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在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披露了一条值得注意的消息: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
据媒体报道,六个试点城市初步确定为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其中,长三角的城市占了一半。
在600米以下空域,合肥、杭州、苏州三地为何能抢先起飞?
“600米以下空域”是啥概念?
eVTOL(ElectricVerticalTake-offandLanding),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比较通俗的理解就是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能垂直起降的飞机,又叫“飞行汽车”或“空中的士”。
在此次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业内人士透露,试点文件对航线和区域都有相关规划,对600米以下空域授权部分地方政府,这意味着相关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多管理责任。
“600米以下空域”是什么概念?
目前,我国低空经济发展主要使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无人机飞行多在垂直高度600米以下。
根据商业运营应用场景不同,使用的空域高度也不同。空中游览、交通出行(如直升机、eVTOL)高度可达300米以上,物流运输在120米至300米,外卖配送、城市巡检等在120米以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在600米以下空域,飞行器多使用电动多旋翼和组合翼动力结构,在新能源汽车构建了完备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的产业基础上,飞行器的设计、制造难度不是很大,制约低空经济发展的是空管。
在11月5日至10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设“未来低空出行”专区。前几天刚闭幕的2024珠海航展上,首设低空经济馆。各种酷炫的“飞行汽车”让人目不暇接,涵盖了载人交通、空中物流、应急救援、气象服务等应用场景。
问题来了,车造了出来,路在何方?“要想富,先修路。”此时的空域管理,更像是一种路权资源,用好了便是源源不断的“金矿”。
“这次将600米以下空间的飞行管理权下放给地方政府的试点,是促进低空飞行器量产落地的重要举措。”朱西产表示,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场景非常多,城市管理、城市救援等政府方面的应用场景可能是首批使用的,然后才是外卖、送货等快速物流应用场景。成本和产量相关,批量制造了,低空飞行器成本就降下来了。
为什么选择长三角这三个城市?
此次入选的六个试点城市,分布在我国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深圳,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庆,还有长三角城市群的合肥、苏州、杭州。
长三角这三个城市入选,具有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及航空产业和无人机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相关产业链的培育也走在前列。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合肥在前几日落地城市空中交通枢纽港,并在当天发布《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基础设施和场景应用规划》,计划在三年内,在全市建设超过30个eVTOL起降点,并建设五个“3分钟飞行圈”。
天空没有隔绝,在没有轨道的天空中有规则地飞行,离不开数字化低空运行环境的建立。
以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产业著称的杭州,具有构建低空“数字底座”的坚实支撑。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5G网络低空覆盖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5G基站5.3万个。随着中国(杭州)算力小镇落地启用,以算力企业为支撑、算力赋能为特色的数字科技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算力保障。
常熟上海浦东机场,吴江上海虹桥机场,太湖旅游航线……眼下,多条低空航线上新,从蓝天到地面之间,苏州的低空已经“繁忙”起来。
今年以来,苏州先后出台《苏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苏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2024—2030年)》《苏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文件,全力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截至目前,苏州今年新签约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900亿元,形成贯通研发、制造、应用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此外,开通各类航线超百条,初步形成“半小时空中通勤圈”。“空天地一体”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建成起降点近百处。
地面之上、苍穹之下,600米以下空域,将建设充满无限可能的“天空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