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一所大学里,用今天的话讲,周围的人家都是书香门第,但是在大学里工作的人并不都是教职人员,也包括大量的工人、基层职员,这些工人和基层职员都是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学校的公务人员,后者的数量甚至比前者还多。
因此在这样的一个大院里,并非所有的家庭都重视教育,即便是教职人员,很多人 觉得自己读了那么多的书,也没有什么出路,便不是很在意孩子的教育,觉得他们将来能有一所学校读书、有一份工作就好,完全没有非要让孩子考名校的想法。
很多知名教授,会把孩子教育的优先级放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之后,不会像今天这样,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
中国人今天如此重视教育,不是传统,而是现实的需要。事实上,世界各国在全社会范围最重视教育的阶段,都是在其工业革命的初期。
以美国为例,大量建立州立大学,青年人从只接受初等教育到大批接受高等教育,是在19世纪末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案》,通过免费给予各州土地建立公立大学, 普及美国的高等教育。今天世界著名的密歇根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普渡大学,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在此之前,美国的清教徒家庭虽然也重视教育,但是没有人觉得孩子非要上大学不可,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欧洲,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德国。德国高等教育体制,即洪堡体制和技术大学的建立,是和它的工业化进程同步的。
我们再来看看亚洲的情况。今天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国家恐怕当数亚洲国家了,最重视教育的族裔当数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东亚人和印度人,这和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是一致的。
日本早在德川幕府时期就普及了识字教育,但是仅此而已。但是到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部分工业化,识字教育就不能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了,于是以东京大学为代表的国立大学和以应庆义塾大学为代表的私立大学才建立起来。日本的家庭主妇在家负责孩子教育的传统也是从那时才有的。
今天世界上教育最内卷的国家还不是中国,而是韩国和印度。在韩国,如果你不是“天空联盟” (SKY1)三校的毕业生,在工业界和政界一辈子都没有出头的机会。
在印度,和我同龄的一代人重视教育的大多是高种姓的家庭,他们大多是教师、医生和政府职员,这些家庭重视教育的程度不亚于今天的中国家庭。由于当时大部分家庭并没有打算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因此在印度上一所普通大学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从最近的20年开始,重视教育的风气已经深入大部分印度家庭,因为随着印度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必须接受高等教育才能从事的工作,而且那些工作的收入要比务农、做小买卖或者从事手工业高得多。
今天印度很多中小学生,十几年过着“三无”生活——无寒暑假、无周末、无节假日,总是在补课学习。在美国,很多有钱的印度家庭会为孩子每一门课请一个家教。最近十几年,印度裔和华裔一样,在美国名校中的占比远比其人口的占比高得多。
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角度来看,重视教育这件事是工业革命或者说近代化的产物。一是因为工业革命后,有了一个人数众多的相对富裕的阶层,让他们有可能支付得起高额的教育费用。二是有了很多需要高学历才能获得的高收入工作,让那些家庭有动力给孩子的教育投资。
在古代,很多富商虽然能够支付得起教育的费用,但是并不重视教育,因为那时做生意和教育没什么关系。
当一个社会工业革命基本上完成之后,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反而相比过去有所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各种机会多了,不必一定走拼学历这一条路。当然,相比东亚国家和印度,欧美在教育上的内卷程度一直不算很高,这里面也有文化的因素。
有人觉得如果社会发展了,国家和社会包括个人能够投入更多的钱在教育上,教育内卷的现象就会缓解,这也是一种幻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一些媒体的误导,它们宣传欧美国家教育竞争不激烈。
为了让大家打消这种幻觉,我们就说说欧美教育的情况。我们不妨看看在北美和欧洲大陆最有代表性的两个国家——美国和法国。
美国的教育看起来很开放,而且各种机会都很多,但顶级大学仍然只有那么几所,要想在美国上顶级大学绝不比进“清北”容易,甚至会更难。因为学生们不仅需要把课程学好,而且要做很多课外活动,还要做出水平,不像在中国很多地方,学生只需要考出好成绩就可以。
另外,由于大家的学习成绩和课外活动水平都在提高,过去能上哈佛大学的成绩,放在今天可能连排名前25的大学都进不去。在过去,美国的高中生如果提前修了四五门大学的课程,可能就算天才学生了;现在,你即使学了10门大学先修课,如果没有别的特长或者特殊因素,可能连排名第20的大学也进不去。
如果想通过体育运动这个特殊通道挤进去,也需要达到半专业的水平,比如斯坦福大学招收的一些学生就是世界各国奥运代表队的成员。
有很多人听说了一些传闻,以为美国中小学的课程轻松,其实不然。当然,我说美国一些高中课程很难,有些人可能不信,因为很多人觉得中国高中的理科考试是非常难的。事实上,美国优秀高中的一些数学课,难度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
还有很多人觉得美国社会不太重视基础教育,因此想学习的孩子很容易拿第一。这更是无厘头。一个不重视基础教育的国家,怎么可能每年拿走1/3以上的诺贝尔科学奖项呢?这显然是矛盾的,产生矛盾的原因就是前提假设搞错了。
美国中上层的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只不过那种教育是全方位的,不单纯是校内的课程和考试。因此,在美国争夺最优质教育资源的激烈程度一点儿也不比中国差,只不过美国社会的就业机会多,上不了好大学影响没有那么大,加上美国的很多人上一所中等水平的州立大学就满意了,全社会对于内卷的担忧没有中国严重而已。
再说说法国的情况。法国的教育体制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通常人们只知道它有一些水平不错的大型公立大学,比如巴黎大学,而且几乎是靠抽签入学而不是考试成绩。因此大家对法国的印象更是教育竞争不激烈、不内卷。这种误解和对美国的误解类似,只看到了针对大众的高等教育。
事实上,法国还有一个专门培养精英的教育体制,就是所谓的大学校或者精英学院的系统,比如法国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等。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一年只招60名左右的本科生,但是它产生的菲尔兹奖人数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所顶级名校,它所产生的世界名人两页纸都列不下。
想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或者巴黎综合理工学有多难呢?一个高中生先要在高中毕业后进入考试补习班学习大学基础课两年左右的时间,或者在普通大学里先学习两年,然后再参加它们的入学考试。在这两年间,学生们只有学习,没有其他活动,然而绝大部分人还是考不上。
每个年级只招60人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每年只招500人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对每个学生来讲,投入的教育资源和一年要招1万人的巴黎索邦大学当然是不同的,后者已经是法国最好的大众公立大学了。因此,前者人数虽少,却人才辈出,也就不奇怪了。
在法国,大工业公司和政府部门的大部分重要职务,都被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垄断了。因此有人说,法国看似是一个最公平的国家,但实际上人的命运在20岁的那次考试中就决定了。
1
但追求教育公平又是我们不能放弃的目标,而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跳出教育本身,在更大的背景中找到答案。
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和民权活动家威·艾·柏·杜波依斯有深刻的认识,他的很多想法触及了问题的根本。杜波依斯是哈佛大学第一位黑人博士,他写了一本书《黑水:面纱里的声音》,回答了有关教育目的和社会公平的问题。杜波依斯指出了很多人对教育的误解,或者说一些错误的期望,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误解,以为人的幸福感源自自己能拥有他人所没有的东西。
这其实是今天非常流行的一种想法,很多人真的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和他人的比较之上。
比如,我觉得上的大学比你好,我买得起几万元的包,而你只能买几千元的,我就比你更幸福等等。
很多人都看过《北大附中的一天》的视频,看后有人吐槽:我以为我进入了更高的阶层,却发现别人过得依然比我好。
这类内容在互联网上很常见,比如,我还在辛苦还贷款,别人已经买了第二套房;我喝上了星巴克,别人喝上了昂贵的洋酒;我带着小孩去迪士尼乐园玩,别人在迪士尼乐园旁边买下了别墅等等。
这种吐槽看似很扎心,其实就是陷入了杜波依斯所说的误区,认为自己必须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才能幸福,如果自己的东西比不上别人的,就不会幸福。这当然是一种误解。更不幸的是,很多人拿来比较的东西,也只不过是房子和奢侈品而已。
第二个误解,觉得教育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同样的、最大限度的自由。
可以说这是一种妄念,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享受最大的自由。如果一个人想要有不受约束的无限自由,必然就有人会受到奴役,因此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每个人获得自由的前提,其实是要先约束自己。就像之前我们说过的,有的人反对特权,其实只是反对自己没有特权,而不是反对特权本身的不合理。如果人人想的都是自己要获得特权,社会就会变成一个丛林世界,对每个人都没有好处。
第三个误解,觉得既然制度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应该把这个制度推翻。
这是一种典型的偏激想法,但在网络上特别常见,比如今天很多人呼吁废除高考,就是这种想法。但好笑的是,那些喜欢这样嚷嚷的人,一般也只是敲敲键盘而已,说到底只不过是借这个口号宣泄自己的情绪罢了。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理性地面对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杜波依斯给出了三个很有价值的建议。
1. 所有人都需要明白,教育的平等来自整个社会的平等,特别是社会分工的平等
我们的社会总是会有分工,会有人从事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也会有人在餐厅里做服务员、做厨师;会有在写字楼里上班的人,也会有在写字楼里做清洁工作的人。
如果没有分工,社会就运转不起来。但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应该理解,不同的分工不意味着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而恰恰是告诉我们,从事不同工作的人,在维持社会运行和发展上都是有贡献的,都是平等的。
在教育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很多学霸、很多天才,但还有大量的人并不是学霸和天才。这些人也许上不了最好的大学,有的人甚至上不了大学,但重要的是,不论是什么学历、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都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
如果每个人在社会中都能获得公平的待遇和尊重,上好大学这件事就不是一件“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了。当一个社会变得公平,社会里的每个人都有尊严,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得到解决。
在这种前提下,很多人开始放弃做那些高薪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转而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并追求发展。后者当然不一定收入高,也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的高大上的职业,但是社会需要这些职业,从业者需要受到尊重。
欧美国家除了移民,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会比东亚国家和印度的民众低,原因就在于它们已经经历了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两三代人开始享受相对多的工作机会了,因此完全靠教育改变命运的动力也就不会那么强了。
虽然很多中产及以上的家庭依然极为重视教育,但大多数人能够接受获得一份中等水平教育机会的结果,毕竟未来的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
2. 孩子必须接受教育
当然,要让全社会做到尊重每一个职业需要大家的努力。为此,杜波依斯给了第二个建议。我们需要回到最根本的教育理念上:孩子必须接受教育,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上存在什么、世界是如何运作的。这些事情彼此密不可分。
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只传授书本上的知识,也不能将自己与人类的思想和文明相分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搞明白,学生究竟要在学校里学什么。
第一,理解世界,包括在知识上和逻辑上理解世界
第二,要学会运用知识,而不是单纯学习纸面上的知识
第三,教育的作用在于,要搭建起我们和人类思想之间的桥梁,而不是离开了学校,人就不再学习了
今天一些身处三、四线城市,不得不天天刷题的孩子会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学校才能像北京、上海那些著名高中一样?
其实,如果大家理解了以上三点,从教育中得到了这三点收获——理解世界、运用知识、搭建起自己与人类思想之间的桥梁,就根本不必在乎是在什么学校学习的,更没有必要做那些比较。这三点,其实绝大部分学校都是有条件做到的。
3. 一切教育的对象都是孩子本身,而非成绩
杜波依斯讲,教育不等于它所要成就的东西。这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去学击剑、打高尔夫球、排练话剧,这些事情做成了,会有学校击剑队的成绩、高尔夫球队的成绩和表演的成绩。但如果认为这些成绩就是教育本身,那就大错特错了。
类似地,一所大学培养出很多博士,博士的数量是教育的成绩,但是如果让博士生去从事一些初中生就能完成的工作,那么培养出再多的博士也不是教育的成就,而是教育的失败。
明白杜波依斯的三个建议,我们就知道,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如何教育好人”这件事上面,而不是去比拼学校的好坏、学位的高低。事实上,今天没有人能够在短期内改变所谓的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抱怨是没有用的。
在现有的条件下,每个人都应该想办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最好的教育。
在今天的教育体制下,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所能做的都是超越学校、成绩和学位这些表面的东西,回到教育对人的社会意义和职业发展上来。否则,拿了一所名校的博士学位,然后为了所谓的稳定去做一些毫无挑战性的简单工作,这样的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大家在媒体上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在当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思考,不仅仅是如何努力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而是要追求对自己一生的成长有帮助的教育本身。
最后,我们不妨全面地回顾一下历史,把目光放到全世界, 就会发现对于教育的重视是工业革命和现代化的产物,也确实有助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一方面,教育的不平等背后其实是职业的不平等,在后一个问题得不到解决时,无论采用什么人才选拔制度,无论如何分配教育资源,都有人会觉得不平等。工业化和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只有等到社会进一步发展,过了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才有希望逐渐得到缓解。
另一方面,要想做到教育的公平,每个人都有义务建立起一种正确的价值观,那就是工业是为人类服务的,而非人服务于工业;工作是让人受益的,而非人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教育是为了社会进步 的,而不是因为社会进步了就需要内卷。
总之,只有当我们尊重所有的职业时,对于教育的焦虑才会消除。
关注我,一起探寻好教育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