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位视频博主分享了一段她丈夫求学的经历。其丈夫到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曾经出类拔萃长期名列前茅的学子,跟他没有语言障碍的外国同学比起来,不论再怎么努力,他的成绩总是平平无奇。痛苦中的他准备放弃,主动跟教授交流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教授却立刻打消了他的主意,说让他要像农民一样思考。
教授说,你看农民种地,他只管耕耘,适时地给庄稼浇水、施肥、除草。你见过哪个农民,对着他的庄稼大吼大叫?
虽然我不懂种庄稼,但是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想象父母耕种的情景,幻想他们对着地里的庄稼大喊大叫,不由得觉得画面十分的滑稽。
儿时记忆里种水稻时,父亲总是经常去看它们,田里水少了就从水沟里多引些水,下雨了水多了就把水渠挖宽一些,让水快速流出免得淹没了秧苗。秧苗长到一定时候,就开始追肥。父亲说,施肥早了不行,晚了也不行,要么会引起病害,要么就长势不好。每一步都按照季节气候来,按着秧苗的生长情况来。
也曾听一位老农民聊起,儿子为了让孙子出生在一个黄道吉日,令他的儿媳提前进行了剖腹产。手术很顺利,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个孩子随后患了一种很难治的病。老农民十分懊恼,时常埋怨着儿子提前把孙子剖了出来,没有等到他瓜熟蒂落。老农民认为,他种的瓜果,让其自然成熟后香甜美味。但现在超市里售卖的不少瓜果却不然,为了便于运输和保存,都是提前很早就采摘了。就像“会魔法的番茄”,前一日都还青涩地挂枝头,催红素一喷,第二天便变得红彤彤。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在大自然的规律中前进,他们改变不了,也不顽固地想着改变。
视频博主感触最深的是,教授的话让她老公变得不着急,静心耕耘自己的学业、自己的研究项目。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在我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我好像也是父母的庄稼。他们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凭借着自身的劳力辛苦挣钱供我读了大学,鼓励我的每一点进步,给予我的每一个挫败以安慰。高考那一年,他们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尽力考就好,没考上就另谋生路。半句“养儿艰辛,必以好成绩报答”的话都没有,丝毫不给我增加心理负担。
如今为人父母,养育孩子就像打怪通关一样。辅导孩子作业关很难过,网上时常有家长辅导作业崩溃的视频。在搞笑之余,也道出了家长的心声,难免有时没有忍住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田地不同,适合长的庄稼不同;孩子不同,具备的潜能也不同。父母种的庄稼长大了,我的庄稼还是秧苗,何不向父母学习,向农民学习,悉心照顾好庄稼,不要滑稽地对着他们大吼大叫。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
责 编:张 亚
主 编:陈广庆
策 划:胡万俊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