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师傅,我们到了大庄河村,就在曹妃甸和乐亭交界的公路这儿,前面冒出三条岔路,我们要往那边走呀……”
腊月二十五,年味越来越浓,车子在曲折且颠簸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此时,天边泛起熹微晨光,轻纱般的薄雾笼罩着大地,周围一片寂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远处采油站内“石油红”忙碌的景象。这是陆上作业区最偏远的一个井站——南70中心站。
这个站孤零零地矗立在大清河盐场腹地中央,管辖着4个采油平台49口油井,日产液900多方,见证着采油人的坚守与付出。
“越是逢年过节,咱身上的责任就越重,工作上半点儿都马虎不得。”郭涛边说边利落地把皮带、管钳等用具放置到他那辆精心改良过的巡井三轮车上。
郭涛是陆上作业区第二工区南70中心站的站长,今年,他要在这大清河盐场度过第10个春节。十载春秋,常年的风吹、日晒、海盐蒸,让岁月毫不留情地在他的面庞刻下痕迹。
油井24小时生产不断,从大年三十到初五,郭涛一直都会值班。与他搭档的是两对夫妻,他们配合默契。这个井站也成为最让领导放心的井站之一。
就这样,郭涛开着他的“坐骑”开始日常巡检。作为经验丰富的站长,他刚到南 71 扩平台,就敏锐地察觉到一个井口抽油机的皮带出现了老化迹象。只见他和同事默契配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拉下手刹,移动电机,熟练地取下老化的皮带,换上崭新的皮带,最后按照 “四点一线” 的标准精准调整皮带松紧度,整个操作一气呵成。
“巡检、取样、维护设备,这些都是我们每天的工作。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一旦油水井和设备出现隐患而未能及时发现处理,就会直接影响生产。” 郭涛在工作间隙说道,言语中透露出对这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谈及过往,郭涛不禁感慨道:“和前几年相比,南 70 中心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是拉油作业,现在改成了集输模式,高效又便捷;过去手动填写报表,繁琐还容易出错,如今数据自动集成,精准又迅速;平台曾经坑洼不平,到处是石头,如今铺设了平整的钢渣,不仅看着舒坦,工作起来也更顺心。这些改变实实在在地减轻了我们的工作负担,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安全生产上 。”
一趟巡检下来,跑了两个半小时。沿大清河盐场的小路往回走,郭涛介绍说,前几天,区领导派车送来了过年的食材,今晚准备包饺子,在这偏远的小站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午后的阳光奋力穿透着层层云雾,光影交织间,郭涛那挺拔坚毅的身姿构成一幅剪影。那剪影,不仅仅是一个石油人的轮廓,更是十载春秋坚守的具象,承载着无数个日夜的辛劳、执着与对石油事业的满腔赤诚,仿若在无声地讲述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拼搏故事,深深烙印在这片无垠的盐场上……
图文:王祥 姚可心
平台编辑:羽辰
责任编辑:喻璇
统筹:王祥
监制:左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