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教育
2024-08-06 22:50
江西
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老师必须先当好读书种子。
——
温儒敏
温儒敏教授的头衔很多,著名文学史家,北大中文系主任,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受聘教育部主持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担任“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编辑……他是统编教材的编辑者,我们是教材的执行者,读他的著作,如同与编者在直接对话,我们不仅能看到编排的具体内容,而且能明白编者的真正用心,听他的讲座,更是醍醐灌顶,如沐春风。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批评、指正或者讨论。
现在的语文教学的确是存在很多弊病的,而且病得不轻,比如教学内容方法僵化,繁复,琐碎;形式主义,花架子,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活动几乎完全指向中考与高考,反复操练,题海战术,等等。这些年实施课程改革,大家都在想办法给语文课“治病”,千方百计提高教学效果。但情况如何?不见得很好,在某些学校甚至越来越糟。十多年前,也普遍搞题海战术,反复操练,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不感兴趣。后来实施课程改革,提倡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比以前活动多了,对话多了,多媒体广泛运用了,国培等教师培训也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那些先进的理念得不到贯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是调动不起来,而基础训练反而比以前差了。我们似乎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年在课改中转了一圈,又回到应试教育,特别是到了初三和高二之后,语文课基本上就是被中考与高考裹挟,考试至上,分数第一,百变不离其宗。我们大家都感到很累,很焦虑,也很沮丧。
我们不能不被中考和高考所左右,必须承认中考、高考这一巨大事实。让学生考得好,考上好的大学,这是理所当然的。但即使面对考试,我们付出太多太多,多数学校的语文教学效果仍然不见得好,中考高考水平也很难上去,特别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不到明显的提高。最普遍的事实是,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语文,不愿在这门课上多下功夫。校长为了高考和中考拿分,也轻视语文,往往让语文给其他学科让路。这些年来,语文课真的已经被边缘化了。都说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基础的基础,可是在很多学校,语文课的地位并不高。我们语文老师有失败感。
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大家可能很直观的就从应试教育大环境找原因。我们很无奈,抱怨应试教育,把一切责任推给应试教育,推给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我们几乎都是一边抱怨,一边还得参与。这种无奈,让我们精神上都可能有点分裂了。其他学科有没有类似情况?会有的,但好像没有语文这样严重。现下语文是最无奈、最容易产生失败感的学科。所以说,语文教学的病很重,急需诊疗。
我们能否改变一下心态,改变一下思路?既然应试教育大环境是巨大的存在,是国情,相当长时间内很难有根本改变;既然中考和高考指挥棒仍然在我们头上挥舞,我们的教学在相当程度上不可能无视考试的需求,那么我们语文老师能做什么?是否可以这样来考虑,就承认应试教育大环境存在这一巨大现实,尽量去应对,让我们的学生考得好,同时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能否干脆搭上应试教育这个船,然后做素质教育的事,能做一点是一点?我想是可以的。我们要学会平衡,尽可能利用自己拥有的有限的空间,去改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改一点,就是一点。
怎么去平衡?怎么去改进教学?这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我们先来给语文课诊断,找出病根。
语文课百病缠身,最主要的病是什么?病根在哪里?就在于不读书和少读书。我们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现在的学生除了教科书和教辅,几乎不怎么读书,也不喜欢、不会读书,更不会读完整的书。我们教了多年的语文,学生也花费很多时间心血在这门课上,可是到头来很多学生都只会做题考试,对读书不感兴趣,也不会读书。即使考上了大学,甚至名牌大学,许多学生还是不会也不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现在的语文课很少考虑如何去培养读书的兴趣,或者有所考虑,到实践中却不到位。我们的语文课很可能还起到负面作用,破坏读书的口味和习惯。很多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时,还是很喜欢读书的。到了高年级和初中,也还较多接触各种图书。很多学生都是从初三开始,读书的兴致和数量一路下滑,在整个高中,读书变得尤其功利,一些家长和老师甚至不让学生读那些和考试无关的书。当然,也有少数学生一直都比较喜欢读书,但是,整个中小学的读书状况是不好的,年级越高,读书情况越差。这是基本情况。
试想,读书少或者不读书,只读教材教辅,那么功利,怎么可能学好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围绕中考和高考,既不注重培养读书兴趣,也不引导读书,又怎么可能提升语文素养?我们往往抱怨应试教育,抱怨环境,可是,我们自己的语文教学呢?是否也应当在不读书少读书的问题上做些检讨?
中考和高考是巨大的现实,毫无疑问,应当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让学生考得好,考出高分,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但不应当和读书对立起来。相反,培养起读书的兴趣,有比较宽的读书面,喜欢读书,那语文素养也就会提升上去,成绩也不会差,甚至中考高考也更有可能取得优秀成绩。
我在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对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过调查和观察,发现少数喜欢读书,有读书的习惯和兴趣,阅读面宽的学生,一般思维比较活跃,成绩也会很好。这类学生比较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但很多很会考试,但不太喜欢读书,阅读面较窄的学生,思维就可能比较沉闷、死板,越到高年级和研究生、博士生阶段,读书多少和思维活跃程度、创新能力高低,就越是形成正比。所谓高分低能,这个能力的“低”和读书的多少大有关系。
现在学生不喜欢读书,上学年级越高,读书状况越低,这是因为中考高考和各种考试制约了语文教学,捆住了手脚,学生没有时间去读书。这种说法有部分道理,但不是充足的理由。我们可能有一种惯性思维,就是把语文教学低效、贫血、不健全,把学生不读书少读书的原因,一股脑儿全都归咎于高考或者中考,都在责怪应试教育,就是不从自己教学上找原因。
应当承认,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语文教学包括学生读书肯定会受到制约,但总也还会有些空间,这就是我们教学中能否发挥的问题了。事实上,一个有水平的老师,都会懂得一些必要的平衡,既面对高考中考,又竭力防止陷于题海战术。我们可以做到让学生考得好,但又学得不那么死板。有没有这样的学生?有的。从北大招生情况看,如果一个学生阅读面广,视野开阔,语文素养一般也会比较高,考试也不会差到哪里。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不要把一切负面的东西全都归咎于应试教育,我们要面对应试教育这个现实,采取某些必要的平衡。让学生多读书,同时又应对考试,考得好,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这是个心态问题,懂得必要平衡的老师,一般来说心态比较好,教学效果也不会差的。以上说的是反思一下,语文课要有引导读书的自觉意识。
看待读书问题,我们当老师的要有点平衡兼顾的意识,既要照顾考试升学等现实的利益,更要从长计议,着眼于给学生的终身学习做准备,为他们走向社会之后的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打底子。我们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归根结底还是要读书。所以我们讲语文课要培养读书兴趣与习惯,把这当作头等大事。
读书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我们许多家长希望孩子有教养,从小就花大本钱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画画,当然也是一些素养,有利于提高素质,但比这些更加重要的、或者说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就是读书的生活方式。再强调一句,在中小学阶段,特别是孩童时期,培养读书的兴趣与习惯,这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是建树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重新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办法还是多读书”,触及到语文教学的核心,对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病是有特别的针对性的。
从语文教学本身来看,如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重视读书。我想可以这样来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的根本办法还是多读书。”这不是什么新的观点,但在语文的概念被弄得很混乱的当今,重新提出这个朴素的道理,从“多读书”的角度去理解语文的本质,提出改进的方向,是有现实意义的。
这几年推行课程改革,自然有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虚浮烦躁,坐而论道,翻来覆去,急于求成,往往是为改革而改革,走得很远,却忘记了为何要出发,弄得一线老师也目迷五色,无所适从。这样的时候,我们特别需要定力,摒弃形式主义,回到朴素的立场,回到教育的本质上来。今天我们讨论读书问题,也有其现实意义。我们希望回到更加朴实的立场来看待课改,看待语文教学。
用这样的心态立场来看待语文课,为语文课的“本质”下定义,我看就可以这样来表述:语文课最基本的,还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很自然就可以把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等带动起来。
我这里特别强调读书,并非别出心裁,又要玩弄什么新的概念。我强调的其实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里边就已经在强调了,只不过大家未必见得重视。课标有很多处都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其中有一句话我影响最深,也认为最精辟。就是这一句:“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说得多么好!多有现实针对性!这句话是课标的精髓,我们应当格外关注。
这次研修,我希望大家能围绕读书问题反思研究一下,要想办法从读书这个根本上去改善我们的教学。以下我就围绕读书,和大家一起反思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课有没有引导读书的自觉?有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我们备课的时候,可能会写下多条教学目标,有没有考虑读书的兴趣问题?你的课是在哪个环节上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或者引导学生自己去找书来读?等等。总之,我们的课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方面是否有安排?我觉得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在读书方法的引导上,做得很不够,或者说,在如何引发读书兴趣这一点上,缺少自觉。所以这方面的反思和加强是必须的。你们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有很多可贵的经验,但我希望有一点是任何授课设计都必须考虑进去的,那就是激发读书的兴趣,教给读书的方法。首先要重视读书问题,有这方面的自觉。
大家可以在自己的班级中做点调查,看看你们的学生读书兴趣到底有多高,这方面是什么状态?这也是检查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从语文教育的规律来看,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及读书方法的掌握,远比现在这种面向考试、精读精讲、反复操练的做法要高明,也更加重要。引导读书的自觉,首先是对当下我们习惯了的普遍实行的语文教学方式有清醒的认识,看到它的弊病和无奈,探求出路。
人都难免有些惰性。习惯了的事物,往往就视作当然。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都是课堂教学和课文讲解带动整个教学,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操练。这种普遍的做法,大家很习惯了,所谓改革,也就增加一点学生的活动,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可能认为这一套做法,是应试教育带出来的。它是现代教育的产物。有时我们也对此不满意,但又跳不出来。
这一套依赖教材,依赖课文精讲,依赖课后作业操练教学模式,当然和应试教育有关系,应试教育强化了它的模式,变得更加死板,低效。但这套教学模式不是应试教育带起来的现代教育的产物。从晚期兴办新式学堂开始,就实施这套语文教学模式。原先传统的语文教育,不是这样的。传统语文教学和现代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在读书。传统的语文教育,并没有明确的教学体系,也没有教材、课堂精讲和作业操练,只是要大量反复的读书,整本整本地读书。从蒙学开始,就是读书为主,先生是很少讲的。从千字文、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左传,等等,一路读下来,似懂不懂读下来,慢慢就读得熟了,由不懂到懂,文字过关了,写作也过关了。这种方法是浸润式的学习,整个身心沉浸在阅读之中,文化的感觉有了,语言的感觉也有了。
当然,以现代的眼光看来,这种以读书为主的方法太过奢侈。我们也不可能照搬古人的办法。现代人要学的东西比古代多,除了语文,还有外语、数理化等等,靠古代那种大量读书、浸润式的方法显然不适应了,所以新式学堂开始,这一百多年来,就改为“概论式”的学习,即以课堂的讲习为主,课文的分析作为重点,把各方面的知识加以体系化,以概论的方式传输给学生。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学国文,古典诗文还是占很大比重,不过不同于传统语文课习的办法,也是采取文选的体例,不再是一本一本的读,而是一篇一篇的读。这时期的国文学习虽然和传统不一样了,但还是注重读的。因为学生在中学期间读书已经较多,一般基本典籍都大致接触过了,到了大学文科,就更多地采用“概论式”的学习,强调知识系统性。比如《左传》,在文学史课中,就介绍一点关于该书的背景、内容、特点,以及文学史位置等等,都是知识性的,然后举出一些段落或者句子,让学生以斑见豹。为了让学生尽快学会古文阅读,六十年代之后,王力先生编写了古代汉语教材,采用的是文选加知识讲解的体例,并且希望通过古代语法、修辞的学习,在短时间内达到能阅读古书的教学目的。大学的这种概论式教学方式,又直接传递和影响到中小学,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后,学习苏联的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也开始突出知识性传授,学习语法修辞文学常识,加上文选的阅读讲解,而且是精读精讲,就成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这个模式有没有好处?当初设计,是为了多快好省,尽快出人才。可是语文采取这种方式,读书就少了。记得我上小学时,语文老师还经常给我们读小说、诗歌,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大概当时老师也是意识到光是讲课加练习,难于提升语文水平,所以还补充一点读书。可是现在呢,本来比较怠慢读书的教学,又加上应试教育,就越加紧缩,动弹不得,学生越来越不习惯不喜欢读书。反过来,也就越加抑制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我回顾这段教学的流变史,是为了证明,现有的普遍的语文教学模式,并非只是这些年应试教育的产物,它是有些历史的,也是有其不合理的,需要反思,需要有些调整。从语文学习的规律看,特别是语言的习得,需要语感的积累,光是精读精讲加练习,只有知识性获取,是难以实现语言习得乃至语文学习的效果的。所以读书非常重要,读书的过程,读书的积累,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本身就是语文。
我们在语文课改方面有太多的经验,太多的流派,太多的改革措施,但最重要的要先想办法去除病灶,改变不读书少读书的状况。要千方百计把读书兴趣的培养放到头等位置。只要把读书兴趣培养起来,有了读书的习惯,学生就会自己找书来读,阅读面拓宽了,何愁语文素养不提升?何愁中考、高考成绩上不去?又何愁语文课被边缘化?我们语文老师要有强化读书教学的意识,有这方面的自觉,这是语文教学改变病态、转为健康的前提。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提升学生读书的兴趣,或者反过来,是否可能败坏读书兴趣?
北大语文所也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关于语文教学效果的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并不喜欢语文课。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悲哀。我们花费许多精力上语文课,效果不见得好。为什么学生不喜欢语文课?为什么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可能有很多方面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型混淆,模式僵化,扼杀兴趣,包括读书的兴趣。
我要专门在这里讲讲课型的问题,这也关系到教学方式问题。
现在语文教材很多都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类课型。(有的小学二年级开始分为精读、略读和选读)为什么这样分?只是因为课文较多,不可能全都精读,所以安排部分略读吗?大家有没有想过课型不同功能这一问题?其实教材这样设计,是有道理的。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功能是什么?就是给例子,给阅读的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呢,主要不再是老师授课,而应当是学生自己去读,其实就是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方法,拿到略读课中去实践、尝试、体会,所以略读课主要是学生自己读,而且很多情况下,是自主性的泛读。一个以老师讲授为主,方法示范为主,另一个是学生自己阅读为主,是读书的自主性实践。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完成阅读教学。
但是如今的阅读课教学往往混淆了两种课型,不分精读略读,全都设计成是精读精讲,什么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生词修辞,等等,扣得很细,就如同手术解剖。这会带来很严重的弊端。课型没有变化,没有节奏,全都处理成精读精讲,基本样式不变,反复进行,学生会腻味,也就没有读书学习的兴趣。课改之后想改一改,又增加了许多课堂讨论,很热闹,课型还是没有变,读书兴趣也还是起不来,阅读能力和口味也不见得提高。
举个精读课的例子来说明。
比如,文言文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全文81个字,很少生僻字,可以做个试验,让初二的学生读一遍,大致都能懂。如果参考课文注释,就基本上没有阅读障碍。但现在通行的教学设计,第一步,用很多时间去解释字词句,包括:斯、惟、帘青、鸿儒、案牍、劳形,等等,还有语法的解释“何陋之有”,等等。第二步,字词解释完了之后,串讲翻译。第三步,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分析。第五步,归纳写作特色。第六步,或者让学生讨论“何陋之有”,以及古人的精神道德之类。第七步,布置作业。
当然,中间可能还会穿插反复朗读。我听过一些课,也查过一些教案,基本上就是这一套,大同小异。大家对这样的教学程序也习惯了,很少反思有什么问题,更少想到是否让学生喜欢,有自己的阅读感觉,并由此引发对这一类韵律很美的古典散文的种审美熏陶。就是说,没有把这篇文章语言形式之美,把阅读古文的语感和美感放到教学的设计中。这是很大的缺失。
这么一篇简短、优美的文言文,学生参考注释就基本能懂的,非得一字一句地串讲翻译,而且不断抽取所谓中心思想和艺术手法呢?讲得那么多,那么细,唯独没有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味、玩味,欣赏那种古汉语特有的韵律感,那种简介干练。也就是说,我们的课没有往读书获得语感这方面去引导。
其实还不如就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引导体味,特别是那种语感。把这一篇背诵下来,不需要很多时间,然后再附加一些类似的文言文篇章,也是让学生自己去读,反复诵习。文言文怎样学习?不能只是采用现在这种分析性的精讲记忆的方式,还应当甚至主要应当是增加阅读量。多读,就有了语感,也就是对文言的那种熟悉、亲近和主动识读的感觉。那么对初中生、高中生来说,浅近的文言文阅读就过关了。中考高考根本不成问题。
我认识一位高考成绩拔尖的北大学生,他的高考文言文部分顺手拿下,成绩可能是满分。他是理科生,但阅读古文观止、左传等,毫无问题。我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无师自通,就是每周一篇文言文,大致读懂,就反复诵读,有的背诵下来。读的多了,就过关了,而且学生的读书兴致也就起来了。
我再举个现代文的例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也都是类似前面讲解《陋室铭》的那一套程序。字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手法等等,扣得太多太细,还让学生背影的写法、含义等等,就是没有把学生自己去阅读的感觉调动出来。嚼得太细的馒头,再喂给孩子们吃,那有什么味道?
本来课文所选很多都是比较好的文章,如果不用老师教,学生自己读读,也许还有点意思,老师讲得那么精细琐碎,之后还要布置许多更加琐碎烦人的作业,这样也真是折磨人。这样的语文教育,基本套路就是把好文章切割成若干知识点,然后一点一点喂给学生,让学生背熟记牢,考试也用这种切碎了的知识点来考,老师教的,就是标准答案,跟着走,踩到点上,就能得高分。
不用说,这样的教学,只能败坏学生的胃口,不可能培养阅读的兴趣,几年下来,一部分听话的乖学生只是学会这样去考试了,不乖的学生,连考试都不会,无论乖不乖,都对语文和读书失去了兴趣。而且更麻烦的,是胃口被败坏了,不认识什么叫做好的文字,什么叫不好的文字。他们只能走自己的野路子,去追求畅销的流行的那些言情、荒诞、穿越、盗墓、玄幻之类作品了。
当然,中国的语文教学,一直都负有思想教育的任务,原本是要学生学习主流的价值观,结果呢,很多学生不见得真的接受了所谓正能量的教育,反而去崇拜了郭敬明、甄嬛传之类时尚流行的东西去了。
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当认真反思的,从教学内容方法上反思。课讲不好,其中最应当检讨的一点,就是不分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全都处理成精读精讲。老师为什么会这样?担心考试,生怕有什么遗漏,把所有课全都讲成精读,细嚼慢咽,学生就没有自己阅读延伸的空间了。而且精读课全都是差不多的面孔,都是为了应试,怎么还会有读书的兴趣?孩子们本来有些兴趣,也可能被扼杀了。
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具体状况来看,这种不区分精读略读课型、而且全都讲成如同手术解剖的精细而琐碎,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不是说要一律反对讲课的精细。课文的分析,有时必须要细,要精,要透,这是毫无疑问的。语文教学也要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好是一课一得。这都没有问题。但这种“细”要有意义,意义就是指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要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而不能只是为了考试,陷于题海战术。起码这两方面都要兼顾一点,别走极端。为了考试,把课讲得非常精细琐碎,而且千篇一律,面目可憎,那就扼杀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了。
课上得死板,千篇一律,又几乎全都指向考试。这个弊端是扼杀读书兴趣的,一定要改。现在新编的语文教材在做一种尝试,那就是加大精读和略读两种课型的区分度,干脆改了名字,改为“教读”(精读)和“自读”(略读),这就区分开了。新教材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就是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有的在课文后面提出课外阅读的书目,有的在“名著导读”中建议课外读些什么书,怎么去读,等等。自读课文加旁批,提示方法。这样,部编的新的语文教材就建构了由“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阅读教学是否不教或少教读书的方法。
大家可能或有些疑惑──我们讲了那么多的语文知识,做了那么多练习,难道不是为了提升阅读能力?这个问题提得好,正是我们要反思的:我们花了那么多精力,也许学生考试成绩是上去了,但他们更加喜欢读书了吗?学会读书了吗?不一定吧。应当考虑到这个严峻的事实,我们上了那么多课,做了那么多题,考了那么多试,但我们的许多学生还是不会读书,特别是不会完整地读一本书。
我看大学中文系一些研究生还不会读书。方法上不得要领嘛。
最近我在海淀区给高中语文老师上课,我说,泛读很重要,要教浏览和快读,这是学生们日后生活中最有用的。我举例说,要求高中生在2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15万字的小说,行不行?在场的老师几乎都轰动起来了,说这怎么可能?我说应当有这种浏览泛读的能力,这也是读书的方法之一呀。你们的学生不会,只会精读,他们就缺少这种能力,日后在他们生活中精读毕竟少,泛读浏览反而是常用的。你们为什么不教这个?这是缺陷。所以我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语文生活联系起来。现在有些语文老师不一定了解学生们的语文生活,你讲你的,下课后学生开个玩笑就给你颠覆了。
所以我们要反思,自己教的语文课是否注意让学生学会怎样去读书。我们一定要把读书方法与能力的训练,纳入到教学安排之中,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
现在的语文课虽然也注重阅读教学,但对于阅读方法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做得不够。比如默读、浏览、快读、跳读、猜读,等等,都有技巧方法,需要──学习。但是我们对这些方法技能的传授仍然很粗,这些方面的基础研究也很不够。你教学生默读,总要给点具体的方法,让学生如何做到不动唇、不出声,又读得快。不会默读就读不快。到一些大学的图书馆看看,不少学生都在那里念念有词,他们可能就是在中小学没有学会默读。浏览和快读,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不能大而化之。
课标其实对于阅读教学方法是有要求的。比如 “课标”提到从小学高年段开始,要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现在课堂教学普遍比较注重朗读,特别是集体朗读,而不太有机会让学生默读,也不很重视浏览的训练。其实默读与浏览都是常见而又实用的阅读方法,是基本的阅读能力,应当想办法教学生学会默读与浏览。只有具备默读特别是浏览的能力,才有阅读的速度,也才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新编语文教材(初中)在名著选读的导读中,就不只是介绍作家作品和内容手法,而把重点放到介绍阅读方法上。比如读小说可以采取跳读、猜读,快速把握作品的梗概。
我读博士生时上英语课,教我们的是美国老师,他每次课发一摞材料,要求15分钟看完。我们很紧张,但不断练习,水平就上去了。这位老师注重教办法:不让一个词一个词从左到右往下读,而要求视线跳跃,尽量扩大扫视范围,捕捉重点字词;尽量快的往下看,能大致懂得意思就不停下来,碰到生词可以猜,不马上查字典;文章开头以及每一段的开头特别注意弄清楚基本意思,读的是语义单元,等等。我们就这样掌握了默读、浏览的方法。相比之下,我们的语文课对方法交代是不够的,或者说,是缺少这方面自觉的。几乎每一课都是精读,“精”在哪里?在字词句、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等,当然也有必要,可是偏偏没有教给方法,没有能把精读的内容和方法结合起来。如果两堂课都是要求教默读的,那么最好就有默读方法的提示,要具体,有练习,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你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很多教材的练习题也都有类似的要求。可是怎么去抓关键词?有什么可以操作的方法?如果你说“抓”,学生就马上会“抓”,那就不用学了。所以,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有方法教学,能做到“一课一得”最好。
一堂课下来,有把握得住的“干货”。当然,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学情,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教法,但无论哪种教法,都要让学生有兴趣学,又能把握方法,学会学习。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课,老是设想自己就是中小学生,哪些会感到腻烦?又哪些会有兴趣、并留下较深印象?现下许多学生不太喜欢语文课,可能跟有些老师的课所设置的程序太多,老是重复,又嚼得太细,是有关系的。我们讲课不能只考虑设计的如何周全漂亮,一定要让学生有兴趣,能投入,有获益。
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读书方法还是比较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基础研究滞后,制约了教学,这是个问题。
第四个问题,我们阅读教学观念,是否应当更新?
在阅读教学中,对有些传统的观念我们从来不会怀疑,或者不会根据条件去选择实施。这也是不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的。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一定情况下是应当要求的,但又不能规定学生凡是读书都必须做笔记写文章,阅读教学可以也应当和写作有联系,但不等于凡是阅读全都指向写作。因为如果这样去强硬要求,就会变成束缚,导致扼杀读书兴趣。我们今后讲“不动笔墨不看书”,最好限定在一定的语境之中。
还有,就是批评“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当然是要求学习认真,踏实,有其必要。但这个要求同样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学生阅读课外书,浏览泛读的时候,应当容许有时候了解一个大概即可,不必凡是读书、读每一种书,都像课堂上精读教材那样“求甚解”。我们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要求孩子做到。如果这些陈旧的概念任意要求,成为桎梏,那也会扼杀读书兴趣。
我现在特别赞成,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山东潍坊有一位小学老师叫韩兴娥,“海量阅读”是她提出来的教学方法。韩老师认为数十年以来,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端还是一本课本一统课堂,老师讲得非常有激情,学生当堂互动表现也好,但并没有真正积累到语文素养。为什么,没有落实到如何读书上面。现在的语文课,将课文拿来精读、细读的程度很过分,韩老师觉得那种教法让师生都很痛苦。我想其实大家都会有类似的感受。只是我们没有像韩老师那样坦诚、认真地改变这种状况,让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课内时间大量阅读。韩老师认为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正途。韩兴娥老师有一个观点非常好,她认为,“读一本书和读很多书是不一样的”,所以“海量”是培养读书兴趣的要求,也是提升语文能力的要求。这对当下那种文摘式、快餐式、拼贴式的阅读,以及这些阅读所造成的思维能力的弱化,也有针砭的意义。这里我是很乐于推荐韩兴娥老师“海量阅读”的教学方法的。
其实不只是韩兴娥老师,其他地区也有许多老师在实施“海量阅读”的教学。比如广州沙河地区就有小学老师这样教语文的,效果很好。
所以有些阅读教学的观念要有所调整,适当采用,不能照搬。
不久前我在北京十一学校和人大附中有过讲话,也提出要更新我们的阅读教学理念,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我说的“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回忆一下,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记得我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所以我那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后来又读《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
我在十一学校的发言放到我的新浪微博上,反应异常热烈,大都赞成。我给大家念一个网友的帖子:“连滚带爬的阅读”,深以为然,阅读一旦中断就非常扫兴。记得我四升五的暑假读了《西游记》,从此一发不可收,尤爱古文。中学的古文阅读全凭语感就能拿不错的分数,只因读的多。现在太多的漫画占据了闺女的书橱,希望她能多读一些文字优美的书,却不知如何引导,深感无力。”
这个帖子反映了家长的烦恼。但他完全可以以自己读书的经验去影响孩子。
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的读。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方法。
第五个问题,课外阅读是否纳入了教学计划?
通常讲阅读教学,往往就只是课堂上围绕课文的教学,对课外阅读并不重视,甚至放弃了。这种状况很严重,我把它称之为半截子的阅读教学。
我们应当理直气壮贯彻“课标”有关课外阅读的规定。先来看看“课标”对课外阅读是怎么定性的。“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这里所说“综合性”“实践性”和 “语文实践”,并不限于课内教学,(前面说过精读课与略读课的功能区分,也包含有重视语文实践意思),也包括课外阅读。
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课标”在 “课程设计思路”一节专门说到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里所说的“大量”,主要就是课外阅读,而不是现在常见的反复做题,也不限于课堂教学。
“课标”特别提出 “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有现实针对性。“少做题”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不可能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反而会扼杀学习兴趣;要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阅读上就要给他们一些自由选择的空间,好的办法是把课内的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这就会“多读书,好读书”,培养起阅读的习惯;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大量接触网络,当然也是一种阅读,但容易浮光掠影,思维碎片化,浅化,所以提倡多读书,还要加上“读整本的书”,这还可以磨磨性子,养成好的习惯与学风。
为了落实课外阅读的要求,“课标”对九年的课外阅读量专门做了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的为主。240篇(段)不算多,九年平均每学期也就十多篇(段)。400万字阅读量也不算多,一本《安徒生童话》就十多万字,一本《红岩》就40多万字。“课标”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样一个阅读量的,这是一个基本的阅读量,所有学校只能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不应当减少。
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当然,课外阅读很难象课堂教学那样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又必须有一个大致的要求,总之,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读书习惯作为很基本的素养来培育。“课标”对不同学段的课外阅读是有具体指导意见的,这里择其要点,分开来学习领会一下。
第一学段,小学低年段,“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这不只是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指导性建议。教师可以结合课内的学习,并参照教材的内容,安排学生在课外多读一些童话、寓言、故事等。不要把课外阅读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那样负担就重了,但可以给家长一些建议,提供大致适合低年段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书目范围,提倡亲子阅读。
现在有些学校和家长一味搞“提前量”,在小学低年段甚至学前班就要孩子们“读经”,是不合适的。在需要童话、寓言的阶段,还是要多读童话、寓言、故事,不能拔苗助长。低年级的学生多读童话、寓言、故事等想象性的作品,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发展。在学生喜欢“做梦”的时候,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条件,允许学生“做梦”。如果在适合“做梦”的年龄没有去做,甚至被剥夺了“做梦”的权利,这就违背了孩子的天性。
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课标” 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阅读心理特点,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因此,叙事性的作品应该成为这个学段课外阅读的主要部分。还要看到,“课标”对这一学段开始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要求对课外阅读也是适当的。此外,“课标”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也是读书习惯的培养,把课内外打通。“课标”又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这就把阅读习惯的养成当作一个目标了。当前不少孩子玩网络游戏成瘾,并不利于身心健康,应当把他们往读书方面引导。这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要求更高了,提到“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阅读的水平提升也提出具体的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些既是课堂阅读教学的要求,也是课外阅读的引导性意见。
课外阅读要得到重视,不能停留于一般提倡,光有阅读量的要求也不行,关键还要有相应的的评价。“课标”中提出的阅读教学评价的建议,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也适合课外阅读。如“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这里所说“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就包括课外阅读。“课标”还特别提到“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这几点,涉及课外阅读的几个基本方面,是教学中应当关注,同时也可以再细化为阅读评价的几个维度。那么,到底应当如何来落实这些评价?“课标”建议 “应根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等活动,考察其阅读量、阅读面以及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只是一般的建议,具体到教学中,还需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更具体可行的办法。
“课标”在阅读教学上提出了新的理念,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让学生有选择,有自由度,不断拓展阅读空间。因受中考与高考制约,许多家长与老师都不太愿意甚至限制学生课外阅读,他们常常把课外阅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读闲书”。这种偏向是不对的。其实,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老师对学生的“语文生活”有所了解,能籍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出去。
要让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空间,提倡读“闲书”。什么是“闲书”?和考试好像关系不大,按照学生兴趣选择的课外书。如果不让读闲书,就很难有读书的兴趣。读闲书,正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好办法。现在还不可能取消中考和高考,有些制约也难免。不过,即使从中考或者高考的情况来看,凡是形成了阅读习惯的学生,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他们往往也能在考试中名列前茅;而那些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展,往往是高分低能。所以,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要兼顾一些,让学生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使他们的爱好与潜力能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阅读面宽了,思维开阔了,素养高了,反过来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介绍部编教材小学部分关于课外阅读的改进。从小学第一个星期开始,就有“和大人一起读”。名著阅读,和课外阅读,所占比重比任何一种版本教材都要多。
第六个问题,你是否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
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其实是相关的。我接触某些小学生,发现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就是老师家长推荐给学生的书,学生往往不喜欢读。而学生圈子里互相推荐介绍的书,他们读起来津津有味。现在的小学生喜欢读些什么?举出一些被他们热捧的书来看吧:《植物大战僵尸》《怪物大师》《神奇校车》《查理九世》《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男生日记》《女生日记》,以及漫画杂志《幽默大师》《爆笑校园》《阿衰》,等等。
我们当老师的是否读过或者是否知道孩子们喜欢的这些书?他们为什么不喜欢我们推荐的经典,而偏偏喜欢这样一些流行的所谓闲书?
读书其实是个人化的事情,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性情,甚至男生和女士,各自的读书兴趣可能都会有所不同。比如男孩的空间感一般比女孩强,可能更喜欢探险、破案、推理的书。女孩一般比较喜欢故事性强、情感优美的读物。老师和学生应当了解不同年龄段孩子们喜欢读些什么?他们正在彼此交换阅读些什么?不应当很简单地推荐和布置学生去读经典作品,更不能简单地制止孩子们读那些他们喜欢的闲书。当然,我们应当主动提倡并引导学生去读经典。但要想到,闲书读得多了,对阅读能力肯定也有很大帮助,他们读书的习惯养成了,阅读和欣赏水平也会提高。经典和青少年是会有些隔膜的,而且不一定喜欢。怎么办?只能慢慢引导,不能强制。要用孩子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接近经典。其实孩子们成长过程,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兴趣,他们也会自我调整,自我塑造。我们老师的责任就是引导,而不是强制。
现在的学生喜欢网上阅读。虽然网上的读物良莠不齐,甚至很多黄色暴力的东西,但我们也没有必要反对孩子上网。关键是适当引导。
要尊重学生的语文生活。我这里特别提出“语文生活”这个概念,可以拓展我们的眼界。现在小学生中高年级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他们的语文“圈子”与表达形式,包括他们的课外“闲书”的阅读交流、上网、博客、QQ,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他们语文能力成长的重要方面,又关系到语文兴趣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我们也许不能完全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但应当给予尊重和必要的关照,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起读书的习惯。应当看到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再没有兴趣读书。这是可悲的。语文课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重视并能或多或少地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为什么老师进入不了孩子们的语文生活,不知道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这跟老师不读或者很少读儿童作品有关。老师要读书,包括读儿童的书,才能和学生一起讨论,有共同的话题。也才有可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读书。
第七个问题,学生读书的情况是否已在评价考试中得以体现?
处于中国的国情,高考中考,还有平时考试,都是必要的,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存在,这是我们当老师必须面对的巨大的现实。我们不可能脱离考试去寻求改革之道,那样会脱离实际。但是考试的内容方法应当改一改。现在的考试是不利于提倡读书风气的,也不利于养成读书习惯。为什么?太死板,太机械,以学生为敌。比如小学语文的考试,往往受诟病的,一是琐碎,二是死板。比如答案标准,往往定得太死。因为是小学生,考虑到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认知特点,有时是需要标准答案的。但也不能抠得太死。否者就会抑制思维发展。这是我们当老师的应当注意的。
至于读书问题,也必须有一些措施,在教学评价和考试方面要有体现,才不至于落空。 “课标”就在教学评价上提出这样一种思路: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如认可这一思路,各个学校都就可以根据各自情况,在教学评价上设计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值得注意的是,现今有些地区中考或者高考,也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有些题出得较活,光是读教材教辅,是难于完成的。这对课外阅读教学的推动就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比如高考是指挥棒,这几年将有大的变革,高考语文命题也会有变化。我曾经写过文章讨论语文高考改革的走向及教学如何跟进,我们是小学老师,也应当有所关心。高考改革有什么变化,哪些变化对于我们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会有直接影响?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一个变化是,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现在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这当然也受制于整个语文教学的状况:我们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太偏重文学,视野不够宽,而且文学的教学也并非就是往审美和情感教育方面靠,而是局限于琐碎的分析,这肯定不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这几年有些省市的语文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比如2013年的全国卷和一些地方卷,命题材料覆盖面就比以往要宽得多,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估计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
其二,是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比如去年全国卷的阅读题,就采用了“非连续文本”,给一组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这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所谓“非连续文本”,是与通常我们多见的相对完整的文本不同的,可能就是一组材料,彼此观点还可能向左,然后要求考生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筛选,形成自己观点。作文或者阅读题都可能出这样的题。如去年全国卷就提供一篇关于抗战时期爱国资本家卢作孚的贡献的文章,然后再提供一组相关链接材料,这些材料是比较零碎的,最后要求根据这些材料分析,去回答一些基本问题。类似的阅读题,就适合于考察思辨和归纳能力。
现在的学生普遍依赖网络,思维碎片化、绝对化,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这和语文教学的偏颇相关,而高考语文对此也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改善。
第三个变化,是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近年来也有个别省市高考语文开始重视考察读书的情况,甚至围绕课外阅读情况的考察来设计试题。另外,这两年很多试卷都出有背诵填补经典名句名段的试题。我认为都是应当鼓励的。读书状况其实最能体现语文素养,高考语文理所当然要重视。
我们看到已经有这方面更“大胆”的尝试,如去年四川卷就有这样的题: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用二三百字去续写下面的话:“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能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这样的题其实就是考文学修养和阅读面,考表达能力,非常好。我相信类似的考察读书情况的命题,在今后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肯定会增多。
这几年开始越来越多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采取经典的长篇小说节选的形式,选择长篇其中某个精彩的“点”,来龙去脉不太清楚,情节前后勾连也不完整,要求考生去体味和说明其精妙之处。如果学生没有读过整本小说,是很难把握的。这当然就是考读书,考课外阅读的状况。比如2014年江苏卷“安娜之死”一篇阅读材料,即安娜对爱情绝望后要卧轨自杀那一段,就节选自《安娜卡列尼娜》。试题要求分析安娜绝望的心理活动。如果没有看过原著,只从所选的一些片段,是很难进入状况的。
今年(2015)北京市中考试卷也加大了考查阅读积累方面的比重,不但考查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考查了红色经典《红岩》的阅读。在情境作文中,还要求考生写一段阅读名著的经验。
阅读考查内容分为:名著阅读、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科幻小说阅读、议论文阅读等。第一次将名著阅读放入阅读板块,体现课标中“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要求。
新增的“红色经典阅读”的考点在试卷中有所体现,通过节选《红岩》片段,考查学生通过相关情节写出片段所描写的相应烈士。文言文阅读则第一次采用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选取了《岳阳楼记》和《游岳阳楼记》两段文本,进行比较阅读。既考查了学生课内所学,又迁移到课外,引导学生学用结合,丰富文言文阅读的积累。
高考和中考命题的改进,也在引导教学,更加注重读书,注重平时的积累。比如,高考试卷有这样的判断题:“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这种知识是一般课堂上不太会讲到的,要靠学生多积累。这会让今后的教学更加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
我介绍这些信息,是为了让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在促进读书这方面能有更开阔的眼光,更切实的措施。我们平时的教学完全可以也应该有关于读书特别是课外阅读情况的考查,也想办法纳入教学体制。
以上讲到六个方面的反思,都是围绕读书问题的,其实也是阅读教学问题,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问题。回顾一下,就是:上语文课,要有培养读书兴趣这个意识,把读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注意教学方式上对于读书兴趣的培养;语文课要教给学生读书包括读课外书的方法;一些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需要适当更新;要鼓励读闲书,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在评价考试中体现对读书的重视。
最后,我还要补充两点建议,与读书及阅读教学也有关系。
一是语文课不要滥用多媒体。
这好像不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但很有关系。我并不看好语文课上使用多媒体,甚至认为现在滥用的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最近我到河南一所中学听课,是农村中学,可是很“现代”,黑板没有了,告别板书了,就用固定的多媒体屏幕,需要什么照片或材料,只需在上面点一下就都出来了。他们在上初一的“古诗三首”这一课,讲到曹操的《观沧海》,什么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等,全都是从网上下载拼凑的,老师讲到那里,在屏幕上点一下,就都出来了。比如课文中有“水何澹澹”一句,老师就点到“澹澹”的注释,让学生齐声朗读:“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老师就省了,毋庸多说了。其实类似的诗词课,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诵读,提示一下边读边想象自己登山望海,那种苍茫浩瀚的时空感,还有,就是让学生体味四言古诗那种简洁铿锵的韵味。这才是本课的教学要点。
现在的语文课不断穿插使用多媒体,虽然很直观,可是把课文讲解与阅读切割得零碎了。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被挤压了,文字的感受与想象给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这样的多媒体对语文学习并没有好处。
现在备课也变得很容易,从网上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教案和课件。所谓集体备课,也就是凑一些教案,时间很多花在调整设计课件上面。这样备课讲课,老师的个性是容易被淹没的,讲出来的课可能是大同小异,彼此克隆的,更麻烦的是背离了语文课必须靠学生反复大量阅读、以提高语感的本义。特别是某些领导检查教学,也就是看多媒体是否做得漂亮热闹,更给这种偏向推波助澜。多媒体本来是好事,可是用得太滥,让我们的老师变懒了,个性消失了,学生的学习也受到很大影响。
过多依赖多媒体,还会制约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很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有结论没过程,思想容易碎片化、拼贴化。现在的老师很多不会板书了,甚至常常提笔忘字。不是要开设写字书法课吗?找个会写字能书法的老师变得如此之难。记笔记的能力也普遍下降了。我给一些老师做讲座,因为考虑到人们的习惯,有时也做点简单的PPT。但我发现很多老师都懒得记笔记,课后拷贝一下就成了,拷贝回去后呢,也许永远不会再看了。我说多媒体的滥用已经给语文教学带来“灾难”,恐怕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种必须面对的事实。我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
二是,语文教师必须是“读书种子”。
我曾经有过一条微博,是这样写的:
“前日有杂志采访我,问:孩子们都不太喜欢读书,怎么培养兴趣?答:家长自己爱读书,孩子自然也对书有兴趣。父母成天打麻将看电视聊大天,家里完全没有读书的气氛,怎么可能要求孩子读书?在孩子的教育上,父母的言传身教是第一位的。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养成读书习惯,加上阳光性格,比考上好学校更重要。”
这条微博说的是家长,其实老师也一样,在读书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和模范的作用。这本是基本的事实,不是我的发明,也不是什么新鲜观点,可是在微博上发表后,有50多万点击。可见大家也都关注学生读书这件事,赞同我说出来的这个事实。
我们的学生读书情况不够好,国民阅读状况很差,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据调查,也是很不理想的。有的教师阅读甚至比学生更糟糕。很多老师也不是不读书,他们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我称之为“职业性阅读”。明后天就要上课了,赶紧找有关材料读一下。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读书了。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除了上网,就是读一些畅销杂志。有网友说有些老师教书靠一手拿教参,一手是《读者》《意林》之类。这怎能教得好?学生又怎么会乐意读书?《读者》之类也不错,但文摘毕竟不能代替原著。其实杂志是不能取替读书的。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如果老师自己不是“读书种子",你的学生就很少可能会喜欢读书。
最后,我讲讲对小学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现在很多老师多多少少都有职业性倦怠,怎么解决或者缓解?我也提几点建议。
首先,要把当小学老师作为“志业”。
所谓“志业”,是有自己的志向、乐趣与追求的“职业”,而不只是谋生的“职业”。两个“业”差一个字,境界不同,心性也就不一样。有人可能认为小学语文简单,好教,“小儿科”。这是误解。其实教小学未必比教中学容易,要当个优秀的小学老师,其水平和贡献也不见得在大学教授之下。近年来我较多参与基础教育研究,深有体会。比如编小学低年级教科书,甚至比编一般的大学教材都难多了。同样,要教好小学生,让孩子们打好一生发展的基础,那真不容易,又真是功德无量的事。术业有专攻,小学老师得自己看得起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有足够的信心和自豪感。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没有过去那样高,但有理由相信会逐步提高,物质上也会得到较高的回报。再说教师是稳定的职业,是创造性的职业,一定会重新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职业”有持久的热情,又有长远的目光,那就是“志业”了,和纯粹赚钱谋生的心境不一样了。
其次,应当少抱怨,懂平衡。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翻天覆地,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但前进中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加上体制不健全,竞争加剧,媒体多炒作,人心弄得非常焦躁。于是出现一种状况:人人抱怨,又人人参与,人人不负责。我们当老师的如果也很焦躁,对学生的人格成长肯定会有直接有影响。能否换个角度来思考:如果大环境一时不能有根本改变,我们是否就只能是无休止的抱怨?在现有体制和条件下,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空间的。比如,应试教育很普遍,我们当老师的也许不能改变这种趋向,但总可以寻找到自己的空间,尽量去做点平衡。有水平的老师都懂得平衡,既让学生考得好,又不把他们的脑子搞死,兴趣搞没。这也有心态问题。与其总皱着眉头讨生活,不如阳光一点想办法,多点建设,懂得平衡,一点一滴去求变革。当前课程改革有许多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起来都有困难,但还得补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去尝试,推进,做一点是一点。
第三,要有一块精神“自留地”。
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不要一窝蜂都在应对现实需求,评级呀、教学检查呀、还有没完没了的各种事情。当然这些都要应对,谁也不可能完全超越,但要保留一份清醒,一点距离,免得被动地全部卷进去。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这太重要了。你在这状态中,会有成就感,同时也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在状态中”,还能帮助抵制职业性疲倦。最好的老师都不会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的。
最后,第四点,要多读书,增学养,求发展。
我说的是小学老师的专业发展。现在大家都很重视收集模仿优秀的课例,注重教学技巧。当然有必要,可以参考,但光是下这些功夫恐怕不够。课要讲得好,得靠学养。所谓厚积薄发,有足够的学养根基,才能持续提升教学水准。现在社会心态浮躁,拜金主义流行,大家都没完没了地忙,难以沉下心来读书做事。但教语文是要有心境的,语文课人文性很强,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讲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
学养怎么得来?主要靠读书。
特别是青年教师,要有读书充电的三年、五年或者十年计划,有大致方向,持之有恒,可能就“终成正果”,当个研究型的语文老师。这是值得追求的目标。时间与精力有限,大家都忙,但只要有心,总能挤出时间给自己充电加油。
现在有很多培训,有些好处,但多了也难免腻烦。应当有更高远的目标。培训进修当然必要,而且这也牵涉到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考级、职称晋升等,但培训进修不要全都“直奔主题”,免得老师自己也卷入“应试教育”。重要的是在整体素质提升方面下功夫,在志向和事业心方面下功夫,要培养专业兴趣与专业敏感,拓宽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现炒现卖,只关注与教学直接挂钩的东西,甚至只关注考试的效果,并不利于教师长远的发展。专业发展是人生事业的发展的一部分,要有一点理想主义。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很多,归纳一下,就是两句话:
语文课要把读书当作头等大事。
老师必须先当好读书种子。
关注我,一起探寻好教育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2NjY3MzI1MA==&mid=2247493915&idx=1&sn=21d24885b6ba753532325022882ffb18
名家论教E
本号发布名家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文章,以及邱益莲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教学文章,间或发布学生的优秀作文。工作室领衔人邱益莲,系特级、正高级教师,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评委,省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国培专家,省作协会员
最新文章
后生可畏!后生可爱!
九江市首届无生语文课堂大赛邀请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担任评委
李希贵:好的家长,一生要演好“7种角色”
从“逼着学”到“主动学”:好的教育,是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朱永新: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吴军:当我们尊重所有的职业时,对于教育的焦虑才会消除
《人民日报》总结了100句儒家经典语录
潘新和:语文“为什么教”,实关人“为什么活”
这15个养心古语,治愈最近不开心的你
名师指方向,助力新高考——九江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为一线教师做备考策略讲座
练就“三只眼”,教好大单元
汲安庆:语文阅读教育的四重境界
教学成果奖申报的12个检测点流程图
温儒敏: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
《水浒传》里的60个成语,你若知道9个,就是铁杆水浒迷
成尚荣:我建议允许并鼓励儿童成为异想天开者
【生物备考】2024高考试题评析与高考生物趋势及备考策略!
九江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为市委宣传部弘扬琵琶文化献计献策
课题研究应深耕“问题”
什么是蝴蝶效应、青蛙现象、鳄鱼法则、羊群效应、二八定律......
叶嘉莹:怎么教孩子读中国诗词
让师生、亲子沟通更顺畅的14种心理效应
文科3班《红楼梦》阅读展示7
2024江西高考普通类本科批投档分数线
江西新高考“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步详解,瞬间秒懂!
校长该不该有“圈内人”意识
各年龄段暑期体能训练指南来了!老师、家长请收好~
名著阅读:《红楼梦》大事年表,这些事竟然发生在同一年
高一3《红楼梦》阅读第四次展示
15个常见的地理称谓,你知道几个?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第一回
高一3《红楼梦》阅读展示
《红楼梦》逐回导读 第1回——第20回
高一3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二次展示
高一4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第二次展示
借助人物视角,体悟精巧构思
高一3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笔记展
高一4班《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展
北大校长蔡元培: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这八点!
教室里有一面“提问墙”
中国教师报:暑假,阅读补能的好时光
不要光看分数排名!会看位次才是关键!2024高考各省市一分一段表汇总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资料
《红楼梦》里的80个成语,你若知道9个,就是铁杆红楼迷
15部适合孩子暑假看的高分纪录片
好课,要学会“点燃、点拨、点化”
最全!2024年高考作文题汇总(附近5年高考作文题盘点)
成尚荣:鼓励儿童成为异想天开者,可以奇思妙想甚至“胡思乱想”
学校变革,需要5种思维转变
教师提高备课质量的5个有效策略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