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崇专访中医李辛
病不是人生的重心,不是你需要一辈子去跟它奋斗的东西。
王崇:所以现在是以病为原点的。原点不同了,岂不是很麻烦。
李辛:古代的中医其实不是治病,他是“调常”,回到正常。所以古代讲究标和本。
“标”就是这个病,但这个不是人生的重心,不需要一辈子去跟它奋斗。
“本”就是你的正气,你的内心,你的生活,你跟你家人的关系,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在这个世界上如何有一个正念或者正业……其实是这个意思。
如果这个部分是好好的,小病自然就会好,不用治。如果是像癌症这样的大病,没有这个东西,更好不了。
王崇:什么是更好的方式?
李辛:如果医生只是说这个病怎样怎样,未必会对病人有什么帮助。
那会儿我学心理学的时候,有个叫“临床心理学”,就是下诊断的,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然后吃药。
我那会儿觉得更有意义的是“发展心理学”,还有“儿童心理学”。它是讲发展,讲在什么环境下,人能达到最好的状态。
王崇:那么当你遇到一个癌症病人,你会怎么跟他相处呢?或者怎么给他治疗?
李辛:其实最重要的不是治、割、化疗,吃很多药。
这些在某个阶段会需要,但癌症是需要长期治疗,“带病生存”而非“扫尽杀绝”的心态,更有利于病人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更多康复的可能性。
最重要的是好好吃、好好睡,还有适当地运动,先给自己安排一个相对正常的生活,然后慢慢去找“在内”、“在外”的让自己得病的原因。
比如,心态、情绪、人际关系、饮食作息、生活环境……然后不能光想,要行动、调整。
王崇:如果那个人感觉很糟糕,就觉得自己没几天可以活了?
李辛:我们只能帮助那些愿意接受这些观点,而且还有机会的人。
比如,对于严重的病人我会建议,如果有可能,减少计划,停下手里的项目,离开城市去自然的环境。
把手机关掉,电视、电脑最好停掉。
人际关系整理一下,不想见的人就不要见。如果有很多人来看望,会让人更“振荡”,先保护自己一阵子……
王崇:又是一堆的人情。生个病都不容易。
李辛:重点是他必须从他过去的生活,过去的“外在情境”和“内心情境”里跳出来。如果把你关在五星级宾馆关三年,你肯定会病的。
王崇:不死也疯了。
李辛: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治疗思路。
第一种是以病人身上的那些病为中心,给你安排各种的治疗方法,但你还是住在“这家宾馆”里。
第二种就是把你带出来,在那里你会发现阳光这么充足,还有几百年的树,那么好的空气……我们的健康、我们的生活全在于我们的着眼点。
这就是我给的建议。
王崇:有具体的治疗方法吗?
李辛:如果能让病人安心的,都是可以尝试的方法,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前提是不要破坏人的“正气”,不要什么都不顾,先扔原子弹,把好东西坏东西一起摧毁。
王崇:有成功案例吗?
李辛:很多。不过,2010年以后,我基本上不接诊癌症病人了,因为太费力了。
两年还掉二十年的帐,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王崇:费力是指?
李辛:因为一个人得了癌症,想要完全恢复的话,需要的善缘和精力,太多太多了。
比如,即使我说的道理他都明白,他也想好,他也在做。
但是他福报不够:
他的老婆、孩子、家人会干扰他;
或者他还得上班,还得还贷;
然后,他最好的朋友跟他说,必须赶紧去做某某治疗,不做会怎样怎样……
王崇:完了,完了。
李辛:人的心是有惯性的。
所以我发现一个共性,很多从癌症中康复的人,都是舍得跳出“原来的自我”的大丈夫。
他们不是因为我给出的建议、汤药或者针灸而康复,其实不是我治好了他们的病,而是他们“离开了”他们的病。
王崇:那些得癌症的儿童呢?他们的混乱是家长带给他们的吗?
李辛:有很多可能。比如不少儿童得白血病,一方面是孩子原来神气比较敏感,体质比较弱,然后遇到比如新装修的房子之类的外在环境,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需要留意。
王崇:这是个比较单纯的致癌原因。
李辛:对于成人的问题,我们的思路需要避免点对点:因为某个原因,所以得癌症。因为有癌细胞,所以有癌症,所以要杀灭癌细胞。
其实癌症的“因”可能在几十年前就种下了。比如,某种心质,遇到了某个事件,产生了一个很大的不高兴,或者长期对婚姻、生活等状态感到不满。
王崇:不能接受,又无法消除。
李辛:另外,又没有去澄清和积极改变,一直困在里面,几十年下来,心里积累了强大的、浓缩的负面能量。这样的一个因就会得癌症。
在这几十年当中,只要自己发现并行动,其实是可以走出来的,就不会得癌症了。
王崇:如果这个积累时间过长?
李辛:当这个人已经走到了这里——只剩两年甚至两个月的路了,要在这些日子中把几十年的帐还掉,可能就很难。所以,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