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根据心的缘起法则,佛陀指出:造成生死苦恼和了彻生死的关键,唯是自心。
○《法句经·双要品》佛偈云: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谓心是产生、建立一切的根本,也是佛法的根本,世间万物中,心最为尊贵,具有宰制、驱使一切的力量。
心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奇妙功能。
是心这个主子,发起或善或恶的“业”——思想、言语、行为等活动,善恶业按自然的因果律运作,迫使众生承受或乐或苦的果报,无休无止地生了死,死了又生,轮回于天、人、鬼、畜生、地狱“五道”之中,饱受苦荼。
被迫禀受既定的生命形态、种类、族姓、形貌,既定的生存环境、生存条件,非属自然,非出偶然,非关上帝神明,而是自心所造作,自业所感招。
○《正法念处经》卷五:
将能造业的心比喻为善于用笔墨颜料在纸帛上随意描绘种种图画的画师。这一画师“自业画作业果地分种种异心”。
——不仅画出众生各自不同的形貌及其生存的环境,还画出众生的心理模式。
心,还有创造心、制作心灵桎梏的奇特能力。
○大乘《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
以一偈形象地表述了佛法的心要: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五蕴悉从生,无物而不造。
心,是万有中最为神奇、最为玄妙、力量最大的东西。
○《五苦章句经》佛说
“一切壮无过心”。
什么东西都没有心的力量强大,心是世间第一大力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观心品》偈云:
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
称心为具有创造世界万物之巨大能力的主宰者,
比喻心为能生长五谷花草树木的大地母亲,
称为“心地”。
可悲的是,
众生虽然无不拥有这个神奇的心,
完全具足创造世界、主宰世界的本钱,
却因不能自知、自宰其心,
而使自心异化为强大的异己力量,
并且反主为奴,被异己的无明烦恼心所宰制,
被自心所起的无明烦恼奴役驱遣,
入生死海中,受苦无已。
○《五苦章句经》佛谓:
“心是怨家,常欺误人”。
○《正法念处经》卷三佛偈说
心为第一怨家,“心常烧众生”,就像开垦烧荒之火。
○《佛遗教经》佛言:
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此所言心,指异化的无明烦恼心,此心乃迫使、诱骗众生受尽千辛万苦的罪魁祸首,是最为可怕的怨敌。
欲图跳出苦海,永享常乐自在,只有制伏、主宰制造苦难的元凶——自心。
○《五苦章句经》佛言:
能伏心为道者,其力最多。
能通过修学正道,制伏、战胜心这位超级大力士,那当然是世间力量最大者了。
○佛陀自称:
“吾与心斗,其劫无数,今乃成佛”。
佛被尊称为“大雄大力”,
意谓能完全战胜、主宰自心的大英雄、大力士。
心虽然具有大力,最为重要,然而却常被逐物不返的世人所忽视。
佛教因而大声疾呼,高扬心的重要性,
强调心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解决人生根本问题乃至人类文明根本问题的枢机、关键。
○《正法念处经》卷四二佛偈云:
一切法行主,所谓彼心是,
复以如是义,故得名为心。
谓心在一切现象中起主导作用,
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叫做心。
如实认识自心,被佛陀强调为认识世界的第一要务。
○《中阿含·自观心经》中:
佛陀教诫弟子应该“善自观心,善自知心”。
○《大般涅槃经》卷十八:
教诫菩萨应“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
善知心所依的因、知心如何生起、知心如何安住、知心如何获得解脱自在及解脱自在的因缘。
○大乘《胜天王般若经》卷二佛言:
一切法中,心为上首。
若善知心,悉解众法。
……
若能伏心,则伏众法。
○《大乘宝云经》卷五也有类似的说法:
一切诸法心为上首。
若知于心,则能得知一切诸法。
……
不随于心,能为心师,以心师故,则能得为一切法师。
若能于心得自在者,则于诸法而得自在。
都高推心为万有中、佛法中的首要者,有如擒贼擒王,
只要如实了知心这个最深奥、最复杂,能总摄一切的主枢者,便能如实了知万有的真实本面,如实了知一切佛法;
只要制伏、主导自心,为自心之师而非自心之奴,便能制伏世间的一切,能为主导一切的明师;
只要能获得自主其心的自由,便能自由主宰一切,“得大自在”。
甚至整个人间、世界的样相,也取决于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云:
心清净故世界清净,
心杂秽故世界杂秽。
○《维摩经·佛国品》谓: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这个人间之所以充满罪恶,污秽不堪,是因为人们的心被烦恼所污染,只要大家都净化、庄严自心,国土世界自然清净庄严。
大乘佛教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无上菩提(佛陀如实遍知一切之大觉),也终归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
心既然为生死升沉的枢机,则佛教所强调的超越生死之要——“如实知见”,当然应以如实知见自心为要。
所谓无上菩提,是对万有真实本性如实的、圆满的觉知,而万有真实本性,即是自心的真实本性,是故只要集中力量研究自心,治理自心,如实觉知自心实性(心性),便会证得无上菩提。
○《大日经·入真言门住心品》说得明白:
云何菩提?谓如实知自心。
说菩提大觉即是对自心的如实了知,观自心实性,乃证得大觉、即身成佛的捷径。
——摘自陈兵《佛教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