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一念 斗胆"偷猎"——著名书法家陈启智回忆恩师启功先生文章之五

文摘   2024-02-23 17:00   天津  

编者按



今天陈启智先生回忆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造反有理”的邪风席卷全国,大字报在“四大”中首当其冲。被郭沫若先生称为,中国当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启功先生沦为造反派抄写大字报的工具,晚年当有人问及启功先生书法是什么体时,先生戏称自己是“大字报”体。


在那个动荡年代,学生学知识也成为了一种“罪过”,只能斗胆“偷猎”。


如此这般,娓娓道来。从陈启智先生的回忆中,我们看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厄运下忍辱负重,那种坚持、那种抗争、那种求知、那种真诚。推荐于此,敬请关注。






书坛泰斗启功先生

著名书法家陈启智先生(本文作者)

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对"四大"知之甚少。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四大"泛滥成灾,甚嚣尘上。"四大"即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而首当其冲的即是大字报。

1966年6月2日,《人民日报》转载了聂元梓炮轰北大党委的大字报,随即"造反有理"的邪风席卷全国各个领域。大字报则铺天盖地,呼风唤雨,掀起一个个"批斗"的高潮。大字报没有任何法律依据和准则,谁都可以书写,谁都可以张贴,而不必负任何责任,可以捕风捉影,罗织罪名,可以暴露他人隐私,可以乱扣任何骇人听闻的帽子,随意上纲上线。任何人都可以被批判、攻击、谩骂、诬陷。大字报中被揭发者的称谓多是:叛徒、特务、内奸、工贼、国民党残渣余孽、地主阶级孝子贤孙、资本家的走狗、走资派、黑五类、黑手、黑帮、黑干将、走卒、马前卒、变色龙、小爬虫、应声虫、狗崽子、跳梁小丑、历史反革命、现行反革命、保皇派……批判语多是: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遗臭万年、毒汁四溅、恶贯满盈、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碎尸万段、狼心狗肺、砸烂狗头、挂羊头,卖狗肉、狂犬吠日、丧心病狂、策划于密室,点火于基层、用心何其毒也、是可忍,孰不可忍、上蹿下跳、利令智昏、痴心妄想、自绝于人民,死有余辜……而遭大字报中伤者,一夜之间便成"牛鬼蛇神",戴高帽、剃头、挨打、游街、抄家、批斗,甚至失去人身自由。到运动的中后期,大字报成了"打派仗"的主要工具。"文革"后,党中央明令取缔了大字报,也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凡是要写大字板的人均可以随时到学校总务处领取大字报纸、毛笔、墨汁;再到伙房让大师傅给打成桶的襁糊。北师大的大字报席棚长达数百米,分布在校园几条主干道两旁,连绵不断,甚是壮观。两三天即更新,有时墨迹未干,即被新的大字报覆盖,毫无道理可言。但无论怎样针锋相对,鸡吵鹅斗,字迹总要清楚,让人看得明白,于是各派以及形形色色的战斗队都安排写字好的人来书写。启功老师恰是在这时被中文系红卫兵组织看中,抄写大字报的。因为老师的字写得既好又快,所以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便沦为红卫兵的书写工具,这实在是时代的悲剧。

庆贺专栏

每逢重大节日,如党的生日、建军节、国庆日,学校各系、各年级乃至教学班都出专栏庆贺,老师称之为"精装版的大字报"。中文系的板报,除了革命小将提供内容外,装潢和书写全由老师完成。老师先把报纸裱糊在木制平板上,再将图画纸裱糊在报纸上面,待干透后,以浅蓝的广告色刷成底色,再用浅红或赭石色画上太阳、松树、梅花、竹子之类的图案,以烘托喜庆又革命的气氛,而后选抄毛主席诗词及红卫兵标语口号式的诗歌或散文,内容以震耳颂歌为主,间或有横踢竖咬、打倒一切的批判,若不看内容,装帧、排版、绘图、书法均十分精美,简直就是绝佳的艺术品。到了纪念日,中文系专栏最受瞩目,老师自己也颇为欣赏。可惜我没有照相机,未能及时将这难得的艺术品拍下来,但我自有我的心路:专栏展出后几天,晚上10点钟以后,我便偷偷下楼,窥人不在,将专栏撕上一片,胡乱折几下,塞到书包里。过一会儿,再撕一片……老师抄写的大字报我也撕过几次,不过因为纸张粗劣,又脆又薄,一旦粘上襁糊,就无法揭下来,只能寻找没粘上糨糊之处,故成功率极低。尽管如此,我还是万分紧张,一旦被人发现,落个"破坏文化大革命"的罪名,后果不堪设想。我是担了被打成"现行反革命"的危险去干的。夏日里有一天晚上12点左右,我从宿舍溜出,来到老师抄写的大字报前,仔细寻找可揭之处。刚揭下一点残片,就听见远处有说话声音,我不敢在灯光明亮的马路上停留,也来不及跑开,只好躲在席棚后面一棵大树后阴影处。脚步声近了,我从席棚空隙里观望,果然是治保处的两个工作人员,其中一个是被我们戏称为"鼠须"的小瘦子。他虽然生得眼睛小,唇际胡子稀疏,有些鼠气。可此时,我却如同鼠类缩藏于暗处不敢动。而"鼠须"却仿佛生了虎威,手持大号手电筒大踏步前进,令我胆战心惊。幸而我躲得快,藏得妙没有被发现。等他们走远了,我才从树后出来,也不敢再揭,赶快返回宿舍。小风一吹,我忽然感到背后阵阵凉意,原来刚才惊出了一身冷汗….

大字报残片之一

揭大字报的事绝对不能让人知道。所以,残片不能在学校整理。周末,我就将残片带回家,关好门,拉上窗帘,在灯下用剪子把字剪下来,贴到一个小图画本上。由于仓促,撕得不齐整,所以剪贴时多不成行,有的是半行字,有的是两三个字,有的就只剩单字了。因为本子薄,很快就贴满了。

后来老师回首往事,称自己的字为"大字报体",还说自己的胆量和气魄都是通过写大字报练出来的。这话中有老师的独特感悟,破墨秃笔劣纸,没有负担,只要内容不出错,不出政治问题就可以自如挥洒,但也有半开玩笑的性质,并不能全当真,应该理解为是对那个人妖颠倒、斯文扫地的时代的一种讥讽。

大字报残片之二

早在"文革"前,启功老师的书法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得到了包括郭沫若先生在内许多专家的赞誉。郭沫若先生曾说,中国当代称得上大书法家的仅四人,即林散之、启功、沙孟海、沈尹默。还有人说,近当代书法家,如果放到魏晋唐宋时期,能与书坛开宗立派的巨擘比肩的,只有启功一人。这个评价并不过分。老师学书"碑帖并重,尤重临帖",他最初学智永的《千字文》和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体,后来又临摹赵孟頫、董其昌的笔法,再后又学欧阳询的刚柔相济,最后学柳公权,强其筋骨。而贯穿始终的则是"唐人写经",特别是"敦煌写卷"。老师在《论书绝句百首》中第十八首的注释中云:"余遂求敦煌石室唐人诸迹而临习玩味,书学有所进,端由于此。"老师自己总结说:"在临习各家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融会贯通和独自创造,我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家之风。我不在乎别人称我什么'馆阁体',也不惜自谑为'大字报体',反正这就是启功的书法。"另外,老师对于汉字结构的理解更是天下独步、无与伦比,所以他从不会写出结构不精确的丑字。我现在写的字之所以能比一般人略好一点,也是完全得益于用心领会到了老师关于汉字结构的真谛。除了书法本身的书写技巧高超,老师还是文化大师。故书法界评论老师的书法:"不仅是书家之书,更是学者之书、诗人之书,它渊雅而具古韵,饶有书卷气息;它隽永而兼洒脱,使观赏者觉得意味无穷,因为这是从学问中来,从诗境中来的结果。"老师的书法,如他的人品学问一样,秀挺,博雅,才气横溢,风流洒脱,带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视觉享受。

老师之书法,可谓独擅胜场,对书学理论研究也最精深,在社会上名望最高,影响最大,因而大多数人都认为,老师的成就,书法当属第一,超过了他文物鉴定、古典文学、古汉语、诗词创作,乃至绘画诸方面的成就。这种认识是否得当?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老师在各方面都具有极高水平,难分伯仲,却是事实。老师曾说过:"我一生用力最勤、功效最显的事业之一是书画鉴定。"原因在于老师熟谙书法史、绘画史,又有对古文字学、古典文学、音韵学、训诂学、历史学、文献学精深的研究,本人又有书法、绘画的创作经验,看到古代名人真迹最多。青年时的老师,跟随贾羲民老师学习书画和鉴定,经常随贾老师去看故宫的书画藏品,而且边看边讲,边听边记。故宫的藏品每月更换一次。如此长年观览、鉴赏书画珍品的机遇,当代恐怕只有老师一人。综合多方面的实力,便使一般鉴定家望尘莫及。又有一次,老师说起自己的"诗、书、画",自认为:诗第一,画次之,而书法居第三位。由此可知,老师对学识的认知超过书法。老师从不收书法方面的学生,只有古典文学方面的学生。对于书艺方面的慕名求教者,老师只是适当指导。盖因老师认为书法不是单纯展示笔上功夫,而在于综合素养,特别是古典文学方面的功力。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名文学家,既要有丰厚的学识,还应有文学创作能力,特别是诗词创作能力,能书自撰诗、词、文。多年来,社会上摹写老师书法的人很多,但无一人得其神韵和书卷气,原因即在于字外功薄弱。即就笔上功夫而言,学书者如果没有像老师那样临写多种字帖,并融会贯通,而只是单纯临写老师的书法,必然会因基本功差而处处捉襟见肘。劣弱不中法眼,乃势所必然。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学古人,勿学时人;要多读书长学问,提高综合修养。在字外功上多下功夫,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

2015年,是我国教师节建立三十周年,也是启功先生逝世十周年。10月10日,即教师节当天。由丁荫楠、丁震执导的电影《启功》公映了。影片中有一个重要情节,即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学生于深夜偷揭启功抄写的大字报。这个人即以我为生活原型。只是影片中的那个学生是造反派的小头目,而我则由于出身问题,连普通的红卫兵组织都拒我于门外,更遑论造反派了。这自然属于影片的艺术加工。但是,偷揭大字报、遭追击、在灯下剪贴,却是不争的事实,我因此得到启功老师更大、更多的帮助也是事实。没想到当年我的一个冒险的学书举动,却给启功老师的人生,也给这部影片增添了色彩。

被我"偷猎"的大字报及专栏残片,其内容、形式及纸张都属于那个荒唐的时代。历史不会重演,这种字迹也不会再现。我手中保存的几张残片,当年无人看顾,于今已成旷世绝品。

满纸荒唐上席棚,

骊龙眠后亮心灯。

求书一念成佳话,

窃喜芳馨得袭承。


总编审         张宝新

总编辑         肖建华

版面设计      李铭涵

                许宏



稿件沟通邮箱:


xiaojianhua133@126.com


微信号:yushijujin1234567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重要启事:


本微信公众号自刊发以来,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各书画名家及热心读者的大力支持下,推出了一批名画名作名篇,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的重要精神,本着服务读者、服务书画家、服务社会的宗旨,经《津门书画家》编辑部商定,近期拟推出以下两项延伸服务项目:

01.个人作品小型专题会展的介绍服务;

02.本刋刊载作品收购收藏的介绍服务。

凡有这些意向的企业、单位、书画家、社会个人,可与本编辑部联系。


联系人:奎子

联系电话:18522409996


《津门书画家》编辑部

  2024年2月23日

津门书画家
多角度、全方位介绍当代实力派书画名家作品,搭建书画名家与企业家、商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书画爱好者的桥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