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过低温生活

职场   2024-12-27 23:51   江西  
《屏蔽力》畅销2.7万册,加印6次,卖出3个版权:繁体版+韩国版+越南版
作者:洱哆(富书作者),来源:富书生活馆(ID:shgfrc)

一个人的成长是,学会修炼自己,学会过低温生活。

知乎上有个问题:“明白什么道理之后,你过得越来越好了?”
一个高赞回答是:“对人不必太热情、生活不用太热闹,冷静自持才能换来通达智慧。”
就像水沸腾过后,最终还是会逐渐趋于常温。
随着年纪的增长,才发现,日子不必波澜壮阔、无需轰轰烈烈。
如今,“低温生活”,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
大家发现,给生活降降温,慢慢将生活的节奏回归到自己身上,反倒是一种更加舒适的生活状态。
做到以下三点,给生活降温,将自己富养。
保持情绪低温,稳定最好。
保持关系低温,真心才好。
保持生活低温,简单就好。
保持情绪低温,稳定最好
网友@果泡泡奶 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的先生喝酒了,便让她开车。
他们看见,不远处路上有一个尖尖的东西,先生赶忙让她减速。
可是她没听,愣是以60码的速度冲了过去。
开了几百米后,她感觉不太对劲,车子有些不太稳,赶忙停车检查,原来是爆胎了。
先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一个人下车开始换备胎。
她忐忑不安,觉得先生修好车后一定会责怪自己。
没想到,装好备胎回到车上,先生却说:
“记住这种感觉,这就是车爆胎的感觉。下次遇到这种事情不要慌,看后视镜、打右转灯,开到最右边车道打双闪,然后人站的地方离车远一点,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
她在那瞬间特别感动,觉得自己嫁对了。
没有着急划清责任,更没有事后埋怨责备,这位先生用他稳定的情绪,给了伴侣最大的安全感。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如果我们没有稳定的情绪,生活就很有可能被情绪所左右。
人与人相处,难免有摩擦或是意见不合的情况,我们一旦“上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这时候,不妨尝试给情绪“降降温”。
首先,就是管住嘴。
带着情绪说话,就像撕碎一张纸,事后想要再拼凑,也于事无补了。
三思而后言,避免说出过激、伤人的话。
其次,懂得换位思考,也十分重要。
往往我们责备对方,正是因为不能理解和认同对方。
尝试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一下“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
当我们理解对方的选择、明白他人的不易,心中的不满、固执和怨气,都会烟消云散。
俗话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情绪无需大起大落,保持稳定平和的心境,收获从容自在的人生。
保持关系低温,真心才好
心理学上有个“焦点效应”,是说人往往会高估周围人对自己的关注度,而实际上在别人眼中,你并没有那么重要。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提问:哪个瞬间让你明白了人际交往的真相?
评论区的答案,句句扎心:
大学里好到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因为我在他结婚时没能到场,就把我拉黑了,再也不联系。
朋友说了好几次,生日当天会给我祝福和惊喜,可到了12点,也没等来一条她的短信。
时间、机会、利益……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挑战。
大部分人之间的关系,似乎经不起任何考验。
看过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
如果在竹篓中放一只螃蟹,就必须盖好盖子,否则这只螃蟹就会很快爬出来。
但是,如果竹篓中有很多螃蟹,就不用担心它们会爬出来了。
这是什么呢?
这是因为当篓子里的螃蟹多了,一只螃蟹想往上爬,其他螃蟹都会把它拽下来,然后踩着它,继续往上爬。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也是如此。
没有事发生时总是和和气气、甚至亲如兄弟姐妹,可一到关键时刻,更多考虑的只是自己。
所以啊,千万不要考验关系。
不妨以平常心对待他人,更加客观理性,或许会收获更长久的关系。
作家史铁生说过:“一旦走进复杂,人与人就是相互的迷宫。”
人际交往会耗费我们很多的精力,保持关系低温,才能成就更好地聚焦自我成长。
不必过于追求长长久久和轰轰烈烈的高温关系。
学会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降温,亲疏随缘,时间会沉淀出真挚情感;爱恨随意,事情会考验出靠谱之人。
一辈子经历那么多关系,大浪淘沙后,有几颗真心、有几份真情,足矣。
保持生活低温,简单就好
央视纪录片《生活的减法》中,记录了一个叫做乔桑的90后女孩。
这个特别的女孩是不消费主义的推崇者,因为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非必要不消费的生活而收获了大量的关注,赢得了一众网友的喜爱和支持。
片中,她88平米的家里,仅仅只有6件家具。
推开她的家门,唯一能看见的只有一张睡觉的床垫,真可谓是“家徒四壁”。
但其实,曾经的乔桑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生活的人。
她一度沉迷于“伪精致”的虚荣心理,买很多的小饰品打扮自己,包多到十几天也不会重复,有些衣服买回来甚至一次都还没有穿过,积攒了很多冲动消费办的按摩卡、瑜伽卡、购物卡…… 
一次搬家,让她意识到自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断舍离之后,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和轻松。
她发现这些物品并不能给自己带来长久的快乐,反而在越积越多后带来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负担。
后来,她开始读书、写作、冥想,她享受物质极简、努力静心独处。
她在克制而又平静的生活状态里,慢慢寻找自己。
内心有序,生活才会条理分明;精神充盈,人生才会饱满充实。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杨苡,翻译出《呼啸山庄》等多部经典作品,与巴金、沈从文等人是挚友,朱自清、闻一多等人是同学。
她被称作是“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小姐”,可一生都简单而朴素。
年过百岁,她依旧住在南京大学附近的一套陈旧的小房子里。
这是当年她与丈夫赵瑞赵瑞蕻在校区公寓里的宿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她一住就是半个多世纪。
房间里没有任何华丽、高端的陈设,最朴素的木窗子,用了不知多少年的花窗帘和花被子,一盏款式最简单的落地台灯……有的,是满屋子的书籍。
103岁时,她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时回忆:“我一直睡得很晚,因为舍不得这一天过去呀。”
记者问她晚上都做些什么。
她满脸笑容地说:“读书。”
梭罗曾说:“一个人的富有程度,与他能舍弃之物的数量成正比。”
简单生活,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沉淀,清理掉生活里的无用之物,内心才会逐渐充盈和丰富。
很喜欢演员张译的一段采访:“我不是一个喜欢锦上添花的人,繁花和热闹变凉之后会很惨,还不如让我一直保持一个低温。”
曾经,我们总想表现出热情非凡,把人际关系经营得热热闹闹,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
渐渐地才发现,生活只是属于自己,无关任何人。
一个人的成长是,学会修炼自己,学会过低温生活。
修一份低温的情绪,凡事从容不迫;
修几段低温的关系,路上总有伙伴;
修一个低温的生活,内心自足安乐。
点个在看,愿你不断富养自己,在人生路上,步履轻盈、行稳致远。

扫码进读者群

▼想看更多优质文章,欢迎翻阅往期佳作

后半生最高级的活法:寡
精神层次越高的人,越善良
一个人的固执里,藏着低水平的认知

读书实苦,却是你此生承受最轻的苦

人生最好的状态:独处、知足、自洽

永远不要做一个廉价的人(看完醒悟)

世界上最奢侈的10样东西,你拥有几样?

人生最大的智慧:退化自己(深度好文)

人在单位,若想安身立命,这3种大忌永远不要犯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作者简介洱哆,富书专栏作者,新书《屏蔽力》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书生活馆(ID:shgfrc),转载授权联系开白助理(看菜单栏)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商务合作联系山治(备注品牌),知乎@富叔,头条号、微博@富书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今天,我选择曝光“富叔”的真面目

你若喜欢,为富书点个在看

富书
陪伴3亿新中产的成长、跃迁和进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