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1个重磅利好!

财富   2025-01-27 14:01   上海  
微信首页底部菜单留言栏回复“礼包”  “
免费加入“长宽高书院“专项班级


前几天A村村长在发布会上明确提到,“很多人已经进入了过年模式,但大事不过夜,更不能过年,所以我们只争朝夕。”

虽然字很少,话也很简单,但语气和措辞很严厉,间接说明上面对A村的定位开始转变……

指数基金突发利好

随后昨天,证监会突然在长假节前发文,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我盘了下,具体文件要点有4个:

第一,鼓励编制更多创新指数、特色指数,打造“中国品牌”指数体系。

第二,建立股票ETF快速注册机制,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注册。

第三,丰富指数基金产品体系。

文件中明确提到,要积极发展股票ETF,全面做优做强核心宽基股票ETF,推出更多红利、低波、价值、成长等策略指数ETF。同时,稳步拓展债券ETF。

对场外指数基金也要大力发展,加大普通指数基金、ETF联接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的供给力度。

第四,降低指数基金投资成本。

免收ETF上市年费,推动降低或减免做市、登记结算、指数使用等费用,调降指数基金运作成本。

这个《行动方案》意味着,国内大指数基金的时代要来了!

其实,经过近两年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国家队的重磅加码,指数基金的规模已经超过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根据iF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被动指数基金的规模为3.96万亿,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为3.44万亿。

主动和被动谁更好?

我认为,主动和被动的思维不太一样。

主动管理基金,看的是中长期超额收益。

被动指数基金,看的是风格不漂移,要的是确定性。投资时,定位更多是确定性点位低、估值低,不是未知和不透明,以及费率低、成本低。

就近几年市场环境变化来看,前几年偏主动,近几年偏被动,未来可能会像欧美那样被动型更多。

客观的说,其实主动和被动都是工具,没有谁好谁不好,各有优劣。

另外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投资这件事也很简单,只是简单并不意味着平凡,和自己的人性对抗、坚持做长线逢低买入,这才是最难的。其他时候,大致把握市场冷热、估值水平、市场情绪,已经足够了。

如果总想投最嗨的基金、最好的基金经理,以及看的太多、想的太多,反而乱花迷眼、追涨杀跌。

因为在行情杀跌、低迷之时,几乎全是负面信息,很难有正面看好信息。火热时,则刚好反过来。

仍在深坑的13只基金

注意,我不是说一定看好谁不看好谁,也不是说买谁不买谁,我们不是争执这些。而是我们需要有自己的独立冷静认知,不被乱带节奏。

感觉我在这方面做的还行,经常跟大家做一些逆人性分析。

当然,也很痛苦。因为被喷过很多次,阅读和关注也受到一些影响。但事后又常常证明我是对的。

是选择热度、流量和顺利?还是选择冷门、稳健和被骂?

每个人会有不同选择,我也在问自己……

回顾近两年,我跟大家多次挖掘“低位、低估、超跌”基金名单,下图是2024年年初跟大家选的,确实写到了很多机会,甚至恒生科技、券商和大金融押到了行情主线。

有最新版的吗?
综合对比最新估值和点位后,目前性价比高的,有7类、13只指数基金:恒生医疗、港股创新药、800医卫、中证农业、800地产、光伏、豆粕。
具体分析和观点,详见昨天这篇《这13只基金,仍在深度洼地》。
具体7类13只指数基金的名单,我放在一个表格里了,需要的后台发送“超跌”,加小助理获得。

市场投资实战班

2月10日开课!


蔡经理和夏夏带学,群内每日剖析市场行情;解读重大财经事件与资讯,独家呈现板块热力图,助您在宽松的投资环境中抢占先机,长按海报二维码报名,快来加入吧!

风险提示: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

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阅读原文" 领大礼包,走出理财第一步


好买研习社
好买研习社是好买基金旗下内容陪伴的平台。好买财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成立于2007年,旗下公司分别获得私募管理人牌照、香港证券1/4/9号牌,以及第一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以享誉业界的研究和风控,为投资者提供产品优选及大类资产配置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