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海水浴场,1983年
在近50年的时间里,吴正中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有关青岛的2万多张影像。在826页字与句的多维延展中,195条街道的记忆片段和23篇满载生活回忆的实录为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描摹出细腻的轮廓。《他的城》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座屹立于城市血脉之上的精神建筑,用光影搭建墙面,携岁月包罗永恒。
此间烟火是建筑遗韵的生命张力
安徽路,1990年
莘县路小港码头,1998年
安徽路,1995年
博山路,1993年
滋阳路,2003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从部队复员的吴正中拿起相机拍摄了胶鞋流水线上“炭黑工”的身影。不羁的站姿和爽朗的笑容与橡胶厂独特的工业环境达成彼此信赖的平衡。锐利的影调与背景蒸腾的薄雾形成明显的视觉反差,这种经由镜头叙事自然流露出的视觉趣味,毫不费力地赋予其作品超越时空的生命张力,不同视觉元素间的有机互文也逐渐成为其摄影实践中建构自身语言系统的自觉与认知。
贵州路,第九橡胶厂(双星集团),炭黑搬运工 ,1982年
盘岈地图是贯穿城市脉搏的字典
吴正中的镜头,深刻见证着世纪之交这段从集体意识转向个人意识的关键时期。贯穿城市的每条街道,因其独特的人文特征与代际社群,在功能性的划分中被赋予特定的编码。道路作为城市交通体系中最基本的地理单位,天然具有被提炼为符号的简约性。其独特的形状,易于辨认与追溯,辅助研究者进行影像志梳理的同时也方便观者从记忆的贮藏中提取重要的信息。
馆陶路,1997
市场三路,1996年
书中每个章节的末尾都会附有一幅由文字和地标勾勒的极简地图。在有限的纸面空间里,文字的大小与粗细经由独到的设计,精准提示出城市环境中最为关键的路标,勾勒出青岛市民的生活半径。似是附着于城市肌理上的血脉,蜿蜒的线条走势佐以章节内丰富的视觉资料,于观者的心理感知中,进行记忆的召唤与经验的扩张。文字疏密有致的排列,生动地刻画着青岛的地理肖像,错综复杂的路线也为这座年轻的城市注入新鲜的血液。这些由文字建构的微观路线反映出青岛各区域功能的差异化布局,建筑密度所带来的空间关系变化也成为社会变迁的时代缩影。
手绘青岛8个区、195个街道地图
中山路,1985年
中山公园,1987年
在好友孙京涛的叙述里,吴正中身上有股拍不完的韧劲。白天拍摄、夜晚冲洗,拍摄的底片犹如刚从海里打捞的“海带”,经由规整后悬挂于屋内的铁丝上。他孜孜不倦地收录着有关青岛的切身经历和特定环境下的视觉奇观。回望其2000年前的摄影作品,人往往居于画面的中心,胶片相机所带来的粗旷质感和近距离的快速捕捉,在拉近人与人之间情感关系的同时,也于朴素的街道空间中揭示人与建筑的主从关系。而翻阅这本字典中对于2000年后青岛社会面貌的文献记载时,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人际密度的逐步稀释,景观代替人成为镜头中最重要的视觉矩阵。
第二海水浴场,1995年
青岛火车站,2006年
AI上色考古记忆的肌理褶皱
《他的城》创造性地将虚拟技术纳入图片编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黑白胶片的数字扫描,于两万张底片中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1400张照片。在数字建档的基础上进行虚拟上色,通过模型演绎,融入当代审美的视觉语言。针对色彩有失偏颇的部分,吴正中也着力通过数字软件的二次加工,用最接近人眼视觉经验的色彩信息弥合人工智能所缺失的时空经验,复原历史图景,力求还原最真实的青岛底色。
桓台路,1993年
孟庄路,1996年
湖南路8号,1999年
情感史学家Barbara H. Rosenwein曾提出“情感共同体”(emotional communities)的概念,认为情感的表达受制于特定的场所,“情感”不仅是个体的私人体验,更重要的是由其周遭所处社会和文化建构的结果。智能上色为人们增强与城市情感的链接建立培育的空间,也为他者搜寻相似城市记忆的符号提供情感的纽带。
桓台路,1994年
台东三路,1994年
上色的黑白胶片于此刻成为一种易读的“符号文本”,在黑白照片原初符号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视觉编码,通过色彩信息的补充赋予更为丰富的感官体验,被再度编码的原初符号自觉地承担起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符号文本的梳理与汇编,在增强图像叙述性的同时,也进行着观看方式的大众化转译。色彩的熨贴,为理解青岛的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以及空间形态提供更多维的视角。
宁阳路,1996年
第二海水浴场,1993 年
写在最后
《他的城》以字典编撰的手法,每辑依据道路单位的首字母进行排序,通过图文的相互对应进行新旧场景的视觉“订正”,于章节的伊始与末尾嵌入文字的注解。在图文的双线叙事中,辅助惯着阅读,系统性地整合并呈现出青岛这座城市不同区域间差异化的功能布局,勾勒着青岛的前世今生。
光面的内页有着与工具类书籍相差无几的克重,在物理形态上强化了书籍的辞典式形态,呈现出近乎理性的严谨质感。恰如本雅明笔下所喻的“手术刀”, 带有锐利折角的纸张化身物理切片的案头工具,在读者翻阅的过程中剖析着城市的肌理与腑脏,不禁意间的物理触碰携带着“刺点”迸发的视觉张力,召唤观者对于历史记忆的情感觉知。
中山路,1999年
吴正中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在用摄影洒下天罗地网的同时,精准捕捉了社区、街道、里院和生活于此间的人群,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青岛现代化进程中最为生动的篇章。在中国城镇化最勃兴的时代,《他的城》不仅为青岛留存了停泊于时代洪流中的珍贵记忆,更在建筑废墟与群体遗迹的余温中,赋予了它们超越视觉经验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构筑青岛这一座城市完整的社会学景观。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