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恩施藏了千年的宝物,我不允许还有人不知道!

民生   2024-11-06 17:50   湖北  
文物,是中华文明的载体
透过它们
文明源头有迹可循
历史面貌清晰可见

今天(11月6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博文#用10件珍稀文物打开湖北#,介绍了云梦睡虎地秦简、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湖北多座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其中有一件荆楚瑰宝来自咱恩施州,TA就是▼




今年初,央视新闻客户端的“文博日历”栏目,也以一篇题为《这件来自汉代的军旅乐器,自带混响音效》的文章,介绍了这件珍宝。


东汉青铜双虎钮錞(chún)于

1977年出土于建始景阳,通高55.5cm、肩径29-34cm、钮高8.5cm,现珍藏于恩施州博物馆。该錞于为青铜铸造,器身横截面呈椭圆形,盘较深,唇沿较宽,盘底略凸,饰弦纹,双虎立于盘中,双虎间有一个圆环,便于悬挂。虎身修长,似奔跑状,张口露齿,尾粗壮,末端上卷,整个器物仅盘、钮、虎有纹饰,盘、钮饰刻划纹、草、叶纹、弦纹等,虎前腿刻有船形纹。这是迄今我国唯一有明确出土时间、出土地点、保存完整的双虎钮錞于,为虎钮錞于中之精品。


(资料来源:恩施州博物馆)


来看看TA长啥样

肩部略宽 腰部收紧

拥有堪称完美的“倒三角身材”



顶部的盖子上趴卧着两只
格外神气的“萌”虎



TA们尾巴卷卷
虎牙锋利仿佛正在警惕咆哮
(嗷呜~嗷呜~)



双虎守护的这件青铜器
到底是干啥用的呢?
是一只圆滚滚的酒缸吗?
不!是!
TA其实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錞于

春秋时期《国语·吴语》中有记载“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其声动天地”。


《周礼》中有“以金錞和鼓”的说法,可见,錞于作为军旅乐器,是鼓的“指挥搭子”,一边敲鼓,一边鸣响錞于,就可以在战争中指挥进退。


最早的錞于出现在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錞于的声音“清响良久”“声震如雷”,自带混响效果。除了战争中进行指挥,錞于还可用于祭祀、庆典等重大活动。


那么,錞于又该如何演奏呢?


对于顶部没有钮部的錞于

演奏方式和腰鼓很像

把錞于抱在腰间

徒手在光滑的錞面上击拍即可


△鎏金八人乐舞铜扣饰 云南省博物馆藏

而对于常见的带有钮部的錞于
就需要用绳子穿过钮部
悬挂在架子上
以击打的方式使其发声



△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击錞于、铜鼓图像


《南齐书》中还叙述了一种

奇特的灌水演奏法

以绳悬马,令去地尺馀,灌之以水……以手振芒,则其声如雷,清响良久乃绝。


那为什么大多数錞于上都有“萌”虎呢?


目前国内出土的錞于集中于湘、鄂、渝、黔毗邻地区,而这里是古代巴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大多数錞于上都有“萌”虎的原因,就与这件乐器的“头号粉丝”巴人对虎的偏爱有关。

巴人英勇善战,崇尚猛虎,虎在上古神话中有辟邪驱疫的加持作用。传说巴人十分尊奉的国君“廪君”死后幻化成了一只猛虎,虎也就成了巴人信仰的图腾,因此巴人常将自己崇尚的虎形象铸于自己钟爱的錞于之上,虎钮錞于由此诞生,成为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乐器。


除了双虎钮錞于,恩施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多件神形兼备、惟妙惟肖的单虎钮錞于。



△ 神态各异的虎钮


除了錞于之外,巴人的后裔还把虎铸造在各种其他器物之上。由于他们与猛虎总是如影随形,“巴人”也就被称为“虎人”“虎之族”。


△ 恩施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代虎形铜带钩


虎虎生威 余音绵绵

巴人的遗音

你,听见了吗?



源:恩施发布综合人民日报微博、央视新闻客户端、恩施州博物馆

辑|胡成冞
签发|邹 瑜
运维|恩施日报社

恩施发布
热爱恩施,发展恩施,维护恩施,分享恩施。这里是中共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