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文学】栾秀敏:别样的高考季 —78级考生的回忆

文摘   文化   2024-06-29 16:29   山东  

欢迎关注《福山文学》!


       别样的高考季

                      ——78级考生的回忆


栾秀敏












 

恢复高考啦!—— 宛如一声春雷,响彻了1977年的秋天。此时,高二在读的她,平生第一次听说了“高考”。

那年的10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就今年高等学校招生问题,教育部负责人答记者问》,正式向全国宣布了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中央出台了高考新规: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学生们一脸茫然:“高考是啥?”“去哪里考?”“都考些什么?”……从1966年始,国家废除了高考,那年她6岁,对于“高考”,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1976年,她读高一。那时,国家普及高中教育,只要愿意读书,就可以读高中。但很多人认为读书无用,早早下学,或务工或务农。初中毕业时,恰逢一工厂招工,她也心动了,是父亲阻止了她:必须读完高中。那一年,她所在的学校一共招收了2个高中班,每个班级30多人,其中一个班还是学校合并后整班进入的。可想而知,学生的学业水平参差不齐。课程除了数理化、政治、语文和体育外,还经常有劳动课,那就是老师带领学生种试验田、养猪或到生产队参加劳动锻炼。即便是上课,那课堂上老师是平静地教,学生是平淡地学,至于学好学坏就没人管了。

当“高考”的消息传到了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室里,老师讲课一丝不苟,学生则对教师的讲解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

这一天,校教导处李主任匆匆来到班上,“……按照平日的考试成绩,在全年级挑选3名同学,准备参加77年的高考……”全年级学习最棒的都在这个班,于是,班里1男2女胜出,她是其中一个。“要参加今年的高考?课程还没授完呢。”她心里嘀咕。当天下午,学校就召开了关于高考的专题会议,并配备老师给备考的仨同学补课,可谓临阵磨枪。

三个学生上交了1寸照片和3、4块钱的报名费,就全身心地备战高考。为了不耽误其他同学的学习,补课被安排在晚上,就在教师办公室里。那时,夜晚的学校里没有人,校园一片漆黑寂静。教师办公室是一个三间大通房,屋里只有一盏终年失修的罩子灯吊在半空中,发着微弱的光。昏暗的灯光下,学生仨围坐在办公桌前,与老师面对面。从不曾上过夜课,也未与老师平起平坐过,学生那课上得云里雾里。老师诲人不倦,学生成效不彰……

学校的老师中,她印象深刻的是数学蔡老师,瘦高的个子,带副眼镜,睿智的眼神中透着真诚和善。他,清华大学气象系的高材生,就职于国家某气象站,“文革”时期成了这所学校的教书匠(改革开放后,他又返回了原单位)。蔡老师学富五车,纳言敏行,上课时除了“今天讲……”外,其他语言都是课本知识,偶尔有调皮男生弄出点儿“小动作”,他也只是看一眼,停一会儿,就继续讲课,从不像有的老师那样,大声斥责一番。他讲课方式与其他老师也不同,没有重点问题的强调和重复,只是一味地“源远流长”。有人说他“压不住课堂”,也有人说他“没有教学经验”,他淡然置之,继续认真地完成他的授课任务。

每天晚上,学生三人按时到校。她的家距学校较远,独自一人去学校,父母不放心。于是,父亲就蹬着“大金鹿”牌自行车送她,还没下课,又早早等在校园里的寒风中……后来,她没能如愿参加77年的高考,感觉辜负了父母的用心良苦。

1977年的高考,全县应届毕业生无一人录取,往届生也只有几人得中。

1978年春,全县高二(当时高中学制2年)统考。县一中招收了理科2个班,文科1个班。理科班按成绩划分,成绩排前的归理科一班,共31个人。她顺利通过了考试,进入理科一班,成为了这所学校的十七届学生。

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在这里,除了和原学校一样的上课,还有了晚自习,所有的备考生都住校。男生宿舍是校礼堂,女生宿舍是校园南端的一排教室。大宿舍里,一排排的大通铺,床都是条凳上放一块木板,有的还用砖垫着,铺盖由学生自带。那是个计划经济年代,学生们除了带铺盖,还要带口粮。城里的孩子带粮票,农村的孩子没有粮票,干脆就带粮食,70%是粗粮,细粮只有30%。4月份入校,7月份高考,艰苦的条件下,学生们埋头“备战”,摩拳擦掌。

在班里,她担任了语文课代表。记得入校不久,语文杨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入校统考的作文,你校考生为何如此雷同?”她愣了一下,嘴上没说啥,心里却在打鼓:统考前,学校模拟考试了一次,作文题目与统考题目雷同。记得模拟考试后,课堂上,老师照例把她写的作文在班上宣读了,依旧不提作者的名字(同学们至今都不知道,每次班上老师宣读的作文都出之她的笔下)。这大概就是雷同的原因吧。

一中的教学条件比较优越,学校安排的都是顶级的老师上课。四个月的时光转眼即逝,不觉到了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二个高考日——1978年7月20号。

她终于参加了高考并一举得中。报志愿是在公布成绩之后,且所报志愿只有四个 ,第四个乃千篇一律——“服从调配”。她打小喜欢文学,刚入初中父亲就为她连续几年订阅了《人民文学》。她擅长写作,想报考中文系,将来当一名记者,但经历过“大鸣大放”和“文革”的父母,心有余悸:“记者容易犯错误……女孩子当个医生好。”于是,她走进了医学院的大门。

那一年,全县考取了二十几名大学生,几乎都来自县一中的理科一班,县府门前张贴了写有他们名字和所录取院校的大红榜。

就在那一年,77级大学生2月份入学,78级9月份入学。两级考生同年不同月先后入学,成了时代转折的重要符号。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被“文革”耽误耽误了十年学业,既有上山下乡的“知青”,又有面朝黄土的农民;既有学校里代课的老师,又有家庭成分不好的子女……他们,工农商兵身份种种,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年龄在30岁左右者不在少数。而她是幸运的——应届高中毕业,是大学同学中为数不多的。

77、78年的大学生因饱尝过失学的痛苦,深知机会来之不易,他们更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古训,他们晨曦诵读,挑灯夜战,那刻苦攻读景象如能汇集,当是中国“科举”史上一部“春天的故事”。

1982年,两级大学生同年毕业(77级1月,78级7月),相差仅6个月。毕业那年,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对这两级学生翘首以待,因而成了“抢手货”。他们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意识,或下海经商,或从政为官,或立足本职,或另选它业……大多成了职场中坚或栋梁,如排列其成功者的名字,不啻是一个庞大的华彩方阵,被世称为“77、78级现象”。

她有幸参与了那个别样的高考季,作为最年少的考生、大学生,他从学兄学姐身上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她说,这是她一生都要感怀的。



作者简介



 栾秀敏,女,1960年出生,退休医生,文学爱好者。多年来,在《福山文学》发表文章几十篇;曾历时4个多月撰写了一位留美学者且创业成功人士十几万字的自传《黑洞》;历时一年两个月,参与完成了50多万字的《福山村落文化·清洋卷》;历时一年半,参与完成了120多万字的《福山村落文化·臧家庄卷》。



          
  征稿启事
         《福山文学》面向全国广大文学爱好者征集作品,以小说、散文、诗歌(不含古体诗)为主。原则上,小说不超过一万字,散文不超过五千字,诗歌不超过百行或六首。小说散文一篇一投,支持原创首发。投稿邮箱ytfszjxh@163.com,文末请附作者通联地址、电话号码。

         赞赏随心随意,赏金与作者对半分成,低于10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维护。

福山文学


千年古邑  三乡福地


主编:李树林

执行主编:崔连迎  沈默


主管:福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烟台市福山区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ytfszjxh@163.com    



福邑文萃
《福山文学》系福山作家协会精心打造的纯文学杂志,本平台跟杂志同步,集小说、散文、诗歌为一体的专业文学平台,欢迎广大文友投稿、关注,更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指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