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东地缘流变中看“中国公祭日”和“南京大屠杀”

财富   2024-12-14 00:03   北京  

今天中国公祭日——1213日,全体中国人心向南京,87年那场惨绝人寰的人间惨剧,展现了日军侵华的暴行和法西斯主义对全人类的伤害,都该记住人类的苦难,铭记历史,缅怀逝者,愿世界再无战火,家国皆安。

美国华人女作家张纯如,原籍江苏江阴,花了三年时间,采访无数大屠杀幸存者,根据亲历者叙述记录了大屠杀的悲惨经过,让我们能够不忘那段历史,激发我们向往和平。而张纯如在写作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人性压力和精神困扰,无法接受人类内心幽暗和暗黑曲折,张纯如在2004年选择自杀,以此来逃避这无可救药的人类族群。

人类内心幽暗是幽暗,但也有发展流变和迭代过程,按照古典自由主义大师约翰·洛克假设,人类在自由和自然状态,遵守自然法和自然道德,人性本恶是不成立的。我们不能因为有效政体要从人性本恶开始,那是预防最坏发生,并不是说人性本恶的,更不能说一个人、一个族群天然就是恶的,虽然这么理解历史容易,写教科书简单,可那不是事实。连美术生都过羞涩的青春,连慈父在格鲁吉亚乡村都懵懂纯良。

壹,

读“第二次中日战争”的时候,——更愿意这么称呼,而不是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总有个疑问:日本侵华日军在19377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占领北京城,佟麟阁将军一战成仁,这时候日军为何不顺着华北大平原南下,反而聚集上海,一个月后发动淞沪会战?

所有北方民族占领中原,都是从北向南进攻的。一路是走冀北直奔中原,一路是走山西过黄河包抄洛阳,完颜宗望和完颜宗弼就是这么分兵灭北宋的,还有一路是从陕北进四川,从湖北和荆襄迂回中原,忽必烈就是走这条路。这是成熟进军路线,而且有大量经验可以借鉴。不能说日本人废物,就算日本废物,还有“饮刀成一快”之流。

后来研读材料多了,发现有两个原因。第一原因是现实条件变了,北方民族的后勤物资在东北或内蒙大草原,忽必烈能走“反向雪山草地”,因为他大本营是在大漠,别人走不了这条路,日本人更走不了。

大金和大清能走的山西路线日本人也走不了,因为大金的大本营在宁城,大清大本营距离宁城也不远,后勤补给可以从宁城进入绥远,顺着太行山就南下了。而日本后勤从朝鲜过来,不可能再回头向北向西运到大漠南下。

这么看只有从北京南下这条路了,这也是日本人先经营好东北后,再发动七七事变的原因,他们本来是想从华北南下的。但是,日本占领北京之后,发现他们走不了河北这条路。因为这时候黄河跟完颜宗望那时候不一样了,黄河向北改道了,只要蒋介石利用黄河做文章,马上就能在华北大平原上把日本人一分为二,1938年蒋介石用炸药炸掉花园口,黄河下游一片泽国,就是这个思路。这个想法不是蒋介石一时的想法,也不可能只有老蒋看的出来。

另外,日本军队也没有必要从冀北南下,因为科技水平不一样了,铁路来了。当时中国有二横二纵四条线贯穿全国,三条线都是铁路线,这四条线是中国政治生命线。从南到北两条线是津浦路和京汉线,这两条铁路保证了占领北京和占领武汉、占领南京是一样的,并不需要机械化师团开着坦克、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路过华北大平原了。

两条纵线分别是陇海线和长江水线,陇海线最有效,是唯一一条可以到达西部的线路,还是刚才的问题,只要蒋介石炸掉花园口或者洛阳小浪底,陇海线就废了,蒋介石把陪都设在重庆,不可能留着陇海路,不然日军就可以从连云港登陆直奔凉州,然后行三国故事,走邓艾路,去抄老蒋后路。

所以,从进军路线看,日本占领北平后,只有长江水域需要征服了。并不存在蒋百里高瞻远瞩,蒋介石胸怀锦绣,主动选择在上海交战,让日本战略从南北向东西,没有这回事,蒋介石死命打淞沪会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争取国际援助。

当时蒋介石也难,我们都说老蒋是美帝支持的,事实上,美国支持老蒋的时间并不长。同盟会起步资金是夏威夷的华人资助,有段时间太难,孙大炮都去餐馆打工了。后来同盟会和光复会合并,帮会和日本都提供了支持,甲午战争后,大清和日本关系和好,日本驱逐了大炮和黄兴,日本的支持就没了,后来辛亥的关键时刻,孙大炮为了维持南京临时政府,想把东三省割让给日本,也没有谈成。宋教仁遇刺,跟这件事脱不开干系。

后来袁世凯就任大总统,跟英日交好,孙大炮在英国被捕过,跟英国不好,在日本驱逐过,跟日本也不好。于是乎,大炮就去跟英日不好的德国去碰运气,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出钱,还出主意组建德国和俄国联军过来,这样国民党就跟德国和沙俄联系起来了。

一战打残了德国,帮助大炮的就是沙俄和s联了,1924年还成立了伏龙芝军事学院东方分院,靠着s联,蒋介石——大炮死了——完成了北伐。北伐没结束,蒋介石就跟s联闹掰了,——蒋介石跟谁都弄不一起去,——这是1928年,这时候美术生从小酒馆走上前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来了,从1928年到1941年,真正给蒋介石支持的只有德国,而且在1937年的时候,德国已经顾不上他了,美术生正全神贯注盯着英法和苏台德呢。老蒋再次得到外援是1941年宋美龄访美,得到了从美国来的大量援助。

1937813日开打的淞沪会战,客观上也确实帮助当时的中国争取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四十万中国年轻人的生命和老蒋准备了十年的中央军主力,基本都交待在了上海。随即,日本占领南京,展开南京大屠杀。

贰,

第二个原因是通州件事。在“七七事变”22天后,——1937729日,——通州保安队在总队长(应该是一支土匪军被日伪收编的)张庆余和张砚田带领下发动起义,对通州日本守备部队和特务机关发动突袭,日伪300人突围成功,通州保安队处死日本守备队、特务、狼人500人,其中有一部分侨民,这部分侨民引发了严重后果。

这次通州事件后,日本人称,通州保安队对日本当地侨民进行了袭击,日本侨民人数100人左右,多数老弱病残,而保安队对其进行了抢劫、强奸、凌辱和虐杀,日本人称这次事件是“通州大屠杀事件”。

据日本负责救援的天津步兵队长及支那驻屯步兵第2联队长萱屿高称,“城(通州城)内惨不忍睹,所到之处,尽是日本侨民的尸体,几乎所有的尸体的脖子都被绑上绳子。尸体中有不知人间世故的儿童和妇女惨遭杀害。”

在一家叫“旭轩”的餐厅中,日方救援人员发现,“七八名被强奸的妇女,这些妇女年龄从四十岁到七八岁的都有,有的全身赤裸、阴部外露遭到射杀。其中有四五名妇女的xx还被插入刺刀。”

参与支援的支那驻屯兵第二联队小队长樱井文雄(陆军少校)表示:在搜寻幸存者下落的过程中,鼻子像牛般被穿上铁丝的儿童、被砍断手臂的老妪、腹部被插上刺刀的孕妇等,陆续从满是尘埃的箱柜里、壕沟内、墙角爬了出来。

这些历史材料,我给网友呈现出来,具体真不真,请自行判断,我是有出处,信不信自便。

叁,

现在zoom out,从更宏观视角来看中日。事实上,中国从来都处于东西两边巨大的影响下,在很多时候,来自外部的影响都是方向性的,是致命的影响。

读历史多了,觉得司马迁挺low,有人说司马迁写历史最大问题是写的王侯将相,司马的历史不是人民历史,这只是一个方面。司马迁的历史最大问题是不写外部的影响,在他影响下,后来中国历史全是周期史,王侯将相对人民好,王朝就在,王侯们对人民不好,人民就起来推翻朝廷。

哪有这么简单?如果王侯只要对人民好点,就可以江山永固,中国古代帝王早这么做了,李世民朱元璋们都是人中龙凤,这点破事还能做不好?事实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正反两个方面大部分时间是基本平衡的,真正决定走势的,是外来势力,而外来影响是司马迁的徒子徒孙们从来不说的。

历史真正吊诡的是,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同时存在,在应对外部压力的时候,就需要人民忍受苦难,当人民无法忍受的时候,内外交困之下,这个王朝也就over了。而每次外来的压力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周围世界在变化呀,跟天朝一样,两千年不变么?

1937年中国面对的外部压力就是从来没见过的,以前中国人没见过这样机械化作战部队的威胁,而且当时中国的外来威胁还不只是日本。

1840年开始,列强进入中国,当时列强只有英法,英法对中国需求是建交和贸易,没有灭亡中国的打算,不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英朝”就可以成立了,反正光绪皇帝已经跑承德去了,当时大清已经打算回东北老家了,后来发现英法不想推翻大清,还纳闷了好久。

1860后,世界变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电气时代拉开了帷幕,英法列强的队伍中加入了美国、日本、俄国和德国,原来的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掉队了。

于是乎,列强开始深入争夺中国,进入竞争态势了,英法跟大清合作保护清政府,不然真以为打败太平天国的是曾国藩么?还不是大英战舰在长江口巡视来的。英法势力范围是长江及以南,争夺中国北方的是日本和俄国。

英法对中国的支持到一战止,一战把英法打残了,没有精力顾及东方了,而且英国衰落后,取代英国的美国,虽然实力强劲,但搞出个“孤立主义”,不主动参与世界事物,从1918年直到1941年大体这样,这段美国“孤立主义的苦果”现在世界还在品尝。

英国退去、美国不出头的结果,是沙俄(后s联)和日本决定了中国的所有。从段祺瑞政府的西园借款,日本就深度介入了中国事务,从1919s联也来了。从此所有的中国事务都跟这两强有关系。

北伐是s联支持的蒋介石战胜了日本(英法也支持)支持的北京政府,其中郭松龄、冯玉祥是s联支持的,那个钊是组织者,不然冯玉祥从s联回来咋就那么能打了?

在日本攻打上海的时候,s联势力也进入了。如果日本不从上海打而是南下,晋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就可能不存在,晋绥不存在,华中解放区就没有支援,也没有这么顺利,如果是这样,革命形势就大为不同了。

但不论如何,s联强于日本的事实,决定了最后胜利的不可能是日本,只能是s联。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不可能建立一个亲西方的国家的,不管蒋介石政府是不是宪政都没用,反而一宪政,还把蒋介石选下去了,从那以后,蒋介石再也不搞选举了。

这是在今天这个公祭日我能想到的,只能说这么多了。

老张读书
国内外流淌,历史照进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