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从西方控制的意识形态中突围?

文摘   2024-10-05 09:01   湖北  



电影《志愿军 存亡之战》让人热血沸腾。而我,思绪却飘回多年前那场舆论战。

“我们再次澄清。这篇文章的本意绝对不是要以任何形式冒犯任何人——无论你喜欢皮蛋,不喜欢皮蛋,是皮蛋生产厂商或是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更无意冒犯中国文化。对于本文无意造成的任何冒犯,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表达歉意的人名叫安德鲁,其时的身份为CNN主编。

那一年7月6日,这些文字以中文、英文两个版本刊发于CNN网站。

这是近年来西方文化舆论战中,不亚于“太阳从西边出来”的难得一幕。但很长时间以来,作为参与者之一,最初只是出于本能而为之,对赢得这场舆论战背后的深层次动因缺乏认知——

直到多年以后,我读完旅法女作家边芹的系列书籍,才恍然明白:其实,这封道歉信意味着:无意之中,我们成功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权,反击了一次西方文化霸权行动。

边芹提醒人们警惕西方文化霸权。

她认为,西方集团(尤其是英美法等国)依仗其文化“软实力”,一直在悄悄地“导演”世界,进行隐形的“文明征服战 ”。一个民族的审美权和道义权是文明生存的核心,关系国家的存亡。她呼吁国人要夺回中华文化的审美权和解释权,赢得文明战争的胜利。

好,让我们一起来了解CNN主编安德鲁为何道歉。

说起来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但个中是非曲直尚属首次披露。

2011年,中国人刚过完端午节不久,6月28日,CNN旗下旅游频道CNNGo网页上,发布了“全球十大最恶心食品”排行榜,首位即为皮蛋。理由是“(皮蛋)味道吓人,外形怪异,像恶魔煮”。CNN的点评称,“这蛋,不像听上去那么古老(皮蛋在国外又称世纪蛋),但是吃起来确实有世纪味。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在端午节有吃皮蛋、咸蛋习俗。

CNN发布的食品排行榜发布后,舆论哗然。全球华人群体对此反对声一片。

国内相关行业人士从一开始就掌握这些动态,但始终隐忍不发——国货之光在当时尚未露出锋芒,忍气吞声、息事宁人实属稀松平常的小事。

然而,随着国内外反对声浪日趋增强,国内知名蛋品企业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华桥不得不站出来表示“深感诧异和遗憾”。当时的这家企业是一家年销售皮蛋约2亿枚的企业,认为自己有必要代表行业发声。 

当年7月4日,这家企业向CNN发出《抗议信》,直言CNN“评选没有科学依据……对其他国家传统食品说三道四,肆意贬损,源于……无知和傲慢,是对他国文化习俗的不敬。

该信分量颇重,系以该公司董事长及3000名员工的名义向CNN提出抗议,撤销评选结果,要求CNN道歉,并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抗议信发出之后,湖北荆楚网率先发布该事件,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凤凰网等全球近200多家中文和英文网站转载。这家企业的抗议信在网上风传,引发广大网友共鸣。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在网上为皮蛋“喊冤”的帖子超过70万条,全网阅读超亿次。

面对舆情汹涌,但始作俑者却称“十分意外”。

事情肇始于美国人丹尼·霍尔瓦达每天都会“尝试一种新食物”,并将感受写进博客。一次,他从维基百科上了解到中国传统美食皮蛋后,买回去品尝。很显然,如同很多中国人吃不惯奶酪等食品那样,他并不习惯皮蛋。

但他把一件普通的事情夸大了,说:“这太糟糕了,尝起来像恶魔煮的蛋。它的味道就像曾经是蛋的东西,却误入歧途,遭遇了一些可怕的经历。”

当年4月,CNN邀请观众谈他们吃过的“最与众不同”的食品。丹尼·霍尔瓦达就将其吃皮蛋全过程视频和博文投送过去。

随后的6月28日,CNN网站的文化和旅游版块发布了上述排行榜。榜单罗列的另几样食物还包括菲律宾的树虫、印尼的发酵饼、柬埔寨的炒狼蛛等。

台湾地区民众对该排行榜反对声浪颇大,表示”我们爱吃皮蛋”,“他们胆子太小,应勇于挑战,多去尝试新的事物”。

该排行榜也激起大陆人们的强烈反响,微博上对此讨论形成海啸般效应。网友们指责该榜单发布者“无知”“可笑”。

丹尼·霍尔瓦达将吃皮蛋的视频上传到博客上,最初点击量寥寥无几。但随着排行榜发布之后,其博客访问量急剧上升。他的电子邮箱也被如潮的批评邮件攻陷。

不少网友表示,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的评选应该有一个数量较大的参与群体。CNN发起的此次评选“不过是有人偶尔尝了一次皮蛋,个人觉得难以适应”而已,如何能让人信服?

有媒体估算,2011年全球约有20亿人是皮蛋的消费者。

发行量颇大的权威媒体《广州日报》的评论或许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这是美国人价值观凌驾世界的傲慢,是西方中心论在皮蛋身上附体”。

舆情重压之下,7月6日CNN主编安德鲁不得不在CNN网站用中文、英文两个版本作出回应:皮蛋在中国文化和全球美食家眼中是一种美食。

于是,出现本文开头那一幕——

声明说:“我们再次澄清。这篇文章的本意绝对不是要以任何形式冒犯任何人——无论你喜欢皮蛋,不喜欢皮蛋,是皮蛋生产厂商或是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我们更无意冒犯中国文化。对于本文无意造成的任何冒犯,我们表示诚挚的歉意。”

得知对方道歉后,这家企业董事长当即表示:此次冲突源于文化差异和交流不畅。我们大度一点,愿意接受道歉,尽快平息争议。

随后,该企业发表了对全球网友的《致谢信》。信中说,作为率先提出抗议的企业及其员工们接受道歉,感谢广大网友对包括皮蛋在内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的喜爱。

7月7日,这家企业负责人做客大楚“新闻微距离”,就该事件与网友通过微博对话。

实际上,几天后,这家企业还公开发函邀请CNN榜单发布者前往中国体验包括皮蛋在内的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因为缓解、消除冲突需要交流”,他对网友说。

几天后上百名国际友人前往这家企业,参观、访问、交流,不少人品尝皮蛋美食后连呼“好吃、好吃!”

客观地说,该公司介入此事的初衷并非为了流量和销量。但依然有媒体调查后称:在广州部分超市,出现了抢购该品牌皮蛋现象,其销量明显上升。

有评论称,至少这家企业做了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免费广告。

但更多人对中国蛋品企业的行动表示赞赏。

清华大学传播学教授(时任武汉大学传播学教授)沈阳在自媒体上公开肯定”抗议CNN”举动。

当时有“微博女王”美誉的当红明星姚晨了解事情经过后,对前去采访她的CNN记者说:你们说,皮蛋好吃不好吃?!

“我们绝对不是为了炒作”,发起此次抗议活动的相关人士说:皮蛋在我国有500多年历史,很受华人和一部分国际友人喜爱。某个人不喜欢皮蛋或某种食品是很正常的,但在公众媒体上将其列入最恶心食品范围,“有恶意贬损的嫌疑”。更何况其中有中西饮食文化的巨大差异。

有趣的是,外资品牌麦当劳、肯德基推出的皮蛋瘦肉粥系“中西合璧之作”,其皮蛋原料当时正是由这家企业供应。

后来呢后来呢……再后来,也许是CNN评选唤醒了各方对皮蛋制作技艺的重视,有蛋品企业牵头将皮蛋制作工艺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你以为这就剧终了吗?并没有。

2019年复活节,一家企业走私的800枚皮蛋被意大利警方查扣。走私皮蛋被查扣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警方称:这些蛋“不适合人类食用”。难道这还不算是赤裸裸的歧视吗?!

有意思的是,此次遭遇不公对待的产品,正是产自之前发起抗议CNN恶心食品排行榜的那家企业。

没办法,继续“抗议”吧。

当年5月5日,这家企业正式向意大利国家卫生部发函交涉,要求许可皮蛋在意大利销售。这一次,该公司未将此事披露给媒体。

最终,中国蛋品企业赢了。

当年7月26日,意大利抛开误解,权威媒体刊文称同意从中国进口皮蛋。

迄今为止,包括皮蛋在内的中国蛋品,开始出口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畅通无阻。

非亲历者,难以感知这一成绩的来之不易。

历史车轮滚滚向往,国货之光在外资巨鳄围追堵截之下,在傲慢与偏见的舆论战场上,艰难抗争、宁死不退!

如果说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的PUA时,台湾地区民众尚能并肩作战的话,那么有意无意之间,极个别台湾人对大陆不乏优越感,现炒现卖开始PUA。

同样还是在2011年,台湾一档综艺节目讨论起大陆饮食。一个女嘉宾说:我也经常去大陆,看他们有没有卖茶叶蛋,结果发现他们都卖得很少、很少诶,好像他们不会吃茶叶蛋。台北美食学院教授高志斌来劲儿了:说起那个茶叶蛋,这涉及一般人,事实上他消费不起,他们的人均所得是很低的。

他接着说:四个兄弟创业失败,几亿都赔光了,一个因缘际会,在深圳火车站吃泡面,引起五六十个人围观,大家觉得这个东西这么香。四个兄弟你看我、我看你,然后说:“就做这个!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句“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尤其令大陆网友恼火。2014年,这番言论再次发酵,引起全网热议。

概括一下网络民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认为,这是对大陆经济状况的贬低和歧视。

其二认为,这表明两岸民众对彼此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

不少网友幽默地为这位嘉宾取名“茶叶蛋教授”。

至于所言某省吃不起茶叶蛋,更非事实。当时,我找之前那家蛋品企业要到了相关数据:2013年,该公司茶叶蛋在河南省商超销量达300余万枚。进入河南市场多年,从未听到“河南人吃不起茶叶蛋”的说法。

  《河南日报》官方微博发文称:2013年河南的GDP已与台湾持平,郑州的人均GDP(1.1万美元)也超过了台湾的一半。虽然郑州还欠发达,但吃不起茶叶蛋的人几近于无。

很显然,大伙儿被这话气得够呛。

   行业相关人士进一步分析:茶叶蛋一直是该公司传统畅销产品,销量颇大。更何况河南省内大大小小茶叶蛋品牌达数十家,再加上学生早餐蛋工程的“每天一枚茶叶蛋”和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早餐摊点销售的自制茶叶蛋,该省年所消费茶叶蛋数量保守估算也达亿枚之多。

当时,这家蛋品企业的企划团队,精心将国内各省市茶叶蛋销量作为参考,准备向外界发布“茶叶蛋指数”。甚至做好了邀请“茶叶蛋教授”来大陆实地考察的预算、计划乃至行程规划……但这些从专业角度可行性很强的企划,被其董事长叫停了。

理由很简单:两岸都是一家人,现阶段我们尽量为争议降温。国家的立场就是我们的立场。

随着食品工业突飞猛进,国内诸多现代化企业将茶叶蛋以真空包装,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所谓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的说法,只要对方随便走进一家商超逛一下,就不攻自破。

大陆不仅普通百姓平时基本可吃上茶叶蛋,即便是受灾的特殊时期,吃茶叶蛋也不是奢望。 正因为“国家的立场就是我们的立场”,在网上热议不断时,大陆舆论普遍保持了克制与冷静。

终于,国家出手了,力道儿还挺重。

2024年5月15日传来的一则消息让不少人心头一凛:

央视、中国青年网发布消息称:国台办:将对5名台湾“名嘴”及家属实施惩戒。

看到网站上弹出这个新闻瞬间,我恍然以为是眼花所致,赶紧点开网络页面,逐字逐句将其阅读了三遍,百感交集……

新闻源头在国务院台办15日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一位记者道:近年来,某些所谓台湾“名嘴”胡编乱造“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大陆高铁没靠背”等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抹黑大陆,常常引发两岸网民对立,大陆民众对此非常愤慨。有消息称,大陆方面正在针对这些长期造谣诽谤的台湾“名嘴”,研究惩戒措施。请问发言人能否予以证实?

发言人陈斌华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台湾所谓“名嘴”,罔顾大陆发展进步的事实,蓄意编造有关大陆的虚假、负面信息,并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大肆传播。他们的错误言论蒙蔽部分岛内民众,挑动两岸敌意对立,伤害两岸同胞感情,事实清楚、情节严重。大陆方面将依法对上述5人及家属实施惩戒。

对恶的沉默和纵容,便是对善的不公与伤害。

我书桌上放着边芹所著的《被颠覆的文明》《谁在导演世界》。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被迫跟着西方文化PUA的“议程设置”被动起舞。但通过我们参与的抗议CNN恶心食品排行榜一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只要当我们敢于破掉不怀好意的舆论“框架”时,西方文化霸权也会暂时低下高傲的头颅。

我相信,CNN和CNN主编安德鲁并非出于主观故意要恶心一把咱们。正是在长期的思维定势之下,理所当然地出现类似行动,丝毫不觉得有任何过分和不妥之处。

而台湾地区所谓的“名嘴”的呓语,不过是西方文化霸权附体之下的“套壳儿”罢了。

边芹指出,西方文化通过种种文化宣传手段,旨在逐渐解构其他民族的精神力量、操纵他国意志。

所以我们要敢于维护中华文化的审美权和道义权。

此次舆论战的胜利,不过是中华民族崛起征途扑向西方文化霸权高院厚墙的一朵小浪花而已,却因压力巨大和义无反顾绽放得尤为夺目。


渐飞策划特种兵
谈 运营,谈 运作 ;讲战略,讲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