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文学科是浙江大学历史最悠久的系科之一。岁月浸润,薪火相传,中文学科涌现出一批为人为学均堪称楷模的“大先生”,“大先生”的经历、经验是后来者宝贵的财富。为展现“大先生”的人生经历、治学风范、为人风操及学术贡献,“浙江大学中文学科口述史”组织相应学科的学生组成采访小组对老一辈学者进行访谈,引领感召青年学子,领略其风采,传承其精神。
本期推送的是我国文艺学与美学研究泰斗——王元骧教授。
正值王元骧先生九十寿辰之际,来自五湖四海的八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杭州,共襄盛事。其中有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始终端坐在会场首排,仿佛一位静默的守护者,见证着学术的繁荣与传承。他便是我国文艺学与美学研究领域的泰斗——浙江大学王元骧教授。11月17日中午,会议刚刚落下帷幕,王老师仅稍作休憩,便赶来与后学交流。娓娓谈笑间,我们走近了一位学者满载热忱与思辨的学术人生。
一、立足经验,超越经验
“我小的时候特别贪玩,不太爱读书。”王老师微笑着回忆道。直到小学三四年级,他仍常常流连于庙宇祠堂之间,不知疲倦地欣赏着民间戏剧。每次看完戏,他都会凭记忆制作戏剧中的头盔、蟒袍。童年的经历悄然为他种下了艺术的种子,这份文艺趣味成为他审美人生的原动力。正是这些生动的审美经验,培养了他艺术欣赏的能力。因此,王老师治学始终保持着理论与经验的互动,其美学研究深深扎根于具体的美学经验,“尽管讲述的是比较高深的理论,但心中始终不曾离开文学艺术。”同时,老师也教导我们,理论并非对经验事实的简单归纳,而是对实践中问题的回应。说罢,老师便举了一个例子来帮助我们理解:美通过感觉体验与人建立联系,审美反映并非被动的复制,而是带有情感和意义的重构。“你们不妨试试看,你到人家家里去做客,你看到很多东西,也许是精美的布置、时尚的家具,也许是漂亮的花卉或珍贵的古董,当你转述时,你往往会着重谈论你感兴趣的部分,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则会忽略”,如此具体的案例让采访小组倍感亲切,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情感在行为过程中的支配作用。
二、阐述学理,介入现实
多年来,王老师的研究经历了从“审美反映论”到“文艺实践论”“文艺本体论”,再到“人生论美学”的演变,但始终以能动的审美反映论为支点,力图将艺术和美的欣赏融入人生,赋予学术以浓厚的现实底色。“我认为文学是体用合一的。”王老师谈及文学的功用时,眼中流露出对审美教育的期望。他指出,文学与道德教化不同,它对人的影响不具有强制性,却比道德教化更深入人心。文学能感发人的行动意志,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向,这是文学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人格、完善人性的关键。“一个真正具有文学修养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般比较善良,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这就是康德所说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也是王老师揭示美学理论奥秘的金钥匙。“理论要关心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王老师把理论的发展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几个环节。在建构学科体系的过程中,他始终将问题意识和现实体验紧密结合起来。他研究的问题一方面来自理论本身,来自文学观念内部。他总是虔诚地研读前人成果,尽可能全面深刻地掌握文献,再提取其中的难点、争论点和可以突破的关节点做文章,从不撇开传统妄论原创。另一方面,他关注的问题也来自现实,来自具体的人生体验。现实的严峻要求美的回归。他认为,理论工作者有责任捍卫并召唤精神的真善美,老师正是通过阐明学理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理想,完成一个学者对现实的介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王老师看来,文学具有超越性,它不仅反映现实,更应引领人们超越现实,走向更高尚的精神境界。王老师的话语展现了他对审美与实践的深刻理解。他主张从文学观念的内部推动理论的发展,而非单纯挪用西方理论来改造我们的理论。审美与实践的交融与统一,才能使理论与现实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正是在这种问题意识的指导下,王老师在研究的后期将美学和文艺问题与人的生存需求相结合,倡导“人生论美学”,他认为,应该从人的生活实践出发,来理解文学与美学的本质与价值。在老师看来,人是一个复杂的存在,既有理性的追求,也有感性的需求;既有对现实的反映,也有对理想的向往。文学与美学,正是连接现实与理想、理性与感性的桥梁。
三、融汇百家,独创一格
王元骧老师潜心学术、不慕名利,从不追逐学术热点,总是以完善学理作为研究目的,以论证扎实、逻辑严密的治学风格著称。尽管如此,王老师从不认为自己做到了真理在握,而是把自己看作通向真理道路上的求索者,坚持从多方吸取理论资源,融汇百家,独创一格。
在学术研究中,王老师保持着一种通达开放的心态。他说:“凡是历史流传到今天的东西,总有其有道理之处。我们不能因为某些观点同自己的观念不符,就盲目否定,而应取其精华,为己所用。”
这种开放通达的精神不仅作用于学术,也影响了他的人生观和教育观。“我是一个自由自在惯了的人。”王老师笑着说道。他不喜欢被束缚,偏爱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这种人生态度使他保持学术自主性,不为浮躁功利的潮流所动摇。虽已至耄耋之年,王老师依然笔耕不辍,每年都有几篇重要论文发表。迄今为止,他撰写的学术论著累计超过200万字。其中,《文学原理》一书广受青年读者喜爱,还获得了教育部“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
尽管曾担任过四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委,王老师几乎没有为自己申报过课题资助,总是将机会留给后学。在培养研究生时,他总是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做学问的兴趣,从不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王老师始终秉持“老师为学生服务,而非学生为老师服务”的信条,堪称师道世范。
在访谈的最后,王老师寄语青年学者:“做学问要厚积薄发,在综合前人一切合理见解的基础上,才能有真正的创造”。此次专访,我们深刻领略到王元骧教授在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中的深厚造诣。他的学术思想与精神风貌,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学术道路上勇敢探索、奋力前行。
王元骧,男,生于1934年10月,浙江玉环人,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留校任教以来,从事美学和文艺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我国当代文艺学、美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代表作有《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审美超越与艺术精神》《论美与人的生存》《审美:向人回归》《文学理论与当今时代》及《文学原理》等,共发表论著约200万字,曾多次获得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等的嘉奖。
访谈小组成员|赵春然、余苏琦、秦任彦、刘祖敔、潘煜蕾
编辑|陈紫滢
审核|楼煦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