨回归,这种回归促使山水画在进行现实性与结构性探求之后,能够更深入地体现山水画的传统笔墨特征,使这一从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现代性转型能够更深入地和中国画传统构成某种深层的连接。显然,山水画的现代精神既非从出世情怀到入世情怀的现实性表达,也非悠然恬淡的田园意境,而应当是建立在结构性语言探求之上的一种历史与人性的精神隐喻。但山水画的这种现代精神,在20世纪以来山水画的现代性转型中并不多见,实践于第一,第三路向的山水画家居众,而倾注于第二路向的山水画家本就不多,能够从此种结构性语言独立中再深入进行现代精神探索者则是凤毛麟角。

素裹银装舞太行 38x59cm


岁月积淀 70x48cm


本文论评的吕云所的山水画当然离不开现实性转向,甚至他的大半生都求索于太行乡村诗画的描绘,并赋予太行山水以现实性的乡土诗意。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位来自太行的乡土歌手。但这位不断地遭受生活打击与人生挫折的画家,几乎一生都浸泡在苦楚酸涩的精神情感里,而真正能够代表他自己艺术创造的则是那些具有历史喻象与人格象征的太行山水,那些山水已从自然的太行升华为精神的太行,让那些从太行山水中抽离出的"石鼓"符号承载了画家对于历史、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感悟,由此而升华为一种精神的象征。从这个角度讲,他对于太行笔墨与笔墨太行的不懈探求,其实都是他苦涩与悲怆人生感怀的一种精神救赎,唯其如此,他的这些太行山水也像卢奥那些粗黑的人物造型一样,在圣徒的虔敬情感里呈现出某种深刻的现代人文精神。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一:河畔人家34x46cm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二:收获季节34x46cm


纯朴的乡土诗情


吕云所早年以《漳河畔》组画而一举成名。作为他1962年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天津美院前身)的毕业创作,这套组画共由《河畔人家》《太行秋色》《收获季节》和《溪边牧歌》四幅组成。该套组画以在太行山腹地流出的漳河为背景,描写了其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新农村出现的新的乡村风貌。画作摆脱了当时流行的通过情节描写来说明主题的创作模式,而偏重于以景写情的表现方法,从而显现出画家长于借景抒情的创作特征。这四幅画作都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景色,人物只占画面很小的比例,且每幅画面上描写的人物都并非与画面诗情抒发无关的形象。譬如,《河畔人家》中那个像舞蹈似的女孩的抛衣姿态以及通过另一位小女孩遥指远方的手势等,都有目的地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空阔的河面,而河面上飞翔的水鸟则再度起到了情境渲染的作用。显然。画家并没有停留在对浣衣这个情节的描绘上,而在于由浣衣的那群乡村女孩营造出的河畔生活的情境氛围以及对某种美好景色想象的触发。《收获季节》也是这样,画面近前描写的是棉花和高粱,但通过画面那两位一站一蹲面向远方的农民形象的刻画,让人们在那一排耸立的欲堵住人们视线的红高粱背后产生了眺望远方的联想,从而起到了欲扬先抑、寓景于情的诗意烘托作用。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三:溪边牧歌34x46cm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四:太行秋色34x46cm


《漳河畔》组画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这种乡土诗情的抒发,甚至在这些近于西画风景的图式里很好地发挥了笔墨的作用。以作者当时22岁的年龄却能够充分运用书法用笔来勾线皺染,的确体现了他非凡的天赋和对于传统笔墨良好的悟性。譬如,那些画面上的人物塑造,既有勾线也有没骨——《河畔人家》近前用竹法画出的草坡、《收获季节》用墨色写出的高粱叶秆、《溪边牧放》用散锋点出的杨树丛林以及《太行秋色》用皱擦勾染的太行山岩等,都较好地体现了用笔墨去转换景物描写的语言摸索,画面清新意境的营造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传统笔墨语言在新的风景图式里的转用。尤其是《太行秋色》并不完全遵从焦点透视的风景法则.而试图把中国山水画的意象构图和其结合于一体,这种既尊重视觉的真实感受又适度进行想象性改造的创作方法,或许也是吕云所从此探索太行山水画的第一步,其对于太行造型的概括。对于皱中有勾的粗朴笔墨尝试,都可谓他未来太行山水画的雏形。


总体而言,《漳河畔》组画是通过乡土意识去描绘太行风情的,而不是纯粹的太行山水画。乡土,是吕云所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太行子民自小就熟悉的一种生活环境,那也是让他感到最亲切的一种生活形象。不过,他在呈现这些他最亲切的形象时更多运用了诗的想象与意境的美化,从而使他笔下的太行乡村更具有某种理想性。实际上,乡土诗情是他表现太行山水的一个角度。一方面,作为一个从幼年就挣扎在生活的贫困线上的山民,他的精神生活里一直都不乏理想生活的想象,而这种诗情恰恰是此种理想生活的对象化,是对现实的文学性的超越: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他总是试图用传统笔墨去呈现他所熟悉的这种具有太行山脉地理与气候特征的乡村图景,将原来表现太湖流域对象的文人笔墨转换为表现中原乡土对象的质朴厚实的笔墨,这两个方面,几乎决定了吕云所用一生的精力来从事太行乡土诗情的中国画创作。


老来红 85x615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牧归 68x68cm


在60年代,除了《漳河畔》组画,还有接近这一组画的《太行之秋》《锄禾当午》以及在60年代初期画的大量的中国画人物写生。其中用中国画笔墨塑造的乡村车马信挑灯缝鞍的《老来红》,不仅入选了1963年举办的全国美展并被选送到欧非七国展出,而且这是他用水墨塑造太行山民人物形象的开始。他的太行水墨人物写生一直延续到70年代,这对于他用中国画深入地理解太行子民、磨砺自己的笔墨语言都不无益处,在60年代他和那个时代的许多画家一样,也画了较多的插图与连环画,如《耿长锁走过的道路》《抗洪凯歌》《重见光明>和《双十春》等,尤其是《双十春》连环画选页入选了1964年举办的建国十五周年全国美展并获奖。连环画对于众多农民形象的塑造以及勾线白描的运用,让吕云所进一步切近农民生活与农民形象的表现,这其实是从现实的角度丰富和沉淀了他绘画中的乡土诗情。


随着70年代末逐渐在全国兴起的乡土美术热潮,吕云所也真正开始了他的太行乡土风情创作,并一直作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而坚持到晚年。这些太行乡土风情画以突出乡土情怀为审美视点,并不在于太行大山大水的表现,而是延续了《漳河畔》组画对于乡村牧放情景的描绘,简化了画面自然形态的构图,凸显了日月、田野、丛林这些自然环境对于田园生活氛围的营造。譬如《故乡月》(1990)占据画面三分之二的天空完全用水墨泼,印冲、渍而出,追求其自然渗化的墨趣,而近景的河岸和挺立的高粱则完全体现了纯朴的乡村气息。吕云所特别喜爱透过几乎遮罩画面大部的、纷繁庞杂的树木来显现乡间荒野的牧放生活。譬如《响泉》(1987),《山桃》(1987).《故乡秋思》(1988)《绿天图》(1988)《好雨知时节》(1990)和《牧归图》(1998)等,主要凸显的是画家对于各种近前树木枝丫的表现,或上下垂直型的纵向枝条,或密如网型的叠加枝杈,或左右伸展型的空间交错,在此既体现了画家勾被用线的丰富多变,也体现了画家将彩与墨和用笔与用水有机结合一体的尝试。这些画面往往表面追求一种缤纷和繁杂,实际上是透过这些树木丛林来表现更加幽深和阔远的山泉田野意境。


故乡情  125x100cm


晚风 67x70cm


曾作为太行放牛娃的吕云所对于耕牛的熟稔,不亚于他对于自己亲人的情感,因而,在他描绘的乡土太行中都不曾缺少他对于勤恳耐劳的耕牛刻画。不论是《故乡纪游》(1985)对于那些在河道里归家耕牛的勾写,还是《故乡情》(1990)对于那些在河滩上啃草舐犊牛群生活的描绘,抑或是《晚风》(1981)仍少不了乡间耕牛对于柳永词意的营构,都可见他通过不同神形的耕牛所表达的乡土情怀。这些画作即便没有直接呈现牧童,但都能通过画面让人们感受到,那个若隐若现的牧童其实是画家对于自己童年生活的忆写。在这些画作里,画家往往用大笔挥写,树木景物常常被高度提炼,笔法也显得特别的果断泼辣,自由率性。如《晚霁图》(1982)纯以大笔湿墨勾写,笔简意阔;再如《静夜思》(1985)纯以水墨阔笔挥写,近虚远实,意趣盎然。这些充满了乡村田野气息的太行风情,也因笔墨的格调而获得了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从而在纯朴之中又蕴含了文人的胸襟与高雅的品质。这或许也是吕云所从笔墨感悟出的一种力量,使他越来越多地用文人笔墨来表现太行意象,并力求以历史与人文来超越乡土诗情。


山月 105x100cm


太行千嶂冲天挂  95x90cm


凝重的太行喻象


吕云所对于乡土太行的超越起于1984年的《夜走太行》,而成于1987年后陆续创作出的《屹立千秋》(1987),《太行浩气》(1988),《山月》(1988)、《苍茫大野》(1988),《元气》(1989)和《太行千嶂冲天挂(1993)等,如果没有这些以历史与人格为喻象的黄钟大吕之构,吕云所的太行山水便不能跨越到如此高的精神层面,从而体现山水画的现代精神。


律动系列之一——原野的律动 97x97cm


律动系列之二——枝的交织 90x90cm


在笔者看来,吕云所对于山水画现代精神的探求是"85美术思潮"影响所致,只不过,当时有关中国画"穷途末路论"的大讨论并不是从根本上动摇吕云所对于中国画的坚守,而是促使他思考如何进行中国画的现代性变革。和当时许多画家一样,吕云所也首先从视觉形式上进行内部结构的探索。他的"律动"系列(1985)画了百余幅,着重于从树丫、枝杈、河滩、芦苇这些他烂熟于心的乡村物象上进行视觉形式的"完型"再造由此捕捉隐藏于大自然表象内的节奏、韵律和结构。在笔者看来,"律动"系列是画家超越物象的起点,正是从这些抽象结构的探寻中画家体味出抽象结构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及这些抽象结构所必然负载的现代精神。与其时乃至当下一些画家对于抽象笔墨的探求不同,吕云所的"律动"系列还十分精湛地体现了中国画骨法用笔的苍劲和纯粹水墨形成的丰富多变的层次意蕴。《律动系列之一》既是树丫也是山形,含混却析离出苍茫的笔线;《律动系列之二》虽较接近枝杈,具象却富含笔线的韵律:《律动系列之三》以散锋直捉那几块河滩具有的扭曲的运动感,动感似乎也由此成为画家表现太行喻象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律动系列之四》《律动系列之五》更加强化了枝杈的抽象关系,并从静态转向动态……


夜走太行 125x145cm


云图 200x170cm


"律动"系列既让画家体味了从具象内部进行结构析离的重要,也让画家品尝出画面整体的运动性对于人们内在心理与精神表达的切近。而吕云所的太行喻象并不是太行山水现实性的再现,而是对太行山石结构的高度提炼与抽象概括并从中表达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象征。《夜走太行》的问世无疑是划时代的,它让山水画最终脱离田园牧歌式的意境而走向悲壮和崇高的精神表达。画面描绘的是山塬裂隙之间行走的一行驮队。比起那些峰峦叠嶂、崇山峻岭,此画描写的山塬并不险峻,裂隙间的峡谷也不算幽深,但画面所呈现出的坚实的崇高感却是一般山水画所不具备的。这或许多得益于画家对于"石鼓形"太行山石的概括和强化,那个"石鼓形"的山塬正处于画面中心,斧劈似的石壁似乎是累累历史的伤痕,山塬上的土石由方而圆逐渐沉入夜色。这幅太行山水既没有画水也没有画云,实际上,气候干燥的太行山脉恰恰因缺水而几乎没有丰茂的绿色植被,画家一方面极为真实地呈现了这种近乎赤裸的山石土塬,另一方面则在这种似乎是真实的呈现里而进行了隐喻性的塑造。"夜行太行山"是抗日将士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的长途奔袭,还是画家自己对于艺术苦苦求索的夜行,抑或是一切探索者在没有找到彼岸时的黑暗摸索?不论哪种,都是隐喻。


太行浩气 220x149cm


屹立千秋 105x72cm


《太行浩气》同样给人以慷慨悲歌的震撼。画面仿佛是换个角度从《夜走太行》的侧面呈现那太行裂隙断壁上被历史风雨磨砺出的累累伤痕,而那些伏在谷底与土塬上流涌的云气更营造出一种虚幻的飘动感。画面把《夜走太行》那个毛驴驮队也去掉了,纯粹以山石的体量让人感受到某种历史的沉重。在这里,吕云所所描绘的太行已完全脱离了传统山水虚灵缥缈的仙逸之境,而追求像西画那样的空间、体量与质感,画家将积墨、皱擦斧劈和点等笔法整合为一体所要表现的并不是笔墨本身,而是这些笔墨语言所能呈现出的山体的空间与体量,并以此获得从实写向精神象征的跨越。《屹立千秋》的画面更加沉暗,画面将那些石鼓形的太行山体画得像壮士列阵那样横排在画面的上半端,整饰肃穆,缜密严实,画的下端由方而圆,浑厚圆朴的土塬裂隙显得具有一种孕育的力量。显然,画家已逐步脱离了自然形态的描写,而更倾向于主观的想象以及将太行山石进行符号性提炼与升华的运用。毫无疑问,"屹立千秋"既是指太行山脉的千秋壁立,也是一种燕赵壮士的精神象征。


元气 69x138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苍茫大野 175x124cm


如果说,《夜走太行》《太行浩气》和《屹立千秋》侧重太行山脉静态凝重品格的铸造,那么,《苍茫大野》《元气》和《太行天下脊》等则偏重山野气象的营构,这些画作仿佛在通过太行山脉寓意天地人寰的悲恸劫难与这种悲剧式的历史舞台上始终子然挺立的一尊傲骨与伟岸的民族形象。《苍茫大野》以俯视的,从右下角向左上角涌动的曲线,形成太行山脉云气流涌的意象,画作仿佛是从太行石鼓造型的顶端俯瞰,"石鼓"的侧边形成陡峭而严整的缝隙,在那缝隙里蕴积的元气似乎和塬上土质的坡顶构织出大野苍茫的喻象。《元气》以正面凸立的石鼓形太行山峦为画面主体,超宽的遮幅式构图尽现那横向排列的像一座座列阵式墓碑的石鼓形山体,画面顶端以云气凸显出金字塔式的结构,从而形成悲壮凝重的纪念碑式的天宇气象。同样是遮幅式超横构图的《太行天下脊》,也以其非现实的太行符号运用而产生境界上的升华。该作以俯瞰式构图着眼于塬上似波涛般汹涌的山脉龙脊的表现,只有画面左下角的高原峡谷和画面右侧的峭壁能够显现出山脉龙脊的雄伟。画作并不以表现山脉的高度来形成雄壮的气势,而在于画面以穹顶造型收住这与天融为一体的太行脊梁,尤其是那塬上臆造的浪涌般的大气和穹顶的天空形成的呼应,更造成了将玄黄天地收尽心胸的壮阔气象。在这些作品里,画家显然并不是实写真实的太行山脉,而是提炼太行山的形象特征,在简化太行石鼓似的造型同时,予以大穹顶似的圆弧形、金字塔形和斜向蛇线形的整合,从而在这些抽象性的结构内注入历史与人格的意涵,使之具有超越自然山水形态的文化象征性。


群峰壁立太行头 170x143cm


家山云图  200x170cm


这些山水无疑都抓住了太行山脉的地貌与气候特征,并为适应这种特征的表现而进行了传统笔墨的消化.改良与再造,石鼓形侧边的山岩多用范宽、夏圭和龚贤的短线皱与小斧劈,而石鼓之上的土质塬峰则多用积染与点皱,可见画家巧用南北宗笔法,将南宗的柔润与北宗的刚劲融于一体。他的画面很少大面积地留白,相反,是惜白如金。    


他画的不是南方山川迷漫的云雾,而是在干涸的太行山岩间形成的大气,甚至于这种大气也是画家主观的臆造。也因山岩间并非迷漫的云雾,画家很少在画面上大面积运用湿墨或泼墨,而是在整体偏于干笔渴墨中施以柔润的点皱并以细皱密点而不断增添山石塑造的细微性与深入性。实际上,在他这一时期的点皱"积墨太行"系列山水画创作中,他是不断追求画面"暗沉"的,似乎只有暗沉才能画出他心中的太行意象,也只有暗沉才能倾诉出他内心的郁结与悲苦。当然,这种沉暗又是厚朴而灵透笔墨的品质所致。在某种意义上,没有这种近于苦的、涩的、深的、沉的笔墨,也不会形成他画面苍茫的意象。他曾反复说,'积墨太行'充满了深重、苍凉、压抑与悲壮":又说,"深厚是中华文化的资质,灵透是中华智慧和灵性的表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皇天后土,华物民风,积淀了一个厚字"。可见,他对于沉暗、凝重、厚朴和灵透的追求,无不是他内省式心理历程的折射,也无不是他对于中华文化与民族品格的一种精神体认。唯其如此,他的"积墨太行"才充满了中国山水画的现代精神。


晓塬 39x46cm


岁月风雪 180x90cm


涩滞的山水笔墨


吕云所这种精神内省式的山水创作,一直延续到1999年,除了上述作品,在20世纪90年代还有《混圆》(1992),《古流千载》(1993)《欲倾》(1993),《岁月积淀》(1993),《卓然独立》(1993).《晓塬》(1993).《岁月风雪》(1994),《苍山涌墨》(1998)和《沉睡的大地》(1999)等画作问世。仅从这些作品的题目中,就不难看出画家对于山水文化寓意的追求,不论从民族历史的角度还是从人格精神的视线,画家都试图在这些作品里糅入更加深沉悲怆的精神力量。


吕云所曾把这批积墨黑色太行称作"太行的笔墨"。在他看来,这些画作更多是注重太行的造型,结构和境象,而不是山水中的笔墨。他常常引用董其昌的话"为造物役"来形容这些画作,这促使了他进行"笔墨的太行"系列的创作转向。吕云所之所以开始从已形成他个人面貌的"太行的笔墨"转向"笔墨的太行",这既缘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因新潮美术逐渐平息而形成的民族艺术回潮,也缘于他个人对于中国画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如果说,从乡土的太行到喻象的太行都体现了从现实的角度和从精神的角度对于太行这个审美客体的审美认知,那么这种审美追求无疑都强调了客体对象独特的承载特征,而造成了和传统山水画价值判断的距离。其时,国画界的黄宾虹热正逐步升温黄宾虹对于笔墨第一位与独立审美价值的执着,让受过现代主义艺术洗礼的画家深切地感受到,现代主义其实早就蕴藏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里,并于黄宾虹而获得了放大和充分体现。因而,吕云所从乡土的太行、喻象的太行走向笔墨的太行也便成为一种十分合乎情理的创作轨迹变化。


太行天河 136x68cm


云涌太行之一 68x68cm


在吕云所晚年的这种画风探索中,他已不再注重太行山脉独特的山体形貌和气候植被的表现,譬如《太行风云》(2006)和《太行天河》(2007)等都改变了太行山崖独特的石鼓造型和石多树少的裸露特征,而努力营造奇峰峭壁,流泉飞瀑和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致,甚至于《云涌太行之一》《云涌太行之二》(2008)和《板山云岭》(2008)等都把太行鲜见的流云奔涌作为这些山水画的主要表现形态,并强化了笔墨勾皱点染的独特作用与自由灵性的书写。相对于他的"积墨太行"被处理得浓深厚重,这些山水画作往往留有较多的空白,不仅湿笔明显增多,而且由皱而线的勾写也逐渐独立出来。这些线、点和皱相互糅合,裹骨含筋,尤其是枯笔焦墨中再反复铺水点化,更难以拆分,显现出画家随意挥洒、任兴勾写,逐层积宿的笔墨结构。显然,画家想从原来那种较多受到形象塑造束缚的紧张控制中,释放到"一任书写的特殊快感",如"一超直入如来地""若作无弦之琴"这样一种恣肆随兴的笔墨精神譬如他的《太行柿上一景》(2004)、《胸中一段奇》(2005)和《北雄之风》(2007)等山水巨嶂,随兴勾皱的流云、山石无不彰显出自由放纵的意趣,一任笔写墨来的随兴生发,而不再计较何处家山,日暮乡关,他所捕捉的只是胸中的一段神奇,心里的一片化境。


北雄之风 136x68cm


板山云岭 136x68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当然,即使是他如何再深度地研习黄宾虹的华滋、如何再崇尚摹写傅抱石的率性,但作为太行山民的子孙他都不可能真正地随兴和洒脱。他曾说,"我很土,生在土里,长在土里";他还说,"我很苦……吃够了动荡逃难之苦……过着糠菜半年粮,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甚至,尝尽了艰难的艺途攀登之苦"等。因而,在他追求笔墨太行的晚年山水中,在洒脱与灵动的笔墨背后,也总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沉滞苦涩的笔墨意味,从而将他的那种笔墨彰显引向浑朴厚重的个性显现。唯其如此,那《胸中一段奇》依然在流涌的行云间拨开嶙峋的峭壁,而显露出太行风骨的刚劲;唯其如此,那《北雄之风》仍然在迷蒙的雾霭中裸露坚实的岩体,而凸显出太行脊梁的雄健;也唯其如此,那《板山云岭》照旧在灵动的烟云里变幻枯湿涩滞的笔墨,而呈现太行丰神的苍茫。其实,吕云所并不是把轻松超然的笔墨作为他笔墨太行山水的终极。他的理想是宏远的,他把自己的笔墨太行只作为他艺术追求的一个过程。他说:"我在黄宾虹笔墨审美意识与现代美学的影响下,意在体验笔墨元素的主体自由,本体审美的独立,张扬标示自由书写的笔墨精神,探索笔墨本体美的堂奥。对于这一阶段的研究探索的收获与体验,最终也将运用到下一步回归太行的形体与精神之内,那时的太行的面貌与笔墨的质量和艺术的品位将会向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境界升华。"


可见,笔墨太行的目标仍然是如何"回归太行的形体与精神",而不是笔墨本身。虽然吕云所因创作盛年而壮志未酬,但他为自己勾画的艺术轨迹已让我们窥见其"形体与精神"的太行所烛照的山水画现代精神之光芒。其实,笔墨的沉滞和苦涩才真正切合了他独特的太行造型与空间,也只有苦涩和沉滞才能赋予此种符号化的太行以历史与人格的象征。在他的心目中,"太行是父亲",他正气浩然,震古烁今,直冲霄汉:"太行是母亲"她以温柔的胸怀哺育和拥抱着世代生息在她怀抱中的太行子孙:"太行是天下的脊梁",她匍匐于神州大地,擎天支地,寰宇一柱。这种始终把太行作为自己的生身父母,作为天下脊梁的人,都不可能真正醉心于洒脱飘逸的笔墨,而只能用质朴厚实。苍茫苦涩、凝重幽深的笔墨去不断疏解他内心的苦痛,去不断淬炼可以栖居他精神思想的太行喻象。
(作者为《美术》执行主编)


群峰壁立太行头  140x240cm 129师纪念馆,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纪念馆收藏


云涌太行现真骨 68x136cm


构成太行 136x68cm


古流千载 45.5x69cm


清辉泻玉 136x68cm


春风绿太行 68x136cm


故乡月 51x42cm


响泉 70x70cm


夏荫图 97x56cm


双牛图 68x46cm


群牛图1996 120x245cm


绿天图  70x140cm


太行姑娘 47x39cm


暇 79cm×90cm


连环画作品


素描 郝懋德大伯 40x32.5cm


习作 母子倆 27x19cm


速写 沸腾的平炉车间 18x26cm


速写 天津新港一瞥  27.5乘33.5cm



总编辑       肖建华
编 审         李玉林
校 对         董一凡
版面设计    李铭涵





稿件沟通邮箱:


xiaojianhua133@126.com


微信号:yushijujin1234567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重要启事:


本微信公众号自刋发以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书画名家及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一批名画名作名篇,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重要精神,本着服务读者、服务书画家、服务社会的宗旨,经《津门书画家》编辑部商定,近期拟推出以下两项延伸服务项目:

01.个人作品小型专题会展的介绍服务;

02.本刋刊载作品收购收藏的介绍服务。

凡有这些意向的企业、单位、书画家、社会个人,可与本编辑部联系。


联系人:奎子

联系电话:18522409996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

  2024年5月18日

津门书画家
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作品,搭建书画名家与企业家、商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书画爱好者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