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初中生遭3名同学杀害埋尸案(“邯案”)宣判,判处主犯张某无期,判处从犯李某二十年监禁,判处嫌犯马某无罪释放。根据刑法法条,十四岁以下未成年人(主犯、从犯和嫌犯皆13岁)不适用死刑,“邯案”判罚已是顶格惩处。
不同于“邯案”发生时的“人声鼎沸”,媒体、平台、专家悉数上阵,包括央视,对案件发生细节、嫌疑人受害者情况、公安刑侦办案过程进行全方位报道,从留守儿童、校园霸陵、农村教育、未成年人性格养成等各方面展开剖析,从案发到嫌疑人被抓捕归案“邯案”铺天盖地“轰炸”全国人民一个月有余;相反,“邯案”最终宣判只有一信息推送,不要说央视和大媒体,就是网络和自媒体都罕有提及,本来案发时议论最火热的短视频,也看不见对“邯案”宣判的解读了,专家、学者全部不见,难道我们真如鲁迅先生说的——我们是“最冷漠的”?
这么讲有点“背刺”龙族,可是对于龙群众来说,“邯案”宣判也真没什么可议论的。对罪犯、嫌犯实施抓捕都谈不上,都是未成年人,连逃跑行为和动机都没有;案件过程无懈可击,公安按制度办案、检方按规定诉讼、法院按法条审判,整个过程无比“丝滑”、丝丝入扣。至于深挖犯罪成因、如何采取防范措施、修改或者增加法律法规、甚至改进校园管理结构和制度这些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类似案件再次发生的,龙族群众都没有兴趣,龙群众也知道,不会因此改变,索性就不讨论了。千年秦制下,龙群众进化出了厚厚的“叠甲buff”——冷漠,只要不说、不想、不议论,就可以当没发生。
==——————————————==
“邯案”是校园霸陵,张某、李某是罪犯,王某是受害者,这是法律上的定性。事实上,张某、李某也是受害者,这俩未成年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坏种”,其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在适当环境下发酵、发展和进化来的,不然张某和李某怎么不在社会上犯罪?不在家里施展暴力?张某在实施犯罪后,可是老老实实继续回家,案发后也是听从家长安排配合或者不配合案件办理,哪里有面对同学王某的凶残狠毒、泯灭人性?
张某李某就读的学校环境才是他们“变异”的主因,校园对学生保护不到位,对学生个人权利不重视,对霸凌行为没有管理手段更没有管理动机,才是“邯案”发生的原因,张某李某触犯刑律,按律法判处,但关于校园对于霸凌行为的“纵容”和“无视”,应该有更深刻的反思。
==——————————————==
龙群体有个观念:孩子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纠纷是“孩子的打闹”,不用当真。这是面对校园霸凌时的文化“暗网”,遭受校园霸凌的学生家长找到学校,为自己孩子讨说法,不要说施霸凌父母会这么搪塞,就是学校老师都会持这种看法,围观龙群众还会觉得学生父母“事儿多”、“不识逗”,这种“孩子打斗是闹着玩”的大网洒下来,能够让想“较真”的父母三思而“不行”。
龙群体对为成年人权力漠视是全方位的,本想“较真儿”的父母败下阵来,就是对未成年人权力的一种漠视,亲生父母都这么看,更何况其他人?要是成年人受伤害,家人会半途而废?
亲生父母如此,学校师长更如此,这么下来校园里“孩子打闹”就被默许了下来,要知道人性里是有恶的基因的(也有善的),“孩子打闹”被默许,可以借助“孩子打闹”实施校园霸凌的“恶”就发生、发酵、生长。
可能有人说,这是学校师长“好心办坏事”,师长们爱护孩子,对学生“欺负”学生的行为没有看那么重。这么说初听起来合理,可经不起推敲,当学生让老师不高兴了,当学生挑战了师长权威的时候,校园师长的“爱护”就不见了,相反,对学生的惩罚是非常重的,有时候学校师长对学生的惩罚都可以称为残忍:
湖南中学语文老师李耀祖,仅仅由于学生章静在其上课时走神,就对章静进行暴力殴打,导致章静最终死亡。
安徽省六安小学老师靳某,因为学生不好好听课,多次对学生推搡、打耳光、揪头发,甚至用衣服蒙住学生头部旋转来惩罚学生。
山东莱西职专班主任于某,借教育学生为名,对多名学生殴打、虐待,不仅使用木棍、铁片抽到学生,还把学生当成活靶子拳打脚踢。
这样的案例和报道,龙群体“所见多矣”,这也是“邯案”发生后龙群体热烈讨论的原因。这其实就是校园里早就“见怪不怪”的对学生权力的漠视,“始作俑者”就是学校、老师,当然社会上的家长们也有份。校园对学生“私权”漠视的原因是,对学校维护“威权”传统的惯性使然,在维护“威权”的内核基因催动下,发生了一起又一起对学生伤害的骇人听闻的事件。
涉“邯案”那种农村学校对学生权力漠视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学校管理人员和老师一次次“整顿”纪律、一次次“教育”学生的示范作用下,很容易让张某、李某这样“胳膊粗”的学生觉得,原来占有优势地位就可以对“弱者”进行侵犯,受害人王某这样的弱者活该就该经受校园霸凌行为,这种行为再在“孩子打闹”保护下不受惩罚,“邯案”悲剧就不可避免了。
可不要觉得校园维护“威权”传统受害者只是王某这样的“弱者”,强者和弱者在这样环境下极易转化,谁又能说罪犯张某和李某以前不是弱者,是在观察到强者可以欺凌弱者,或伸张“私权”吃“瘪”后,愤而走上“图强之路”?
==——————————————==
1999年4月20日美国科罗拉多州杰佛逊郡,这座坐落在巨大的落基山脉向东延伸的山地县城里的哥伦拜恩中学校园内,本该享受正午山城阳光的师生们,正陷入一场人间恶魔的杀戮之中。
俩名哥伦拜恩的高中生持枪正在校园里无差别杀人,他们冲进师生聚集的学校食堂,举起冰冷的枪口,冷漠的扣动扳机,随着有人中枪倒地以及鲜血喷涌而出,学生们惊骇尖叫、四散奔逃,两名杀手随即把枪口对准人群冲向的门口,扳机扣动学生一个个的倒下,学生们又奔向可以翻过的窗户边,杀手再次把枪口对准窗户,枪声响起,学生们又一个个的倒下。
短短十几分钟时间,整个哥伦拜恩高中就已血流成河,惨叫声、尖叫声、呼喊声不绝于耳,无数师生惨死当场,哥伦拜恩高中上演了一场现实版夺命大逃亡。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校园霸凌案——“哥伦拜恩高中大屠杀(哥伦案)”,大屠杀发生以后,奇诡的事发生了,受害者家属谴责的不是两名凶手——埃里克·哈里斯以及迪伦·科莱博德,而是把学校校长、老师以及当地警方以及学生家长告上了法庭,认为他们才是本案的罪魁祸首。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埃里克和迪伦这俩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从不迟到早退,听老师的话,听父母的话,老老实实听课,认认真真写作业,跟同学都是和睦相处,从来没发生过打架斗殴,俩人学习成绩出众,举止文雅得体,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1996年俩人都进入了哥伦拜恩中学,成了同班同学,他们遇到了麻烦。科罗拉多坐落在落基山脉向东的山坡上,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山地峡谷景观,最有名的就是科罗拉多大峡谷。这里峰峦起伏、气势磅礴,非常适合攀岩、登山、漂流、划船等惊险刺激的冒险运动,崇尚力量和冒险的粗粝彪悍甚至野蛮的作风在科罗拉多蔚然成风,这股“风”当然也吹进了哥伦拜恩中学。
埃里克和迪伦这两个“乖乖仔”,成了哥伦拜恩中学同学们眼中“弱者”,他们单薄的身体无法对抗时时炫耀肌肉的其他中学生们,艾迪克和迪伦在学校经常遭到来自同学的嘲弄和排挤,有时候还会有同学用直接武力的方式侮辱他们。
埃里克和迪伦面对侮辱心中充满愤怒,然而懦弱的性格让他们没有反抗的勇气,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包括穿“凶霸霸”的衣服来扮“酷”展示自己的强大,但都没有效果,反而招来了更多的嘲笑和欺辱。
埃里克和迪伦也去老师和校长反应,但他们并没有受到身体上的重创,老师也懒得去管,久而久之埃里克和迪伦内心的仇恨开始堆积,这种仇恨越积越深,他俩开始对整个学校都产生了恨意。
事实上,当埃里克和迪伦扮“酷”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仇恨所改变,他们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们,他们已经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了,他们在仇恨中“异化”了。
1998年1月埃里克和迪伦陷入了一场官司,警察起诉他们撬车偷盗车里电子设备,他们俩一再表明自己没有偷东西,但警察就是不信,因为他们是学校里的“坏孩子”。最终警察把埃里克和迪伦送进少年管教所对他们进行劳教,本来的“好孩子”成了少年犯。
等到埃里克和迪伦从管教所出来,他们的生活跌入了谷底,在学校遭到了更大排挤、更多的欺辱和霸凌。
在一次次的被同学欺辱和被老师漠视中,埃里克和迪伦逐渐“黑化”了,他们有了报复的打算,他们心里的恨意开始吞噬他们。
当被警察和老师们冤枉“撬车贼”的时候,他俩就开始计划复仇行动了,他们家庭优渥怎会去偷盗别人的车里东西?然而,他们在老师和警察面前放弃了争辩,他们在管教所表现非常好,一切都像回到了原来“别人家的孩子”的时代,他们向警察保证改过自新,绝不会再犯。
==——————————————==
事实上,埃里克和迪伦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他们决心报复,他们从劳改所出来后,在日记里写道:“我要杀光所有人,我要让所有人都付出代价!”
埃里克和迪伦开始大量购买枪支,苦练射击技巧,还学会了制造炸药,经过一年的准备,在1999年4月20日——希特勒诞辰这一天——穿着他们扮酷时候喜欢的风衣,实施了这场KB屠杀行动。
11:30分左右,埃里克和迪伦一身风衣来到学校餐厅,先在餐厅周围放上自制炸药,再从后门悄悄进入,紧接着,二话不说,对着一名男同学开枪,这名男生当场送命,随着这一声枪响,拉开了哥伦拜恩大屠杀的序幕。
最终,“哥伦案”共造成13人死亡,24人受伤,受害者中只有一名教师,其他都是学生,据后来学生回忆,当枪声响起的时候,老师们都选择了第一时间逃离,除了遇害的那位教师。
哥伦案后,杰佛逊这座小小县城被一股悲凉气息所笼罩,很长时间县城的人们心里都一层阴霾,娱乐场所暂时关闭、超市暂时关门、酒店暂停营业,人们聚集在学校不远处的公园里,摆上鲜花、蜡烛和海报,悼念死去的亡魂,细细反思发生的一切。
==——————————————==
几天后,当地《落基山》新闻社收到一封来信,来信作者就是埃里克和迪伦,他们在来信中讲述了哥伦案发生的前后,特别是他俩的心路历程,这才让哥伦拜恩大屠杀的原委大白于天下。
埃里克和迪伦1998年那次“撬车案”后,就开始谋划校园枪击案了,而且这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俩从来没有掩饰过作案意图。
1998年3月开始:
埃里克和迪伦在网络和现实中多次发布杀人言论:“我等不及啊,要杀了你们”、“我要枪射杀一切我看到的人!”。
埃里克和迪伦在网上陆续发布罐装炸弹的测试结果,以及他们用真枪练习设计的视频。
埃里克和迪伦在5月威胁过一位同学,称自己有枪,早晚要杀掉他,这位同学母亲选择立刻跟老师沟通并报案,还在网上下载了埃里克和迪伦关于杀人的言论视频,交给了学校。
这些言论和视频哥伦拜恩中学很多学生都知道,也传到了老师耳朵里,可是从来没有一位老师放在心上,老师们觉得埃里克和拜恩是性格软弱的家伙,不会真的拿起枪杀人的,哪怕那位同学下载的杀人计划来到面前的时候,哥伦拜恩中学老师们还是选择了无视。
==——————————————==
这就是“哥伦拜恩大屠杀”始末,如果哥伦拜恩中学老师们的冷漠导致案件发生,“邯案”发生背后也一定充斥了校方的冷漠,张某和李某对王某的欺辱不会一开始就如此残忍,一定是在校方默许下,逐步升级、逐步加重,从简单的秀肌肉到推搡,从言语的欺凌到身体上的伤害,这个过程不会短时间完成,张某和李某都需要在一次次霸凌中测试对方的“服从度”,只要有老师阻止霸凌打断“测试”过程,就有很大可能阻止惨案发生。
但是,不论是哥伦拜恩中学老师们,还是“邯案”的中学老师们,都选择了冷漠以对。
==——————————————==
跟龙群体不同的是,哥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后,美国社会再也无法忍受校园霸凌现象。案发当年,1999年科罗拉多州就通过了《反校园霸凌法案》,陆续美国各种都通过了反霸凌法案,在2016年蒙大拿州议会表决通过反霸凌法案,至此,美国所有州都颁布了类似法案。
《反霸凌法案》正式明确了校方的责任,并赋予了校园惩罚霸凌权力,在《反霸凌法案》赋权下,美国各个学校都采取措施,对学生霸凌采取“零容忍”,一旦学校出现霸凌现象,校方立刻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做到直接开除。
当然,根据《反霸陵法案》,如果情节严重,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按成年人判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