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成都"亚洲旗舰店"或将歇业关闭

科技   科技   2024-12-05 11:34   陕西  


两年前,一份落款为2022年10月的《供应商告知函》,拉开了成都伊藤洋华堂春熙店(以下简称:春熙店)的关门序幕。春熙店于1997年11月21日开业,营业面积1.7万平方米,营业楼层6层(-1至5楼),是伊藤洋华堂海外第一店。


2022年12月31日,伊藤洋华堂的闭店仪式上,市民代表发布感言,伊藤高层在门口鞠躬欢送最后一批顾客,成为最华丽的闭店项目,给零售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春熙店的母公司为成都伊藤洋华堂,成立于1996年1月,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柒和伊控股公司下属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在海外开设的第一家综合百货店。当时,中国国内零售行业还是以国营大型商场为主。


两年后,多家媒体报道,伊藤在成都唯一的购物中心业态,位于468绿地中心的伊藤广场,将在明年一季度歇业。开业时,它以“中国最大门店,亚洲旗舰店”的身份亮相,同时也是伊藤洋华堂首次以购物中心的业态进入成都。


公开信息显示,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是日本最大零售集团——柒和伊控股公司下属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在海外开设的第一家综合百货店。成都伊藤洋华堂的发展经历了五个时期:1997年为创始期,春熙店开业;2003年双楠店开业,公司开始多店铺发展的第一扩大期;2007年第二扩大期,规模化多业态开发;2010年为变革期,市内加速开店,地级市开店准备;2020年数字化转型期。现有9家店铺,总营业面积近27万平米,员工1.2万人,年间客流量3000万人次,会员人数170万人,年营业额达45.7亿元(2023年间),累计纳税27.6亿元。


1997年,伊藤洋华堂在成都春熙路开设中国首店,凭借其精细化的运营管理经验、人性化的服务,收获了众多国内消费者青睐。数据显示,2012年,伊藤洋华堂成都的4家店年营业额分居其全球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名。


据了解,伊藤广场所在物业的业主方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正在跟多家商业运营方接洽,虽然目前的接手方还具有不确定性,但坊间传的已经沸沸扬扬。伊藤广场468店的体量,达80000平米,上下共9层,整体比较考验接手放的能力,再未正式官宣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除了中国伊藤洋华堂,日本母公司今年也是各种“出售”新闻不断。


今年8月,7-11的母公司Seven & i Holdings(下称7 & i控股),收到了加拿大企业Alimentation Couche-Tard(下称ACT)的收购提议。在《零售圈》曾经的撰文《7-11母公司收到收购提议,全球最大便利店或将诞生》中,对ACT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也提到了ACT通过频繁收购来进行扩张。


该项交易倘若成功落地,或将成为外资公司收购日本企业中世界规模最大的同类收购案例,也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跨境收购案。


但7-11母公司Seven & i Holdings(以下简称"柒和伊控股")于11月13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紧急停牌,据了解,停牌原因是收到来自创始人伊藤家族的非约束性私有化收购提案。


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对抗加拿大便利店巨头Alimentation Couche-Tard Inc.(以下简称"ACT")收购的关键一步,或将重新定义全球便利店行业的竞争格局。


同时,面对收购压力,柒和伊控股于10月开始实施重大业务重组计划。公司宣布成立"York控股"作为中间控股公司,整合包括伊藤洋华堂、York Benimaru等超市业务以及餐饮专卖店等非核心业务。计划在2025年度前将York控股变为权益法适用公司,并更名为"7-Eleven Corporation",以突出便利店业务的核心地位。


其实,伊藤洋华堂只是外资零售在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九十年代,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欧尚等外资零售巨头纷纷进入中国大陆,与大部分外资零售选择上海和深圳作为首发开业门店市不同的是,伊藤洋华堂的首店选择在了成都和北京。


日本伊藤作为中国首批获准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以一句“欢迎光临”为中国商业带来新风。当时的中国零售业还是以国营大型商场为主,伊藤的到来给中国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特别是零售业发达的日本,通过伊藤将更多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带到了中国。


然而,好景不长,和大部分外资零售企业一样,伊藤洋华堂经历了中国零售业发展最蓬勃的几年,也正在经历中国零售业目前为止最难的几年。


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开店的外资零售,最早一批的门店正经历着“租约到期”和“高额房租”双重压力,暂停营业,即时止损成为众多品牌的选择。


外资零售进入中国大陆一览表

零售品牌

进入

时间

首入

城市

家乐福Carrefour

1995

北京

麦德龙METRO

1995

上海

沃尔玛Wal-mart

1996

深圳

伊藤洋华堂Ito Yokado

1997

成都

易初莲花LOTUS

1997

上海

欧尚Auchan

1997

上海

开市客COSTCO

2019

上海

奥乐齐ALDI

2019

上海

制表:零售圈


《零售圈》认为,传统零售目前遇到几个困境,一是房租过高,对于大面积的商超业态,很难支撑翻倍增长的房租。(这里主要指的首批20-30年租期的到期后,房租上涨)。二是人员成本的上升,零售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巨额的人员工资是其成本构成之一。三是同质化竞争严重,核心是3公里范围同类店的数量已经严重“超载”,又提供几乎同样的服务与商品。而疫情几乎成了加速零售企业陷入困境的催化剂,让这个本来就已经饱和且衰落的业态雪上加霜。


对此,《零售圈》高级顾问酱油哥认为,第一,伊藤洋华堂在成都深耕很多年,10多年前甚至是胖东来每年考察学习的榜样,但是在成都这个市场,伴随线上电商和线下成都太古里这种业态兴起之后,再叠加各个省会都存在的shopping mall 过剩,严重削弱了伊藤在百货住居方面的盈利能力,所以类似伊藤这样的综合业态慢慢衰退是趋势。第二,日资零售企业,包括其他外资,纵然有先进的管理体系,技术,零售业开始的20年,其工资水平也能网罗和培养最优秀的人才。 过了这个阶段之后,没有跟上本土化发展趋势,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被各省区域零售巨头,高薪挖走,这些区域巨头,深耕本地,取得区域比较优势之后,逐渐把外资零售挤出去,根源还是在团队。第三、如今发展的还不错的区域零售巨头,如胖东来、家家悦、信誉楼、大张、万德隆、新华百货等等,成功之处都是核心团队稳定,待遇匹配,整个组织不断学习迭代。第四,外资零售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都是避开了大卖场这个业态,还在扩张的无非是要么超大业态——仓储会员+前置仓,要么小而灵活的:CVS,奥乐齐这样的小业态。




零售圈
让大部分零售老板看见未来零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