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院学览|“‘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顺利召开

文摘   2024-12-05 07:30   浙江  

编者按:浙江大学文学院秉承“文以化人,学通古今”的育人理念,积极构筑师生学术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增强学术素养,助力学院教学、科研建设和发展,“浙大文学院”特开辟【文院学览】专栏,及时回顾学术交流、讲座等相关信息,努力为师生打造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交流平台。

1984年12月,《上海文学》、杭州市文联和浙江文艺出版社联合在杭州召开“新时期文学创新座谈会”,后称为“杭州会议”。这次集中关于小说观念与文学批评观念进行研讨的“杭州会议”既作为“寻根”思潮的起点,也成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深刻地改变了1985年以来当代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今年是“杭州会议”召开40周年,为了纪念这次会议,重新激发“寻根”思潮的思想活力,2024年11月28日“‘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学术工作坊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纳米楼395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与浙江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联合举办,众多亲历“杭州会议”的作家、评论家,当代“寻根”思潮研究学者、《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成员以及浙江大学文学院部分师生参与会议,会议由浙江大学文学院翟业军教授主持。

开幕式由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钟山》主编、《扬子江文学评论》主编贾梦玮和浙江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李铭霞分别致辞。贾梦玮主编回顾“杭州会议”后40年当代文学变化,从“‘寻根’思潮”与“中国文化主体性建构”两个方面出发表达了对会议探讨方向的思考与期待,希望本次学术工作坊既能回应历史、也能找寻到新的发力点,进一步重焕当代文学活力。李铭霞书记首先对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一一表达敬意与感谢,随后重点介绍了浙江大学文学院的办学情况及科研成果,指出嘉宾们现场研讨畅谈意义重大,或可在重回历史现场的过程中为当下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与思路,最后预祝学术工作坊圆满顺利、成果丰硕。

▲左右滑动查看会议现场

学术工作坊围绕“‘寻根’思潮的当下意义及其可能”“‘寻根’思潮与中国当代文学”“‘寻根文学’史料的搜集、整理”三个议题展开研讨。

首先,香港浸会大学黄子平教授重新回顾40年前会议的来龙去脉,借由法国思想家提出的“知识友谊”和“无限交谈”形容“杭州会议”所带给他的独特交往感受。黄子平教授指出,“杭州会议”及其后的寻根思潮或都是在时间观上绽出的迹象,并非现成经验的放大,而是一群崭新的作家和批评家的学术共同体的出现与诞生。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莫言指出,40年前的“杭州会议”已变成新时期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没有那次会议就没有“寻根”思潮,“这两次会议与所有新时代的作家都密切相关,我们共同见证、共同创造了这一段文学的历史”。《书城》执行编委李庆西回忆了当年“杭州会议”相关诸多重要的文学史史实,梳理了会议召开的时代源流。李庆西表示,“寻根”所寻找的并非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而是一种民间的生存方式与生存理念。评论家、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会议。李敬泽表示,韩少功当年提出的“寻根”,不仅命名了上世纪80年代重要的文学潮流,更在时间和空间上内在地修正了中国文学的主体构造,“寻根”的回响依然回荡在当下宏大主题中。作家、海南大学终身名誉教授韩少功回顾“杭州会议”所带来的思想碰撞,指出当时的“寻根作家”是一种复杂的多边集合,“杭州会议”为大家积累的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提供了表达与释放的出口。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陈思和重新梳理和回忆了40年前“杭州会议”所讨论的具体作品、内容与文化现象,肯定“杭州会议”对文学史发展的重要意义。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表示“杭州会议”是他“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来开的最有趣的一次会议”,指出会议在文学史发展脉络上的两方面重要意义,并从“反思革命内容”“对现代派的挑战”“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三重角度出发分析“杭州会议”召开偶然下交织的必然性。海九久读书人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海从当年会务工作角度出发为现场重新提供了40年前的诸多宝贵细节,随后梳理了“杭州会议”后组稿出版的18本书籍,由是重谈“杭州会议”对其后续写作气象的影响。作家李杭育则从写作者角度出发,总结“杭州会议”对其写作的刺激与启发是一次“另起炉灶”,使得他进一步坚定了文学去向、接近了文学本真。

▲左右滑动查看会议现场

亲历“杭州会议”的“七老”现场发言完毕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尧、《作家》主编宗仁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清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洪治纲、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晓玥、《上海文学》副主编来颖燕、浙江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力君、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谢尚发等学者对他们表达敬意,并继续围绕“寻根文学”史料的搜集、文化主体性建构、“寻根文学”的实质及其与当代地域性写作的关系、“寻根”思潮的当下意义等主题发表观点。其中,陈晓明教授指出,40年前的“杭州会议”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首次按照文学原则进行工作,使他们得以使用自己的话语或方式能动地为文学史绘制出下一个历史起点和转折方向。王尧教授表示,40年后重提“杭州会议”,不仅是一个文学史的话题,更是一个对中国当代思想史具有启发性意义的思考命题。现场的热烈研讨为进一步理解“寻根文学”及“寻根思潮”的历史语境、文化背景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提供了丰富、深邃的阐释视角与研究思路。

▲左右滑动查看会议现场

最后,《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作学术总结。首先,何同彬向与会者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表示,较于往期编辑部活动,本次学术工作坊在影响力、规模和嘉宾重量级程度方面皆达到新高。何同彬总结道,美国学者博伊姆在《怀旧的未来》中提到了两种怀旧,一种是修复性的怀旧,另一种是反思性的怀旧,本次的学术研讨亦并非纯粹的怀旧,而是在重回文学史现场的过程中既感受历史激情,又回应当下研究。“寻根文学”与今天地方性书写的不同在于“寻根思潮”下的写作带有某种解放性,可以为文学叙事创造新的可能。希望研究者们可以从“寻根”的历史中重见思想者们的洞见、勇气和力量,召唤出巨大的思想动能,为重塑当代文学主体注入新的思路。







撰文丨戴融融

摄影丨杨辰麒

编辑|陈紫滢

审核|楼煦昂


浙大文学院
浙江大学文学院官方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