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游戏,是家长和老师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
父母、老师和孩子常常因为这个问题斗而智斗勇、发生冲突,甚至酿成惨剧——某男孩因为家长拒绝其玩手机而跳楼。
针对孩子玩手机、打游戏的问题,家长、老师往往采用“围追堵截”的方式,但是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孩子们“越防越烈”“越堵越迷”。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及其对应措施。
原因一:缺乏存在感;
对应措施:深入了解其内心需求。
孩子沉迷游戏常常是由于在现实社会的失败,存在感很低,而在虚拟世界中能够获得认同、摆脱孤独。
笔者曾经有一个学生,由于青春期家庭教育的失当(家长到学校怒斥这个男孩的女朋友),导致孩子在学校无法抬头继而坚决辍学,每天在家打游戏。在一次和这个学生的交流中,他告诉笔者:“老师,你知道吗?我之所以每天晚上玩游戏到半夜,是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我才能有人说说话——我只能在他们放学之后,通过游戏和他们聊聊——真的,我特别孤独。”
当听到孩子这么说时,作为老师,我感到非常心疼和惋惜。事实上,当我们指责孩子玩手机、打游戏的时候,看到的只是他们表面的行为,而忽略了其内心需求。
这个问题提醒我们要注意到,当发现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家长要做的不是“围追堵截”,而是了解其深层次的内心需求:比如是否在学校中出现人际关系危机;是否由于成绩不佳导致其习得无助,用游戏的方式打发时间(注意,很多家长只认为孩子是因为打游戏而影响了学习,事实上,很可能是先出现了学习上的习得性无助,进而让其沉迷游戏,最终造成恶性循环);是否因为压力大而用游戏放空“回血”等。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够釜底抽薪。
原因二:缺乏良性替代;
对应措施:寻找替代物。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个学生酷爱打游戏,笔者从来没有正面和他聊过游戏问题,只是在一次不经意间,聊起自己看过的一本书《活着》。
我讲到了读这本书时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震撼,能感觉到,孩子在听我讲解时产生了兴趣。然后在某个周六的下午,我接到了孩子的微信:“老师,我把《活着》看完多一半了。我本来是打算上厕所的时候看两眼,结果一看就放不下了,蹲着看了好久,最后我腿都麻了。我觉得这周我就能把它都看完。”
于是,那个周末,这个学生用打游戏的时间读完了《活着》。而在那之后,孩子妈妈给我发来了感谢的信息,她说没想到自己家的“糙汉子”居然开始看书了,还让妈妈给他下单买书。
这个案例让我不禁思考: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是本身就喜欢打游戏,而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和成长环境中没有培养起其他的爱好,甚至很多家长并没有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家里也是手机不离手。
简而言之,除了打游戏,孩子们并不知道还能干些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引导和陪伴,为孩子找到有效替代品。
首先,家长需要以身作则放下手机。其次,需要有意识地塑造出更高级的家庭娱乐项目,比如玩乐高、用软件作曲、家庭共读、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一起去农场劳动等等。当更多更有趣更有意义的项目被发掘出来后,游戏自然成为孩子的备选,甚至入不了眼。
原因三:叛逆;对应措施;
平等沟通,计划引导。
很多时候,家长、老师在无意或无形之中成为孩子沉迷游戏的推手。父母和老师对孩子打游戏是非常敏感的,一看孩子拿起手机或打开电脑就心生不悦。
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打游戏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比如修改电脑密码、在孩子卧室里装摄像头等等。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多是内心叛逆的,越是大人不许做越要挑战,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取得成功(以前有个学生在键盘上撒一种粉末,通过指纹+排列组合解开密码),这就导致了家长和学生之间“智斗升级”。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家长要采用疏通的方法,而不是围堵。首先,家长要和学生打开良性沟通模式,让孩子愿意听你讲话,能慢慢地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其次,在面对孩子打游戏时,家长不要一味批评,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孩子由于疲惫而想要放松片刻时,家长要理解甚至鼓励,并通过协议让孩子提出游戏时间并遵守约定。
这样的有效沟通,不仅会逐渐消解游戏在孩子心中“用来反抗家长”的功能,而且通过约定让孩子养成劳逸结合、有效分配时间的习惯,从而达到学习和娱乐两不误的目的。
事实上,孩子任何一个不良习惯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因此家长和老师在对其进行矫正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非凡的智慧。
通过陪伴、引导、疏通的方式,逐渐让其迷途知返,走入正轨。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孩子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当他们发现了更有趣、更有成就感的事情可以做时,一定会放下手机、放弃游戏,在其他领域尝试做好,甚至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