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祖国论”正是民进党长期以来推"文化台独"政策的延续。从蔡英文提出的“中华民国台湾论”到今天的“祖国论”,进一步模糊两岸的历史联系,强调台湾地区的“本土”叙事,试图在年轻一代中深化对台湾地区主体性的认同感。
赖的发言强调中华民国的“历史正统性”,看似向温和选民靠拢,实则利用中华民国符号进行文化操控,是其“去中国化”战略的一部分。民进党通过重新塑造“中华民国”的历史,淡化与中华民族的关系,试图让台湾地区的历史成为一个孤立的、独立的叙事体系,为台湾地区的政治独立铺路。
而岛内一些蓝营人士和媒体对赖清德提到“中华民国”次数增加,只能是“自我安慰”。蓝营寄望于中华民国符号的复兴,通过强化国民党时期的正统性来对抗民进党的“去中国化”叙事。然而,绿营则更愿意利用这些符号来推进台独的政治目标。通过历史话语的重塑,淡化了与大陆的历史纠缠。蓝营如果继续寄望于“中华民国”的符号,而不积极应对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只会让民进党有更多操作空间,将“中华民国”与台独进一步嫁接,形成所谓的“中华民国台湾”。
赖通过历史话语重塑的说法偷换概念,想要在民进党的台独路线和温和选民之间寻求平衡,实际上,是通过突出两岸政治分歧、蓄意割裂两岸历史联结,继续兜售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的"新两国论",钳制岛内人民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未来将加剧台湾地区内部的分裂,尤其是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分歧。
在国际上,民进党试图利用“民主自由”框架争取更多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支持。然而,美国国务院已经表示,长期以来的一中政策没有改变。这一论述不仅无法得到美国支持,还进一步恶化两岸关系,激化台海矛盾。
尽管民进党试图通过“中华民国”与台独的嫁接来争取国际社会的同情和支持,但实际上这种模糊策略只会让台湾地区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大陆方面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不会容忍任何形式的台独,不论是打着“中华民国”的旗号,还是直接推动“台湾共和国”,两岸关系的紧张局势在未来可能会继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