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周期快 专拍小片成就财富传奇的人
渐飞,定位企划专家、创意方法论开创者,以叶茂中大师为尊。历任地产企业副总裁、执行总经理,任多家商协会战略顾问,多家媒体特约财经作家,自媒体达人(考察访问中国先导产业、科技型企业家400多位,撰文100余万字)。出版《中国品牌定位方法论》等多部专著。先后服务品牌包括:亿达中国(港股上市公司 中国头部商务园区运营商)世界级IT服务创新基地武汉软件新城(港股上市公司亿达、省联投集团、东湖高新集团合资)、中国蛋品头部品牌湖北神丹公司、中部地区橄榄油头部品牌鑫榄源、中部地区知名特色餐饮品牌肖记等。任职媒体期间撰写《总书记剪纸亮相湖北省博》《总理视察北川中学三次拒戴口罩》等文章有较大影响力。以品牌定位咨询和企划助推近百家企业成为行业领先者。主理的PR活动企划“抗议CNN中国食品排行榜并获对方道歉”(流量20亿+、鑫榄源橄榄油借势《漂洋过海来爱你电影》全球首映式、一榨鲜女高管致马化腾的一封信等获微博女王、著名演员姚晨、清华传播学教授沈阳等点赞。 手机:139 1694 6018
2023年以来,渐飞以爆款财经故事 促爆品定位咨询服务,以爆品定位咨询服务促爆款财经故事,形成良性互动。《将军红1952》《肖述林:命运大棋局》《上高1941》《万松堂:无声的较量》《风从三峡来》《神农架酱酒:潜龙在渊》等文章获领导、亿万富豪点赞,《五得利:一年销量可养活五个英国》等深度财经文章阅读量为10万+至35万+ 。
曾为产业集团争取到一亿元资金补贴;曾为一家全链条深加工企业争取到六千万元资金补贴,策划助力产品卖进中NAN海、东风集团等央企(销售额近亿元)。
这一天是10月29日,阳光如平常一样打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建筑物上,衣冠楚楚的人们如平时一样出入繁忙而有序,他们脸上略带矜持,或许是最有钱的人们就在人群之中。持续7年的大牛市,让出入其内的人们自信满满,习惯了“涨涨涨”,股市风险听起来像个遥远的传说……
股灾来临前,没有人意识到这一天将载入史册。
当天股市猝不及防呈直线下跌,目睹这一幕的人们呆若木鸡,很快,一些投机者发现自己濒临破产,不少人被迫自杀。虽然直接受影响的股民不到100万,仅占当时美国约1.2亿总人口的0.83% ,但由此引发的经济危机让3000家银行倒闭、十多万家企业倒闭,成千上万人失业……股灾如瘟疫一般蔓延至全体美国人。
空间维度上看,此次股灾触发危机蔓延至欧洲乃至全球。
时间维度上看,此次股灾引发的大萧条在美国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这是1929年,时年3岁的罗杰●科曼注视着发生的一切,伴随他度过童年。
罗杰●科曼出生于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父亲威廉●科曼是海外移民落户美国后出生的第一代。他们的父辈来自欧洲大陆,靠自己打拼跻身中产阶级(凤凰男)。威廉●科曼在圣路易斯长大,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一战时,他以海军工程师身份服役,之后在底特律当白领。
一次打网球,他与一位美女“厮杀”得不分伯仲、难解难分,就此结下缘分。美女名叫 安,也就是罗杰 ●科曼的母亲。
罗杰 ●科曼出生于1926年4月5日,18个月后,他弟弟吉恩出生了。随后,他按部就班地上大学、服兵役之后,发现自己对电影兴趣越来越大。
20岁时,罗杰● 科曼每天去大电影公司招工办公室求职,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岗位。1948年底,经人介绍,他在福克斯公司谋得一份送信差事。当时,这个岗位也有很多人竞争。
22岁时,他“晋升”为剧本分析员,萌生出写作剧本想法,但感觉力有不逮,只好去牛津大学读文学专业。毕业后,他和一位朋友执笔的剧本《海中屋》终于被电影公司看中了,卖出了3500美元“高价”。
激动之下,罗杰 ●科曼辞掉经纪人事务所工作,义务前往拍摄现场帮忙。最终,他的名字出现在片头字幕:署名为编剧和联合制片人。
电影制作完成后,罗杰 ●科曼看了一遍就懵了:与编剧想象的不一样,拍得一败涂地,他觉得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玩完了……
事实上,这电影上映后反响还不错。他稍稍宽心,从中得出两大启示:
其一是在电影行业,完胜和完败的概率都很小,放宽心很重要。
其二是 电影拍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中间有太多间隙可以被有效利用。
罗杰 ●科曼观摩多次后,有朝一日自己拍电影的想法愈发强烈。在福克斯公司当送信小职员时,他看到大制片体制中的僵化、臃肿、效率低下的弊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日趋成型:利用极低成本、超短周期、延期支付片酬和提前预售的模式,闯出一条低成本电影商业盈利之路。
随后,他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电影。
罗杰●科曼一直有个心愿:拍摄与大海有关的电影。看《洛杉矶时报》时,一篇文章给他灵感:一种靠电力推进的单人潜水艇经过了试航检验。
能否将其用于电影中?
他立刻致电生产该潜艇的通用航空喷气机公司。经过沟通,最终这家公司负责人同意免费提供潜艇用于拍摄电影,作为回报罗杰●科曼在片尾打上字幕鸣谢。
双方签订合同后,罗杰 ●科曼也顺利写完剧本大纲,电影名叫《它从海底追来》。从筹备拍摄第一部电影开始,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省钱到极致”。
罗杰 ●科曼租下一个大办公室外间的小接待室,里面除了一位秘书别无他人,月租金仅花费25美元。他还“雇请”了一位编剧将大纲写成剧本,几乎无需支付佣金,只需从最终盈利分一些给编剧就行。
钱还是不够,他得继续拉赞助。找谁呢?嗯,“优先考虑”父母,结果被一口拒绝:你读斯坦福大学还是我们赞助的呢。
这难不倒他,找朋友们认购500美元至1000美元不等的投资股份,再加上积蓄,凑足了10000美元,离总预算还有2000美元的缺口。
恰好有个叫怀俄特●奥东的年轻学生刚以4000美元的价格卖了一个剧本,而且很想担任罗杰●科曼制作的首部电影导演。
罗杰 ●科曼说:让你当导演没问题,但目前没有片酬给你,而且我还有2000美元的投资缺口,盈利之后一起分钱。
冲印拷贝需要5000美元,但“统一”冲印厂老板同意赊账,待影片上映后再支付。
影片上映时,片名被改为《海底来的怪物》,是一部科幻片。故事讲述的是:墨西哥一处海岸,当地渔民不断失踪。在当地科考的海洋生物学家对此十分关注。随着一名美丽的女游客被怪兽袭击,海洋生物学家驾驶潜艇追击。电影高潮是:怪兽是一只独眼八脚大章鱼,海洋生物学家以潜艇撞击章鱼独眼,趁机救出女游客。
拍摄期间,所有资源利用效率达到极致。
罗杰 ●科曼是制片人兼司机兼置景师,除了分量最重的大件,他尽量自己装卸、搬运。
这部电影最终赚钱了。罗杰● 科曼选择的是发行公司是李博特电影发行公司,促进双方合作的主要因素是:这家发行公司愿意支付60000美元预付款。借此,罗杰●科曼一次付清了前期所欠款项,还美美赚了一笔。
下一部影片拍摄的资金也足够了。
罗杰 ●科曼 第一次当导演(之前是当编剧和制片人)拍摄的片子名为《五虎战西域》,是一部彩色西部片。
开拍前,他花了一天时间学习导演训练课程:拍摄一部8分钟短片。说白了就是练手儿。在此之前,罗杰●科曼在福克斯电影公司片场观摩过其他导演拍片,也经历过两部低成本电影问世全过程。再加上8分钟短片练手,他觉得够格儿当导演了。
开拍时,他还是极度紧张。
这部电影预算为60000美元,拍摄周期为9天。与以前不同的是,这次他身兼制片人和导演两职,电影财务状况和艺术水准都由自己负责。之前他担任制片的两部低成本电影中,虽说外请的导演都干得不错,但在他看来,还能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还能拍出更好的电影。
省钱到如此地步,罗杰 ●科曼为何还能吸引人为他工作?
因为当时圈内,没有经验的菜鸟演员在鄙视链最下面,很少有人愿意为他们提供机会。演员迈克 ●科纳斯与罗杰 ●科曼合作过四部电影后,要求涨片酬:作为一个有家有口的人,拍戏一个半星期才挣400美元,确实太少了。
罗杰●科曼约他在一家便利店,买了2份三明治,两人坐在店里吃。作为回复,罗杰● 科曼决定将片酬提升至1200美元。迈克 ●科纳斯刚准备欢呼时,下一句话给他浇了盆冷水:拍三部片子片酬1200美元。
这和每部片子片酬400美元不是一模一样吗?
不,不一样。罗杰 ●科曼很认真地说:至少你手上一下子有了三部电影片约。
虽然迈克 ●科纳斯最终没有出演那三部影片,但承认与罗杰 ●科曼合作让他打下扎实基础,在电影事业上走得更远更稳。
罗杰●科曼拍电影的“省钱之道”不断创新。
他让迪克 ●米勒 在《阿帕奇女人》电影里扮演印第安人。在同一部电影中,迪克 ●米勒还要扮演一个牛仔角色。
根据剧情,牛仔们被派出杀印第安人。“在罗杰● 科曼的电影里,人人都是多面手”。
罗杰 ●科曼也会遇到尴尬的时候。
女演员爱丽森 ●黑斯说:我需要和谁潜规则,就可以不用拍这部电影了?
这当然是玩笑话,但也折射出《枪手》这部电影拍摄时的窘境。
1956年2月,这部电影有些急切地开拍。当时戏剧舞台雇员国际联盟正与各电影公司谈判,欲将六天工作制改为五天。为赶在新规定生效之前,罗杰●科曼赶紧拍摄一部六天工作制的低成本西部片。
这是罗杰 ●科曼职业生涯中唯一一部拍摄超期的电影。原定六天拍摄期间,整整有五天在下雨,导致拍摄设备和道具困在膝盖深的烂泥里。
爱丽森 ●黑斯骑马时在泥地摔倒,一只手臂断了。等救护车时,她躺在担架上,趁此机会罗杰●科曼带着摄像机赶着拍摄各种特色镜头。
最终,这部电影仅超期一天就大功告成。
为了节省物流费用,他同时开拍两部电影,一部拍摄地在夏威夷,一部拍摄地在波多黎各。
从1954年开始,他几乎一直在拍片。
50年代晚期时,他一年摄制过8部电影。1987年至1989年,他的公司制作发行了60多部电影,三年产量超过任何一家大公司的同期数量。
后来,有大公司抢占这一市场。但他们拍摄出的同类影片,制作成本比他高出十倍。
70年代晚期时,他的电影只能卖给电视台,专攻付费电视市场。基于前期塑造的口碑,他推行电影预售制,常常在电影开拍前就能预收回全部制作成本。
譬如《冰山大灾难》《疯狂蜜月车》等,在开拍之前便以百万美元价格预售给了电视台。
几年后,有线电视台和公众电视网也开始切入这一市场,观众也习惯看小成本制作的科幻片、恐怖片、动作片或冒险片。
他再次转向,转做录像带预售市场。
罗杰●科曼还是改造“小制作影片”的高手。
一次,他发现了一部“烂尾”的摇滚电影,看到一半时,就发现该片情节混乱,故事都没讲完。
经洽谈,他以略高于5万美元的价格买到了该片在美国的发行权。
他让公司一位20多岁的广告经理负责该片剪辑。遇到情节混乱时,常用的解决办法是“添加旁白”。接着他从公司某部影片中剪辑了点美国摇滚乐的段落,放在这部电影中。
约2周后,他花费2万美元就将这部电影“改造”好了。这部总投入不超过10万美元的电影,最终以4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一家录影带公司。
谈及经验时他说:
只要你找到了办法——“翻新、重剪、补拍”,就一定有利润可图,甚至达到350%的(利润率)。好莱坞大公司制作的电影,平均成本达2000万美元/部。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制作成本高,大牌明星片酬很贵。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低效率的工作方式。
慢慢地他摸索出专属风格: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奇奇怪怪的情节,快速剪辑和流畅的镜头运动,极具有景深特点的构图,具有反叛精神且个性鲜明的人物,保持二周拍摄三部电影的快节奏。
在没有完整剧本的情况下,他仅用两天时间完成了《恐怖古堡》电影一半拍摄工作。原因是:电影《乌鸦》拍完后留下的布景哥特味十足,不用太浪费了。
罗杰●科曼拍摄电影时,为省成本,有时不得不现场改剧本。
在希腊拍摄《阿特拉斯》时,正当他在筹备战场上的高潮戏时,理想情况是:勇士阿特拉斯率领国王普拉西梅德斯的大批士兵攻打塞尼斯城。
他要求一家机构提供500名群众演员扮演战士角色,但开拍那天只来了50人。
按照原定剧情,普拉西梅德的士兵以人数优势攻破了城防军。由于来的人数太少了,只能放弃气势磅礴的全景镜头,改用多组近身格斗画面。开拍前,他赶紧改写了台词,让阿特拉斯质问国王:带来的军队人数这么少,如何克敌制胜、攻城拔寨?
国王的台词被临时改为:“兵在精不在多!攻下这座城池有这些人就足够了。”
这一幕甚至引发中国畅销书作家马伯庸的赞叹,专门撰文点赞罗杰 ●科曼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
外界觉得他拍摄电影成本低得令人发指。他说:看大公司拍电影时种种铺张浪费,作为旁观者都觉得心痛。
在好莱坞, 罗杰●科曼算是另类。
人们给他各种头衔:有的称之为“B级片之王”“流行电影教父”……
所谓B级片(B movie或B film),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主要指的是低成本制作的商业电影,与那些高成本、大制作的A级片相对应。
B级片不等于烂片,指的是制作成本较低、布景粗糙、场景单一、参演者一般不是大牌明星的商业电影。但这类电影在电影市场上往往被视为不入流的小制作。
B级片概念已无法准确考证其起源,但一般认为与美国三十年代因大萧条导致的电影行业不景气有关。
大萧条时期,电影院为维持运营,采用双片连映制度,先放映一部高成本A级片,再放映一部低成本B级片。
小结一下。
罗杰● 科曼 为了省钱省时间,他几乎无所不用其极,用过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
在单一场景尝试把拍摄视角放至最大,用旁白代替多个镜头。
几乎不花钱买道具,有时为免费用一辆车,会在剧本中主动加入汽车广告。
曾有一出上百人骑马的大场面戏,他直接买了段影像素材,插在片中充数。
他执导过50多部低成本独立电影,还通过自己的新世界电影公司及协和/新地平线电影公司制作或发行过另外250多部电影。
他参与的300多部电影,约有280部盈利,业内人士知道这一战果几乎是奇迹。
低成本电影真的就意味着低质量吗?
罗杰● 科曼说,所有导演作品中,保持经典地位最久的,恰恰是拍摄得最快和最省的那些影片。因为和人打赌,他两天一夜时间拍出一部成本为35000美元的电影,名叫《恐怖小店》。《恐怖小店》重要戏份拍摄仅仅花费两天,用的是其他导演用剩下的舞台置景。
但这部电影一直火了30多年,持续活跃在大学校园的午夜电影场、复古电影院和录影带出租店中。
演员杰克 ●尼科尔森说:《恐怖小店》首映时,他去日落大道上的皮克斯戏院观看,惊讶地发现竟然满座了。而且看到他的表演时,全场观众快乐疯了,拼命大笑。
人们一次次地看《恐怖小店》电影,甚至可以将台词背下来。有人找罗杰 ●科曼拿下《恐怖小店》电影改编权,将其搬上话剧舞台。
这出音乐剧1982年在“下百老汇”舞台亮相,获得满堂喝彩。此后,这剧从1982年7月一直演到1987年11月。1983年,这剧还获得纽约剧评人协会最佳音乐奖等奖项。欧洲也有剧团巡回演出《恐怖小店》。在美国,它是下百老汇最长盛不衰的剧目之一。
颇为难得的是,外界质疑其艺术水准的声量并不大。
虽然是低成本制作,罗杰 ●科曼的作品时常登陆全球各大权威电影节。在巴黎电影资料馆、伦敦国立电影院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过个人作品回顾展的诸多导演里,他是最年轻的一位。
罗杰 ●科曼与中国缘分不浅。
李小龙功夫片热潮时期,他从邵氏引进一部古装功夫片,惜乎价格较低(站在罗杰●科曼立场上看价格当然越低越好)。中国电影引过去之后,他请中国女演员卢燕做翻译和重新录音工作。原片很长,对话很多,经过重新剪辑,重点突出动作戏部分,改名为《龙之七拳》推向美国市场,获利颇丰。
2016年12月1日,罗杰 ●科曼不顾年老体弱出征为爱奇艺自制网大护航,出任监制。
爱奇艺对网络大电战略寄予厚望,与索尼影视娱乐达成合作,以期推动产业升级。
在中国电影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罗杰● 科曼受到学生欢迎,能容纳300人的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过道上站满了学生和影迷。
罗杰●科曼告诉中国学生:要成为电影大师,有三个重要的特质,它们是“聪明,勤奋,创造力”。先要潜心磨炼电影的基本技术,再尝试去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电影哲学。
实际上,作为低成本电影界的领袖,罗杰●科曼通过高效的制作流程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在好莱坞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抛开坊间戏谑,深入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会发现熠熠生辉的“反叛精神、注重艺术与商业平衡、多元化的题材选择,以及培养新人”特质。
罗杰●科曼的电影作品常有反叛精神,敢于挑战好莱坞的传统和权威,用独特的视角和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他的电影不仅考虑艺术表达,也要考虑商业回报,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在题材选择上,他捕捉热点,拓展包含但不限于恐怖、科幻、青春叛逆等多种类型。
也许是出于成本考量,或许是情怀使然,罗杰 ●科曼乐于给电影新人们机会,班底中走出日后好莱坞大牌电影人不少:如弗朗西斯·科波拉、马丁·斯科塞斯、乔纳森·德米、朗·霍华德、詹姆斯·卡梅隆等。
演员乔纳森●德米说:科曼可以说是美国电影史最伟大的独立电影人,将来也许不会有人超越他。除了带来巨量的作品之外,在想象力上保持相对较高、稳定的水准。他在每个领域都会用新人,许多人日后能在电影事业有所成就,靠的就是科曼最初给的机会。
起步于普通家庭的罗杰● 科曼最终坐拥不菲财富。虽然他说自己没有很高欲望,但购买跑车时毫不手软:有数辆奔驰、保时捷、美洲豹,一辆詹森、阿尔法罗密欧,还有一辆莲花。他宽敞的豪宅距离海边仅几分钟车程,配有网球场、泳池,还有数亩空地(不知是不是像中国人那样用于种菜)。还曾在美国曼哈顿现代艺术馆上买了一处公寓。后来还在加州中部圣华金山谷买了一处500英亩的葡萄园。
美国当地时间5月9日,一代传奇罗杰●科曼在其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寓所谢幕,享年98岁。媒体说他在70多年的电影生涯中,曾参与制作超500部影片(比之前媒体广泛报道的数量基础上又增加了200部),尤以充当伯乐、担任年轻导演的制片人见长。
一个颇具分量的奖项足以涵盖业界对他的认可:2009年,罗杰 科曼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2024年8月,距上一次全球大萧条95年后,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步履蹒跚。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国荆门,一部由非职业导演仅花10万元拍出的武侠片在网上走红。
据荆门晚报8月9日消息:一部名为《破碎虚空》的武侠短片在网络上爆火,多平台播放率已超过24万,这部武侠短片以荆门为背景,讲述了南宋末年一个荡气回肠的武侠故事,拍摄这部武侠短片的是荆门职业学院老师曾志。
影片播出后,部分国外观众留言称,对片中呈现出来的神秘古雅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产生极大兴趣。
或许这位名叫曾志的拍摄者并不知道罗杰 ●科曼,也并无专注拍摄小制作电影的志向,但谁又敢说这不是中国版小成本电影大爆发前夜的一丝涟漪呢?!
1929年,美国大萧条冲击全球元年。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罗杰 ●科曼看着面色沉重的大人们四处寻找机会,看着街道上百业凋敝、餐桌上寒酸的食物……他心中慢慢凝聚出一束光芒,累年以计。周围为生计奔忙的人们没有想到,这个小男孩成年以后,会以惊世骇俗的能量投向银幕,成为电影业一代传奇人物!
参考资料:
1,《我在好莱坞不浪费一美分》 (《看电影》杂志)
2,《剥削好莱坞》 作者: [美] 罗杰·科曼/ 吉姆·杰罗姆 / 上海译文出版社
3,《罗杰●科曼剥削电影的反主流主题》 赵鹏飞 《中国电影报》2023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