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6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博文#用10件珍稀文物打开湖北#,介绍了云梦睡虎地秦简、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等湖北多座博物馆的馆藏珍品。其中有一件荆楚瑰宝来自咱恩施州,TA就是▼
1977年出土于建始景阳,通高55.5cm、肩径29-34cm、钮高8.5cm,现珍藏于恩施州博物馆。该錞于为青铜铸造,器身横截面呈椭圆形,盘较深,唇沿较宽,盘底略凸,饰弦纹,双虎立于盘中,双虎间有一个圆环,便于悬挂。虎身修长,似奔跑状,张口露齿,尾粗壮,末端上卷,整个器物仅盘、钮、虎有纹饰,盘、钮饰刻划纹、草、叶纹、弦纹等,虎前腿刻有船形纹。这是迄今我国唯一有明确出土时间、出土地点、保存完整的双虎钮錞于,为虎钮錞于中之精品。
(资料来源:恩施州博物馆)
来看看TA长啥样
▼
肩部略宽 腰部收紧
拥有堪称完美的“倒三角身材”
春秋时期《国语·吴语》中有记载“王乃秉枹,亲就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其声动天地”。
《周礼》中有“以金錞和鼓”的说法,可见,錞于作为军旅乐器,是鼓的“指挥搭子”,一边敲鼓,一边鸣响錞于,就可以在战争中指挥进退。
最早的錞于出现在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至西汉前期。錞于的声音“清响良久”“声震如雷”,自带混响效果。除了战争中进行指挥,錞于还可用于祭祀、庆典等重大活动。
那么,錞于又该如何演奏呢?
对于顶部没有钮部的錞于
演奏方式和腰鼓很像
把錞于抱在腰间
徒手在光滑的錞面上击拍即可
△晋宁石寨山贮贝器上的击錞于、铜鼓图像
《南齐书》中还叙述了一种
奇特的灌水演奏法
以绳悬马,令去地尺馀,灌之以水……以手振芒,则其声如雷,清响良久乃绝。
那为什么大多数錞于上都有“萌”虎呢?
△ 神态各异的虎钮
除了錞于之外,巴人的后裔还把虎铸造在各种其他器物之上。由于他们与猛虎总是如影随形,“巴人”也就被称为“虎人”“虎之族”。
△ 恩施州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汉代虎形铜带钩
虎虎生威 余音绵绵
巴人的遗音
你,听见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