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健笔积墨 绘太行千嶂——当代山水画大家、美术教育家吕云所先生作品赏析

文摘   2024-05-10 21:17   天津  

编者按


吕云所先生被誉为当代"太行画风"的创始人,重振"北派山水"画风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当代中国画坛上,是一位极富创新活力的山水画、人物画、连环画国画大家。

     吕云所先生1940年生于河北涉县,又名吕云。师从秦仲文,刘君礼,孙其峰等先生,画艺日臻 。

     吕云所先生一生钟爱太行山,他创作的太行画卷从具象写实对太行山造型、山石结构、境象进行高度归纳,通过心象抽象概括,将心中太行内在张力及生命力,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实现了超越现实的一种精神象征。

     表现技法上,他在继承老师们精湛技法的同时,广泛研究对比古今各家各派各画种的表现手法的特点,博采众长,巧用南北宗笔法,将南宗的柔润与北宗的刚劲融于一体。形成了其独特的积墨山水画风格,将太行脊梁的雄健,豪放、苍凉、丰神、大自然之壮美的画面呈现在观者面前。

    云所先生生在太行,长在太行,爱在太行,从年少到暮年无数次行走于太行写生,将物象、心象有机结合,挥动健笔,正如已故天津美协主席秦征先生评价云所先生:"积半百人生,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创作出了一系列表现太行山脉气势磅礴的优秀作品。承蒙云所先生公子名画家吕大江先生的作品提供,本期特推出先生部分作品,敬请关注欣赏。



山水画大家吕云所先生(1940——2014)




艺术家简历


吕云所(1940——2014

又名吕云,1940年出生于河北省涉县,196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读书期间师从于秦仲文、刘君里、孙其峰、王颂余等先生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协会员


天津美协顾问


中国美协高研班导师


中国国家画院高研班导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高研班导师


清华大学吕云所山水画创作工作室导师


天津美院硕士生导师


全国太行中国画学会总顾问


艺术成就及作品揽胜

吕云所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家、中国当代太行画派的开创者、中国当代山水画大家、中国当代杰出的美术教育家,是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的奠基者之一。


1962年在天津美院毕业创作《漳河畔》组画问世,引起美术界关注


1963年作品《老来红》问世,分别获得全国美展大奖


八十年代后,推出一批表现太行深厚特质的积墨作品,其作品浑厚、博大、凝重、深沉、雄壮的交响乐般的阳刚之气,成为当代水墨太行的又一典型


九十年代之后至新世纪以来,完成了由"太行的笔墨"(积墨黑色太行)向"笔墨的太行"(意笔太行)的升华

199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吕云所画展",展出了具有独创的代表性作品《黑色太行系列》。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德生、洪学智以及美术界、评论界、学术界陈丹青、刘曦林、郎绍君等知名人士25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众多专家、学者、评论家对画展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中国画界引起了强烈的阵动和反响,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新世纪以来,钟情于传统笔墨文化"写意精神"在太行中的体现与探索


作品曾获四、五、六、八届全国美展大奖


分别应邀赴美国、日本、澳洲、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举办个展并多次应邀出国讲学


2007年被评为当代3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山水画家


2008年被评为"辉煌2008——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当代最具学术价值和收藏升值潜力的中国画金鼎12家"


2009年被评为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与市场升值潜力的12大名家


2010年——20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及升值潜力的20位山水画家之一


2012年被评为最具影响力及升值潜力金鼎十家


2013年3月在合肥参加《论古证今》首届中国地域美术发展略论论坛暨当代中国名家学术邀请展


2013年8月随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赴泰国曼谷参加"东盟战略合作十周年——中国名家精品展"


2013年9月与孙克、范扬、霍春阳等参加在沈阳举行的"中国梦.民族魂.全运情"第十二届全运会并获杰出贡献奖


2015年7月,为纪念著名画家吕云所去世一周年,展示他毕生的学术成就和艺术造诣,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天津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遗作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举办“太行浩气——吕云所中国画作品研讨会。”作品《老来红》、《板山云岭》、《元气》等三幅代表作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纳入中国美术馆20世纪经典收藏系列,为中国美术馆在20世纪美术收藏上增添了新篇章


2016年5月,我国当代著名的美术家、太行画风的开创者、山水画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吕云所先生的太行故居对外开放。对研究和弘扬“吕云所精神”、“太行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7年4月,为纪念吕云所先生逝世三周年,总结、弘扬其卓越的艺术成就,由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大匠之园-吕云所艺术作品展”,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全面解读展示了吕云所先生一生在绘画、学术、文献、教学、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作品收藏

作品广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收藏


作品收录及专著

作品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百年中国画集》、《1979-1999中国当代美术》、《1949-2009新中国美术大记》、《中国当代山水画研究》、《中国美术备忘录》、《丹青本色-当代百名最具艺术原创力的国画家》、《画坛巨匠》、《巨匠之门》等。辞条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及国内外多部名人录


著有《怎样学习山水画笔墨》《怎样学习山水画构图》《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吕云所卷》《中国山水画名家谈名画一一吕云所谈龚贤》《中国高等院校范例—吕云所山水画个案》  《吕云所画集》《太行人、太行情、写太行风—吕云所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一一吕云所》《吕云所山水画教学课徒画稿》等


作品远播

中央电视台等50多家各大媒体均作专题报道





诗意的壮美

一吕云所画太行

文/郎绍君

最早以画太行名世的画家是五代荆浩,但他没有留下可信的传世作品。以关,陕景色为主要对象的关仝和范宽,继承了荆浩的传统--我们知道那是一种雄强的风格,有范宽《溪山行旅图》和诸多文献记载可证。画史视荆、关、范为"北派"山水的代表,正是以这种"雄强"为标志,而与南派山水的秀丽相对比。在宋代,北派风格和介于南北之间的李成、郭熙的风格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以董源。巨然和二米为代表的南派山水地位并不显赫。自南宋中国文化中心南移,特别是元代以降,南方文人艺术家主宰画坛,赵孟频、元四家、吴门画派,董其昌和华亭派、"四王"画派等,多承北宋李、郭画风;明代浙派、江夏派多承南宋马,夏画风。这些画家画派所依托或参照的自然造化背景,也多为奇秀多姿的南方山水。而以太行、太华等北方山水为主要对象的,如范宽那类巨石裸露、气势雄强豪壮苍凉的北派风格,则逐渐淡出了画史。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一:河畔人家34x46cm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二:收获季节34x46cm

20世纪40年代,聚居抗战大后方的国画家,纷纷到西北、西南地区写生考察。奇瑰多变的巴蜀景色,成就了傅抱石纵逸豪放的山水风格,苍茫辽阔的西北山水虽也进入了画家们的写生画面,却没有产生有影响力的西北山水作品。20世纪50年代末,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陕西画家,始探索以革新的笔墨刻画西北和黄土高原景色,出现了像《祁连放牧》(赵望云)、《南泥湾途中》《秋收》(石鲁)等极富新意的作品。与此同时,李可染的南方写生大获成功。这激起一些画家表现北方山水的热情,被冷落近千年的太行终于又重新出现在画家笔端——吕云所的毕业创作《漳河畔》(山水组画,1962年),就是当代画坛最早以传统技巧表现太行风情的代表作。20世纪晚期,又出现了画太行的山水名家,其中最富影响的,当属张仃和贾又福。吕云所与张,贾同画太行,但其作品更能得太行神魄。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三:溪边牧歌34x46cm

漳河畔系列组画之四:太行秋色34x46cm

张仃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同李可染提倡并实践以革新传统山水画为目标的写生,后因转向工艺设计而中辍。"文革"后期张仃重新操笔,以年迈之躯和坚强意志屡登太行,画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多以焦墨对景实写,物象与空间描绘具体,笔凝重而老练,它们向观者展示出太行的沉雄多姿,也表现出画家对北方强悍风格的向往与崇尚。面对张仃的作品,还能感受到流露其笔端的画家个性:"平朴""执着""坚韧""刚毅"。如将张仃20世纪50年代写生和80年代写生做一比较,可见出前者朝气蓬勃,充满鲜活之生意;后者孤独深沉,富于悲壮色彩。在可以自由借鉴传统与西方艺术的新时期,对景写生对画家情感。想象和笔墨的自由表现力的限制被凸现出来。对景写生导源于"真实反映"观念,它可以充实画家对造化的感受与理解,但若处理不好,也会像镣铐一样,钳住画家精神境界的创造和笔墨的自由书写。

太行浩气 220x149cm

苍茫大野 175x124cm

贾又福是吕云所的同代人。他在李可染。石鲁等当代中国画革新家的影响下,选择了太行作为其专攻主题。最初是对景写生,继而创作富于生活气息的抒情作品,约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追求"大美",探索"含道"之境。后两类尤其第三类作品赢得了广泛认可,确立了他在当代山水画坛的地位。贾又福的追求执着而专一,经常闭门索居,读书作画,沉湎于"万物皆备于我"式的内省体验和孤独冥想,从不为市场和流行风尚所动。这种艺术态度及其对深宏、静穆的象征意象和精神境界的求索,在大众化的工业文化产品席卷大地的当代,具有足可珍视的价值意义。评论界对他的充分肯定,不是偶然的。不过,贾又福的探索也面对诸多矛盾和难题,如对山水画精神性追求超越了限度与可能,会不会重新沦入虚空;对象的感性特征被理性化的象征所吞没,可能会导致山水形象的萎缩;制作性的笔墨对水墨画书写性、随机性和意趣韵味的伤害如何解决等。

云涌太行现真骨 68x136cm

古流千载 45.5x69cm

和张仃,贾又福比较起来,吕云所画太行经历了更多的曲折:毕业后曾因工作、教学需要,由组织安排改画人物画、连环画,"文革"期间曾多年被迫停笔。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新潮干扰,在画什么和怎么画两方面徘徊困惑。直到1987年,才重新回到太行主题和近于传统的笔墨方法。十几年来,他的心境和生活逐渐平静下来,一方面画适应市场的抒情小景,一方面进行太行系列的创作:前者尺幅小而后者尺幅大,前者数量多而后者数量少,但后者的质量和水准要优异得多。

元气  69x138cm

群峰壁立太行头 170x143cm

吕云所的家乡河北涉县,位于冀西南的太行深山,与河南林县相界邻,是典型的穷山沟,又是著名的抗战老区。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农村还以米糠为常备粮,食道癌发病率居全国之首。这里蜿蜒曲折的大山和沟壑,刻着吕云所童年的记忆,埋葬着他祖辈为农的父母和先人。他从小看惯了少树多石、浑荒厚朴的山岭,对它们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亲切感和敬畏感。有一次游黄山归来,我问他印象如何,答曰:"像个大盆景,没法画!"这很能说明吕云所的审美选择。在他的眼里,黄山虽美,却不如太行亲近有味,苍茫深宏。能拨动他心弦的不是山清水秀,不是漂亮、奇丽和缥缈,而是苍茫浑荒的秃山大岭。他从那里找到的是一种朴厚的美,一种无法言说的内在共鸣。他前不久说:"一想到太行就激动,一激动就想哭。"这话出自年近七旬,经历了生命的酸甜苦辣的吕云所,是十分可信的。太行的深山沟壑成为他心灵诉求和情感投射的对象时,他的遥远的记忆.他的乡里桑梓之情,他作为太行人的自豪感,他在人生浮沉中尝过的艰辛和沉重,就自觉不自觉地从胸中涌出并深入到图像与境界中。这使他笔下雄浑崇高的太行,具有感性的真实和心灵的色彩,而绝非冰冷的写实描绘,绝非充满人工气的弄情造势。

山月 105x100cm

晚风 67x70cm

吕云所用积墨,也与其内在叙述的要求是分不开的,画抒情小景常用的轻快的泼染方法已不适应宏幅巨嶂之需,也与画家投入的精神内蕴向左。然而吕云所的积墨与贾又福式高度理性化的积墨不同,它流溢着发自内心的颤动和跳荡,与画家的激情(而非理性)密切地牵系着,其积墨的运用深受黄宾虹的影响,但并非对黄宾虹画法的追模。黄氏全力运精于笔墨,尤其是长短线和大小点的积画,一波三折,刚柔得中,随心所欲,无障无碍,以得意得韵得趣的"内美"为旨。吕云所首先考虑的则是造型,结构与境象,笔墨作为造型、结构、境象的"语言"手段,融于其中却又相对独立,讲究力量与韵味,不流于"板、刻、结不失水墨画的通透性。画中太行壮美而又充满了诗意,具有现代感却又保持了传统水墨特性。我喜欢这样的风格,也欣赏这样的创作路数。(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美术史论家)

夜走太行 125x145cm

晓塬 39x46cm

家山云图 200x170cm

北雄之风 136x68cm

清辉泻玉 136x68cm

云涌太行之一 68x68cm

夏荫图 97x56cm

春风绿太行 68x136cm

双牛图 68x46cm

牧归 68x68cm

响泉 70x70cm

故乡月 51x42cm

老来红 85x615cm

太行姑娘 47x39cm

连环画作品

素描 太行作品 山村 23x34cm

素描习作  母子倆 27x19cm

素描 郝懋德大伯 40x32.5cm

速写  沸腾的平炉车间18x26cm


总编辑       肖建华
编 审         李玉林
校 对         董一凡
版面设计    李铭涵





稿件沟通邮箱:


xiaojianhua133@126.com


微信号:yushijujin1234567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重要启事:


本微信公众号自刋发以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书画名家及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一批名画名作名篇,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重要精神,本着服务读者、服务书画家、服务社会的宗旨,经《津门书画家》编辑部商定,近期拟推出以下两项延伸服务项目:

01.个人作品小型专题会展的介绍服务;

02.本刋刊载作品收购收藏的介绍服务。

凡有这些意向的企业、单位、书画家、社会个人,可与本编辑部联系。


联系人:奎子

联系电话:18522409996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

  2024年5月10日

津门书画家
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作品,搭建书画名家与企业家、商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书画爱好者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