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
2024 聚力推进“八个新突破”
聚焦城乡融合发展,在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上攻坚发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实践,在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连日来,记者深入我市城乡,走访多个区县、镇街与村庄,与农业农村部门干部、基层工作人员、企业代表以及农民群众深入沟通,探寻城乡融合发展背后的故事与亮点。
创新探索 构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体系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我市创立全国首家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
记者近日从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了解到,自去年起,我市在充分借鉴其他省份先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等改革机遇,对交易品种进行扩充。
原本8类12种交易品种,已拓展为4大类21项,涵盖闲置农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权交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等多个领域。
面对改革过程中无上位文件支撑等难题,西安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多部门,在短短4个月内出台了10个相关政策文件。这一举措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的规范化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例如,在灞桥区、高陵区、阎良区等改革试点区域,积极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安置房租赁交易等品种交易,实现了多个类别“零的突破”。
交易活跃 激发乡村资源新活力
记者注意到,在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上,各类交易项目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乡村资源的盘活与增值提供了广阔空间。
今年6月18日,灞桥区狄寨街道塘村将一宗8.298亩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在交易平台上,挂牌价795万元,出让期40年。经过43轮激烈竞拍,最终以1010万元成交,溢价215万元。这一项目的成功交易,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实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提供了重要的实践案例。
蓝田县东代寨村的案例同样引人注目。8月15日,该村将50亩集体“四荒地”在平台上出租,底价每年100元/亩,租期20年。经过15轮竞价,最终以270元/亩成交。
东代寨村村干部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这些‘四荒地’一直闲置,没想到通过交易平台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为村集体增加了不少收入。”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已成交项目143宗,累计成交金额6.92亿元。这些数据背后,是乡村闲置资源被充分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得到极大增强。
完善体系 保障交易规范有序
为确保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健康稳定运行,我市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交易服务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通过上下联动,组建了下辖9个子公司和1个分公司的运营架构,形成了“市、区县(开发区)两级交易,市、区县(开发区)、街道(镇)、村四级服务”的城乡融合要素交易服务体系。
记者在灞桥区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了解到,这里由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与灞桥区共同出资组建,以市场化方式促进城乡融合要素流转交易。
在交易管理方面,我市采取“六统一”(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交易结算、统一交易监管)的管理方式,有效提升了要素资源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城乡要素交易信贷支持难问题,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与秦农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要素市场交易主体提供 26类个性化定制金融产品。
在此基础上,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现已开展现场观摩会2场,培训活动133场,覆盖16个区县(开发区)146个街道2000个行政村,共计4300余人,并且通过网络等平台,“线上+线下”对“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相关政策进行宣传解读,提高了社会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基层治理 筑牢融合发展根基
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我市注重基层治理创新,将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作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
以灞桥区为例,这里把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作为农村“三资”清理、整治和利用,以及防范基层“微腐败”的关键举措。据了解,灞桥区充分发挥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的作用,形成集体“三资”合同“清理、整改、入场”闭环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监管运营服务中心定期向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推送《合同到期提醒函》,将交易市场出具的交易鉴证书作为“三资”合同闭环管理的依据。未进入平台交易的,不予办理账务出账、入账程序。
灞桥区相关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种模式,能够有效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让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更加透明、公正。”
案例典范 彰显融合发展成效
在西安城乡融合发展实践中,涌现出了众多成功案例,生动展现不同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长安区,这里的闲置农村住房和宅基地使用权交易项目成果斐然。3月22日成交的8宗项目,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206万元,盘活后的闲置农村住房将被开发为民宿项目,预计每宗可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人,增加工资性收入约3.6万元/年。当地一位参与民宿项目开发的群众高兴地说:“以前闲置的房子没什么用,现在通过交易平台租出去搞民宿,我们不仅有了租金收入,还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越来越好!”
在灞桥区,十里铺街道草北社区的安置房租赁交易项目也亮点颇多。
面积达26363.79平方米的商业裙楼流转年限19年,起拍价21元/平方米/月。经过4轮竞价,最终成交价为26元/平方米/月。该项目成功解决了集体房屋、商铺等资产长期闲置、资产低估等问题,为集体大额资产交易提供了范例。
不难看出,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在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将继续深化这一创新实践,探索更多城乡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贡献更大力量。”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有限公司负责人贠涛表示:“相信在不断的探索与努力下,西安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为其他地区提供更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来源:西安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