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书评I“他说,是冒险,是理想主义!它过时了吗?”

文摘   2024-06-29 20:08   日本  

在3画廊欣然告知,知名建筑师,艺术家朱小地新书《冒险-朱小地建筑装置》(三联书店出版),已出版。并全文发表诗人棉布为该新书出版撰写的书评——

《“他说,是冒险,是理想主义!它过时了吗?”》

作者:棉布

朱小地先生最新出版《冒险-朱小地建筑装置》,这本由三联书店出版的、304页码的书籍,有着超凡、有趣的外表,和丰富的内容,与其说,是一本书,更像是建筑师、艺术家朱小地的、含括了几十种纸张材质的装置,可以翻阅,可以触摸,可以沉思和回忆,也是借纸对万物的致敬的吧。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建筑师,对材料无穷尽的探索,是这本书的诗意表达。

而转向物质研究,恰好也是从博伊斯以来艺术家的精神和语言转向。我想,这本书,倾注了朱小地一次又一次的心血、修改,匠心一览无余,对完美的无休止的追求,是小地的本质。

可以说,这本书,是朱小地从知名建筑师,成为艺术家的两栖文化身份的自述和基本文献。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我先从书名谈起:《冒险-朱小地建筑装置》。冒险,是朱小地最为真实的思想分界线,在这里,冒险,不仅仅是小地的艺术意志的表达,也是他的哲学,在我看来,更是他作为建筑师筑、之后成为艺术家的内在信念,在“冒险”这个分界线上,过去,依然作为经验内化于一切创造,而同时,小地面向了无限性。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建筑装置”,在这里,“建筑”和“装置”并列使用了,这恰好是朱小地职业生涯在当下的思想推进和自我变革——

建筑:作为顶尖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必定是永恒的;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装置:而作为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则是装置艺术,项目艺术,临时艺术,其实是从展览到装置。所以,《牛津艺术词典》(1988 年)将“装置”定义为“20 世纪 70 年代流行的术语,指专门为特定展览在画廊内建造的组合或环境”。《1945年以来的艺术、建筑和设计词汇表》(1992 年)也表示赞同:“‘装置’一词有了更强烈的含义,即根据画廊空间的具体特征制作的一次性展览。到了20 世纪 80 年代末,产生了一种特定的流派——“装置艺术”。

这两个词并置使用,是朱小地多年来的思想实验和创新,他混合着有用/无用,精神/物质,建筑/装置,实践着一种在艺术与建筑之间产生的空间创意。这一话题,从狭义的定义来看,小地的装置作品,不仅仅是小地的思想和观念推进的形式化成果,也是他一种“批判性空间实践”,建筑设计领域被小地的艺术装置的插入,而诱发的关于主体与空间秩序之间新关系的探索,表明了在建筑设计中使用艺术装置概念的潜力。我的假设是,艺术装置代表了艺术与建筑对话场所的表达,这开辟了建筑设计创新的新的逻辑和思想工具。小地的这本书,强调了哲学思辨的重要性以及将艺术原则融入建筑设计领域的冒险性。本书的主要贡献是纯精神性的,体现在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建筑设计、当代艺术及其关系的研究问题和成就。

从小地个人的探索而言,情感,是他创作的欲望和源泉;隐喻,使他找到精准的建筑形式(又见五台,又见敦煌建筑作品);观念,使他的作品在大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意和共情的能力(容迹,朱小地水墨装置个展);他关注城市,就是回到了人和生活;他深扎传统,作为他语言的基因和文化资源;而当代艺术,是朱小地建筑思想工具。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小地的哲学——

“最新建筑——精准隐喻”。如,作品中的“轮回”(麦积山游客中心)。

“城市更新——更加方便”。

“胡同改造——它是平的”。而,它是平的,是当代人的平等思想的体现,人在里面活动,更加方便,它太人性了!也是极简主义美学的最终形式。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一方面,这本书,暗含着一个建筑师如何成为艺术家的社会学结构线索,首先,装置艺术它指的是广泛的艺术实践,有时与其他相关领域重叠,包括当代水墨、极简主义、表演艺术、概念艺术和过程艺术。也可以没有物体。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小地的装置作品是通过独立空间项目:“庙雨”(2015);画廊个展:“容迹”(2017,在3画廊);美术馆展览“容迹2”(2018,民生美术馆);威尼双年展”方块字(2013,威尼斯),也就是小地精准的运用了全球化艺术语境和体系,创作,展览于世,并确立了艺术家身份,这些空间是小地装置艺术历史的重要成就场所。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无论在画廊,还是在美术馆,亦或是在威尼斯双年展空间,对小地意味着自由的自由。这是一个独处的地方,这一个情感涌入的地方,在那里,思想不会被束缚。因此小地的装置,也会被认为是极简雕塑。材料线赋予了空间一种自发的“表现主义”品质,小地,作为建筑师,他实践着装置艺术和建筑主义美学的融合。他创造了自己的精神史,探索未来。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而另一方面,这本书突出着作为建筑师的朱小地的建筑装置实践:小地用前文化的遗迹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但小地为什么把“建筑”和“装置”并置一起而成为他最终的表现形式?在小地的心目中,城市更新或者一个即将完成的建筑体,最终,是人的活动,人,是要在里面生活的,建筑和人的互动,恰好是装置的基本内涵,而形式最终是由小地投入的巨大的热情、建筑的内在逻辑以及周边的环境呼之而出的东西。无疑,小地以半生建筑师的实验之路,为“装置艺术”提供了新的视野和可能性。

图片致谢朱小地工作室。

几十种不同材质的纸张诉说着自我的故事;装帧设计,反映着朱小地的美学品味和对完美的严苛追求。一些学者的文章,勾勒出时代背景和建筑、装置的学术转向;还有一些知名学者,作为朱小地的好朋友,向读者娓娓道来朱小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师、艺术家,以及他的炼狱般“悟空”;朱小地自述,则透露着创造者思想的冒险艰辛和最后的澄明。处处见惊喜。

朱小地,不会停止对建筑的探索,对艺术的渴望,因为,在他内心深处,爱这一切。爱是洪水,谁也拦不住。

理想主义永不会过时,那是小地的大缪斯!

棉布 2024年6月写于北京。


更多了解,请阅读:
朱小地个展“容迹” 12月15日将于在3画廊开幕
朱小地,以艺术为救赎,触发边界断裂处的实验与探索⎮展评
《容迹——朱小地个展》上榜“雅昌12月度画廊影响力观察报告”,各项评分皆为5颗星。
在谢幕时刻轻盈上升⎮《容迹——朱小地个展》闭幕式

画廊艺术家快讯 | 朱小地作品「容迹 Unlimited」入围第七届美国Architizer A+奖建筑组




在3画廊成立于2006年11月,地处于当代艺术画廊活跃区域草场地东北侧,北京塑三文化园区内,展览面积达1000平米。

作为业内知名的、有着18年历史的、以国际化称著的当代艺术老牌画廊,通过持续挖掘和发展杰出的中外艺术家,形成了美术史范畴的艺术家群体和流派:绘画研究(抽象绘画、行动绘画、场域绘画等);实验电影;德系表现主义和意大利贫穷艺术;新工笔及抽象水墨;并通过全球杰出青年驻留以及个展项目为未来挖掘青年艺术家。

在3画廊通过自身倡导的:“艺术、生活、新知”的哲学,在跨文化的多元交互语境中,以先锋的展览吸引收藏家、策展人以及艺术热爱者的密切交流。并为美术馆级的收藏提供美术史样本。


联系我们:
3画廊中国・北京
地址:北京南皋路129号北京市塑料三厂文化园在3画廊
邮编: 100015
联系电话: +(86) 010 13910235327
电子邮件: art@being3.cn
官方网站:www.being3.com
3画廊公共微信账号:being3art
新浪微博:在3画廊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eing3gallery/
Instagram:being3gallery



收藏垂询

poem@being3.cn

xiaofeng@being3.cn




在3画廊
艺术之事,事关价值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