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乡村 看振兴】双龙:党建引领产业兴旺

汽车   2024-10-20 10:24   重庆  


   

近年来,双龙乡紧紧围绕全县“一主两辅”产业布局,依山就势发展特色增收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抓好人居环境整治,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双龙乡党委书记何英杰说,双龙乡以产业发展为媒,强化党建引领,以推进“一村一品”为抓手,以产业兴旺为目标,积极发展特色种植业,呈现出李子、大米、柑橘、中药材等农产品种植“百花齐放”的生动场景,走上了“党建引领兴产业,产业发展促振兴”之路。



水稻种植
“粗放型”走向“精细化”

10月中旬,双龙乡龟池村的4000多亩水稻全部收割完毕,田间阡陌纵横,将水田分割的整齐有序。

“我们田间设施完善后,从插秧、管护到收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何英杰说,近年来,双龙乡加大对农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龟池村的田间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水稻从种植到收割用上了机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村里通过“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购买加工设施设备,形成生产、加工、销售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了当地水稻产业从粗放型种植走向精细化深加工的蜕变。

比如,以前在收割水稻的季节,村民们通过传统的收割、脱粒、搬运、晾晒,10亩稻谷就够一家人忙碌10多天。现在有了大型收割机,10亩稻谷从收割到运到村里售卖,只需要短短的2个多小时。


龟池村稻谷收割忙。廖唯 摄

“完善田间设施,建设加工厂,改变了产业发展的格局。”龟池村第一书记刘斌说,因为有了加工厂,龟池村水稻产业发展走出了传统模式。加工厂引进烘烤设备,一次性能够烘烤12吨水稻,保证村民收获的水稻能够及时烘干入仓。“老百姓种植的水稻我们坚持收干收尽,并及时烘干加工,让水稻从田间收割在48小时内就能变成商品。”刘斌说。

何英杰说,龟池大米目前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推动着龟池大米从粗放型种植走向精细化深加工的蜕变,也推动了当地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



柑橘种植
“小而散”走向“品牌化”

10月的马岭村,依旧绿意盎然。阳光大棚里,上百亩柑桔逐渐转色,再过一个月就能成熟上市。

“马岭村的柑桔种植基地二期项目,主要栽植品种是金秋砂糖桔。”何英杰说,2021年,基地开始投资种植金秋砂糖桔,通过几年的精心管护,今年已正式挂果,这也是当地柑橘品牌“九黎橙”家族的新成员。

原来,马岭村依托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打造了村集体经济产业,成立彭水县春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种植了300余亩爱媛38号,打造成“九黎橙”品牌。

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庹峰华介绍说,基地立足当地区位优势,打造特有品种,弥补了冬季无本地柑桔的市场空白,让柑橘种植从以前的“小而散”,逐渐走向优质“品牌化”。目前,柑橘进入成熟期,今年预计采摘柑橘5万斤,产值25万元。基地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带动了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10余户脱贫户持续增收。

作为村集体经济的马岭村柑桔基地二期,是对马岭村柑桔产业的完善和补充。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并聘请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专家负责跟踪指导,从而进一步丰富柑桔品种,延长采摘时间和产品周期。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近年来,双龙乡依托当地生态资源等优势,在石漠化区域和荒山荒坡地,打造优质柑桔基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双龙乡不断规划完善产业路等基础设施,一条条产业路环绕在柑橘种植基地,构成了一幅幅壮美的乡村画卷,串联起了村民的致富路,促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整治人居环境
“脏乱差”走向“绿富美”

双龙乡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产品品牌化、规模化,持续打造“彭水龟池大米”“稻鱼恋”“九黎橙”等品牌的同时,还着重抓好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由“脏乱差”向“绿富美”转变,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品质。

据统计,今年,双龙乡在龟池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中,涉及农户134户,改造房屋外立面21000平方米,在庭院整治方面,青砖砖砌栏杆总长1249米,墙面彩绘647.8 平方米。

“该项目对农房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美观度。”刘斌说,该项目结合龟池大米地理商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风貌,营造优美的乡村环境,对双龙乡龟池村人居环境进行改造升级,致力提高农户生活质量,着力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何英杰说,双龙乡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针对人居环境改善问题,集中开展全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乡村建国土办、扶贫办、以及环保水务办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农村环境长效治理模式,配合相关脱贫攻坚政策,激发群众的热情和参与度,让广大村民自觉改变陈规陋习,主动美化家园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代佳兴
作   者:赵  勇   赵应波
编   辑:陈乾敏
责   编:黄智宇
总值班:陈发伦
总编辑:冉显东

彭水融媒
为您提供权威的彭水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