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朱小地“长守梦”和“守月塘”

文摘   2024-08-04 08:00   日本  



注:棉布(徐沛力),诗人,策展人,艺评人,北京在3画廊创始人


守月塘,似乎很遥远了,像一个遥远的梦,作为一个建筑师,如何唤醒”守月“,这个沉睡的美梦?


(建筑师朱小地)


朱小地

原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清华大学双聘教授,《建筑学报》 、《世界建筑》、《建筑创作》编辑委员会委员。

代表作:北京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敦煌旅游集散中心、麦积山游客中心、五棵松冰上中心、又见敦煌剧场、又见五台山剧场等



关键词:城市反哺,当代艺术,网格隐喻,它是平的,极简主义,建筑装置,大地艺术 ,社会雕塑。


很快,建筑师朱小地,又搞出了一件新作品,深圳坪山长守村半月池建筑装置:软广场。一如既往的朱小地的装置作品,可以长久的让人互动和玩儿耍,因此,被朱小地本人称之为建筑装置,他再一次,把日常生活的情趣,永恒化,做实了一个建筑师的经验和思考,完全从建筑的技术规范,转向建筑的艺术创新。


在我看来,作品”软广场“以谦逊的姿态温柔出世,朱小地,一个独一无二的建筑师,艺术家


(守月塘鸟瞰图)


2024年8月,朱小地实现了,在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坪山街道东南部,地处深圳东北部坪山丘陵地带,长守村,原有的传统客家民居——江氏围屋前面的半月池的水面上,构建一张巨大的绳网编织装置的构想,这个装置是平的,被朱小地定义为“软广场”,并与水塘岸边的道路,居民房子完美接驳,可以极大地拓展村子原有的拥挤的局促的的空间感受。装置的绳网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关照人的到达和休闲活动。人们在上面可以行走、伫立,也可以坐下来、躺下来享受乡间的片刻安宁。绳网的柔软、安全,创造了一种新奇的感觉,可以让人开心地在绳网上任意活动。当与朋友和家人一起来此时,更会让人获得开心和放松的感觉。



“软广场”,当绳网上有别人走动的时候,每个在绳网上的其他人都可以感知到。网,互联,了解,一份久违的亲和由行走而产生。


软广场,在乡村的怀抱里,人们忘却了自己的身份,忘却了从城市而来,感受平等,心情愉悦,彼此亲切的问候。绳网与塘外道路之间的连通性让其成为村落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即可让当地村民与游客之间有更多的接触机会,也使原本脆弱的邻里关系变得热络起来。朱小地,以建筑师的创新,拓展了旅游想象,通过艺术创作实现了对乡村空间意义的释放,而一个空间的“意义”往往只有在特定时空里对特定的人群才有效。


(守月塘鸟瞰图)


朱小地的软广场,也可以称之为大地艺术,融入了深圳坪山长守村的乡村振兴改造、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整体规划中。显然,文化项目进入乡村是全新的尝试。担任深圳坪山长守村的实验,是由龙马社主创,在长守村建立戏剧公社,形成长久的乡村艺术表演基地。朱小地担任了长守村统筹规划及重点范围的设计工作。


之前的长守村被深深刻下了农耕文明自给自足的烙印——各家各户的房屋自成体系,拥挤在一起,道路系统比较狭窄,缺乏必要的空地和相应的公共空间。村口、街巷、池塘等本身也很局促,再加上几十年市场经济的洗礼,如今已经失去了凝聚人气的条件。村内一些道路交叉口原本属于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但如今被市政设施占据。同时一些非乡村的建筑和材料简单使用,乡村景观形象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半月池原来面貌)


围屋前面的水塘承包给了别人,作为养鱼池。因此,这个原本自然岸线的水塘被改造成为直立边缘,彻底改变了水塘的原貌和在村落中的地位。为了防止人员或者车辆的掉入建起了不锈钢的栏杆。这样的现状与乡村的基调格格不入,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破坏。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整体进步,长守村周边也进行了几次公共空间的整治和提升,形成了公园和河道的景观环境。但这些都是与周边相邻存共享,且位置也不在长守村所在的范围之内。主要是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要,不具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坪山政府和该项目主创龙马社的愿景是,当戏剧公社开演之后,一定会对长守村、乃至坪山产生巨大的影响和聚集效应,成为重磅的文化事件,激发起人们观演戏剧,参与乡村文化生活的热情。但是,演出日常化,会带来游客数量的激增,原本狭小的乡村公共空间如何能够容纳下众多的游客?更担心的是可能发生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之间的冲突。


疫情期间的2023年8月,朱小地和他的团队受邀来到坪山长守村,看到围屋所在地,观察围屋前的水塘,直立的边缘、不锈钢的栏杆,朱小地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乡村应该有的模样。而且这种水塘的存在还会进一步割裂乡村的公共空间,让人变得更加麻木。



在古代南方丘陵地区,水塘往往是传统村落的中心,用于村民的取水、洗衣、防火的功能,同时兼具景观和风水寓意,是最重要的公共空间。现在,日益城市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水塘逐渐失去原有的功能和意义,沦为孤立的“鱼池”,阻拦了观赏视线的延伸和亲水的可能性。


简单的恢复水塘原来的自然岸线显然行不通了,也没有意义。拆除水塘边的栏杆,又会影响到村民和游客的安全。同时,外来游客和观众的到来又急需大面积的公共空间,特别是外来人来这里不仅是观赏戏剧,应该有了解乡村的愿望和融入乡村的可能。这些看似相干或者矛盾的问题汇集在一起,让我们不得不摒弃以往经验。也就是说, 


守月塘,似乎很遥远了,像一个遥远的梦,作为一个建筑师,如何唤醒“守月”,这个沉睡的美梦?


这一切,激发了朱小地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把原来的水塘改造成绳网结构的“软广场”。安全材料首当其冲。绳网这种材料就是中国厂家生产的,而且全世界的绳网结构的材料都是由中国厂商供应的,这应该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这种材料内置12股钢丝绳,因此几乎没有延展性,破断拉力可达90KN。


绳网材料及材料断面


水塘注满水,保持水塘的功能。人们在绳网之上仰望天空,俯瞰水塘,观察水中嬉戏的鱼群。傍晚时分,人们在绳网之上静静地等待着明月的升起,梦幻一般。于是我们为这个空间装置命名为:守月塘。


(绳网结构的多方案比较)


为了将绳网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同时节约造价,朱小地团队进行了多种方案的比较。其中设计了7处圆形的混凝土支撑结构,有效缩短了绳网的长度。同时为平衡水塘边墙受到绳网的水平拉力,在7个混凝土支撑结构处向周边生出多条钢结构支撑体。四周的边墙与原有的水塘边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绳网采用了相邻两根绳中心线之间120mm的间距控制,这样的间距兼顾了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活动的可能。在绳网的下方还有一张更纤细的材料编织的绳网,以防物品坠落。在绳网层上还设置了两个可以打开的出入口,方便管理人员进出,控制水位和清理池底。


(绳网材料的自身宽度和间距)


公共空间不是固定化的,不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封闭系统,而是开放的和不断被开发的。乡村的发展在个体生存与集体意志之间、本地人与外来人之间不是矛盾的,公共空间沉积时代变迁的印迹,是生长的、鲜活的、不断生长的。创造者所有踏出的每一步探索,都构成了乡村的新的发展成果。只要这种探索是认真的、谨慎的、局部的都可以尝试,都可以被宽容的、开放的认可和接受。


“软广场”,梦一般的诗意装置,极简主义的美学特征,开放温柔的姿态把人们融入自然。这一切的实现,是朱小地再一次运用了当代艺术的思想方法,并完全遵循了勒·柯布西耶的说法,也就是美学包括材料效率、力的运动和结构等原则。恰恰是因为,朱小地在设计时足够敏感和熟练,才能完成“软广场”这一美丽形象。



“它是平的”,是朱小地对想象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最积极的贡献。这一美学思想,是朱小地多年来在对旧事物拆除、改造时,用极其有限的资源创造出美丽、宜生活的场所的创新力。


毕竟,新旧事物,恰好是介于两者之间;艺术与建筑的界面,恰好是公共艺术的形成;城市和乡村,恰好介于此地与彼地之间;在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憧憬中,寓言(半废墟),插入了蒙太奇和辩证意象;彼此之间,行走、倾听、合作和游玩儿。因此,朱小地的“软广场”又是博伊斯意义上的“社会雕塑”





THE END

 

©️本文版权作者所有,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







戏 剧 精 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精选推送


三联深度专访|龙马社十五周年全历程回顾

窝头会馆》深圳站圆满收官|龙马腾云,开启新征程

“只要希望还在,一切皆有可能。”|《肖申克的救赎》中文版成功首发





ABOUT

关于



由著名编剧邹静之、刘恒、万方共同发起并创立于2008年的【中国最具原创精神的作家剧社】。15年来,龙马社从戏剧内容出品拓宽至戏剧场域运营,始终践行着“戏剧传递美好”的品牌文化。




THEATRICAL FIELD

戏剧场域




MORE FOLLOW

更多关注


搜索 公众号/微博/小红书/抖音



在3画廊
艺术之事,事关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