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说梅山文化【下】--- 时代的变迁

民生   2024-10-29 18:00   湖南  



文庙的建立,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安化置县后,一部分瑶人“变徭为汉”,舍弃自己的习俗和文化,融入宋的社会体系,另一部分不愿意接受的人则开始了漫长的迁徙之路。宋元丰八年,大批江西庐陵人奉命迁入梅山,梅山人的主体开始发生变化,然而这也没能改变安化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的现实。

     从宋到明,开梅山已有544年,以梅山区域的新化来看,一共只有六人中了举人、进士,可以说是“少得可怜”。然而自明之后,新化的举人进士已有100多人,安化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进士已累计有14人,举人117人,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历史文化名人在这个阶段涌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儒学既是一种统治阶层的意识形态,又建立了秩序社会里的一条个人晋升通道。设文庙,开书院,历史就是这样被推动了起来。隐藏在书院背后的,其实是一个社会逻辑:只有通过文化学习,认同儒学文化体系,才可以成为社会精英阶层的一员。

    与梅城文庙同在一处的,还有一座武庙。武庙初建于梅城东门外,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知县饶谦等移建武庙于现址。

    如果说文庙的用途在于教化民众崇文,武庙难道是鼓励民众尚武?其实最初的武庙并非如此,在唐朝时,它是祭祀姜太公的场所,唐肃宗时尊其为武成王,有亚圣十哲配祀,亚圣是汉代名臣张良,十哲里比较有名的是韩信、诸葛亮、孙武等人……礼制等同于文宣王孔子,那时武庙的意义在于祭祀军事家和武将。

    清代时,以关公庙为武庙,性质已经开始变化,显然朝廷的意图并非是让民众武力反抗政权,而是在外敌入侵的时候,期待民众能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关羽虽然尚武,被尊为“武圣”,但他更为突出的一点则是“忠义”,作为五常的“仁义礼智信”依然是其核心思想,梅山地区历来武风很盛,设立武庙,也是为了便于引导,使其“武有所用”。

梅城文武庙建立之后,学堂、书院也开始兴盛起来,到清末,梅山文化已基本归位到汉文化中,人才也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时期。



       

梅城的古庵堂寺庙

(本篇部分资料来自梅城镇志)

   

 梅城是一个镇,曾经却实实在在的是一座城,一座传递一种妙不可言古韵的城。

    城东到城西仅一箭之距,曾经却分布着十数处画栋雕阑钩心斗角的庙堂亭阁,如培英堂、孔圣庙、城隍庙、节灵庵、关武庙、启安寺、扶王庙、东华观、藏书阁、福音堂……这些建筑,可惜几经世乱,多数已经倾圯焚毁,但仍有孔圣庙的琉璃屋宇和启安寺的清皇御书至今仍可仰观。可以想象,这小小梅城曾经是一派怎样的香烟袅袅与木铎频频,一派怎样无与伦比的肃穆与宁静。从建筑和宗教的意义上讲,安化的众多城镇中,像梅城这般具有文史意义的恐怕也绝无仅有。

     

寺庙分四类


     

儒家寺庙:

       孔圣庙(文庙). 北宋熙宁五年(1072) 县城即建学宮, 祀孔子神位于宫内, 为孔庙雏形.

南宋宝祐三年(1255) 始建孔庙, 祀孔子, 孟子, 十二大弟子, 七十二贤等神位. 以后几经战乱毁而复修. 今孔庙乃道光二年(1822) 遗存. 在今安化一中校园内., 总面积为3111平米. 庙分三院, 前院有棂星门, 门前有月光塘. 中院前有大成门. 门分三道.中门高大, 左右掖门称” 金声”” 玉振”. 门左为名宦祠, 右为乡贤祠. 进门则见大成殿耸立于台基之上. 殿中央供”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 旁供” 四配” 和”十二哲”. 悬清康熙帝所书” 万世师表” 横额. 殿后为后院, 供亚圣孟子神位. 殿前有天井, 拜台, 石柱, 石栅. 院内空地120平米, 植金,銀二桂于左右. 屋顶为重檐歇山式.” 魁星” 高居其中. 盖橙黃琉璃瓦. 饰龙, 凤, 狮, 麟角, 金碧辉煌. 周围有墙.1981.3孔庙被定为县级重点攵物保护单位. 现为国家级文保单位.

    武圣庙. 在安化一中校园内. 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其大殿与孔庙大成殿并列, 相距200米. 殿中置” 关圣帝君” 神像, 周仓, 关平待立两旁. 殿顶为碧玉琉璃瓦. 殿前有园地, 有前门, 两边有石狮一对..

关圣庙

    位于东门挢南岸. 清康熙年间建.庙供神像三尊.. 关公像高三米, 金冠绿袍. 美髯飘拂, 左手执(春秋). 右手搁膝, 旁有关平捧黃金印, 周仓执青龙偃月刀.. 可惜毁于1965年.

       文昌庙: 清乾隆十四年(1794) 建于崇文书院内. 今安化一中校厔内, 民国初废.



  


道教圣地东华观:

    东华观: 在东华山, 据传说,湘西乃西王母的生活范围,而梅城东华山曾经乃道教祖师爷东华帝君修真炼丹之地,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典史石珊建真武祠/.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 道士陈正暹重修. 易名(东华观). 奉祀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玉虚师相,九天降魔祖师,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湖北武当山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民间传说他是盘古之子,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为龙身,天龙有八部,中华之祖龙。真武大帝的形象非常威武,其身长百丈,披散着头发,金锁甲胄,脚踏五色灵龟,按剑而立,眼如电光,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及记录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数百年间承续武当道脉,方圆百里乡民自信能保黎庶,祐桑梓,因此香火鼎盛。1958年观毁。2015年11月重修东华观和魁星阁。




       


燕子桥

    燕子桥位于安化县梅城镇启安村六组,东西向横跨伊溪,始建于宋熙宁年间,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二年(1822年)。大桥为歇山重檐小青瓦顶,悬臂挑梁式木结构渠架,两台两墩,棱形分水,四层鹊木;全长约38.5米,通高11米,宽3.8米;中间为走道,两侧为歇亭;歇亭共11空;西桥头有过道和守桥亭,东桥头南北两侧有石台阶级;东、西桥头和桥中间各有一个四边翘角阁楼式硬山顶;中间的脊上压三星宝顶,两侧的为花形装饰,脊角耸立龙形泥塑。


     

一、历史价值


    1、燕子桥历史悠久,据县志记载和当地群众介绍,此桥始建于宋代。


2、宋代开发梅山后,县址建于启安坪,而这座古建县府近千年的历史,当时燕子桥是通往长沙、宁乡、湘乡的重要通道。是古梅山的主要交通要道。


    3、燕子桥顶设三座庑殿顶、是封建皇朝禁止在民间建此顶、省文物考古专家邓宗烈教授,于1988年来梅城考察古建文物时、对这一桥顶有待进一步考证、恢复原貌有对梅山文化的发掘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4、桥亭的主结构为川枋结构,是典型梅山建筑,这种结构取代中囯古建的斗拱结构,形成梅山建筑一代特色。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对维修好此桥具有更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研究的价值。


     

二、现状

     1、规模:桥长37.6米、宽4米、高约5米。桥堡高约7米、为双重檐桥亭。桥上三顶耸立。雄伟,是梅城古镇 内唯一保存的一座古老木结构桥亭。

燕子桥赋

    燕子桥始建于宋熙宁,章淳开梅山,置县安化,县址建于启宁(今启安坪),建县逾千年,成桥已百世!此桥乃东去长沙、宁乡、湘乡之八铺驿道所必由,乃钟灵毓秀之地。

    此桥根基深厚,鬼斧神工,桥亭为川枋之结构,桥体尽显梅山斗拱之气势。桥由民所修,地以桥而名。木桥通灵,紫气东来,群山拥抱,龙盘瑞照,聚首龙王!

     东依笔架,西沐紫云,南枕联元圣塔,北托东华宝阁;西北深情,东南高耸,石礅中嵌,水映潭深,良田环绕,清风气爽,孕于梅山,滋润桑田。

     此地人杰地灵,贤士云集,昔有陶云汀、罗绕典英名流芳。今有将军、商贾、俊彦不乏大成,奉献社会,服务于民,各显其能,世代秉承。

    今燕子山庄,锦上添花,楼台水榭,绿柳啼茑,生态宜人,民桥物丰,青山藏宝,沃地生金,千年树木,百年树人,广招贤士,汇聚风骚,美哉壮哉!

     千秋亘立,彰显青史,昭示后贤,承启两全。此为福地,和谐乐园!



   

四、美丽的思游界

       在梅城的南部高山上有一片神奇的地方叫思游界,界上原为思游乡,思游曾经叫蚩尤乡,解放后更名思游乡。现思游乡还有一个地方叫蚩尤村,传说蚩尤曾经生活过的地方,2003年撤区并乡,被并入乐安镇,这里海拔约800米,纵横40里,人口18000多人,与新化县毗邻,被称为“蚩尤故里”。

      思游界僚一个高原盆地。界下的人看思游要用力地仰起头才能看到界顶,以为那界上定是山高林密,草莽丛生,人迹罕至。如果没有人推荐,一般人是绝不敢去界上的,其实思游看似在山尖上,实则是一片世外桃源,界上别有一番天地,思游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风光绚丽,山上奇石林立,山下阴河(地下河)交错,溶洞纵横,堰塘棋布,是一块未开发的风光处女地。

       1、蚩尤神宫、青龙潭、猫公潭

      蚩尤神宫位于思游界上香炉村。这是一个天然溶洞,但绝不是一般的溶洞,而是一个大口朝天的天眼,洞口像一个不规则他漏斗,洞沿满布着嶙峋怪石。周围没有任何可以进入的道路和台阶,洞里黑暗阴森,深不可測,在2006年6月之前从末听说过有人成功地进入过这个神宫,早些年,当地一些年轻胆大的山民在农闲的时候试图用绳子吊着到洞底去看一看,都没有成功。2006年6月,英国探险家大卫先生等人组成的中英联合探险队首次进入这个神秘的蚩尤神宫探险。一睹了蚩尤神宫的芳容,洞底中央大厅约1000平方米,有高度20多米的玉树5根,有乳石瀑布千姿百态,惟妙维肖,地下阴河可漂流10来华里,神奇瑰丽,世所罕见,探险队通过长沙、香港电视台向世界宣布了这个神秘的”地下皇宫”。其实,像蚩尤神宫这样的天眼溶洞,在思游界上的香炉村至少还两个:一个叫青龙潭,一个叫猫公潭。

       2、张仙湖

       张仙湖也叫张家堰塘;也在香炉村,这是一个天然的水上公园。湖边绿树成荫,奇石林立,似天然盆景,湖面有300多亩,湖水清冽甘甜,水中鱼群清晰可见。湖中有一条形小石山,将湖一分为二,湖中点缀着点点怪石,如:“金牛泳水”、“鸳鸯寻侣”、“夕照金山”、“神龟出没”等,美不胜数,张仙湖之所以令人向往,原因是她神奇的身世。传说当年张果老云游至此,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了。便坐下来在湖边垂钓,炼仙丹。在这里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片美丽的湖自然就有了仙气和灵气。所以叫张仙湖。

        3、长寿湖与蚩尤神石

        在思念界团乐村。有一个小湖叫长寿湖,湖边也是绿树成荫,怪石林立。像石笋、像碑林,尤其有一巨石,高约十米,高耸入云。有眼有鼻有口,似一尊头像,山民们视为“蚩尤石神",朝朝代代,都来祭祀。神奇的是水春不溢夏不枯,从未淹死人。每年夏至,山民都入水游泳。相传蚩尤在此保佑,可以祛病消灾,延年益寿,故名长寿湖。

        4、燕子潭

        燕子潭在思游界大兴村,地貌奇特,平地跌下去约50米,像一擂钵,凼底露出两个水潭,上面一潭,水从潭底涌出,翻起阵阵浪花,似龙吐珠,潭水沿渠道下游:可以推动水碾、筒车,再趺下去一潭,水便无影无踪了。从这儿倒入糖壳,有人说从洞庭湖出来,真奇,真奇。

       5、天仙桥。

      在思游界彭家村,古神洞口,一座天生石拱桥,凌空飞架,桥高约30米。宽6米,长45米,桥上可跑汽车,游遍华夏,谁见过如此雄伟的天仙桥呢?神州一绝,并无半点虚夸

        五、为什么说思游是蚩尤的故里

    “蚩尤”与“思游”,读音相似。其间会不金隐含着某种关联和寓意呢?按照中国传统的命名规则,以某个名人的名字命名是合乎规则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思游的张仙湖就以张果老的仙名而命名仙,退而言之,即便没有仙,如果有名人伟人也许很不错的。史载炎帝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亲自尝百草,采集并尝试各种草药的药性。不幸误食断肠草而牺牲,他去世之斤,遗体就葬在“长沙茶乡之尾”,所以这个地方就叫“茶陵”。《路史.后记》载:“炎帝神农氏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所谓天子墓者”。《衡四经》云:茶陵者,所谓山谷生茶茗也;地有陵名者,皆以古帝王之墓,“陵”的本义是“小山丘”,帝王因为他地位尊贵,所以他们死后的坟墓也要比普通的墓修得高大,看起来也像小山丘。所以后来就把帝王的墓葬叫陵墓或者陵园、陵寝。炎帝陵后来因为行政区划他变化,取名为“炎陵县”。黄帝陵在陕西省,所以黄帝陵所在地,县名为“黄陵县”。梅山的命名。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就是以助汉灭秦有功的大将梅鋗命名化,在中国,像这样以人名而命名的地方还有很多,如益阳市的鲁肃堤、安化仙溪的将军庙、广东省中山市、山西省的左权县等等。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据此证明“思游”原名叫“蚩尤”呢。

梅城风采网
您好,感谢您关注梅城风采网微信公众平台!梅城风采网是梅城地方门户网站,在您的陪同下已经运行11年。梅城风采网微信公众平台又是一个更加贴近您的网络新媒体,通过手机时刻了解家乡梅城的变化和资讯,有需要帮助的可以直接回复相关问题,祝您生活愉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