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中研究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文摘   2024-10-26 20:39   内蒙古  


文 |叶继永,王朝辉,李哉平
编辑 | 月如洗

研究方法是实现研究目的的工具和途径,如“桥”似“船”。只有依据课题研究目的、结合研究条件、追求方法互补,才能找到合适的教育研究方法。

如何在课题研究中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并准确把握其使用规则和限度,这是一线教师在科研活动中经常遇到的困惑。为改变课题研究中研究方法的认知缺失与乱用、误用的状况,提高教师选择方法的科学性,下面我们就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做一探讨。

01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

我们要在熟知和理解常见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首先从课题研究目的(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出发选择研究方法。研究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研究方法应与课题研究目的相匹配(见表1)。

从研究目的看,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和文献法虽然都以“了解客观事实”为目的,但是又有所不同。观察法适用于自然状态下对教育现象真实情况的获取,不适用于对研究对象施加影响的研究;调查法适用于研究者从被调查者那里获取观点、态度和建议,不适用于对研究对象实际行为的了解;文献法适用于对已有事物记载的研究,不适用于现场操作的活动研究。研究者只有明白各种研究方法的特征和功用,这样才能从研究目的出发寻找到匹配的研究方法,才会达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效果。

表1 目的与方法的匹配性

下面以“小组合作学习”系列课题为例(见表2),说明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表2 “小组合作学习”系列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

02 结合研究条件调整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研究目的。其次,研究者本身的条件、研究对象所处的现实状况、所拥有的研究基础以及研究环境等因素,也将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取与舍,正如对于工具的选择,讲究的是得心应手。

(一)与研究者的自身基础和能力相匹配

在选择研究方法之前,研究者一定要详细了解每种研究方法的概念、适用范围、类型、方法使用的步骤或规则、注意事项、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局限等。在选择研究方法时,研究者要注意该方法是否契合自己的价值观念、科研能力与工作特点等。因为研究真正展开最终要落到研究者身上,研究者自身的研究素养及能力终将会影响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于研究者而言,可能某些研究方法“跳一跳也难以摘到”,如专业要求相对较高的实验法或较大范围的社会调查等,需要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研究方法适时做出调整。当然,随着研究问题的调整,研究目的的修正,研究方法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须保护好研究对象的权益

教育科研是涉及人的探究活动,其研究对象(被试)通常是师生及相关者,是活生生的人。研究者应把研究对象当作研究的合作者,而不能当作研究的牺牲品。他们的自愿接受、隐私保密、公正对待和劳动回报等权益要得到保护,并要充分考虑研究对他们造成的显性和隐性影响。如教育实验法的“无关变量控制”研究可能需要重新分班,这就要征得学校领导、搭班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支持。若对被试个人隐私保密不慎,参照组选择和测试使用不当,以及研究结果误用,都会对研究对象造成不利的后果。

(三)要顾及研究所处的现实环境

一是学校拥有的物质和财力条件。如传统观察法在现场借助肉眼并采用手工的纸笔记录,而现代观察法是借助摄像机或微格等高科技手段,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的信息翔实。若研究者所在学校缺少这些设备,则很难用现代观察法进行研究。二是学校拥有的研究基础和合作氛围。如研究者所在学校缺少科研同伴合作氛围,又缺少科研专家引领,不宜选择难度较大的研究方法。

03 追求研究方法的多元组合与互补
实际的教育科研活动中,我们需要选择多种研究方法解决一个研究问题,或者一个研究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加以解决。研究者必须明晰、细化,确定研究问题的要求和研究对象的规模。

对于相对复杂的研究课题,先从研究问题中分解出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系列子问题,再选择与每个拟解决子问题(即类似“子课题”的研究目的)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如图1)。这是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分解过程,大大方便了研究方法的选择,也说明该问题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组合才能合力解决。

图1 相对复杂的课题研究方法列举

课题研究也有可能需要“从局部到整体”整合分项的各式研究方法。整合时既要注重各种方法相对的独立性和阶段的匹配性,又要注意各种方法的相互联系及运用过程中的综合性。如行动研究法本身就是多种研究微方法的集合体,其中四个环节可能用到的方法有:“计划”-调查法,“行动”-局部(准)实验法,“考察”-调查法、观察法及测量法,“反思”-经验总结(如图2)。

图2 行动研究过程中多种微方法整合

当然,有时还要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要求,需要各式研究方法的相互印证。如要了解全校所有小学生的礼仪行为规范情况,因是大规模的描述性调查,可选用抽样的问卷调查。再者,仅凭单一的结构化问卷信息难以全面正确获取相关的信息,需要教师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深入的访谈,才能全方位准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

事实上,在课题设计与申报阶段中,常要用到文献法(增加知识储备、掌握研究行情)、调查法(基于现状,尽管是摸底的),不过事前的方法运用一般不必在研究过程中加以说明。

教育研究方法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选择研究方法时要遵循“综合考虑,合适的就是最好的”原则,并追求某种方法对于特定问题的适切性。

PS:本文转载自社科学术圈,整理自教育科学论坛 2021,(10),37-38;作者:叶继永,王朝辉,李哉平,浙江三门县心湖小学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宁溪镇中心小学,浙江台州市教育监测与科学研究院,如果转载请指明出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欢迎关注老踏小号青椒计划UP

与百万高校青年教师一起向上发展





青椒计划UP
帮百万高校青椒系统提升教师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