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钊纸媒 | 大胆“丢脸”吧!

文摘   2024-10-30 18:05   北京  

2002年7月7日,《科学时报》刊发了记者就当众讲话一系列问题提问北京大钊素质培训中心校长黄大钊的文章——《大胆“丢脸”吧!》。


原文



一个在众人面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他的机会要比别人更多。如果没有这种沟通与交往的能力,可能会与关乎自己人生命运的一些机遇失之交臂。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果沟通能力差,则会有一种压抑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至少要连续重复二十一次。


日前,在中国科学技术馆的系列科普讲座中,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硕士、我国与人合作交流标准制定专家、北京大钊素质培训中心校长黄大钊做了题为《羞于表达也会失去机会》的讲座。黄大钊是1996年在北京第一个开设“当众讲话与人沟通”训练课程的老师。他的这场讲座被认为是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系列讲座中与观众互动最为热烈的一场讲座,有十多位观众在他的鼓励下,突破自我,大胆走上讲台展示自己。而在讲座进行当中,一些观众已经心潮起伏地拿定主意要去该素质培训中心参加一段时间的自我培训。


问:羞于当众表达是否是现代人的通病?

黄大钊:据本中心的统计表明:95%以上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当众讲话的恐惧。其表现是:不敢开口、不知道说什么和不知道怎么说。能够当众出色地表达,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遗憾的是,在一些场合,当给你表达的机会时,很多人忘记了“说话是自己的权利”。将眼前的机会白白放弃。然而当今社会除了专业能力,在众人面前展现自我的能力已经上升到突出地位。


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通病的呢?

黄大钊: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意思是说多干少说才是真正的君子。“沉默是金,言多必失”,这是老百姓的处世哲学。在这样的传统观念束缚下,“不爱说话的老实人”甚至成为一段特定时期内找对象的一个重要条件。面对与国际更广泛领域的接轨,再羞于表达,更多机会就会失去。

另一方面,现在的应试教育也是制约我们表达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填鸭式教育,课堂上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有些爱提问题、爱思考的学生甚至被当作是“捣乱”而“闭嘴罚站”。不让说就不说了,慢慢失去了发言的兴趣,久而久之形成了表达能力的缺陷。什么叫“语文”,“语”是说话;“文”是写作。然而学校教育重视作文而忽略了说话训练。不是学生没有表达天赋,而是学校教育忽视了这方面,因此,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缺失了“说话”这一重要环节。

再一方面是主观上。人性有两大弱点,一个是自卑情结,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即使很多成功的人士也是如此,可以说天下无人不自卑,只是表现的程度不同。这就造成了当众讲话怕出错,不敢说,怕被别人小瞧了。另一个是求完美情结,自认为在某一个水平上,要说就要比别人说得好,总想把自己最优美的一面展现出来,这恰恰束缚了自己的思路,越想表达的完美,越是有遗憾。久而久之,在自己的心理上造成了压力。


问:当众讲话有没有方法呢?

黄大钊:今年3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英国劳工部方面做了一个文化交流项目,与会专家提出:WTO进入中国后,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核心技能是什么?结果显示,要与国际接轨,所需要的核心技能不是英语,计算机等种种资格证书,而是要求有当众表达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当众表达能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问:当众讲话训练能不能有效果?

黄大钊:心理研究表明:养成一种良好习惯,至少要连续重复二十一次。既然当众讲话是一种技能,遵循这个科学依据,在有方法,有辅导的前提下,经过多次训练,就能克服当众讲话的恐惧和紧张,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训练班上一个叫李玉的学员,刚到班上时,不敢看人,脸红心跳,连自己的名字都介绍不出来,经过训练,现在,在众人面前不仅能侃侃而谈,而且还自己开公司,做老板,她的员工说:就爱听经理讲话。她的这种变化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在这个训练班上,不仅能学到当众讲话的方法、技巧,而且更深层次的是提升人的自信和热忱。


问:当众讲话的突破口是什么?

黄大钊:就要“不怕丢脸”!也就是突破一个“敢”字。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太顾忌自己的脸面了。就像“疯狂英语”李扬所说:“丢脸”是多么珍贵的人生体验,正是因为“丢脸”,让我获得了口才的迅速提高和人格的全面锻炼。请让我“丢脸”!我热爱“丢脸”!


·END·


点“赞”和“在看”,口才越来越好~

大钊口才
Let leaders have great eloquence,24年专注提升国人公众讲话与沟通力,助力您的职场跃升。Since 200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