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指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再次给相关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敲醒了“警钟”。
如今,距离上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不到半年的时间,两次警钟的敲响,无疑是对电信运营商恶性竞争乱象的当头棒喝。
从运营商最近两年的财报来看,恶性竞争的“苦果”已经开始显现。
年初开始,叠加宏观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运营商的营业收入增速逐渐放缓。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电信业务收入增速首次低于GDP增速,下滑趋势十分明显,值得警醒。
由于同质化产品和服务,三大运营商不仅仅是在传统个人通信市场上,经常“打得不可开交”,在新兴的政企赛道上,亦是“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焦灼状态。
为了拿下更多订单,有时运营商甚至不惜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恶意”竞标,导致行业陷入低质量内卷“死循环”。
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本就接近饱和极限的传统通信市场里,“卷价格”“卷服务”戏码运营商们是再熟悉不过了。
比如,被打成“白菜价”的流量资费,在互联网平台上,月租19元/29元就包含上百GB流量的套餐随处可见,持续多年的“价格战”,叠加5G现象级应用的“缺席”,让以流量为代表的传统通信业务收入陷入负增长的困局之中,这与运营商违背价值规律,搞“内卷式”恶性竞争不无关系。
包括本是便利用户的携号转网,从19年全面上线到如今,却成了运营商之间“互挖墙角”的一种手段,“携号转网难”成了大多数用户公认的感受。
携出运营商为了防止用户流失,人为设置携转障碍,导致用户花大量时间排队等候,甚至要付不少违约金,徒增用户焦虑。
通信江湖里,“大家本身吃的就是一碗饭,倒过来倒过去,还是那碗饭。可每倒一次,行业价值就下降一次。”形象地预示了目前携号转网乱象将导致的最终结局。
同时,运营商还把低质量“价格战”戏码搬到了政企新兴市场上,在一些招标活动现场,有的运营商不计成本抢占市场,有的运营商则因对采购招标结果不满意,一气之下投诉采购人和其他竞标者,把新兴市场变为彼此间“掐架”的舞台,造成“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内卷”乱象。
“内卷式”恶性竞争只会把“蓝海”打成“红海”,将“红海”打成“死海”,最终大家“同归于尽”,无一人幸免。因此,“内卷式”恶性竞争可休矣!
对运营商来说,要综合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且可执行的KPI考核指标,用好这根管理企业经营活动的“指挥棒”;
同时,运营商们应该把更多重心放在业务创新、服务质量提升上,不仅要从制度上抛弃“内卷式”竞争理念,还要携手共建良性竞争生态,由内而外慢慢修复受损的企业形象,从而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毕竟,在全新的数字化转型赛道上,运营商们面临的不仅是来自同行的竞争压力,更要与实力强劲的互联网大厂“打擂台”,这一战会比以往更激烈、残酷,运营商势必要停止“内卷式”恶性竞争,才能真正实现向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