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在教名词复数,进行举例的时候,有学生想说自己家里养了三只小老鼠,但是他把老鼠的复数形式说成了mouses。
你告诉他,mouse的复数形式是mice,而不是单纯在末尾加s。
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满脸问号,就差问出来:“凭什么”“为什么”?!
你只能告诉他:名词复数变化就是分为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
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有些单词是规则变化。
比如cars、buses、dollies、prams、flowers。
而有些名词是不规则变化。
比如mice、geese、teeth、men、feet、women、children。
在英语中,有几十个名词的复数都是不规则形式,而也有多达250个的动词是不规则形式(末尾不加ed的动词,例如take变成took,I am变成I was)。
那么,为什么会有规则和不规则形式呢?
其实,这是语言发展的奥秘,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人们在语言发展的早期为什么会对单词进行了不同的处理?可能是因为发音相似,导致人们把两者混淆。或者,是单词的分类出现了变化。
总而言之,我们只能看到原始体系遗存的部分。
比如在很久以前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不规则形式比今天要多。而一些不规则形式也会在岁月的演变成变成规则的形式。
比如,我们今天所说的helped和dared,在莎士比亚时期说的其实是holp和durst。
根据《言之有理 英语语法的迷人故事》中提到:其实,不规则形式的不确定性问题从未得到彻底解决。这是它的用法存在争议的原因之一。
比如,你认为是I highlighted the words 还是 I highlit the words?
是swam还是swum?
等等诸如此类。
其中一个因素是不规则形式在不同英语地方方言中存在差异。比如在北威尔士,人们有时候会说jamp,而不是jumped。再比如英国人用dived,而美国人也用dove。
为什么会有不规则形式呢?答案其实在语言的发展史里。
《言之有理 英语语法的迷人故事》中提到:没人真正了解为什么人们在语言发展早期要对单词进行不同的处理,这必然与他们觉得有些词有共同之处有关——阳性词和阴性词、有生命的实体与无生命的实体、缓慢的动作和突然的动作等。或者可能一个词与另一个词发音相似,导致人们把两者一视同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单词的分类发生了变化,等到语言的书面语出现时,我们只能看到原始体系遗存的部分。
想知道更多关于语法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吗?
那么一定要入手这套语言与文化博雅丛书——《英语的前世今生,你不知道的精彩故事》。
周成刚老师说:如果你是一位英语学习者、语言爱好者或文化研究者,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当今英语的发展历程,这套小丛书就是你探索的起点,相信你一定会兴趣盎然,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