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小洋芋
大家好,我是小洋芋。近期小洋芋刷到了一个关于“全职妈妈吃瑞士卷被老公数落”的视频,让小洋芋产生了一些思考……
01
瑞士卷事件
The Swiss Roll Incident
先从这个全职妈妈的“瑞士卷事件”开始说起吧。
在这个视频里,这位全职妈妈拿着一个瑞士卷正准备大口朵颐,却被身边的老公教育,称:“瑞士卷是零食,作为孩子的榜样,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吃饭,少吃零食。”
全职妈妈反问道:“一盒八个瑞士卷,我能吃几个?”
随后她老公又解释道:“我不是不让你吃,那你吃了这个零食,孩子就没有吃的了。”
听到这句话的全职妈妈更气愤,一口把手中的瑞士卷吞了,并配文称:“一盒瑞士卷有八个,女儿吃了两个,儿子吃了两个,他(老公)吃了两个。孩子哄睡后我自然把剩下的两个吃了,结果得来了一顿教育。原来我已经卑微到连自主吃一个小蛋糕的权利都没有了。”
视频一出,引发很多网友热议,很多网友称:“这简直就是‘媳妇儿和妈同时掉进河里,先救谁’的升级版。八个瑞士卷,媳妇儿和家人应该怎么分?”
此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瑞士卷提问”浪潮。随着这股浪潮越来越汹涌。
连@广州日报都发起了一项有300多人参加的投票活动,标题就是“如何看待‘瑞士卷怎么分?’”
有的网友认为这个话题和视频非常无聊,简直就是在占用公共资源。
更有不少网友就开始质疑这个“瑞士卷事件”从头到尾就是剧本。哪有这么恰巧的事情?
刚好两口子因为瑞士卷在吵架,又刚好被手机记录到呢?
有网友扒出这位全职妈妈之前带过货,所以更有理由怀疑这个视频全是剧本。
关于“瑞士卷”的热度越来越高,网络的争议也越来越多,这位全职妈妈实在接不住这“泼天的富贵”。
她在声明视频是真实的,否认摆拍、搞男女对立,不想在互联网传播负能量后就删除了视频并关闭了私信功能。
红星新闻的记者曾联系了当地网信办,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对博主所述瑞士卷事件进行核实调查。
02
“瑞士卷焦虑”
Swiss roll anxiety
尽管如此,关于“八个瑞士卷是剧本”的话题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
其实,我并不关心这个“瑞士卷事件”是否真实?
我关心的是因为它衍生而来的一个很重要,也是困扰我们很长时间的问题——“互联网焦虑”。
为什么这么说呢?“瑞士卷事件”能火成这样,无非就是它在贩卖恐婚恐育的焦虑。
这个事件让我们很多未婚的女性对结婚生子产生焦虑情绪,进而产生恐惧心理。
这是“瑞士卷事件”传递出来的负能量,也是它能爆火的根本原因。
无论博主是否有意,无论此视频是否为剧本,它都成功挑起了人们的焦虑情绪。
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类似“瑞士卷”事件还有很多很多,它们也在不同程度地贩卖“互联网焦虑”。
比如,前段时间有位网友因红斑狼疮去世,网络上铺天盖地全是这类的“症状科普”知识,让网友忍不住给自己“对号入座”。
身体一有什么“相似”的反应就惶惶不可终日,这是在制造健康焦虑。
再比如,网络上经常会有什么“20岁赋闲在家,年入百万”的这种所谓“成功人士”打造出来的人设。
在网友看来,年纪轻轻的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年入百万,而我呢,每天被老板当牛马使唤,月薪才不过3千。
继而开始羡慕网络上的“富豪生活”,讨厌现实,再慢慢地怀疑自我的能力,陷入“生活焦虑”之中无法自拔。
这些都是“互联网焦虑”。
03
建造“精神围墙”
Building a 'spiritual wall'
网上的信息看起来固然诱人。但是,朋友们,醒醒吧,这些都是互联网营造的虚假信息!别再陷入“互联网焦虑”了。
如今这个信息就是金钱的时代,“互联网焦虑”说白了就是一笔生意。
有焦虑了才有人气,有了人气才有金钱。这才是“互联网焦虑”的本质!
我们应该拒绝被“互联网焦虑”所裹挟,停止焦虑,建立好自己的“精神围墙”,坦然面对生活。
就像大张伟说的“别总羡慕别人,自己也可以活出精彩!”
就像前段时间大学生夜骑单车到开封的事情一样的。
别人开车、坐车去开封玩,我骑共享单车一样能到开封玩,甚至我还可以欣赏骑行路上的风景。
不一定说,别人坐车去开封,我就一定要坐车去!钱是自己的,腿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想怎么去开封,自己选择就好。
再说回因“瑞士卷事件”制造的恐婚恐育焦虑,真的没必要。在现实中,每个人的生活不同,遇到的人也不同,我们都无法预知未来能发生什么事情?
既然无法预知,那就坦然面对就好,无论前路是好是坏,它总归在那里,你总要跨过它,或许前面是万丈悬崖,又或许前面是你心中的“乌托邦”呢?
不要再陷入“互联网焦虑”,这些都是虚无的,只有现实生活是自己的。
我们应该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围墙”,学会过滤掉互联网中的负能量。脚踏实地,积极乐观地过好我们的每一天,这就够了!
END
作者 | 小洋芋
编辑 | 小洋芋
来源 | 源于网络,侵删
审核 | 小洋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