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抗病蛋白ZmGDIα-hel赋予玉米对粗缩病的隐性数量抗性

学术   2024-09-04 17:00   四川  

植物病毒对全球粮食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植物通过多种防御反应来对抗病毒感染,包括主动抗性和被动抗性(隐性抗性)。玉米粗缩病(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 MRDD)是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在东亚主要由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eaked dwarf virus, RBSDV)引起,发病严重时导致绝收。玉米粗缩病的典型病症包括茎节间缩短、叶色加深、顶部叶片有蜡状突起、雌雄穗不育等。前期研究发现了一个由helitron诱导的变异ZmGDIα-hel,可赋予玉米对MRDD的隐性数量抗性。病毒致病因子P7-1通过靶向结合感病因子ZmGDIα引起发病,而P7-1因结合抗病蛋白ZmGDIα-hel的能力减弱,最终导致隐性数量抗性,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2024年8月31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徐明良教授课题组题为ZmGDIα-hel counters the RBSDV-induced reduction of active gibberellins to alleviate maize rough dwarf virus disease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揭示了隐性抗病蛋白ZmGDIα-hel通过抑制病毒侵染所诱发的活性赤霉素减少,从而缓解粗缩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中,徐明良教授课题组发现了另一个关键的寄主蛋白——赤霉素氧化酶13(ZmGA2ox7.3),其与感病蛋白ZmGDIα和病毒致病因子P7-1的结合能力显著强于抗病蛋白ZmGDIα-hel,是粗缩病发生的重要参与者。研究表明,ZmGA2ox7.3在其自身多聚化后,酶活性显著增强,能够迅速将生物活性的赤霉素及其前体转化为无活性的形式。在RBSDV侵染感病材料(携带ZmGDIα基因)后,P7-1/ZmGDIα复合物显著诱导ZmGA2ox7.3的表达,促进P7-1/ZmGDIα与ZmGA2ox7.3之间多聚化的形成,进一步增强ZmGA2ox7.3的酶活性。其结果导致生物活性赤霉素减少,继而破坏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平衡,最终引发节间缩短的玉米粗缩病症状。相反,在抗性材料(携带ZmGDIα-hel基因)中,P7-1与ZmGDIα-hel的相互作用减弱,几乎不诱导ZmGA2ox7.3的表达,因此对病毒诱发的生物活性赤霉素减少和激素不平衡的影响较小,从而降低粗缩病发病的严重程度,表现出隐性数量抗性。


RBSDV诱导的差异表达基因转录组分析(NIL-S易感,NIL-R抗性


ZmGA2ox7.3的过表达导致植株矮化


ZmGA2ox7.3过表达对外源 GA 处理的响应


ZmGA2ox7.3 与 ZmGDIα、ZmGDIα - hel 和 P7-1 的相互作用


MRDD症状发展的工作模型


本文揭示了RBSDV感染导致MRDD症状的分子机制,为玉米抗粗缩病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

—— 原文 ——
Deng, S., Jiang, S., Liu, B., et al. ZmGDIα-hel counters the RBSDV-induced reduction of active gibberellins to alleviate maize rough dwarf virus disease[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7576. 

相关阅读:
• 历时十年!中国农大在玉米抗病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 利用多组学方法发现广谱抗黑条矮缩病毒新基因
• 新基因ZmNANMT丰富玉米遗传育种的抗病基因库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AgriPheno平台
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表型组学和基因组学、激光雷达探测技术及数据分析、光谱技术、花粉活力分析、生物育种、温室气体、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国内外最新资讯、战略与政策导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