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添加”和“味极鲜”的PK:千禾味业和海天味业的财务“较量”

文摘   2024-09-16 11:53   新加坡  

🌱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关注我,共同成长!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1、洋河与今世缘:苏酒双雄,谁领风骚?

2、白酒总消量持续下降,洋河股份和今世缘,谁能成为江苏市场最后的王者?

3、海天味业:酱油的春天啥时能来?

4、安防巨头对决: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的财务较量

5、确定性更高的海康威视,和成长性更好的萤石网络,你如何选择?

6、海康威视,尚能饭否?


自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冲击,A股市场上的众多上市公司步履维艰,纷纷陷入发展低谷。即便是调味品行业的领军者——海天味业,也未能逃脱这一趋势。海天在品牌影响力和规模(包括销售规模、渠道布局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然而,2021年至2023年期间,海天味业的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89%和-8.4%,这与它过去的辉煌表现形成了鲜明对比。

令人惊讶的是,同一时期,千禾的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竟分别达到了29.07%和55.92%。这一亮眼成绩让人不禁思索:为什么作为行业巨头的海天味业,近年来的表现反而不及千禾?千禾味业的高速增长背后,究竟有什么推动力?它这种惊人的增长态势,未来还能继续维持吗?

以下是两家公司主要的财务指标的对比:

1、营运能力对比

2021至2023年,两家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力数据如下:

2021年至2023年,海天味业的“应付+预收-应收-预付”分别达到了67.11亿元、40.35亿元和61.46亿元,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展现了其对上下游强大的议价能力。相比之下,千禾味业的同项数据则分别为-0.31亿元、1.82亿元和1.33亿元。这组对比数据清晰地表明,作为行业后起之秀的千禾味业,在供应链的议价能力上,依然远远逊色于海天味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21年,千禾的议价能力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提升趋势。

特别有趣的是,2023年海天味业的预收款达到了45.27亿元,同比增长了15.8亿元。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因为“2024年春节的备货集中在年末,导致期末预收货款同比增加”。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千禾味业,2023年的预收款仅为0.95亿元,同比减少了1.2亿元。公司对此的解释是“由于年末距春节时间较远,且第四季度销售增长低于去年,导致年末合同负债余额大幅下降”。

两家公司面对同样的春节,表现却截然不同,不禁让人感到意外。这其中,折射出的不仅是市场对两家企业不同的需求态势,更揭示了它们在业务节奏和市场反应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将对未来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思考。

周转率方面,2021至2023,两家公司的数据如下:

2023年,海天味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达到了110,而千禾味业则为23.4。从2021年到2023年,海天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反观千禾味业,却显示出逐步提升的势头。

在存货周转率方面,海天为6.12,千禾味业则为2.69。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两家公司不同的生产工艺。千禾味业以“零添加”产品为主,生产周期可能较长。此外,二者不同的销售模式也影响了存货的规模。海天主要依赖经销模式(线下经销占比为96%左右),而千禾味业的直营比例则达到了25.63%。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海天的存货周转率略有下降,而千禾味业则稳步提升。

固定资产周转率方面,海天为5.33,千禾味业为2.47。

总体来看,海天的经营更加稳定,营运效率显著更高;相比之下,千禾味业仍处于产能扩张的阶段。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的逐步上升,至少从数据上看,反映了千禾良好的发展势头。

2、盈利能力对比

2021年至2023年,海天味业的毛利率逐年下滑,从38.66%降至34.73%;与此相对应,净利率也从26.68%降至22.97%。其中,2021年和2022年正值疫情期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成为毛利率下降的主要推手。此外,在其他产品销售停滞的背景下,低毛利率的调味品(包括一些新开发的、市场占有率较低的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也进一步拖累了整体毛利率。根据前文表1中的数据,2023年公司各类产品的销售单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许表明在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海天主动通过降价策略寻求突破。

与海天不同的是,千禾味业的毛利率在2022年经历了大幅下滑,但在2023年有所回升。而在净利率方面,千禾与海天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走势:海天净利率逐年下降,千禾则稳步提升,从11.48%上升到16.35%。

在销售费用率方面,2023年海天保持在5.32%,与前两年持平。这一较低的销售费用率反映了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相比之下,千禾的销售费用率高达12.22%,明显高出海天一截。

从整体数据来看,海天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庞大的规模优势,依然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然而,作为行业后起之秀的千禾味业,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的表现值得关注。其持续的广告投入和不断扩大的销售规模,不仅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了盈利能力的逐步提升。

这两家公司呈现出的不同趋势,反映了各自在市场竞争中采取的差异化策略。对于投资者而言,了解这些背后的驱动力,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的潜在机会。

3、成长能力对比

2021年至2023年,海天味业的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0.89%和-8.4%;而千禾味业的表现则远为抢眼,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9.07%和55.92%。这样的增长率可谓令人瞩目(如果数据准确无误的话)。

自2021年以来,受房地产行业下行的影响,我国的餐饮和食品制造行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根据华经情报网的数据,海天在餐饮业、家庭消费和食品加工制造业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0%、30%和20%。在下游需求疲软的背景下,海天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此外,随着金龙鱼等新竞争对手的加入,以及传统线下经销渠道遭遇线上销售的冲击,海天的市场地位面临着严峻考验。

相比之下,千禾味业的渠道结构则以零售端(家庭消费)为主,受餐饮和食品工业制造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在消费者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趋势下,家庭消费对调味品的要求也在提升,千禾主打的“零添加”产品正好契合了这一消费需求。此外,千禾相对较小的业绩基数,也使其增长率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两家公司的发展路径展现了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海天深耕多元化市场,但面临大环境的压力,而千禾则凭借精准的定位,在特定消费趋势中找到了新的增长动力。未来的竞争,将不仅仅关乎规模,更在于谁能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关于千禾味业,我的疑惑是:在按照营收、销量计算得到的酱油销售单价方面,2023年,千禾味业的为4.56元/千克,而海天味业的为5.5元/千克。千禾味业号称定位中高端,为什么其销售单价竟远低于海天?

老蔡的自留地
坚持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