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进入十四五规划周期以来,市、区每年元月两会都会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讨论、建言——文化软实力、乡愁和乡情、古村落保护和方言传承等课题,同时也会积极展示最新成果。上海作家、闵行区政协委员吴玉林就是突出的代表。
上海作家吴玉林和他的最新作品《荷溪镇的夜与昼》
这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近日强调——“上海是座城,城外,是另一个上海”——起因是其新作《荷溪镇的夜与昼》(以下简称《荷溪镇》)已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就向各地读者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即吴玉林笔下的那个小镇以及他出生的那个黄浦江畔的小村落虽在上海,却跟一般意义上人们对这座现代化城市的认知大相径庭。这部非虚构文学作品让人们发现,这么多年来人们尤其是新上海人对魔都认知和理解是不全面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对单薄的,换言之只关注中心城区的生活,而对市郊大地的乡村、乡音聚焦有限。
两位就读幼儿园大班的小读者管智勋(右)和董洛琳交流吴玉林作品品读心得
吴玉林的这部《荷溪镇》,就是想触动人们对市郊大地古镇和古村落文明的关注,尤其是闵行作为黄浦江运行腹地和整体上上海自然地理中心位置,有更多文化基因值得把握。他在闵行区和上海文化界进行了多年的努力、调研和课题论证,锁定了马桥是上海方言的重要源头。而从我本人在社会学和历史地理学方面的调研来判断,马桥文化底蕴在宋代就已奠基。
2013年,上海马桥文化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过,关于马桥镇以及之前的上海县(1992年撤县建区为闵行区),更多是了解官方的历史记载,很少看到民间生活形态和民生机理。而如今吴玉林告知:“许多生活在上海市区的人,其实对上海乡下的生活是不了解,甚至非常陌生,外省市的人更是如此。也怪我们自己意识中从来都缺乏身为‘上海人’的自觉性,几十年来去上海市区总会习惯性地说成是‘去上海’,这是不是很有意思?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读到东北的农村、西南的民俗,上海石库门弄堂里的故事也不少,但描写上海乡村生活的却寥寥无几,在关注度方面备受冷落甚至可以说是缺位的。我一直疑惑,这是为什么?没有答案,我就想自己寻找答案。所以,作为一个在‘乡下头’成长起来的作家,我很希望能够写出一部关于上海乡村的文学作品,《荷溪镇》的出版算是达成了我的一桩心愿,是我对这块挚爱土地的热烈倾诉。”
马桥文化展示馆,是闵行和邻近区域学子们的寒假文化体验地
跟着吴玉林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我对他笔下的土地也有了一番新认知。在马桥镇的西南角,黄浦江与女儿泾的交汇处、西与松江区接壤,因镇区周围有5条河流,形成荷花状,故名荷溪镇。同时又因小镇小如巷,而进镇中央有座石拱桥,后人称之荷巷桥至今。
在吴玉林动笔《荷溪镇》之前,他在闵行区政协大力支持和市、区有识之士关怀下,参加了古镇历史记忆抢救工程,既留住了乡愁情怀,也为社会变迁、教育脉络进行梳理。如关于荷巷桥记忆,就有乡贤这样生动地向晚辈叙述:“老街虽小,但还是有年头的。对于土生土长在马桥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于我而言,记忆更为深刻。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在老街西北角的荷溪中学就读,整整三年。”而这“荷巷桥的街面并不宽敞,估计也就2米多吧,也算不得繁华;街也不长,大概300多米,各种小店倒是不少,食品烟杂店、五金百货店、中西药店、粮店,还有小修小补的缝纫铺,零零杂杂,将近20家,基本上是当地供销社办的公家店,尚可满足周边彭渡、韩仓、同心、民主等村民的所需。后来有彭渡村人在街东头开了一家点心店,那里的馄饨和汤团做得不错,当然还少不了阳春面;接着韩仓村的一个理发师傅开了家很小门面的理发店。公家店的那些师傅因为是‘公家人’,旱涝保收,故而服务态度谈不上好……”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荷溪镇历史照片
这样的描述,也让我回忆起1989年在马桥(当时还是乡)参加上海县农村家庭收入大调研课题情节。那时候去理发:理发师傅喜欢抱怨工作重、收入低,还不能随心所欲为爱美的女青年将头发烫成大波浪(当时电影明星的基本发型)。后来我们课题组向上级反映,马桥的公家理发店(实际上是集体企业)就授予理发师傅们手艺自由,相应地也增加了收入。
四十年前的荷溪镇老街和商铺场景
关于《荷溪镇》,吴玉林告知:“我写的就是上海,只不过这是上海的B面,或者说是非典型的上海。大多数人对上海的传统认知其实是上海的城市生活,是上海的A面,但不要忘了,上海是由城区和郊区组成的,上海市总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但直到今天,归为郊区的占了5600多平方公里,占比高达90%,生活着大量的原住民,而我就是从乡下头出来的荷溪赤子,几十年来没离开这块土地。”因此,吴玉林作为政协委员总是呼吁呵护文脉乡音。
进一步交流中,吴玉林承认《荷溪镇》是部具有浓烈乡愁情结的最新作品,他还不是很肯定是否知音多多?而我通过调研告知:不仅知音甚多,而且小朋友也喜欢,80后和90后的家长已经都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甚至具有更高学历,也就更容易理解上海的B面和对孩子进行解读。从我自己的视角来看,乡愁还是当前推进城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原动力。
上海市政协委员、曾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的洪民荣研究员对吴玉林和其闵行政协委员同仁的出色工作,就极为赞赏并认为是上海文化鲜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范例。从新年新气象角度观察:闵行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尤其是推进重点商圈品质提升有目共睹,吴中路商圈的夜虹桥潮流街区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同时40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沪杭客专上海南联络线、机场联络线、银都路越江隧道等重要基础设施建成通车,2024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亿元,在全市位居前列。
如今令人耳目一新的马桥无人机农业应用场景
在这样的硬实力支撑下,闵行文化软实力同样进步势头稳健。特别是在上海文博与艺术大展的蓬勃氛围中,上海市闵行区博物馆推出的孔子文化主题展甫一亮相,便迅速跃升为沪上文化探访的新晋热门打卡点。对此,吴玉林认为:区级博物馆频频出圈背后彰显的是闵行文化服务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以及文化发展的蓬勃活力。他很振奋的是:闵行区正加快建设春申湖四岛、冯远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强调优化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和功能,建成一批家门口的文化新地标,推出一批公益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错时延时开放,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群众体验度,擦亮人文之城的暖心底色!
马桥镇的市民艺术夜校坚持普及上海方言和传承沪剧,并吸引着新上海人家庭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 王泠一(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
图 片 | 采访对象提供
编 辑 | 小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