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光辉||庐山秀峰的瀑布和秀峰的历史文化漫谈
文摘
文化
2024-10-13 05:14
湖南
蔺光辉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代诗仙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使庐山的瀑布闻名全国,并且延续千年之久。在李白之后,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庐山,欣赏瀑布,留下了一万六千多首赞美庐山和庐山瀑布的诗歌及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让庐山及庐山的瀑布闻名天下。李白诗中描述的这个瀑布位于庐山山南的秀峰,这里不仅有壮美的瀑布,还有众多的摩崖石刻和千余年历史的秀峰寺,是庐山山下景区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极为丰富且完美结合的景区,来庐山旅游的游客一般都会到此一游。但是,庐山的瀑布是有季节性的,在秋冬季节,降水较少,因此瀑布的水量也就小了,此时来庐山的秀峰旅游,看到的瀑布那么一点儿水量,于是有人就说李白是骗子,骗我们来庐山,水量这么小的瀑布,这在全中国根本算不上出名。今年春天开始,多次大雨和暴雨,使庐山瀑布的水量大增,一些游客把庐山瀑布的短视频传到了网上,并说李白没有骗人,庐山的瀑布太壮美了。由此来庐山看瀑布的游客迅猛增加,在“五一”期间几乎可用人头攒动来形容。我到过秀峰不下十次,在短视频的诱惑下也想再游秀峰,当然这次游不同于以往。我首先是从远处,即在景区外面的公路上遥看瀑布,一般的瀑布都深藏在山中,像庐山秀峰这样的瀑布在景区外很远的公路上就能看到,确实少见,5月2日,我从归宗南面的那条公路过来,快要到环庐山公路时首先看到的是玉帘泉瀑布,这个瀑布也很有名,并且是不收费的。然后从环庐山公路由西向东前行,过了东山村,就看见庐山的山崖上挂着两条瀑布,我赶紧下车仔细观看,左侧的那个瀑布就是李白诗中描述的瀑布叫开先(也叫黄岩)瀑布,但前面的山梁把瀑布的下半部分遮挡了,所以只能看到上半部分,即便这样已经够壮观了,右侧的那个瀑布叫马尾瀑布,这个瀑布在旱季时几乎断流,现在能看到上面一级也算是一大收获。由于是五一黄金周,到秀峰旅游的人爆满,所以我就没有进入景区。(左)开先瀑布远眺
(中)开先瀑布和马尾瀑布合影
(右)马尾瀑布远眺
5月6日,我再次来到秀峰景区,为了便于中距离观看瀑布,我采取了乘坐缆车上山,秀峰索道全长1396米,上下站的高差410.58米,整个行程需23分钟,每个车厢前后两面都印有历代名人写的赞美庐山的诗。在缆车的行进过程中,我远眺陶渊明故里的田园风光,遥望庐山市城区的高楼大厦和鄱阳湖的波光帆影,秀丽的美景令我目不暇接。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加,首先看到的是马尾瀑布,在缆车上可以看到马尾瀑布的全景,马尾瀑布可分为上下两段,我目估了一下,上段落差可能有30~40米,由于前面一块凸起的岩壁挡住,所以见不着上段瀑布的下部,下段的落差可能在20~30米之间,其下部被岩石分隔先形成三股水流,后又变成四股水流。缆车继续上行,我见到了李白诗中提到的香炉峰,旁边还有双剑峰、鹤鸣峰、文殊峰等群峰。缆车行进到整个行程的四分之三进入中站,在这里有李白的雕像,雕像的背后就是开先瀑布,也叫黄岩瀑布,这里可以看到这个瀑布的大部分,下半部分被植被挡住,所以还是看不到,我目估了一下落差达60~70米,由于距瀑布还较远,基本上听不到瀑布冲击岩壁落入水潭的响声,忽然一阵云雾飘来,瀑布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左)马尾瀑布全景
(中)香炉峰远眺
(右)李白雕像和开先瀑布
离开中站继续上行,不久便到了上站,出站右拐来到文殊峰,峰顶有一塔叫文殊塔,始建于北宋后期,为七层石砌,八角飞檐,塔高9米,塔内有文殊菩萨雕像。返回来沿着小路继续前行,绕过鹤鸣峰就到了瀑布的源头——山谷中的一条溪流,水在溪中平静地流淌,但当跌落山崖时瞬间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着,发出巨大的响声,回荡在整个山谷间。(左)遥看庐山市城区和鄱阳湖
(中)文殊塔
(右)开先瀑布源头的溪流
折回来沿着山路下行,不久就到了开先瀑布跟前,目测落差超过百米,是庐山仅次于三叠泉瀑布的第二大瀑布,若论单级落差,则是最大的。大约在三分之二的地方,跌落的瀑布撞击到岩壁上分散开来,呈扇形落至水潭中,这一段只能在此地才能看到。仰望瀑布飞流直下,巨大的水流和落差产生强大的气浪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但是很快衣服就被打湿了,匆匆拍照之后就赶紧离开。拐过一个弯又看到一个瀑布,由于它是从开先瀑布下的水潭里流出来形成的,且距离不远,故我把它称之为开先瀑布的第二叠,目击落差约有20米,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正好可以与第一叠组合形成完整的开先瀑布全景。(左)开先瀑布第一级
(中)开先瀑布第二级
(右)开先瀑布全景
刚欣赏不久,一团云雾漂移过来,将第一叠的上部完全遮住了(全景图的上部),此时的瀑布好似似白练从天而降,蔚为壮观!我忽然想到了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中的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不是李白也看到了这种情景,故而发出这样的感叹。继续下行,一路上涛涛的溪流和轰鸣的水声始终伴随着,也不时看到一些落差较小的瀑布,因巨石和植被的阻挡,无法看清全貌。当下到一个亭子时就又看到了马尾瀑布,只不过由于崖壁的阻挡,只能看到瀑布的下段,由于水量较小和位置较高,与开先瀑布相比又逊色很多,所以这个瀑布基本上会被游客忽视。继续下行拐过一个弯就看见一座石桥横跨溪涧,过了桥就来到了秀峰景区的最后一个瀑布龙潭瀑布,这个瀑布实际上也是上下两段,上段在石桥下面,由于位置的原因,看的不完整,下段先是分成两股,然后合成一股沿着坡面冲入龙潭,落差虽然不大,但瀑布的形态优美,恰似一个仙女在龙潭边沐浴边梳理着白色的秀发,再结合龙潭崖壁上巨大的“龙”的石刻,构成了一幅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美景。到了龙潭,以瀑布为主的自然景观戛然而止,紧接着以摩崖石刻为主的人文景观扑面而来,掀起了又一个高潮。秀峰的摩崖石刻(石碑)共计144帧(另一资料说是182帧),从唐代开始,宋、元、明、清各代及近现代,分布密集,字体各异,篆、隶、楷、行、草皆具。其跨越的时间之长,涉及的历代名人之多,分布的集中程度之高,所占的面积之广,在整个庐山乃至全国罕见。秀峰的摩崖石刻(石碑)将庐山的政治、历史、宗教、文化等凝固在苍山秀壑之中,是天人合一的艺术通典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及文化美学价值,正因此国务院于2006年5月将其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按地理分布,秀峰石刻(石碑)可分为两大部分,龙潭石刻和读书台石刻,其它地方的石刻没有计入。这里是庐山石刻最集中的地方,占秀峰景区石刻的三分之二以上。在龙潭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龙潭左侧石壁上所刻的一个3米多高、2米多宽的篆书“龙”字,这是秀峰石刻中最大的一个字,为宋代南康太守李亦所书。石壁上的龙与石壁下的一泓碧水,“潭”字便不言而出了。由龙及虎,元代丞相刺不花手书的“虎”字刻于“龙”字对面的石壁上,形成“龙”、“虎”交相辉映的景观。“虎”字之大,仅次于“龙”字,“龙”“虎”相对,似乎昭示着青玉峡那湍急的水流,如龙腾虎跃一般的威猛,激流入潭后又变得那么柔和驯服,寓意这里是龙盘虎踞之宝地。宋代南康太守朱瑞章在此刻下了“庐山”二字,这两字气势厚重,布局匀称。(左)李亦所刻的“龙”
(中)刺不花所刻的“虎”
(右)朱瑞章所刻的“庐山”
据说在整个庐山石刻中,只有秀峰这里刻有“庐山”二字。每个字都有2米×1.5米大小,“山”字每竖均可躺下一人,游人至此都喜欢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没在“山”字上躺一下,等于没来秀峰。在秀峰龙潭石刻中,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的“青玉峡”三个一米见方的大字,悬于上下龙潭间的石壁上,属于正楷,特具气势。在漱玉亭旁的巨石上还有米芾的“第一山”三个大字,字体雄强劲逸,浑厚挺拔。米芾除了在石壁上留有摩崖石刻,还曾经写过一首诗:“度峡扣青玉,临深坐绿苔。水从双剑下,山挟两龙来。春暖花惊雪,林空石进雷。尘缨聊此濯,却去首重回。”北宋末年李元应借龙潭诗中的意境,也在“第一山”的上面刻下“濯缨洗耳,喷雪奔雷”八个字,这八个字也是正楷,颇具米芾风范,表达洗涤尘世烦恼,净化自我修养。(左)周尧所刻的“风泉云壑”
(右)李梦阳所刻的“李梦阳再游记”
龙潭著名的石刻还有: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的“源头活水”、宋代南康太守周尧的“风泉云壑”、明代南康太守李梦阳的“江西按察司副使提学北郡李梦阳再游记”等。当然也有近现代的石刻,如曾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在1962年写的“身坐漱玉亭,面对双剑峰。欲识此间趣,且听龙潭中”就刻在一块花岗岩石板上,贴在漱玉亭路边的石壁上,还有韩国的李宁斋所写的“笑啼岩”也刻于龙潭边的岩石上。(左)朱熹的“源头活水”
(中)邵式平的“漱玉亭”
(右)李宁斋(韩)的“笑啼岩”
出了龙潭石刻区继续前行,有一个圆形石拱门,门的上方有“月印龙潭”,两侧分布有“于岩锦绣”和“万壑争流”石刻。出了拱门左拐就看见两个碑刻,左边的是康熙帝书写的“秀峰寺”,右边的是雍正书写的“洒松雪”,这里面有历史典故,1707年,康熙南巡,开先寺住持超渊到淮安接驾,超渊和尚气质清朗,言谈不俗,很得康熙喜欢。(左)康熙的“秀峰寺”
(中)刻有“月印龙潭”
等石刻的石拱门
(右)雍正的“洒松雪”
谈话中超渊趁机请求康熙微开先寺题字,康熙挥笔写了“秀峰寺”三个大字,从此开先寺便改名为秀峰寺,此时陪同康熙南巡的雍正见状,也赠送“洒松雪”的墨迹。超渊令石匠将两幅墨迹刻在碑石上并放置于此。在秀峰寺的后面有一个叫李璟读书台的地方,这里也是石刻比较集中的地方。与龙潭石刻不同的是,这里是以碑刻的形式为主,并且是大段的诗文,在读书台的下面有三处,分别是黄庭坚的《七佛偈》、徐岱的《游开先》诗和王守仁的《纪功碑》,读书台上有康熙时临摹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碑。为了更好地展现秀峰的历史文化,景区在石拱门到通往索道的桥之间的墙壁上做了历代名人与秀峰的诗长廊,共27个历史名人和他们的诗,其中有白居易、范仲淹、黄庭坚、唐寅、汤显祖、朱熹、米芾、苏轼、苏澈、张九龄、孟浩然、李梦阳、李璟、王守仁、康有为、谭延闿等如雷贯耳的名人。(左)白居易与“登香炉峰顶”
(中)范仲淹与“观瀑布”
(右)黄庭坚与“香炉峰”
(左)唐寅与“登庐山”
(中)汤显祖与“送友游庐山”
(右)朱熹与“开先漱玉亭”
在李璟读书台的下面就是秀峰寺,其来历与南唐中主李璟有关,公元931年,南唐烈祖李昇将年仅15岁的长子李璟送到庐山白鹿洞读书,但李璟并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而是选择秀峰作为读书之地,开创了一代帝王在庐山隐居读书的先河。后来,李璟也效仿自己的父亲,把儿子李煜送到庐山读书,不失为明智之举,李璟和李煜父子俩在诗词成就上不相上下,他俩的诗词被后人录入《南唐二主词》中。李璟即帝位后,在读书台旧址建寺,取开国光先兆之意,名为“开先寺”,到清朝康熙南巡时应开先寺住持超渊之邀题字,赐名“开先寺”为“秀峰寺”。李璟作为南唐一代君主,在后人的心中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忆,但他在秀峰筑台读书和修建寺院的行为,却引来历代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的关注。(左)大雄宝殿
(右)双桂堂
历史上开先寺曾香火旺盛,被称为山南五大丛林,但经历战火等因素逐渐衰落,现在仅存“大雄宝殿”、“双桂堂”、“聚贤楼”等建筑,但从寺内外的摩崖石刻、碑刻、古树等还是能看出其历史的辉煌。(左)聚贤楼
(右)蒋中正行宫
最后还得提一笔的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期,为迎接蒋介石来秀峰,特建了一栋楼,叫蒋中正行宫,但蒋介石集团的节节败退,老蒋最终无缘来秀峰,该楼也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蔺光辉,男,大学学历,九江一中地理退休教师,爱好摄影和旅游,在教学之余开设了旅游摄影校本课,另对庐山的研学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写出三条线路和三个专题的研学导学案,并组织学生多次上庐山研学,学生的研学文章在多家杂志上发表。退休后在旅游后会写些游记或带有科普的文章。
电视音乐广告制作横空出世了,本平台现有栏目16个,辐射全国,聚集了一批全国知名的作词、作曲、演唱名家,可为用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音乐电视(MTV)广告,所有的作词、作曲、演唱都由全国实力名家原创一条龙服务,《三湘四水文艺之家》伴您腾飞,助您早日实现梦想!