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钢 张月 刘延杰
发表于
《价格理论与实践》
□ 2024年09期
摘 要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本文从量的增长、质的发展以及惠及全民三个方面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跨越式增长和历史性跃升。不仅如此,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经济已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升级与技术升级,且工业化进程逐渐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民,中国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中国人民有更多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后,本文通过关注“住”和“行”两个方面的变化,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民的实际表现。
关键词
中国经济;经济增长;发展质量;人民福祉
基 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048);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2023YZD054);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产业经济学)(DF2023YS24)。
一、
问题的提出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75年的历史,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深入研究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工业经济研究学者不断进取、深化研究的自我驱动力。早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强调了“四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1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四史”教育的广泛性和深入性。通知中强调,要“……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旨在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的巨大贡献,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初心和使命。
在持续推动“四史”教育的过程中,中国工业化的经验被特别强调。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和战略规划的远见。从量上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长期跨越式增长和历史性跃升。从发展质量来看,中国经济已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产品升级与技术升级,且其工业化进程逐渐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民,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与此同时,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加强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研究对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发展成绩进行梳理,一方面,做到以史明鉴,有助于为经济分析注入历史纵深感,从而加深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另一方面,梳理经济史料的过程将为经济分析提供更为丰沛的科研原材料,从而为经济学理论创新提供新的可能。因此,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开展新中国工业化简史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更有助于科学全面地理解当前的中国经济问题。
二、
中国经济实现量的增长
(一)阐述我国实现量增长的水平及其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长期跨越式增长。从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处于打基础阶段,增长率相对较低,但仍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任保平,2022)。如图1所示,自1952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整体上处于增长状态,且两者增长趋势基本一致。1978年中国GDP总量是1952年的4.7倍,中国人均GDP是其2.8倍。截止到2023年,中国GDP总量是1978年的47倍,是1952年的222.8倍;中国人均GDP是1978年的32倍,是1952年的90.5倍。毋庸置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了70多年,实现了量的增长与历史性的跃升。
图1
1952-2023年中国GDP总量及人均GDP变化趋势
(二)与其他经济体量的比较
仅有国内经济增长的纵向分析,并不能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为更好地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的绩效,本文将中国与美国、日本以及印度等国家进行对比分析。
1.中国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比分析。
本文选取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对1952-2022年中美日GDP总量变化进行国际横向比较。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日本则是亚洲除中国外的最大经济体。比较中国与这两个国家的GDP总量变化,可以直观地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相对增长速度和体量变化。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如图2所示,1952-1978年期间,中国年均GDP增长率为4.9%,同期美国和日本年均GDP增长率分别为3.6%和8.2%。在这一时期中国实施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包括土地改革、农村合作化(丁志刚和王杰,2019)和优先发展工业化等措施(武力,2007),为后续经济飞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图2
1952-2022年中美日GDP增长率(以1990年不变价美元为口径计算)
1978-2011年的34年间,中国年均GDP增长率高达9.3%,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同期,美国和日本的年均GDP增长率分别为2.8%和2.1%。中国在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保持如此高速的增长率,彰显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和活力。2012-2019年的8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7.1%,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2020年,尽管全球经济因疫情受挫,美国和日本的GDP增长率为负,但中国GDP逆势增长2.2%。2021年和2022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恢复,中国经济表现尤为突出。2021年,中国GDP增长率高达8.4%,分别是同期美国和日本的1.4倍和3.3倍。2022年,中国GDP增长率仍然是同期美国和日本的1.5倍和3.1倍。总而言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的“奇迹”。这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日益重要的地位,以及中国经济体系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仅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经济增长规模来看,如图3所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与日本GDP比值整体上呈现出倒U型,于1972年达到最低点,此时中国GDP总量是日本GDP总量的7.1%。此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日本GDP总量差距不断缩小。2010年,中国GDP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开始,中国GDP总量与日本进一步拉开差距,至2022年,中国GDP总量已是日本GDP总量的1.5倍。与此同时,中国与美国的GDP总量比值整体呈上升趋势,显示出中国与美国GDP总量差距的逐步缩小。1952年,中国GDP总量仅为美国的3.4%。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比值逐年上升,到2022年,中国GDP总量已达到美国的49.3%。通过与美国和日本两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比较,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这种增长不仅使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大幅提升,也为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经济影响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图3
1952-2022年中美日GDP总量(亿,以1990年不变价美元为口径计算)及中美、中日GDP比值变化
2.中国与印度的对比分析。
由于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发展阶段与中国并不一致,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处于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但具备后发优势。中国经济得益于后发优势,其高速增长是一种追赶型增长(郭熙保,2009)。所谓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国家,能够通过借鉴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目标(宋利芳和熊昆,2003)。考虑到中国和印度不仅同为发展中国家,还在许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例如两国同为人口大国,有着相似的历史渊源,且能够独立发展的时间接近(李钢和张建英,2018)。因此,本文将两个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有效避免“后发优势”的影响。
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如图4所示,1952-2022年期间,中国的GDP增长率整体上高于印度的GDP增长率。中国年均GDP增长率为7.2%,而印度为5%。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达到8.6%,远高于同期印度的年均GDP增长率5.1%。综上所述,通过与印度的对比分析,可以更客观地评估中国经济增长的绩效。尽管存在后发优势,中国依然在相似的发展条件下表现出显著的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和有效的发展政策。
从经济增长的规模来看,如图5所示,1952年至1978年期间,中国GDP规模始终低于印度。但1979年始,中国GDP总量开始超过印度,并在随后的几年中保持领先。到2022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印度的3.1倍。在剔除了“后发优势”这一因素的影响后,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不仅如此,根据图6,在1990年之前,中国人均GDP基本低于印度人均GDP,而1990年之后,中国人均GDP持续高于印度人均GDP。到2022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印度人均GDP的3.1倍。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国家,且印度能够独立发展的时间早于中国,比中国更早开始经济恢复阶段。在这种情况下,1979年起中国的经济总量持续高于印度,1990年起中国人均GDP赶超印度,且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整体上也快于印度。这充分说明,即使剔除后发优势的影响,中国经济依然实现了历史性的跃迁,这一结论是毋庸置疑的,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图4
1952-2022年中国与印度的GDP增长率(以1990年不变价美元为口径计算)
图5
1952-2022年中国与印度的GDP及其比值变化
图6
1952-2022年中国与印度的人均GDP及其比值变化(以1990年不变价美元为口径计算)
三、
中国经济实现质的发展
根据前文,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实现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增长速度连续多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称为“世界奇迹”。更进一步分析,在评价中国经济发展成就这一问题上,不仅要有量的讨论,更要有质的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否有所升级?经济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保持动力?中国是否一直处于制造业低端?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不是绿色的、可持续的?本文接下来将依次解答这四个问题,以全面分析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成就。
(一)中国产业实现升级
中国的产业结构是否有所升级?1952年至2022年,中国经历了持续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过程。从产业结构变化来看,中国已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张培丽,2019;顾典和陈妍,2020)。如图7所示,在1952年,第一产业(农业)占GDP的比重相对较高,达到50.5%,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而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从1970年起,第二产业比重持续高于第一产业所占比重。2022年,第一产业的比重已经大幅减少至7.3%,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分别增加至39.3%和49.4%,表明中国经济结构不断向产业升级和服务业转型方向发展,同时也说明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从以农业为主导到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变,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经济增长的过程本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而在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从产业内部来看,本文以制造业为切入点,进一步说明中国已实现产品升级,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保有动力。
图7
1952-2022年中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图8
1984-2022年中国制造业进出口总额与净进出口额(亿美元)
如图8所示,198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总额约为124.6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189.6亿美元,制造业净进口为65.1亿美元,这表明当时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仍旧需要耗费宝贵的外汇。到1993年,中国制造业出口总额约为739.1亿美元,进口总额约为871.8亿美元,制造业仍旧处于净进口状态。然而,自1994年起,中国制造业的出口额开始超过进口额,实现净出口约28.2亿美元。中国制造业净出口额由负转正,意味着中国开始摆脱原有禀赋的约束,为后续的制造业产业升级打下了基础。此后,中国制造业进出口贸易始终保持顺差状态,净出口额增长至2022年的19308.3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制造业的持续增长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显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韧性。
另外,根据图9,在改革开放初期,初级产品在商品出口中的比例高于其在商品进口中的比例。然而,自1995年开始,初级产品进口比例开始超过出口比例,随后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工业制成品在商品进口中的比例持续下降,而在商品出口中的比例则持续上升。自1995年起,工业制成品进口比例开始低于出口比例,此后持续下降。到200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突破90%关口。截至2022年,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上升至95.3%,而进口比例下降至59.8%。这表明中国的第一次产业升级是从主要出口原材料转向工业制成品,例如从出口农产品和矿产品转向出口制成品。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国出口产品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可以判断,中国已经初步摆脱了人均资源禀赋较低的不利局面,单纯自然条件的限制已经不再成为民族崛起的障碍,制造业已然实现产品升级,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图9
1980-2022年进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占比
(二)中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质疑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认为中国制造业处于低端,没有实现技术升级。接下来,本文从中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变化与出口制成品的技术含量变化两方面予以说明。
根据表1,纺织业和服装业的出口贸易额占制造业出口总额的比例明显下降,分别从1992年的12.86%和25.02%下降至2022年的4.45%和5.48%。值得注意的是,机械与运输设备行业出口比例增加最为显著,从1992年的19.78%上升至2022年的50.20%,而其他行业的出口比例变化趋势相对平稳,尽管增长幅度不高,但总体呈现出向好的趋势。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出口结构变化来看,我国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呈现下降趋势,而高端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则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出口商品复杂程度不断提升的趋势。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的转变,也说明中国制造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推动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表1
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出口结构(行业出口贸易额占制造业出口总额)变化(单位:%)
此外,根据图10,尽管在部分年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有所下降,但整体趋势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这说明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第一次产业升级之后,中国又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现了第二次产业升级。这一技术升级将中国制造业推向了价值链的中高端,显著增强了中国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10
中国分产业的技术水平
(三)中国的工业化是绿色化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取得了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并使得工业能源强度有所提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化一度经历了快速扩张的阶段,但随着工业环境效率的提升(司传煜,2019),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减少(史丹,2002)。如图11所示,自1977年起,中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开始显著改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需的能源消耗逐年下降,从1977年的18.1吨标准煤下降至2015年的4.4吨标准煤(以1952年价格计算),仅为当年的24.3%。与2012年相比,到2022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总体下降了26.3%。中国的工业化实践表明,在全球范围内,尚未取得更具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情况下,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实际上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已经朝着绿色发展的道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绿色的、可持续的(李钢和张月,2023)。
图11
1953-2022年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变化(吨标准煤/万元)
四、
中国经济发展惠及全民
中国经济发展是否惠及全民,老百姓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在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增长惠及全民时,本文不选用人均GDP这一传统指标。其原因有二:一是不同国家之间存在购买力差异;二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更为关键的是国家财政资金使用造福人民。例如,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实际上也意味着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条件。因此,本文将出生时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作为评估指标。出生时预期寿命反映了医疗保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而受教育程度则可以反映人力资本投资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通过分析出生时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这两个指标,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福祉的实际影响。除此之外,为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际表现,本文从“住”和“行”两个方面予以说明。在“住”的方面,本文选用城市化率进行分析,并选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这一指标衡量城市化率。在“行”的方面,本文选择汽车保有量与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予以说明。这些指标不仅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一)中印美日出生时预期寿命比较
根据2022年全球饥饿指数(GHI)报告,中国和印度在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2000年印度GHI指数为38.8,同年中国GHI指数为13.3。随着中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中印GHI指数均有所下降。到2022年,印度饥饿指数仍然较高,GHI指数为29.1,显示出其在营养不良和食物安全等方面还面临不小的挑战;而中国的饥饿指数已经显著降低,其GHI指数小于5,反映出中国在改善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这表明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经济增长,还积极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提高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进步。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更多的投资于医疗卫生系统和健康基础设施,使得人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和健康条件。因此,出生时预期寿命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根据图12,1960年以来,中美日印四国在出生时预期寿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看出,中国出生时预期寿命提高幅度最大。1960年,中国出生时预期寿命仅有33.3岁,同年美国、日本和印度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分别为69.8岁、67.7岁和45.2岁,中国排名最末。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中国出生时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于1963年超越印度,并于2020年超越美国(李钢和王梓龙,2023)。这个趋势说明中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提高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进步的生动体现。
图12
1960-2021年中美日印出生时预期寿命(岁)
(二)中印美日受教育年限比较
受教育程度在评估中国经济增长对全民的实际效益时扮演着关键角色,高等教育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贡献(黄海刚等,2023)。2021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IGDS)对广大中国经济学工作者进行了有关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中关于“中国近百年来技术进步取得巨大成就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的问题回答中,共有73.3%的受访者选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积累人力资本”,这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本文通过各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衡量受教育程度,以评估中国经济增长对全民教育水平的实际影响。
如图13所示,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1990年以来中国小学入学率一直高于100%。世界银行公开数据中,中国小学毛入学率也基本保持在100%左右,且年鉴与世行所公布数据的趋势大体一致。与此同时,中国的中学入学率有明显的提升。根据世界银行公开数据,1984年,中国中学入学率仅为29.9%,同年美国、日本和印度的中学入学率分别为86.1%、89.5%和23.6%。而到2012年,中国中学入学率超过90%。这反映了中国对中等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以及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2021年,中国初中毛入学率高达102.5%,已相当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年中国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1.4%,中学入学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图13
中美日印小学和中学入学率
图14
中美日印高等教育入学率
不仅如此,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如图14,根据世界银行公开数据,197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12.2%,而到2022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72%,这个数字反映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持续投入,以及中国社会整体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首次超越日本,达到62.2%(见图14)。虽然目前与美国仍存在差距,但可以看出,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这也说明中国全民受教育程度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惠及全民。
(三)进一步分析
为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际表现,本文从“住”和“行”两方面进行分析。在“住”的方面,如图15所示,1960-2023年期间,中国城市化率有了显著提高。1960年,中国城市化率不足17%,低于同年印度城市化率17.9%,并远远低于美国与日本的城市化率。此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市化率于1989年反超印度城市化率,并于2023年达到64.6%,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中国城市化率的逐步提高,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实际表现。
在“行”的方面,如图16所示,中国汽车保有量有了显著进步。从总量上来看,196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水平最低,分别为同期美国、日本和印度汽车保有量的3%、16.5%和40.2%。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保有量虽有增长但较为缓慢。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汽车保有量迎来飞速增长的时期。中国于2001年反超印度,于2010年赶超日本并于2021年反超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行”这一方面的飞跃性进步。从每千人汽车保有量来看,1960年以来,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也有了显著提高。1960年,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处于极低水平,分别为同年美国、日本和印度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的0.82%、2.31%以及26.89%。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于2004年反超印度每千人汽车保有量。到了2021年,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同年美国和日本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的24.5%和33.37%,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差距也逐步减小。中国汽车保有量和每千人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更是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确确实实由人民共享。
图15
1960-2023年中美日印城市化率
图16
1960-2021年中美日印汽车保有量与每千人汽车保有量
五、
结论与启示
本文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增长历程,并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突出地位。首先,通过分析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历史趋势,从GDP总量和人均GDP的角度呈现了长期跨越式增长的壮举。其次,通过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对比,突显了中国经济在增长速度上的领先地位以及经济增长规模方面的历史性跃升。最后,通过与印度的对比,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显著性,即使考虑到“后发优势”,中国依然以巨大的规模和快速的增长速度引领着发展潮流。
不仅如此,中国经济实现了质的发展。首先,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升级,从以农业为主导向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转变。其次,通过对制造业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出口制成品的技术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制造业已然实现产品升级和技术升级,中国制造业正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此外,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最后,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实践的绿色化趋势,尽管工业化过程中曾经导致环境污染,但随着工业环境效率的提升,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渐朝着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综合而言,中国经济不仅在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在持续努力。这些发展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正在不断提升,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全民的实际效益。通过关注出生时预期寿命和受教育程度这两项关键指标,深入了解了中国经济增长对人民福祉的实际影响。第一,中国出生时预期寿命的持续提高,说明人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第二,通过对各阶段受教育入学率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教育水平持续提升,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等教育,中国人民都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此外,为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际表现,本文从“住”和“行”两个方面予以分析。不论是“住”的方面还是“行”的方面,中国都实现了巨大提高,人民生活境况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善。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确实惠及全民,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从高速增长到质的飞跃,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从追求经济效益到追求人民福祉。中国经济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数据背后的数字,更体现在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幸福感的增强上。未来,中国经济将持续健康发展并进一步提升人民福祉。基于上述分析,得出以下重要启示:
1.持续深化改革。
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推进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是重中之重。这需要加强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与资源配置优化,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协调发展。首先,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增强市场活力和资源流动性,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同时,增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国内市场的整体效率。其次,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应推动产业升级,加大对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尤其是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和生物科技等领域。最后,改革财税体制。政府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优化税率结构,降低企业税负,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升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提高国家竞争力,中国必须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将是推动国家长期繁荣的关键,其核心为技术创新。首先,政府应增加对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的财政支持,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这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还能激励私营部门增加研发投资。其次,通过税收优惠、创新基金和技术创新补贴等政策措施,激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同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企业创新的成果能够得到合理的商业回报。最后,政府应优化产业结构,支持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如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结构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环境保护与推动绿色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绿色转型,对全球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应通过以下措施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首先,政府应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同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家庭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其次,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实行严格监管。通过法律手段确保企业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实行碳排放交易系统和环境税,使污染成本内化。最后,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向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型,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这将有助于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完善教育与医疗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高质量教育和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增加对这两个领域的投资,提高服务水平,以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在教育领域,政府应加大公共教育投入,特别是增加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改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在医疗领域,政府需要加强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尤其是在乡村和欠发达地区,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政府还应加强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推广健康教育,增强全民健康意识,预防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医疗保障。特别是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政府应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医疗补助,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国民的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还能保障经济发展成果的公平分享,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和谐。这些努力将为中国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确保国家未来的繁荣与进步。
参考文献与注释从略
请参阅期刊纸质版原文
李钢,张月,刘延杰.在经济高速成长中确保人民福祉——从中外比较看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09):14-22.DOI:10.19851/j.cnki.CN11-1010/F.2024.09.259.
来源: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使用手机浏览器扫描左方二维码
选择“Android版”或“iOS版”
通过页面引导下载并安装“国际石化在线”App
免责声明:本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联盟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石化行业走出去联盟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