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院 | 我所亲历的大运河申遗

文摘   2024-11-04 16:20   江苏  

我所亲历的大运河申遗

江都  梁明院

作者梁明院女士:江都区仙女镇人。扬州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扬州旅游协会专家组成员,原江都区文广新局副局长、申遗办副主任。

2010年底,当时我担任江都市文化局副局长,江都博物馆馆长夏根林找到我,说国家要组织大运河联合申遗,要求运河沿线各县市区遴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在我脑子里闪过一个词“千载难逢”!


1

梳理江都的运河遗存

2011年上半年,我和夏根林梳理了江都与大运河有关的河道、水工遗址以及古镇等遗存,初步遴选了大运河主线邵伯段;邵伯古运河;横贯江都境内的西汉时期刘濞开凿的运盐河(老通扬运河);宋代即见于史籍记载、明代疏浚的白塔河,向南过长江连接江南运河,向北在宜陵古镇与运盐河联通,再向西至扬州湾头古镇进入大运河;开凿于隋初的扬州至淮安的邗沟东道(老山阳河),始于宜陵古镇的运盐河经樊川古镇向北达于宝应的射阳湖,共5条河道。确定了邵伯、仙女、宜陵、大桥、樊川等5个古镇作为遴选的重点,这些古镇历史悠久,先民逐水而居,古镇因运河而生而兴。

我们开始实地踏访,在不同的河段,步、舟、车交替,沿着古老的河道,穿越历史的风云,在静水流深或垃圾遍野的岸边驻足,在古镇的街巷、码头间徘徊,在史料记载与实体遗存之间相互映证。最长一次,我们曾经从邵伯沿大运河堤,徒步走到与高邮搭界的露筋,沿线遍布的砂石码头、船厂等,在运河岸线上如锯切割;在邵伯古运河边,我们看到居民的生活垃圾占据了一半的河道,在垃圾上搭起了鸡窝和杂物房;在老山阳河穿过的丁沟镇区,两边的垃圾向河中生长,曾经风云激荡的河流最窄处仅一握细流;在樊川古镇,听老人们向我们诉说“小小樊汊赛扬州”过去的繁华,而今却垃圾遍布,闸坝难启。这些往常或许司空见惯的破败不堪,如今却一幕幕堵在心里,欲放不能。

最终我们遴选了上述5条河道及邵伯铁牛、老船闸、大码头、古运河大堤、露筋驿等作为预备名单上报。


经过大运河申遗专家组审核,除了大运河淮扬主线江都段外,邵伯明清运河故道、邵伯铁牛、邵伯古堤及邵伯码头都集中在邵伯古镇,也是大运河沿线列入预备名单最多的古镇。

看到这个名单,我为老通扬运河(运盐河)和白塔河、老山阳河未能入选感到遗憾,于是联系市申遗办,说明上述三条河段与大运河的关系及价值,他们回复说我说的有道理,为此还与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沟通,后来老通扬运河和老山阳河以“大运河(扬州)邗沟东道(老通扬河江都段、山阳河江都段)”进入大运河遗产点的扩展名录。

2

大运河邵伯段焕然重生

根据市申遗办的部署要求,江都也成立了申遗办,我兼副主任,具体负责申遗工作的组织协调。邵伯镇也成立了专班。根据市申遗办的要求,要在2013年8月前完成所有遗产点的环境整治和保护修复展示,我们倒排序时,制定了各个阶段的任务。


刚开始的时候,基层的部门和人员对大运河的价值和申遗的意义认识不够充分。对于生活在运河边的人来说,大运河就是每天司空见惯的河而已,开展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整个申遗过程中,我们提请区政府召开的各种协调会、现场会达三十多场次。

最艰巨的任务是整治环境,制定保护规划,修复遗产并展示,这些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邵伯镇先期投入3.3万元组织上海专家实地测绘,投入66万元聘请东南大学制定《大运河邵伯段技术工程保护方案》。

为了尽快提交项目规划方案,我们当即与东南大学大运河保护项目规划组联系。第二天一早我和邵伯的任忠明、杨传志驱车赶往南京。

那年是中秋节、国庆节连在一起合并放假,也是国家首次高速免费。虽然我们起了个大早,但堵在了高速,原本1个半小时的路程,结果一直到下午3点才到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几个人饿着肚子说明情况,强调时间紧迫,希望专家们能在假期到邵伯实地勘查,否则就来不及了,记得最后申报时间好像是10月18日。

2013年,国家文物局加快了项目的审批和资金的拨付。第二个项目审批很快,2013年1月获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修改方案7月获省文物局审核通过,该项目共获中央财政补助下达资金2005万元。

工程完成后,古运河仿若重生,正值夏日,又是邵伯龙虾旅游美食节期间,昔日龙须沟换了大运河清水,两岸浓荫,荷香阵阵,游人纷至。老百姓从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阻挠,到后来建言献策,主动向外来游客介绍讲解。

2013年9月23日,邵伯迎接大考的日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国际专家来现场评估考察。时近正午,运河边的枕河人家,在干净整洁的古堤上,摆上自家的小饭桌,几个小菜,一杯老酒,大伯坐在树荫下,悠闲自得地喝着,这个场景恰好被国际专家看到,他非常感慨,说这才是真正的大运河,真正的生活。

看到这一幕,我一直紧张的心放松下来,知道这一考过关了。无数的人为大运河付出的努力,难道不正是回归以人为本,回归生活吗?

写到这里,我翻看了当天的微信朋友圈,9张照片一段话:“今天大运河申遗工作终于告一段落。从最初的遗产点踏访、遴选,整理资料,再到做规划、申报项目、工程实施,几年了,今天邵伯迎来了世界遗产专家的现场考察和评估。这份沉甸甸的答卷倾注了多少人的付出与努力……”

3

文化为运河申遗添光增彩

在申遗工作告一段落,等待大考的时间节点上,我想应该为大运河申遗做点文化的事。那时我还兼着江都区文联主席,就与熟识的省演艺集团创作室的资深作家阮云松先生联系,认识了著名作曲家杜小甦。他们深感大运河题材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现实意义,应该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阮云松先生说,大运河是流动的风景画,流动的历史,运河两岸孕育滋生了爱情、劳作的题材,运河上的拉纤,水岸人家的生活,都是几号的题材,他提出以“组歌”的形式形成创作成果,以此写出大运河的魂,我们一致赞同。

我与扬州市文联主席刘俊联系,刘主席大力支持,并牵头联动运河沿线江都、高邮、宝应、邗江、广陵等区县文联,于2013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进行为期五天的题为“大运河组歌”创作行活动。活动在南水北调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处启动。一支年轻的采风队伍,从江都出发,经邵伯古镇,沿大运河经过高邮盂城驿、文游台、镇国寺塔,一路向北到宝应等地。采风结束后,词曲作家们回到扬州,从东关古渡到瓜洲,最后汇集到京杭之心。

艺术家们在邵伯、高邮录制了当地老艺人唱的原生态民歌老调,一路实地看大运河遗产点,听介绍,深入运河沿岸及村镇访谈,与地方文化工作者交流,最后针对“组歌”创作的内容、形式,广泛进行讨论。

阮云松先生多次和我讨论篇章结构及创作内容,最后形成了大型交响音诗组歌《大运河畅想》。经过4年的创作和打磨,文学部分由国家一级编剧阮云松创作,省演艺集团杜小甦、王啸冰、潘磊、崔安强、朱宁、裴子天等中青年作曲家和省内资深作曲家朱昌耀、薛彪、崔新、吴小平分别作曲,2017年4月17日在紫金大剧院演出,成为当年江苏省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交响音诗组歌以《运河日出》为序,第一篇章《悠久的运河》呈现大运河的深厚历史渊源;《沸腾的运河》表现出大运河的大小码头、岸边古镇等繁华景象;《多情的运河》反映运河儿女的生活;《灿烂的运河》呈现一河史册、万世风流,以尾声《运河畅想》展望未来。2017年9月13日,在扬州“2017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期间,《大运河畅想》回到它和大运河的出发地,在扬州京杭会议中心演出。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那天我也借朋友圈留痕:“如果说申遗过程也是一条河,那么我们遇上来参与过,丰富了生命历程和体验,这已足够了。其他如过眼烟云,只有大运河永恒流淌!”所配的图正是大运河组歌采风行一路所拍的运河遗产点。

在申遗的几年里,我与邵伯相看两不厌,虽住在城区,几乎每周都要去邵伯,最繁忙的时候,几乎一周要去三四天。邵伯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我都记得它们的模样。那些日子与邵伯的同道以及镇上的老作家,邵伯秧号子、锣鼓小牌子等非遗传承人也结下了浓浓深情。他们会常常留我吃饭,积极做活动为申遗宣传。

4

后申遗时代我们该做什么?

2015年省人代会期间,我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强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江苏段遗产的保护、管理与利用的建议》。我在想以大运河成功申遗为契机,以世界遗产的标准来保护管理运河,按照世界遗产保护公约的要求,把工作重心从申遗向长效保护管理转变,加快制定和颁布地方性法规,明确管理和执法主体,创新保护、管理和利用模式,形成保护合力,不断提高大运河江苏段遗产保护和管理水平。是后申遗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2015年,我从文化局调任新设立的旅游局,命运又让我与大运河在一起。邵伯原本是江都旅游的重镇,现在有世界级文化遗产的加持,更是旅游发展的未来。

杭州率先成立了“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在国家旅游局的指导下,以美食为载体,组委会历经两个多月时间,走访运河沿岸18个城市,挖掘运河餐饮文化内涵,搜集100多道运河菜肴,精心评选出首批36道运河名菜及其对应的名店、名厨,用“运河三十六味”代表运河城市特色的地方美食,向海内外展示大运河魅力。

邵伯既是旅游重镇,也是美食名镇。我们积极参与了这个活动,并表示愿意承办颁奖活动。2015年7月28日,由京杭大运河城市旅游推广联盟、江都区旅游局主办的2016运河美食旅游发展论坛暨中国运河美食精品展在邵伯镇举行。来自运河沿线18个城市的旅游、餐饮界代表汇聚一堂,推出36道运河名菜,全力打造和推广京杭大运河世界级精品美食之旅。

首次评选出“运河三十六味”分别来自通州、天津、沧州、衡水、德州、聊城、济宁、泰安、枣庄、宿迁、淮安、扬州、常州、无锡、苏州、湖州、嘉兴、杭州。每个城市两道菜,其中就有邵伯龙虾。我们在现场还创新推出和展示了二十四种口味的邵伯龙虾。直到今天,这二十四种口味的龙虾仍然是龙虾界的天花板,深深影响了扬州和周边地区的美食创新和发展。

正如专家们总结的,邵伯是运河遗产的保护典范,是运河水工的精华之地,是运河送水的生态廊道,是运河文化的精神家园,是运河美食的集聚天堂。

丁中广祥听文化
以声音之美,传文化之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