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河南省“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中小学英语学科)已于11月9日举行。
在“国培计划”中,新东方教师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外语信息化应用工作委员会主任鲁子问教授为大家带来《基于小学英语教材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主题讲座。
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英语教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那么,如何利用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小学英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早期发展阶段,其心理成长对其一生都有深远影响。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特别是国际环境和AI技术带来的挑战,使得英语教育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外部挑战。
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原则
01
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鲁子问教授提到:“立德树人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完善的人格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专题与学科融入的教育活动。
02
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实施规范化操作。
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互动性原则:通过创设互动式活动情境,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触发行动愿望。
三、小学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01
小学低年级
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感受学习乐趣,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02
小学中、高年级
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培养集体意识,塑造健康人格。以及接受正确的性别教育。
四、学科融入主要方法
01
体验感知法
通过理解教材课文或活动,让学生体验心理健康内容,感知其作用,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02
分析讨论法
深度理解教材内容,分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讨论,形成认知。
03
自主建构法
基于教材内容,提供可能触发点,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建构心理素养。
五、案例讨论与教学设计要求
教师应准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全面分析教材,发现触发点,随机开展教育活动。例如,通过讨论如何面对足球比赛中的碰撞、捉迷藏游戏中不守规则现象等,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激发探究意愿,合理自控物质需求。
强大的心理是通过训练形成的。新教材具有显著的心理健康优势,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些优势,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健康的心理。这不仅是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英语教材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性别意识,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