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范易成4月19日报道:今天上午,“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在上海电机学院正式成立。联盟将围绕“四个平台”共创就业育人新模式,共建区域性就业工作联合体。首批联盟成员包括全国30余所高校,34家临港新片区企业。涵盖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上海“3+6”产业体系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4+2+2”前沿产业集群。联盟的总体目标是在临港新片区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创业,为支撑临港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成立大会现场
在成立大会上,上海电机学院发布了成立“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倡议及章程。联盟将围绕“四个平台”共创就业育人新模式,共建区域性就业工作联合体。“四个平台”即:紧密围绕临港新片区人才需求,面向国内外高校发布引才政策、岗位需求信息,打造一体化就业协作平台;结合临港新片区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人才链的高效融通,搭建产业发展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紧密对接的产教联动平台;凝聚各方资源,开展以临港新片区产业发展为背景的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提升项目实践,打造联盟成员单位之间协作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合作平台;发挥高校优势开展相关研究,为产业政策、人力资源配置等提供决策咨询,打造就业育人的智库研究平台。
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副主任方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专职副主任唐浩,上海电机学院党委书记鲁雄刚,全国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委副主任委员、上海教科院党委书记汪歙萍,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院副院长李蔚共同为“高校服务临港新片区就业育人联盟”成立揭牌。
在联盟成立前的专家咨询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指出,联盟突出“服务”和“育人”抓住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关键。她强调,要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需要聚焦以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既要紧盯市场做好雇主调查实时了解企业需要,又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修订培养方案优化人才培养。
联盟成立的意义不仅在于搭建一个高校与临港新片区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更在于以更高的站位、更深的视角来审视和谋划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现在很多就业的问题源于供需的不匹配,所以我们希望将人才的市场需求侧与高校的毕业生供给侧进行联动,通过分析研讨,倾听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优化人才培养的过程。
校企供需对接会
中国航发上海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常女士表示:“公司的临港基地人才缺口较大,急需集成电路、测试芯片、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联盟的成立对于招才引才非常有现实意义。”在大会后的校企供需对接活动中,参会的企业和高校就新形势下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素质能力的新要求、企业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见建议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